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黑眉锦蛇消化道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X)、非特异性酯酶(NSE)、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等酶的分布。方法消化道分8个部位取材,应用冰冻切片、石蜡切片、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 ACP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至回肠的黏膜上皮,十二指肠和空肠酶活性显著较高(P<0.05);ALP分布于食管、十二指肠至回肠的黏膜上皮,十二指肠酶活性最高(P<0.05);POX和NSE在整个消化道黏膜上皮和黏膜固有层中均有分布,胃幽门和直肠酶活性较低(P<0.05);ATPase在消化道除直肠未检测到酶活性外,其它部位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酶活性最高(P<0.05);SDH除食管未检测到酶活性外,其它部位均有分布,胃中胃腺部酶活性较高(P<0.05)。结论黑眉锦蛇消化道黏膜酶的分布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不同酶的分布和消化道各部位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鳜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和6种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方法对鳜鱼消化道各部位黏液细胞和6种酶的分布与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黏液细胞可为分为4种类型,食道黏液细胞多数为Ⅲ型和Ⅳ型,未见Ⅰ型和Ⅱ型;胃贲门和胃幽门黏膜上皮仅有Ⅰ型黏液细胞;胃体黏膜上皮则以Ⅲ型细胞为主;幽门盲囊中主要为Ⅱ型细胞;前肠和中肠中Ⅳ型黏液细胞最多,Ⅰ型最少;后肠黏液细胞则以Ⅳ型和Ⅱ型为主。酸性磷酸酶(ACP)主要分布于幽门盲囊和前肠的黏膜上皮;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于食道、幽门盲囊和整个肠道黏膜上皮;非特异性酯酶(NSE)主要分布于胃幽门、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过氧化物酶(POX)在胃幽门黏膜上皮中活性较高;琥珀酸脱氢酶(SDH)主要分布于胃腺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较多分布。鳜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和酶的分布型与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吸收机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 显示:阿利新蓝-过碘雪天染色后,消化管粘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食管始部粘液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食管中部粘液细胞主要是Ⅱ型和Ⅳ型杯状细胞,胃体柱状粘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粘液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黑斑蛙胃幽门粘液细胞为Ⅰ型,中华蟾蜍胃腺粘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小肠的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虎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X)、非特异性酯酶(NSE)、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等6种酶的活力分布。方法消化道分8个部位取材,应用冰冻切片、石蜡切片、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光密度定量分析。结果 ACP在十二指肠活力最高,食管、贲门和直肠其次,其余各部位酶活力显著较低(P0.05)。ALP主要分布于空肠和十二指肠,胃体和幽门中几乎检测不出酶活力。POX在食管和胃体活力显著较高(P0.05),在空肠和回肠酶活力显著较低(P0.05)。NES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较多分布,其中以胃体、幽门和十二指肠酶活力显著较高(P0.05),食管和直肠酶活力显著较低(P0.05)。ATPase在贲门活力最高,在回肠和直肠酶活力显著较低(P0.05)。SDH在食管、胃体和直肠活力较高,在幽门酶活力显著较低(P0.05)。结论虎纹蛙消化道黏膜各种酶的活力分布与其他动物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与脂类消化吸收相关酶的分布显示了明显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两栖类动物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规律。方法:利用阿利新蓝与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法对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zizans)、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石蜡切片和染色。结果与结论:黏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两种动物食管黏膜上皮中黏液细胞主要是杯状细胞,其中中华蟾蜍的黏液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黑斑蛙的黏液细胞主要Ⅲ型细胞。胃体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黏原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胃腺浅部有成团分布并着色较浅的黏液细胞,其中黑斑蛙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细胞,中华蟾蜍胃腺黏液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小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细胞。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细胞。  相似文献   

7.
花臭蛙消化道6种激素阳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6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花臭蛙(Rana schmackeri)消化道激素阳性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SP(Streptavidin peroxidase)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五羟色胺阳性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胃幽门部密度最高,胃体其次,食道和直肠较少;生长抑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胃和小肠,其中幽门部较多,食管和直肠未见分布。胃泌素阳性细胞只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两个部位检测到。而胰多肽、胰高血糖素和P-物质阳性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未见其分布。结论花臭蛙消化道这六种内分泌细胞分布与其他两栖类动物比较,既显示了两栖类动物在生活习性及动物消化生理方面消化道激素阳性细胞分布的某些共性,又显示了不同物种在消化道的结构特点、生活环境、食性等方面存在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华蟾蜍血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氏染色、活体观察和血细胞计数法研究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血细胞形态。结果表明:红细胞有有核和无核两种类型。有核红细胞较大,椭圆形,平均19.41×14.25μm,细胞核染色质密集。白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红细胞长径短,核比例一般较大。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少,嗜碱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直接分裂现象。红细胞平均值为7.67×105/mm3,白细胞平均值为0.75×105/mm3。血栓细胞纺锤形或卵圆形,胞质少或裸核状,推侧为红细胞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HE染色和Holmes银染法对蟾蜍中脑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中脑背侧,视叶可分为顶盖和被盖,顶盖从外侧到内侧依次分为:带状层、外灰质层、浅白质层、中灰质层、中白质层、深灰质层、深白质层和中央灰质.被盖前端分层与顶盖相同,后端分层不明显.中脑腹侧包括被盖和大脑脚,HE染色和Holmes银染法显示,大脑脚从外向内颜色由浅变深,存在大量纵向神经纤维束,两脚底分界处有横向交错的神经纤维.被盖外侧细胞不分层,聚集形成核团.被盖内侧,细胞和纤维以中脑水管为中心,呈同心圆环分8层.通过比较蟾蜍中脑背腹差异程度,了解背腹功能不同.同时对中华蟾蜍中脑同其他脊椎动物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华蟾蜍、黑斑蛙消化道组织块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利用阿辛蓝-过碘酸Schiff(AB-PAS)反应,对消化道组织块黏液细胞进行染色和观察。结果:对消化道壁较薄的组织块(食管、小肠、大肠),采用3%乙酸3min、1%阿尔新蓝30min、3%乙酸3min、3%过碘酸氧化10min、Schiff反应20min染色,即可达到良好染色效果;对消化道壁较厚的组织块(胃),则应采用3%乙酸9min、1%阿尔新蓝70min、3%乙酸9min、3%过碘酸氧化30min、Schiff反应60min染色,将能达到良好染色效果。结论:经过染色可将黏液细胞分为四个类型:Ⅰ型红色,PAS染色阳性,AB染色阴性;Ⅱ型蓝色,PAS染色阴性,AB染色阳性;Ⅲ型紫红色,PAS染色强阳性,AB染色弱阳性;Ⅳ型蓝紫色,PAS染色弱阳性,AB染色强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华大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Grimelius嗜银法对12只中华大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1)中华大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依次为;食管为31.51±6.73;胃贲门为67.52±3.81;胃体部为49.41±5.69;胃幽门部为142.58±6.69;十二指肠为34.63±5.26;空肠为25.36±2.57;回肠为13.28±3.29;(2)嗜银细胞在食管部分主要集中子食管腺;在胃部主要集中于胃腺,在小肠部主要分布于绒毛上皮之间;(3)嗜银细胞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有锥体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梭形等。  相似文献   

12.
pH值对中国龙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永华  颜素芬 《动物学报》2008,54(2):317-322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pH对中国龙虾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pH范围内,中国龙虾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肠、肝胰腺内胃蛋白酶最适pH均为2.2,类胰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8.8-9.2、8.4、8.8,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7.0、7.0、7.4,纤维素酶最适pH分别为4.2、4.2-4.6、5.4,脂肪酶最适pH分别为7.2-7.6、7.2、6.8-7.2。同时测得中国龙虾胃、肠、肝胰腺内的生理pH分别为5.33、6.93、6.60。中国龙虾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在最适pH下,胃蛋白酶活力顺序为胃>肠>肝胰腺,类胰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的活力顺序均为肝胰腺>肠>胃,淀粉酶的活力顺序为肠>肝胰腺>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规律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别和定位雌雄各6只北方狭口蛙食管、贲门、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5-羟色胺细胞。结果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位于胃幽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其次,贲门最低。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从食管至直肠呈”V”形分布,胃幽门部为比值的最低点。食管、贲门和肠道各段的5一羟色胺细胞以开放型细胞为主,胃体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数量几近相等,胃幽门部以闭合型细胞为主。结论北方狭口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型和形态学特点与其他两栖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穴居掘土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皮肤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Rana chensinensis changbaishansis和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的鲜皮为原料,通过酸化乙醇法提取抗菌肽粗提液,再经葡聚糖凝胶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抗菌肽纯品,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 表明,经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后获得3种多肽,中国林蛙与中华蟾蜍皮肤中的活性多肽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多肽Ⅲ具有最佳的抑菌效果.抗菌肽相对含量比较的结果表明,蟾蜍皮肤中抗菌活性肽的含量较高,是理想的抗菌肽提出和纯化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镉、铅对蟾蜍精巢毒作用的酶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贾秀英  董爱华 《生态学报》2004,24(10):2329-2333
为研究镉、铅对精巢的生化毒作用机理 ,应用氯化镉、硝酸铅溶液对成年雄性蟾蜍进行腹腔染毒 (按镉计 0 .1、0 .2、0 .4、0 .8mg/ kg体重 ;按铅计 1、2、4、8mg/ kg体重 ) ,连续染毒 7d后活体解剖 ,测定分析精巢中各种酶的活性。结果显示 ,在镉染毒下 ,精巢乳酸脱氢酶 (L DH)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活性随镉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碱性磷酸酶 (AL P)未发现明显变化 ;在铅染毒下 ,乳酸脱氢酶 (L DH)和碱性磷酸酶 (AL P)的活性随铅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酸性磷酸酶 (ACP)未发现明显变化 ;乳酸脱氢酶 (L DH)同工酶在镉、铅染毒下则主要表现为酶带 L DH1 、L DH2 的抑制或缺失和 L DH5活性的增强。因此 ,镉、铅对蟾蜍的雄性生殖毒性机理可能与酶的活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L DH可以考虑作为反映镉、铅中毒对精巢功能影响程度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黑腹绒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能量获得与分配的效率和速率是决定动物能量收支的主要因子,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是至关重要的(Karasov, 1986;Weiner,1992).动物的消化道容纳和处理食物的能力,以及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是限制其能量收支的重要因素,也是理解生活史进化和最优资源分配理论的关键(Derting and Bogue,1993;Derting and Noakes,199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利用生化检测方法,以健康的中华蟾蜍为实验动物,研究注射巯基乙酸对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随染毒TGA剂量增加,蟾蜍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上升;随染毒TGA时间的延长,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均低于对照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因此提示化工产品对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