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1MeV36Ar束轰击96Ru靶由熔合蒸发反应生成了130Pm和128Pr核.由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送到低本底区.基于X-γ-t,γ-γ-t符合测量,首次建立了130Pm的(EC+β+)衰变纲图.重新研究了128Pr核的衰变,订正和补充了γ射线,建立了新的(EC+β+)衰变纲图.  相似文献   

2.
利用能量为90—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97Au(16O,4n)反应研究了209Fr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延迟符合及γ射线的角分布测量.首次建立了由21条γ射线构成的209Fr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一个半寿命为(52±20)ns的同质异能态.基于209Fr与208Rn低位能级结构的相似性,用一个h9/2价质子与208Rn激发态的弱耦合解释了209Fr的低位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3.
用γ射线单谱测量和γ–γ–t符合测量研究了83Sr(β++EC)83Rb衰变,将83Sr衰变的γ跃迁由102条扩展到196条,发现了83Rb的19条新能级,否定了前人测得的8条能级.测定了83Sr(β+EC)衰变的分支比,重新确定了83Rb各能级的自旋和宇称值.  相似文献   

4.
在在束实验条件下用γ-γ符合方法研究了具有β+/EC衰变性质的核素176,178Ir的衰变γ射线. 另外借助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在排除在束干扰的条件下, 进一步对176Ir的β+/EC衰变进行了研究, 在确认在束测量新γ射线的同时建议了176Ir的一个低自旋同核异能态. 从衰变系统性方面对176,178Ir核中存在同核异能态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能量为85—95MeV的16O束流,通过196Pt(16O,5n)207Rn反应布居了207Rn的高自旋态.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的单谱、衰变谱和γ-γ-t符合测量.建立了由17条γ射线组成的207Rn能级纲图,并且基于实验测量的DCO系数建议了各能级的自旋值.用一个f5/2价中子空穴与208Rn核芯耦合定性地解释了207Rn的低位激发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102MeV16O6+束轰击同位素靶117Sn,通过熔合蒸发4n反应产生核素129Ce.由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送到低本底区.通过化学分离来制备待测的Ce样品,与此同时用16O束轰击117Sn的两种相邻的同位素靶118Sn和116Sn,并比较上述3种反应中的产物来进一步区分元素Ce的不同的同位素.结果一种半衰期为4.1min的活性被鉴定为129Ce.基于X–γ–t和γ–γ–t符合测量,建议了包括51条射线在内的129Ce的(EC/β+)衰变纲图.其中,129Ce基态直接馈送到129La基态的份额(26±7)%是用观测到的129La衰变的278.6keV的γ射线的生长和衰变曲线估计出来的.另外还给出了用La-Kα-X射线和68.2keVγ射线开门的γ谱以及典型的衰变γ射线的时间谱.  相似文献   

7.
用39MeV-α粒子轰击天然钨靶产生了183Os测量了183Os衰变的γ-β符合谱,确定了β+能谱的端点能量.最终提取出 衰变的QQEC值:QEC=2.24±0.10MeV,与系统学的估计值;2.30±0.10MeV在误差范围内相符.  相似文献   

8.
利用40Ca+96Ru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33Sm, 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 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第二代子核低位态之间的γ跃迁, 并估计出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 通过统计理论拟合上述实验数据, 指认了133Sm的自旋宇称的可能范围. 并用Woods-Sax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限制组态的133Sm的核势能面, 通过对比发现133Sm的自旋宇称可能有两种成分:5/2+和1/2. 这一结果与2001年发表的133Sm(EC+β+)衰变的简单衰变纲图是相容的. 此外用同一方法分析了2001年Eur. Phys.J.A12:1—4中发表的有关149Yb的β缓发质子衰变实验数据, 由此指认了149Yb的基态自旋宇称为1/2.  相似文献   

9.
利用能量为170MeV左右的36Ar重离子束轰击96Ru和106Cd浓缩同位素靶,分别生成缺中子同位素130Nd和140T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用X–γ和γ–γ符合方法,分离鉴别了这两种核素,并进一步测定了它们的衰变性质.得到130Nd的半衰期为(13±3)s,首次建议了它的EC/β+衰变纲图,推测了其子核130Pr的基态和低位能级的自旋宇称.修订了140Tb的原有极简单的EC/β+衰变纲图并指认140Tb的基态自旋宇称为7+.  相似文献   

10.
120Ba的β衰变     
用68MeV的16O束轰击2mg/cm2106Cd靶产生120Ba再把它氟化,送入氦喷嘴离子源.在线质量分离的120Ba的衰变性质被γ-X,γ-γ和γ-β符合测量.其半衰期为24±2S,总衰变能QEC=5.0±0.3MeV,并获得了简单的120Ba的衰变纲图.  相似文献   

11.
利用TOF-ΔE和0°注入探测器的方法,鉴别并测量了23Al β+延发质子衰变能谱,通过精密脉冲发生器和计数器测得23Al的半衰期T1/2=(476±45)ms.实验中重现了能量为0.216,0.278,0.438,0.479MeV的低能衰变质子.另外,还观察到了一个新的β+延发衰变能级Ex=8.916MeV,并给出了它们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12.
用100MeV 16O束流轰击厚的天然Re,产生了具有β+/EC衰变性质的核素198Bi(198Pb的母核).完全在在束的实验条件下用γ-γ符合测量方法研究了198Bi的衰变γ线,确定了198Pb的八个能级,识别出了198Pb低位态能级退激的五条新γ线,从而进一步丰富了198Pb的低位态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重离子引起的融合蒸发反应92Mo(40Ca,p2n)合成了稀土区未知核素129Pm,并且配合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利用X-γ符合方法对它进行了首次鉴别.实验观测到了经129Pm的(EC+β+)衰变产生的对应于子核129Nd中5/2→1/2跃迁的一条99keV γ线.根据这条99keV γ线的时间衰变曲线,提取出129Pm的半衰期为(2.4±0.6)s.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兰州放射性次级束流线提供的20Na束流,通过20Naβ+ 20Ne→16O+α过程,测量了20Na的衰变半衰期T1/2及衰变α粒子能谱.结果表明,除了Ed≥2.688MeV的9条较高激发能级的衰变α粒子外,实验中还观察到衰变能量Ed为0.890和1.054MeV,1.991MeV,2.424和2.457MeV的20Ne低激发能级的3条α谱线.  相似文献   

15.
对a2(1320)→π+π+π过程的衰变振幅进行张量分析,展示了如何得到三体衰变振幅.  相似文献   

16.
在210MeV的束流能量下,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6Nd(35Cl, 5nγ)176Ir产生具有β+/EC衰变性质的核素176Ir,由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将反应产物传送到低本底区进行测量. 经过实验数据的离线处理分析,对早先发表的176Ir衰变γ跃迁进行确认的同时又发现了3个新能级和10条新的γ射线, 丰富了176Os核的低位激发态能级纲图. 并根据典型γ射线的衰变时间谱建议了176Ir核的一个长寿命的低自旋同核异能态.  相似文献   

17.
实验利用p-γ符合测量技术研究了87Mo的衰变,发现87Mo β延迟发射的质子布居到86Zr的第一(2+)、(4+)和(6+)激发态的强度仅为总的延发质子衰变强度的(11±6)%、(2±1)%和(2±1)%,以此修正了前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16O重离子束轰击142Nd和147Sm同位素靶分别生成153Er和157Y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和X-γ、γ-γ符合测量方法分离鉴别核素并测量其衰变性质.首次建立了153Er和157Yb的EC/β+衰变纲图.从中指认出153Ho的一个新三(准)粒子态和两个新单粒子态,指认出157Tm的一个新的同质异能态和一条新转动带.低位能级系统分析表明:在Ho和Tm这两条奇A核的同位素链中基态形状的转变区都在中子数86和88之间.  相似文献   

19.
用高自旋同质异能态次级束流线实验装置,对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进行了快速分离,并做了γ射线的符合测量.结合γ射线激发函数和各向异性的测量结果,首次建立了奇—奇核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衰变纲图,其中19条高自旋能级和29条γ射线是由本工作指定的.离子γ射线关联测量确定了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半衰期大于2μs.通过系统性比较以及变形的独立粒子模型理论计算,指定了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粒子组态可能为π(1h211/2d5/2)v(1i13/21h9/22f7/2),自旋宇称为Jπ=27+,并具有形变参数为β=-0.18的扁椭球形状.  相似文献   

20.
王杰敏  张蕾  施德恒  朱遵略  孙金锋 《物理学报》2012,61(15):153105-153105
采用包含Davidson修正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结合价态范围内的最大相关一致基As/aug-cc-pV5Z和O/aug-cc-pV6Z, 计算了AsO+ (X2+)和AsO+(A2∏)的势能曲线. 利用AsO+离子的势能曲线在同位素质量修正的基础上, 拟合出了同位素离子75As16O+75As18O+的两个电子态光谱常数. 对于X2+态的主要同位素离子75As16O+, 其光谱常数Re, ωe, ωexe, Be和αe分别为 0.15770 nm, 1091.07 cm-1, 5.02017 cm-1, 0.514826 cm-1和0.003123 cm-1; 对于A2∏态的主要同位素离子75As16O+, 其Te, Re, ωe, ωexe, Be和αe分别为5.248 eV, 0.16982 nm, 776.848 cm-1, 6.71941 cm-1, 0.443385 cm-1和0.003948 cm-1. 这些数据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均符合很好. 通过求解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 找到了J=0时AsO+(X2+)和AsO+(A2∏)的前20个振动态. 对于每一振动态, 还分别计算了它的振动能级、转动惯量及离心畸变常数, 并进行了同位素质量修正, 得到各同位素离子的分子常数. 这些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非常一致. 本文对于同位素离子75As16O+(X1+), 75As18O+(X1+), 75As16O+(A1∏)和75As16O+(A1∏)的光谱常数和分子常数属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