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确定合理的开采规模,对两坑方案和一坑方案进行了对比.两坑方案为二号和三号露天矿分别开采,能力分别为15Mt/a和14Mt/a;一坑方案为两矿合并开采,能力为29Mt/a.结果表明,露天矿的合理开采规模为29Mt/a.半连续工艺和拉斗铲工艺在技术上对露天矿都适合.经济指标的对比表明,露天矿宜采用由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与半连续工艺组成的综合开采工艺,即采场上部剥离采用单斗电铲与自移式破碎机的半连续工艺,中部剥离采用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部采煤采用由电铲、卡车、破碎机和地下带式输送机构成的半连续工艺.  相似文献   

2.
白音华露天煤矿合理开采规模和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合理的开采规模,对两坑方案和一坑方案进行了对比.两坑方案为二号和三号露天矿分别开采,能力分别为15Mt/a和14Mt/a;一坑方案为两矿合并开采,能力为29Mt/a.结果表明,露天矿的合理开采规模为29Mt/a.半连续工艺和拉斗铲工艺在技术上对露天矿都适合.经济指标的对比表明,露天矿宜采用由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与半连续工艺组成的综合开采工艺,即采场上部剥离采用单斗电铲与自移式破碎机的半连续工艺,中部剥离采用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部采煤采用由电铲、卡车、破碎机和地下带式输送机构成的半连续工艺.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结合露天矿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递阶优化的方法。即通过分范围、分目标、逐步深入的方法实现露天矿开采程序的优化,并对安家岭露天矿首采区的开采程序进行了多方案设置及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在原设计前期900m工作线基础上采用陡帮开采方式对4煤以下采区南帮向里收缩200m,为当前条件下的最优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勘查、理论分析、技术经济方案对比等研究手段,对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二号露天矿的开采工艺进行研究,得出15-1煤以上剥离选用轮斗工艺+单斗-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开采工艺的综合开采工艺,15-1至15-2煤层间剥离采用单斗-卡车开采工艺开采工艺,采煤推荐采用单斗+自移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开采工艺。  相似文献   

5.
以二号露天矿的地质条件、开采工艺等基本情况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采区过渡方案,论证了该矿采用重新拉沟采区过渡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相关研究成果对伊敏二号露天矿的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设计开采程序中存在的二采区开采深度过大、现阶段工作帮进入火烧区剥采比逐渐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将二采区作为后备采区的开采方案;同时提出了现状东端帮恢复为工作帮后向东推出一定距离,以降低全矿剥采比,创造内排空间,使露天矿提前实现内排的方案。采用3Dmine的境界优化功能,对东帮推出的范围进行了圈定及优化,提高了露天矿的经济效益,为国内类似的露天煤矿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开发抚顺东露天矿,根据抚顺东露天矿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开采工艺的优化选择,针对可行性方案,列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方案进行定性定量比较分析,得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采煤和剥离都采用单斗铲+卡车间断工艺;开采程序采用横向开采内排开采程序,工作线沿煤层倾向布置,由西向东推进;开沟位置为西部边界沿煤层底板倾向方向,采用移动坑线推进.  相似文献   

8.
露天矿开采工艺选择首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与基建投资、初期经济效益、矿山规模的滚动发展、生产成本、安全生产管理难度等密切相关。针对准东露天煤矿建设的具体条件,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开采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露天煤矿开采中采区优化设计至关重要,一般采区设计主要考虑开采难度、经济效益、工业场地的布局、排土场空间等因素。乌煤公司锗煤露天矿在开采前还要考虑断层切割的影响、煤层赋存条件的影响、采区接续过渡方式、合理的工作线长度、矿田几何形状、开采工艺及开拓方式的影响等,通过对采区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几种采区设计及拉沟方案。经过几年的开采后发现初期设计的开采方案存在着不足之处。根据露天矿实际公司适时提出了采区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西二露天矿为满足生产的需要,结合矿区褐煤的特点对开采工艺进行比选,最终采用拉斗铲综合开采方案,即上部松散层采用外包剥离,下部岩石采用拉斗铲倒堆工艺。煤层采用单斗挖掘机-自卸式卡车-他移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此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煤炭科学开采与开采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家臣  刘峰  王蕾 《煤炭学报》2016,41(11):2651-2660
从安全生产、机械化或自动化开采、共伴生资源共同开采、保护环境、降低开采直接成本、资源利用最大化、科学规划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煤炭科学开采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在煤炭科学开采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科学开采的共同点与差异。提出了我国实现煤炭科学开采需要从技术进步、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煤炭开采今后需要在采矿开挖卸荷与偏应力作用、采动应力场动态变化、深部煤岩体的力学行为、煤岩柱的长期强度、采场的系统刚度等10个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民采矿对矿业经济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限制其数量,改进其开采行为和市场行为,规模发展的矿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何  刘建东  王湖鑫 《矿冶》2014,23(5):1-4
保障生产能力的平稳过渡是矿山露天转地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均为适宜于开采低品位大型矿体的高效率采矿方法。根据杏山铁矿挂帮矿、地下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大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基于大直径深孔采矿的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的露天转地下联合开采方案。经过开采技术经济比较,阶段空场连续崩落法采用大矿块参数阶段开采方式,在强化开采、提高生产规模、降低开采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煤炭开发一直处在高耗水、高损伤以及高排放的粗放式管理状态。而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的时机,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深化改革,以绿色开采协同创新原则实现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此本文对比传统开采方式的弊端,对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索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露天矿山分期开采的原则和目的,探讨了分期开采中影响矿山生产能力的因素,规避分期开采风险,整合矿山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地下开采造成的开采影响与损害的因素,对其影响进行分类,建议控制或减少影响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理论分析和多方案对比法,以堡子沟煤矿为例,针对多个井工煤矿整合后转为露天开采特殊条件下的开采程序优化问题,详细对比了2个首采区位置情况下4种拉沟方案的优劣,制定了采区划分及转向方案,优化了堡子沟煤矿井工转露天后的开采程序。  相似文献   

18.
煤炭开发与地下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煤炭开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尤其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更为显著。如何实现煤炭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相互协调是当前煤矿开采面临的巨大难题。通过分析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尤其是对顶底板含水层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技术的技术进展情况及当前可实现保水开采的2种基本技术途径:以“堵截法”和“疏导法”为理念的保水开采技术的适用性和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矿井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矿井自身的保水开采技术,对解决当前煤矿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间面临的双重难题,对矿井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炭科学开采是煤炭行业追求的目标,采动应力与岩层控制研究可以促进煤炭安全开采、提升自动化与智能化开采效率、保护地下水与地面环境、实现煤炭及共伴生资源协调共采,是实现煤炭科学开采的基础。采动应力可数倍于原岩应力,偏应力和采动卸压是促使围岩破坏的主要因素,在一些长工作面顶板会发生分区破断现象,要充分重视采场围岩控制的系统刚度原理,对一些特厚煤层和薄基岩煤层开采的顶板运动及载荷边界尚不清楚。随着开采理念和技术进步,岩层控制研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今后需更多地关注覆岩运动、底板破坏与突水、裂隙岩体、地质构造等问题。由于煤炭开采更多研究的是岩层破坏后的力学行为,破坏后的岩层是以块体组合、非连续体为主,其宏观运动以接触面位移、大变形为主要特征,需要提出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开发专用的仪器设备,完善煤炭开采岩层控制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0.
露天转地下开采是许多大中型矿山迟早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平稳过渡的经验以及对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