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香港海岸红树林分离到的 77株真菌中有 34株可产生木聚糖酶 ,从中选出CY2 80 9(Staganosporasp .)、CY4 786和CY5 0 4 0等 3菌株与已知陆生产酶菌株HU5 0 4 8(Aspergillusawamori)进行产木聚糖酶的比较研究。根据培养液中菌丝生物量、木聚糖酶活力和木糖等价还原糖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菌株CY4 786在起始pH 7 8的木聚糖 酵母膏 海盐液体培养基中 2 5℃下震荡 (10 0r min)培养 7d产酶最佳 ;粗酶液在 5 0℃和pH 4 6的优化条件下进行测定 ,木聚糖酶活力达到 1 0 7× 10 4 U mL。结果表明 ,红树林真菌起着半纤维素降解者的作用 ,沿海红树林环境中存在着可资利用的木聚糖酶产生菌。作者讨论了利用发酵液中木糖等价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作为快速筛选产木聚糖酶菌株的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嗜热拟青霉产胞外木糖苷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热拟青霉J18是由本实验室筛选并保存的拟青霉新种。该菌能够利用玉米芯为碳源、尿素为氮源液体发酵高产胞外β-木糖苷酶。单因素优化试验表明:5%的粒度为0.45mm~0.9mm的玉米芯、1%尿素、初始pH6.5、温度为45℃是最佳产酶培养条件。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培养5d产β-木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3.15U/mL,比酶活为2.43U/mg。该菌所产的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协同作用可将桦木木聚糖完全降解成木糖,水解24h后,其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比只加入电泳纯木聚糖酶的水解液提高了64%。  相似文献   

3.
黑曲霉X-1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黑曲霉X-1菌株液体发酵木聚糖酶的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X-1菌株产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大影响因素为玉米芯和葡萄糖的供应,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玉米芯粉3%,葡萄糖0.5%,蛋白胨1%,KH2PO4 0.5%,MgSO4·7HO 0.1%,Tween-80 0.‰,pH 6.5,30℃、200r/min摇瓶培养120h.结论:黑曲霉X-1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高达1 630.78U,比优化前木聚糖酶活力(724.63U)提高了125.05%.  相似文献   

4.
东方肉座菌EU7-22具有高产半纤维素酶的能力。根据已报道的同属里氏木霉及绿色木霉木聚糖酶,木糖苷酶相关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出东方肉座菌内切木聚糖酶(XYNⅠ,XYNⅡ)及β-木糖苷酶(β-BXL)基因。序列经NCBIBlast分析:东方肉座菌xynⅠ基因与里氏木霉xyn1基因(X69573.1)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1%;xynⅡ基因与绿色木霉xyn2基因(EF079061)同源性最高达到93%;β-bxl基因与里氏木霉β-bxl1基因(Z69257.1)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内切木聚糖酶Ⅰ和Ⅱ均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11,N末端前19个氨基酸均为信号肽。内切木聚糖酶Ⅰ分子量为24.13kD,等电点为7.87,含有3个糖基化位点;内切木聚糖酶Ⅱ分子量为24.44kD,等电点为4.86,含有1个糖基化位点;β-木糖苷酶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3,分子量为87.27kD,等电点为5.49,N末端前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含有8个糖基化位点。利用SWISS-Model对木聚糖酶,木糖苷酶蛋白质三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模拟。对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构建高效利用纤维素组份的工程菌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木聚糖广泛存在于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中,是世界上含量最丰富的半纤维素,利用产酶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类生物质进行发酵处理是木质纤维类生物质资源化和能源化的有效手段。【目的】通过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酶学特性分析和发酵条件优化,获得开发多纤维农林废弃物生产新型多元化饲料添加剂的材料。【方法】利用青藏高原土壤筛选产木聚糖酶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区域序列分析鉴定菌株XC70种属,对其所产酶的酶学特性及该菌的生长规律和产酶规律进行分析,并利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菌株XC70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菌株XC70所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5.0,70°C,温度低于50°C时稳定性较好,具备一定的耐酸性,Na+和K+对木聚糖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P0.05),在发酵54 h后菌体量和上清液酶活力大小均达到高峰。经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优化后确定了该菌的最优发酵条件为:蛋白胨7 g/L,玉米秸秆50 g/L,KCl 4 g/L,培养基初始pH 4.0,28°C,摇床转速200r/min,接种量2%。在此发酵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1 489.33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3倍多。【结论】从青藏高原土壤中筛选获得的菌株XC70具有一定的产木聚糖酶能力,其所产生的酸性木聚糖酶可用于降解多纤维物质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鉴定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了解木聚糖酶高产菌株A79的遗传背景.并优化其产木聚糖酶的液体发酵条件,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和木聚糖酶制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和18S rDNA基因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对菌株A79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其产胞外木聚糖酶的液体发酵条件.结果:通过对18S rDNA基因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菌株A79被鉴定为黑曲霉(Asperillus niger A79).其最佳产酶培养基为:玉米芯5.0%,麸皮0.5%.纤维物质1.O%,玉米浆1.1%.(NH4)2SO40.8%,蛋白胨0.8%,CaCO3 0.5%,KH2PO4 0.23%,MgSO4,·7H2O 0.08%,微量元素(MaIldels)0.08%,pH自然.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2.0×107),28℃、250r/min振荡培养96h.结论:经优化培养,酶活力由前期的50 000u/ml提高到90000u/ml,增加了近50%.  相似文献   

7.
中度嗜盐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度嗜盐菌在盐碱环境下生长繁殖,其产生的木聚糖酶也同样具有在盐碱环境下发挥作用的特性。本文对一株中度嗜盐菌的产木聚糖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包括氮源、液体种子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氮源为蛋白胨;最佳产生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是液体种子接种量为6%,温度为35℃,pH值7,培养时间为4 d。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超级稻秸秆为原料,碱溶液抽提法得到粗木聚糖,然后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木聚糖酶解液主要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5. 0、加酶量4%,在该试验条件下低聚木糖得率为13. 5%。酶解液组分分析发现,其主要组分为木二糖和木三糖,只有少量的单糖,该结果有利于后续低聚木糖的纯化,符合低聚木糖制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株新的嗜热拟青霉J18的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固体发酵的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一种分子量约为26 kDa的电泳纯木聚糖酶,酶活力回收率为33.5%,纯化了5.27倍。该木聚糖酶具有很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在pH7.0~pH 9.0下,60℃处理24 h,酶活力能保存80%以上。该酶水解玉米芯木聚糖生成以木二糖、木三糖和木四糖为主的低聚木糖,薄层层析分析表明不含木糖,适合生产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厌氧盐碱细菌Alkalitalea saponilacus产木聚糖酶所需的碳源,优化木聚糖粗酶的提取条件并分析酶学性质。【方法】应用GC技术分析A.saponilacus发酵木聚糖的主要产物;利用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测定木聚糖酶活力以获得最优的碳源、提取粗酶的最佳条件及其酶学特性。【结果】A.saponilacus以不同来源木聚糖为底物时,发酵产生的主要产物丙酸含量都在80%以上。若以0.4%(W/V)蔗糖+0.1%(W/V)桦木木聚糖为复合碳源时,木聚糖酶活力是以桦木木聚糖或者蔗糖为单一碳源时的3.2倍。木聚糖酶的酶活力在盐度2%–6%、pH 7.0和55°C达到最佳且在该条件下的酶活力为590 IU/mg。此外,该酶活力在0.2%Tween 20存在时增加,而在5 mmol/L Mg~(2+)和0.2%Triton X-100存在时无显著影响,但在Cu~(2+)、Fe3+和Ni~(2+)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则被显著抑制。【结论】A.saponilacus发酵主产物丙酸以及生物合成的木聚糖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