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欣母沛与缩宫素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剖宫产指征的142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欣母沛组和缩宫素组,欣母沛组在胎儿娩出后应用欣母沛子宫体肌内注射治疗,缩宫素组则采用缩宫素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欣母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02.43±128.16)mL,少于缩宫素组的(487.64±232.89)mL;欣母沛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433.93±136.74)mL,少于缩宫素组的(598.96±252.07)mL;欣母沛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7.0%)低于缩宫素组(1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用欣母沛,较之缩宫素可有效地减少术中和术后24 h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失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欣母沛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宫体均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产妇同时深部肌内注射欣母沛250μg。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和产后出血量及出血例数、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78例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产后出血潜在因素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在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静滴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如宫缩仍不佳,继续应用缩宫素20 U;而观察组给予静滴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如宫缩仍不佳则间隔15 min继续应用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术后2、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产后2、24 h的出血量,观察组[(221.3±59.7)ml和(299.1±72.8)m1]明显低于对照组[(358.3±62.7)ml和(457.5±82.9)ml];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9.1%)亦低于对照组(42.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段艳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56-3657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联合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格丹)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剖宫产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格丹,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欣母沛,比较2组产后出血情况、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 出血量、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欣母沛联合格丹能够显著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348例因多胎妊娠需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4例.实验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子宫肌内注射欣母沛250 μ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10U子宫肌内注射,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12.59±77.21)mL、(290.20±56.45)mL、13.8%,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欣母沛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多胎妊娠剖宫产出血,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具有高风险出血危险的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缩宫素组、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组(联合组)各30例。缩宫素组仅给予缩宫素20U宫体肌注;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给予子宫肌内注射欣母沛250 μg,益母草1~2 mL/次;联合组除给予欣母沛+益母草制剂宫体注射外,同时缩宫素宫体肌注20U。比较三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2 h子宫底距脐距离,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出血量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157.4±13.4 mL)少于缩宫素组(198.2±16.3 mL),联合组出血量(102.0±10.1 mL)少于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71.2±6.6 mL)少于缩宫素组(99.1±9.8 mL),联合组出血量(58.4±5.0 mL)少于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子宫底距脐距离缩宫素组1.9±0.1 cm,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2.2±0.2 cm,联合组3.1±0.3 cm,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子宫底距脐距离远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宫素组29.6±2.5 h,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18.4±2.3 h,联合组18.7±1.9 h,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组9例(30.0%)出现不良反应,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2例(6.67%)出现不良反应,联合组3例(10.0%)发生不良反应,欣母沛+益母草制剂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用缩宫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良好,是理想的产后出血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素颖 《吉林医学》2012,33(33):7255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术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壁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缩宫素各20 U,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在宫壁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缩宫素各20 U基础上给予欣母沛250μg宫壁肌内注射。观察比较术后2 h、24 h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有剖宫产术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提早联合应用缩宫素及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高效、快速、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58-61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 年1~12 月的100 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拟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方法(250 mL 0.9%氯化钠溶液+10 U 缩宫素注射液混合液静脉滴注,经宫体肌注给予10 U 缩宫素注射液),研究组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方法(250 μg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经宫体迅速肌注,给予250 mL 0.9%氯化钠溶液+10 U 缩宫素注射液混合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 h 出血量为(251.85±50.35) mL,产后24 h 出血量为(306.65±53.85)mL,均少于对照组的(302.85±52.65)mL、(353.65±50.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6、3.6589,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 对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拟行剖宫产产妇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两组在给予缩宫素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宫腔填纱治疗,研究组应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 h、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缩宫素治疗基础上,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宫腔填纱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欣母沛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宫缩仍不佳,间隔15min继续应用欣母沛250μg。对照组91僦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宫缩仍不佳继续应用缩宫素20~50U。比较两组术后2h、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但应明确诊断,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1.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永霞 《当代医学》2011,17(35):4-5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产后经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效果欠佳者,加量静脉滴注缩宫素;治疗组患者产后同时给予缩宫素20IU和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产后2h出血量、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止血时间(15.3±3.5)min与对照组(35.5±7.6)min比较明显缩短;治疗组的出血量(164.3±10.6)mL与对照组的(267.6±15.5)mL也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而对照组为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用于常规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淑慧  杨彩梅 《医学综述》2014,(14):2664-266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高危因素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住院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且明确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92例,将其按用药方法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缩宫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各96例,在胎儿娩出后,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1020 U及卡前列甲酯栓10 mg,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μg。观察两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显著少于缩宫素组[(216.9±54.4)mL vs(360.6±52.8)mL,(128.0±29.1)mL vs(221.9±42.7)mL](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缩宫素组[10.4%(10/96)vs31.3%(30/96)](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联合作用协同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120例,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60例。A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经宫体注射缩宫素20U效果欠佳,加量静脉滴注缩官素总量小于120U;B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后效果欠佳,立即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mg。观察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术后2h出血量、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缩短[(15±5)min比(30±7)min,P〈0.05],术后2h出血量减少[(280±40)mL比(350±50)mL,P〈0.05],输血率和子宫切除率降低(P〈0.05)。结论: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患者应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黄华  杨建碧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5):597-599, 60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在娩后给予1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和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肌内注射,B组给予1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和1 mg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化。对2组产后各时间段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输血率、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A组产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B组(P < 0.05~P < 0.01)。2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和附加止血措施干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2例产后出血产妇平均出血量为(841.34±232.56)mL,B组17例产后出血产妇平均出血量为(857.62±227.37)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妊娠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其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减少出血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具有产后宫缩乏力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后具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产妇150例,分为3组.A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B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C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静脉注射缩宫素.比较3组产妇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宫缩效果、生命体征及额外干预情况.结果 B组、C组术后2 h及24 h内出血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变化明显低于A组,宫缩效果较A组良好,需要的额外干预措施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降低高危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量,但用药期间需加强产妇生命体征监测.  相似文献   

16.
黄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3,(30):115-117
目的观察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宫缩乏力高危因素而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中选取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向子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向宫体内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临床疗效,记录术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70/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及24h出血量分别为(185.5±45.4)mL和(302.5±56.3)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7.5±55.7)mL和(403.8±6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有出汗发热、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4/7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5/7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未经特殊处理24h后均缓解。结论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率高,疗效较好,术后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279-328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2组,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2 h内和24 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率为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0.2%);第三产程时间(3.6±1.5)min,明显短于缩宫素组([6.0±2.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第三产程短,疗效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欣母沛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柱  于江萍 《医学综述》2013,(20):3835-3837
目的 探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前置胎盘产妇2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均实施剖宫产术,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在给予缩宫素20性U注射在子宫壁上,同时给予缩宫素20 U+5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250μg,子宫壁注射.所有患者产后均给予常规用药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内和产后24 h内的累计出血量、产后胎盘自行剥离的患者比例与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产后2 h和24 h的累计出血量,观察组分别为(241.8±15.4)mL和(304.5±16.1) mL;对照组分别为(402.4±16.3) mL和(466.7±16.7)mL,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自行剥离72例(65.5%),所需时间为(5.3±2.6)min;对照组胎盘自行剥离52例(46.8%),所需时间为(8.9±3.5)min,观察组胎盘自行剥离率优于对照组,而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和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产妇中预防性应用欣母沛能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增加胎盘自行剥离率,缩短剥离时间,但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周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34-1235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2 h、24 h平均出血量为(183.8±32.6)mL和(271.3±37.5)mL,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3.2±1.4)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第三产程短,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6月期间来我院住院行剖宫产产妇80例设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剖宫产方式及麻醉方法。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子宫下段注射缩宫素20U,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子宫下段注射益母草针剂2mL,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斗g,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12h及24h出血量、产前到产后24h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密切观察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分别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前Hb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量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b量均分别较产前减少,且对照组产后24hHb量较观察组降低,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