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由基与眼部炎症(二)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眼科柯晓云综述周祖廉张汗承审校(接上期)三、眼组织中的自由基防御系统(一)超氧化歧化酶。R。dmond等(1984)['']用生物化学和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对鼠、狗、免和人的角膜SOD进行定位,表明角膜上皮和内皮...  相似文献   

2.
消炎痛在眼部的应用日益广泛。不少学者发现眼部在创伤性炎症和过敏性炎症等情况下产生的大量前列腺素可用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治疗。该药是否存在其它作用尚未见报道。笔者应用消炎痛治疗创伤性炎症中的自由基反应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用兔眼制成角膜穿通伤模型,然后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炎性房水中的自由基活性.在治疗组中,于致伤前30分钟和伤后2小时分别给予结膜下注射1%消炎痛0.2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  相似文献   

3.
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是一种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LXR不但参与脂类和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还影响了多种炎症反应过程,因此其在脂类代谢异常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较多。近年发现,LXR在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LXR的结构、特征、参与眼部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粘附分子在眼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糖蛋白,通过介导细胞的粘附作用参与组织发育、炎症反应、创伤修复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眼部疾病中也有粘附分子的参与。本文根据近5年文献对细胞粘附分子在眼部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厌氧菌苛氧、生长缓慢且常难以分离,易被忽视为“无菌性炎症”而贻误治疗。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增加了厌氧菌的耐药性,使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更为棘手。眼部厌氧菌感染正日益受到重视。本就眼部厌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眼部感染的病理机制、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CD44作为细胞粘附分子的一种特殊类型,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粘附及信号转导等作用,参与组织发育、炎症反应、创伤修复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CD44参与了某些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CD44与眼部疾病的关系,对于阐明某些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傅涛  杨培增 《眼科研究》2002,20(1):92-94
眼免疫郝免是一个主动的调节过程,除了眼部解剖特征以及眼实质细胞构成性表达Fas配体,膜结合性补体之外,其局部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在眼免疫郝免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眼微环境中含有多种潜在的免疫调节因子,其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可分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5000和小于3000两部分。这些细胞因子通过调节眼部抗原递呈,抑制炎症因子等作用诱导前房相关免疫偏离,从而避免眼发生免疫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糖蛋白,通过介导细胞的粘附作用参与组织发育、炎症反应、创伤修复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多种眼部疾病中也有粘附分子的参与。本文根据近5年文献对细胞粘附分子在眼部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高压氧治疗后房水、玻璃体中一氧化氮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对缺氧性疾病如炎症、肿瘤、外伤及眼底病疗效显著[1],但过多的氧对眼组织起损伤作用。我们测定了高压氧治疗的不同时间房水、玻璃体中一氧化氮(NO)自由基的含量,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选择与分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眼部厌氧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厌氧菌苛氧、生长缓慢且常难以分离,易被忽视为“无菌性炎症”而贻误治疗。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增加了厌氧菌的耐药性,使得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更为棘手。眼部厌氧菌感染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眼部厌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眼部感染的病理机制、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角膜移植治疗严重眼化学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角膜移植对严重眼部化学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严重眼部化学烧伤患者26例(32眼)采用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角膜移植,术后随访2~14月(平均6月)。结果术后3~7天,眼部炎症控制,羊膜移植片未见免疫排斥反应或融解吸收,24眼角膜恢复透明,5眼角膜白斑,3眼全角膜浑浊,全部患者保存了眼球,眼表稳定,角膜和结膜融解未继续进展。结论人羊膜移植可以有效地促进上皮细胞分化移行,抑制局部的炎症反应,阻止新生血管和瘢痕形成,阻止烧伤的病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霉粉酸酯(又名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商品名,娆悉(cellcept)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体内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脱脂后形成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代谢产物霉粉酸(MPA),MPA具有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嘌呤核苷酸经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进而阻断DNA的合成,选择性作用于T、B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虽然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环孢霉素A及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在控制眼部炎症时显示了明显的疗效,但由于其副作用和个体的耐受性不同,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MMF在治疗眼部炎症时应考虑:(1)能否替代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前述免疫抑制剂或降低它们的剂量;(2)对前述免疫抑制剂因副作用不能应用的患者是否更有效;(3)在治疗严重眼部炎症时,其副作用有哪些。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综述了MMF在治疗眼部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趋化因子、白细胞迁移与眼部炎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趋化因子在白细胞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眼部炎症 ,如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的显著特点就是白细胞浸润。在多种眼部炎症中发现许多趋化因子的存在 ,并与白细胞的浸润水平高度相关。对介导细胞粘附和迁移的趋化因子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疾病病理状态的了解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貌似炎症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误诊原因分析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有炎症表现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误诊原因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貌似眼部炎症Rb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病例最初都曾多次被误诊为感染性眼炎,当作炎症治疗。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病例具有较典型的炎症表现,而未怀疑肿瘤,最终经B超、CT和/或病理学检查确诊Rb。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绝大多数病例属眼外期,并伴有瘤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儿童眼部炎症表现应考虑Rb的可能性,B超、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李琪 《眼科研究》2011,29(2):184-187
高氧包括高压氧和高浓度氧,在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但是,长时间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或压力过大可导致眼部组织损伤,其中晶状体混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近视是应用高氧治疗后较常见的眼部并发症。目前,高氧性眼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许多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反应、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就高氧对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眼内组织损伤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在眼科的病理,生理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发现的神经元信息物质,在体内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NO通过升高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而参与体内各种病理,生理过程,NOS在眼部含量十分丰富,主要见于视网膜,葡萄膜,睫状突和房水流出道,本文主要综述NO与眼部炎症反应,血液循环的调节,眼压,视网膜神经元以及神经纤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常常提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然而,常规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因此还需给予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从本质上更为有效,但通常不是首选药物。尽管如此,由于眼部独特的生理解剖学特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整体复杂性,非感染性眼部炎症的治疗后缓解率无明显改善。新出现的生物药物制剂和纳米技术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有望大大改善非感染性眼部炎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的眼部改变赵建珊顾东霞刘书平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450007)脑梗塞为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多种眼部改变,部分患者首先就诊于眼科,易引起眼科医生误诊,本文观察了50例临床确诊为脑梗塞患者的眼部表现,并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在眼科的病理、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发现的神经元信息物质,在体内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NO通过升高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而参与体内各种病理、生理过程。NOS在眼部含量十分丰富,主要见于视网膜、葡萄膜、睫状突和房水流出道。本文主要综述NO与眼部炎症反应、血液循环的调节、眼压、视网膜神经元以及神经纤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氢气的还原性能及其医学价值近期引发人们重视.氢气可特异性中和羟自由基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发挥选择性抗氧化作用.氢气的抗炎症特性可能与多种信号通路相关,它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来减少炎性介质释放以及炎症细胞趋化,发挥抗炎症作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多数眼病的共有致病机制,其中氧自由基、炎症因子是介导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氢气浓度为0.6 mM的富氢盐水持续点眼或腹腔注射治疗可有效抑制实验动物眼部组织氧化水平,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兴奋性毒性以及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退行性改变,抑制碱烧伤导致的角膜新生血管化.氢气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眼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