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拜新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和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拜新同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自身相比。采用核素肾功能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动力学检测及血,尿生化指标的检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动脉主干,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血流峰加速时间(AT)和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β2-MG,尿β2-MG,尿白蛋白。结果 拜新同治疗12周后,患者的诊室血压收缩压平均下降0.25,舒张压平均下降0.17,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下降了0.17,24小时平均舒张压下降0.15,均达到了目标血压,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均<0.001)。肾脏超声检查肾血流各项指标亦有显著性改变,肾动脉主干,肾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VS,VD显著增高(P<0.01),RI及AT减低,P值均<0.01。核素肾动态检测GFR,用药后GFR明显增加(P<0.001)。而尿白蛋白,尿β2-MG和Cr用药后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血β2-MG,BUN均无明显改善。结论 拜新同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可降低肾脏血管阻力,使肾血流量和GFR明显增高。尿白蛋白,尿β2-MG和Cr用药后明显下降,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是一种理想的对肾功能有所考虑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2.
二甲双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白鼠靶器官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 观察二甲双胍对白发性高血压大白鼠 (SHR)靶器官病变的影响。方法 :取 2 7只 6个月龄的 SHR,随机分三组 :实验组 10只 ,给予卡托普利加二甲双胍 ;对照组 10只 ,用卡托普利 ;模型组 7只 ,同样饲料喂养 ,不加任何药物。 3个月后处死 ,分别观察心脏及主动脉 ,肾脏的病变。结果 :实验组 SHR的冠状动脉及心肌细胞接近正常 ,肾脏病变较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二甲双胍在改善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的过程中 ,也减轻了 SHR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硝苯地平控释片是90年代研制的新型二氢吡啶类长效钙阻滞剂。对血管扩张作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使先进的GITS控释技术与经典的心血管药物硝苯地平相结合,获得了全新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特性。每天1次用药,平稳控制高血压,起效温和,作用持久,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减少左心室肥厚,提高心肌顺应性;以及保护肾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本研究以无严重脏器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病人56例为对象,对3年内长期使用的血压状况、以及根据年龄、性别、血压程度的临床随访分别进行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8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熙组39例。对熙组给予卡托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压监测及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BG、PBG、FINS、PINS、IRI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青年人高血压,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白发性高血压大白鼠(SHR) 靶器官病变的影响.方法:取27只6个月龄的SHR,随机分三组:实验组10只,给予卡托普利加二甲双胍;对照组10只,用卡托普利;模型组7只,同样饲料喂养,不加任何药物.3个月后处死,分别观察心脏及主动脉,肾脏的病变.结果:实验组SHR的冠状动脉及心肌细胞接近正常, 肾脏病变较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二甲双胍在改善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的过程中,也减轻了SHR 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陈建红 《内科》2007,2(3):366-367
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应用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性高血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2~65岁,平均(53±7)岁;病程1~15年,平均(5.4±1.9)年;按WHO诊断标准分级,Ⅰ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纤溶活性和血、尿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在老年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HANS)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尿D-d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活性(pA)、组织型纤棠麦原激活物活性(tpAA)及纤溶酶原抑制剂活性(PAIA)。结果原发性高血压(PH)组及HANS组与正常对照比较;pA和tpAA明显降低,PAIA和血,尿D-d水平显著升高;HNAS组与PH组比较,仅血浆PAIA,尿D  相似文献   

8.
纤溶系统在高血压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即高血压合并纤溶活性降低易发生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塞[1,2 ] ,因此 ,检测高血压患者的纤溶活性并以此为依据合理选用能改善其纤溶状况的抗高血压药具有不容忽视的临床价值。已发表的干预研究发现 ,抗高血压药 (至少利尿剂和 β阻滞剂 )能有效预防脑血管事件和血栓栓塞事件 ,而且已有实验和临床证据提示有些抗高血压药通过改变高血压纤溶活性来发挥威力。一项为期六个月的研究证实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独或与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方法:将120例伴糖耐量减低非糖尿病EH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9例)和苯那普利组(61例),分别以二甲双胍500mg,3次/d和苯那普利10mg,1次/d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者,给予上述2种药物联合治疗,剂量同上;达标者继续原治疗不变。总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二甲双胍组和苯那普利组在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分别下降(12.5±6.4)mmHg和(14.9±6.5)mmHg,舒张压分别下降(8.5±6.2)mmHg和(9.9±3.8)mmHg;在治疗2个月后收缩压分别下降(16.9±5.0)mmHg和(19.9±6.4)mmHg,舒张压分别下降(13.1±5.3)mmHg和(14.3±1.2)mmHg,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联合用药率均为56%。②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胰岛素、糖负荷1h胰岛素、糖负荷2h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在二甲双胍组于治疗1、2个月后明显下降(均P<0.01);在苯那普利组除糖负荷1h胰岛素于治疗1个月后开始下降外(P<0.05),其余于治疗2个月后明显下降(均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在二甲双胍组于治疗1个月后明显高于苯那普利组(P<0.05),在治疗2个月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苯那普利对伴糖耐量减低EH患者具有相似的降压效应和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近年来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降低肿瘤风险,可减慢肿瘤生长,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有研究表明口服二甲双胍可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本文就近年二甲双胍对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心脏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 ,对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一直着眼于血压降低本身 ,但单纯降压治疗和血压降低本身并不伴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到预期值水平。非血压机制 ,如大动脉功能损害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预后的因素。血压降低能否完全逆转心脏和血管肥厚不仅与血压值降低有关 ,可能还与应用降压药物的种类有关。我们应用超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 ,PWV)自动测量系统 ,研究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脏和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高血压患者 16例 ,其中男 12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2.
CefaluWT、SchneiderDJ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Dia-betesCare.2002Dec;25(12):2123—8)。该研究共筛选91例受试者,经过4周的药物洗脱期后,随机分人每日给予GZ控释片(最大剂量20mg/日,46例)或MT(最大剂量2550mg/日,45例)单药治疗。经单药治疗后,再分别加入另一种药物开始联合治疗。分别在随机入组前后及随访中测定每例受试者的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糖化血红蛋白HbAIC、果糖胺和PAI-1水平;同时测定肝糖输出水平(HGO)和腹部脂肪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本研究测定了50例健康老年人和8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DD、Fg含量及PT、APTT,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144例合并高血压的IGT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控制组(LC),生活方式控制加二甲双胍组(LC+M)两组,分析干预12月后各组IGT转化为正常糖耐量NGT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高血压高血压与IGT、NGT、DM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干预治疗后,2hpG均明显降低(P〈0.01)与LC组比LC+M组转化为NGT的人数明显增多(P〈0.01),并且血压越达标,糖尿病发病率越低。结论:对伴有IGT的高血压患者,二甲双胍的干预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肥胖型高血压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三组,每组56例.第一组(D1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第二组(D2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第三组(G组)接受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各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以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情况.结果 G组治疗后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降压有效率为94.64%;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FINS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G组治疗后BMI和腰臀比(WHR),较D1组和D2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两者单用的降压降脂效果,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BMI,两者联用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二甲双胍目前广泛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具有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不导致胰岛素功能衰竭的优势;主要副作用轻微且短暂,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乳酸血症[1].本文对80例社区70岁以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随访,对其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7.
二甲双胍因其良好的降糖作用使其成为一线降糖药物,同时一系列研究揭示其具有其他传统降糖药物所无法比拟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是在一贯认为二甲双胍的使用禁忌证心力衰竭中,它并没有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可以预防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降低心力衰竭相关死亡及再住院风险,重要的是延长心力衰竭患者2年生存率。它的抗心力衰竭作用与其提高心肌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产生,降低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有关,更主要与腺苷环磷酸蛋白激酶的激活有关。因此,鉴于二甲双胍在心力衰竭中使用的安全性,使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药新说 二甲双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胍类药物用于糖尿病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二甲双胍并未受到重视,用得较多是苯乙双胍(也叫降糖灵,是双胍类的一种),后来发现它在部分患者中引起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许多国家就停止使用了,二甲双胍也因此受到牵连。直到一项进行了20多年的大型糖尿病研究(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的公布,才使二甲双胍的临床地位重新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3例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18例高血压病,单纯应用同样降压药物。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胰岛素的变化,并与正常人38例对照。结果二甲双胍组较单纯降压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胰岛素分别明显下降(P<0.05,P<0.02)。结论二甲双胍较好地缓解高血压病的高胰岛素血症,并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由此所致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n=40)与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观察组(n=4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以及血压水平,检测治疗前后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大小、厚度、数量评估颈动脉斑块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24±0.55)mmol/L、餐后2 h血糖(9.30±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6±0.5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3.595、4.915,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IMT、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数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与血压水平,能改善颈动脉斑块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