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山西西山焦煤飞灰,在小型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器上,以二氧化碳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气速、固体循环速率)的气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CO出口浓度及碳转化率随着CFB操作气速减小、固体颗粒循环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即在CFB床中,提高气体、固体停留时间(床内固体颗粒浓度)有利于CFB气化的进行。CO浓度及碳转化率沿床高的变化趋势与床内颗粒浓度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CFB气化能力和碳利用率,本文报道了两种煤焦(西山焦煤飞灰,神木煤)以二氧化碳及氧气混合物为气化介质,在小型鼓泡流化床上进行气化反应的研究,并与相同气化条件下的循环流化床气化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直径气化反应装置上,相同的气化条件下,循环流化床(CFB)的气化碳转化率、气化强度远远高于鼓泡流化床(BFB)的气化结果,但BFB的煤气中可燃气组成高于CFB的。CFB气化反应装置更适合于生产中、低热值煤气。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山西西山焦煤飞灰,在小型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器,以二氧化碳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气速,固体循环速率)的气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CO出口浓度及碳转化率随着CFB操作气速减小,固体颗粒循环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即在CFB床中,提高气体,固体停留时间(床内固体颗粒浓度)有利于CFB气化的进行,CO浓度及碳转化率沿床高的变化趋势与床内颗粒浓度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两种煤/焦,在小型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装置上,以二氧化碳及氧气混合物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气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气化温度,气化反应速度提高,尾气中可燃气体浓度(CO,H2,CH4),碳率及气化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CFB气化能力和碳利用率。本文报道了两种煤-焦以及二氧化碳及氧气混合物为气化介质,在小型鼓泡流化床上进行气化反应的研究,并与相同气化条件下的循环流化床气化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先锋褐煤焦的铁催化CO2脉冲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先锋褐煤焦CO2气化反应的铁催化作用,并考察了铁负载量,催化剂前体和制备方法对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为Fe(NO3)3时活性最高FeC6H5O7次之,FeCl3最小。离子交换制备方法可显著提高FeCl3催化活性,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对煤焦表现催化剂浓度的影响,铁对碳化聚丙烯腈的C 气化具有异常高的催化活性,其活的种可能为铁碳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氧化钙催化煤温和气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报道了神木煤在小型流不反应器中,于450~750℃温度内,用CaO催化煤温和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aO后,气体和半焦产率增加,焦油产率减少;CaO粒子对煤温和气化生成的焦裂解具有明显催化作用;可以明显增加气相中H2、CH4、C1~C5产率,降低半焦中H/C比,CaO还具有明显的固硫和固CO2作用,最后,推测了煤温和气化中CaO催化裂解多环芳烃侧链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两种不同的神府焦,以二氧化碳、水蒸汽及其混合物为气化介质,于热天平上在900~1000℃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性对比实验的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在C+CO_2反应情况下,中试流化床气化炉捕集的飞灰反应活性要高于实验室自制焦的反应活性,有水蒸汽参与的反应,C+H_2O,C+CO_2+H_2O(0.06MPa,0.04MPa)反应,自制焦的反应性大于飞灰的反应性。结合两种反应的不同反应过程,从微观结构特征上分析了微孔表面积同反应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两种不同的神府焦,以二氧化碳,水蒸汽及其混合物为气化介质,于热天平上在900-1000℃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对比实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C+CO2反应情况下,中试流化床气化炉捕集的飞灰反应活性要高于实验室自制焦的反应活性,有水蒸汽参与的反应,C+H2O,C+CO2+H2O反应,自制伙的反应性大于飞灰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Fe-Mn-K催化剂FT合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Mn-K催化剂FT合成动力学及产物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CO+H_2)转化率及α-己烯/正己烷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产物分布需用两个α才能较好地描述;反应温度及反应气氛下H_2/CO比对α-己烯/正己烷比具有较大影响:最后获得的动力学方程为:-r_(H_2+CO)=aP_(CO)P_(H_2)/(P_(CO)+bP_(H_2O)),从活化能的角度看,该粒度催化剂存在着内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1.
Fe—Cu—K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固定床中工业FeCuK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压力、原料气H2/CO等操作条件影响费托反应转化率、产物分布和产物的收率。随着操作温度(503~543K)的升高,XCO+H2、C1+、C5+均有明显的增加,碳氢化合物向轻组分方向偏移,产物中烯/烷比呈有规律的变化;随着压力的升高(1.0~3.0MPa),XCO+H2、C1+、C2+、C5增大,轻油(C2~C4)的组分含量也有增加趋势,但压力对烯烃、烷烃的选择性影响不同,压力增大产物中烯/烷比下降,有利于烷烃的生成;原料气H2/CO比亦较大程度地改变了FeCuK催化剂上的产物分布和收率,原料气H2/CO比(1.02~2.83)升高可增大XCO,产物中低碳烃含量上升,但C1+和C5+收率减少。本文还对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伴随的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CH2(X 3B1)自由基与O2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时间分辨富里叶红外发射谱仪(TR-FTIRS)研究了CH2(X^3B1)自由基与O2反应的通道及产物的振动动态布居,基电子态自由基CH2(X^3B1)由351nm紫外激光光解CH2CO生成,观测到振动发态反应产物CO(v≤10),CO2(v3≤7)OH(H2O)和H2CO的红外发射,证实存在生成H2CO的通道,由光谱拟合得到不同时刻CO(v)和CO2(v3)的相对振动布居,发现v=4能级的布居数  相似文献   

13.
刘育  侯瑞玲 《催化学报》1996,17(2):111-116
应用FTIR和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CO2和O2在Ag-Ba-Ca-K/α-Al2O3上的吸附及CO2对C2H4环氧化,完全氧化及环氧乙烷(EO)深度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和表面吸附氧在负载银催化剂表面存在竞争吸附,CO2对表面吸附氧有置换作用,该作用降低了银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浓度,并且所形成的碳酸根物种改善了乙烯环氧化反应活性氧种的表面分布,对C2H4的环氧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14.
Co催化剂超临界相FT合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Co/SiO2催化剂在超临界介质存在下的F-T合成反应,考察了反应介质(气相,超临界相)对CO转化率及烃收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α-烯烃(1-C14)加入以催化剂反应性能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的超临界介质可以将反应热及重南产物从催化床层及对移去,改善了过程的传热及传质效率,使CO的转化率和烃收率显著提高,反尖体系中加入的α-烯烃,借助于超临界介质的作用可以吸附到催化剂表面,并发生链增  相似文献   

15.
锰基催化剂上CO2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n基催化上CO2的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O2活化吸附量的增加有利于CO2转化率的提高。Mn具有较好的CO2加氢生成CO的催化活性,CuO,Fe2O3的ZnO的加入使催化剂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NiO的加入增加了催化剂的H2活化吸附量,从而使催化剂对CH4的选择性得到提高,同时使CO2的转化率与Ni/γ-Al2O3相比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某些附加试剂及反应介质对四苯基卟吩合铁(Ⅲ)[TPPFeCl或(TPPFe)2O]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PhIO羟化环己烷反应的影响。发现适量的异丙醇、吡啶及NaOH能促进反应,加入盐酸及增大介质的极性对反应不利。证明了副产物环己酮主要是由PhIO直接氧化生产物环己醇生成的,TPPFeCl的存在不利于酮的生成,醇的存在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首次以Hβ沸石为基础,采用一步浸渍法(A)、机械研磨法(B)、沉积-沉淀法(C)及分步浸渍法(D)制备了SO-Fe2O3-Hβ-Al2O3催化剂,通过XRD,XPS,NH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丙烯与异丙醇的酸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表面,SO,Fe2O3及Hβ沸石之间存在较强的化学作用,A法和C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增强酸性;总酸量和L酸量增多,酸强度提高;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醚化反应,其丙烯和异丙醇转化率分别由Hβ-Al2O3沸石的7.98%和35.1%提高到14.8%和40.0%,并发现该反应主要在L酸中心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应用FTIR和脉冲反应技术研究了CO_2和O_2在Ag-Ba-Ca-K/α-Al2O3上的吸附及CO2对C2H4环氧化、完全氧化及环氧乙烷(EO)深度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和表面吸附氧在负载银催化剂表面存在竞争吸附,CO2对表面吸附氧有置换作用,该作用降低了银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浓度,并且所形成的碳酸根物种改善了乙烯环氧化反应活住氧种的表面分布,对C_2H_4的环氧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C2H4和EO的深度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使得乙烯环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煤温和气化特性的热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煤温和气化特性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O对煤的裂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煤温和气化过程中,减小粒径、提高升温速率有利于煤的裂解反应。煤温和气化反应可分为两段,CaO的加入明显降低了低温区反应的活化能。低温区与高温区的表观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Fe3(CO)12、硫醇(硫酚)和EtMgBr所形成的络盐[(μ-CO)(μ-RS)Fe2(CO6)》-Mg^+Br与氯代芳酰氯的原位反应,合成了通式为(μ-RS)(μ-o-ClC6H4CO)Fe2(CO6)和(μ-RS)(μ-m-ClC6H4CO)Fe2(CO)6(R=n-Bu,t-Bu,Ph)的6个新桥芳酰基铁硫配合物,并用C/H分析、IR和^1HNMR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