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用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酶联免疫印斑技术分别对人源细粒棘球蚴囊液、棘球蚴砂、猪囊尾蚴囊液抗原组分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两种病血清学交叉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包虫囊液抗原有29条蛋白区带,有两条糖蛋白带。猪囊虫囊液抗原显示36条蛋白带谱,两条糖蛋白带。棘球蚴砂显示23条蛋白带谱。包虫病人血清与印有包虫囊液抗原的硝酸纤维膜反应显示23条反应带,其中特异带为6条。包虫病人、猪囊虫病人血清与此膜反应显示4条共同反应带。包虫病人血清与棘球蚴砂抗原膜反应显示4条主要特异反应带,包虫病人血清、猪囊虫病人血清与此膜反应显示1条共同反应带。猪囊虫病人血清与猪囊虫囊液抗原膜反应显示22条反应带,其中有5条特异反应带;包虫病人和囊虫病人血清与此膜反应显示3条共同反应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猪囊尾蚴抗原的研究证实,其抗原可分为虫体和囊液抗原,成分极为复杂。作者在对囊虫抗原进行纯化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囊虫体表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可经漂洗后脱离虫体。为探讨这种“表面蛋白”的来源和性质,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SDS),对囊虫漂洗液蛋白进行初步分离鉴  相似文献   

3.
雷丸蛋白酶对猪囊尾蚴体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雷丸蛋白酶培养后的猪囊尾蚴,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固体发酵雷丸蛋白酶(雷3、雷7)与天然雷丸干品蛋白酶(雷透)均能引起猪囊尾蚴组织结构的改变;进一步电镜观察表明其对囊虫的微毛、表皮、线粒体、肌尾等超微结构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用该药物培养后的猪囊尾蚴制成全囊蛋白液,采用聚丙烯酰胺凝况电泳(PAGE)方法,经分析表明:雷丸蛋白酶作用后的囊虫蛋白带谱较正常囊虫多2~3条,此带谱的变化可能与雷丸蛋白酶杀虫作用和破坏虫体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滴金免疫测定法用于检测囊虫病患者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简便的囊虫病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两株抗猪囊尾蚴囊液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 ,一株滴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另一株与胶体金结合为探针 ,建立了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 (CA)的滴金免疫测定法 ,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进行反应 ,10min内即可用肉眼观察结果。对不同稀释度的猪囊尾蚴囊液抗原进行检测 ,确定本法的最低抗原检出量 (0 .4 5ng/ml)。将本法与ELISA作了比较。 结果 对 78例囊虫病患者血清进行检测 ,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87.18%。其中活动型脑囊虫病患者 5 2例 ,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98.0 8% ;非活动型脑囊虫病患者 2 0例 ,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6 5 .0 0 % ;单纯皮肌型囊虫病患者 6例 ,循环抗原阳性率为 6 6 .6 7%。 4 0份健康人血清仅有 1例 (2 .5 0 % )出现假阳性 ,与10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15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及 2 3例非囊虫病的脑部疾病患者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检出最低猪囊尾蚴囊液抗原量为 0 .4 5ng/ml。本法与ELISA的符合率为 98.19%。结论 DIGFA简便、快速 ,结果客观 ,对囊虫病特别是活动型脑囊虫病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抗囊虫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医学和兽医科技工作者对检测猪囊尾蚴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以卵黄IgY作为抗体方面尚未有人尝试。本试验旨在探索一个提取抗囊虫抗体的新方法。为囊虫病的防治及检测开辟一条新的途径。1 猪囊虫抗原的纯化1 1 材料 猪囊虫含生理盐水 15 0ml。1 2 方法1 2 1 囊液的收集 从新鲜囊虫猪肉摘取虫囊 ,然后将虫体取出置灭菌平皿中 ,用生理盐水洗涤 4次 ,吸干多余液体。用剪刀剪破囊壁使囊液自然流出 ,收集囊液于灭菌瓶内 ,置4℃过夜。次日将囊液做 30 0 0…  相似文献   

6.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囊虫病人循环抗原(CAg)一些学者已做了不少工作。我们于1990年用 ELISA 检测瞄囊虫病人脑脊液 CAg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抗原制备自新鲜病猪肉摘取囊尾蚴,抽取囊液,经离心和上清液透析后为抗原,保存于-20℃备用。(二)兔抗囊尾蚴抗体制备取囊尾蚴囊液抗原多点注射健康兔,效价在 ELISA 1∶5000时,取血分离血清,分装冰冻干燥,置于-20℃备用。(三)脑脊液(CSF) 脑囊虫病患者的 CSF 均采自本所根据临床症状、皮下结节活检及头颅 CT 扫描等确诊的住院病人,共68份。其他脑部疾病(病毒性脑炎、脊  相似文献   

7.
猪囊尾蚴蛋白水解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带绦虫病是人畜共患病。迄今国内外对囊虫病的研究主要报道特异性的诊断方法[1 ,2 ] 和诊断抗原[3 ,4] 。Manoutcharian等[5 ] 克隆了肥头绦虫囊尾蚴囊液蛋白编码 5 6、74和 78kDa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孙树汉等[6 ] 以囊虫病患者血清和病猪血清为探针筛选猪囊尾蚴cDNA文库 ,克隆了用于诊断的人特异性抗原、猪特异性抗原及人、猪共同抗原。关于猪囊尾蚴蛋白水解酶 ,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从猪囊尾蚴体内提取蛋白酶 ,研究其对各种底物的分解活性及酶抑制剂和二价阳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法,提取与自然感染猪囊虫的猪血清IgG反应的猪囊虫抗原。所提取头节抗原、囊壁抗原和囊液抗原的Desc-PAGE区带分别为7、13和10条,其中囊液PAS染色显示3条阳性带(层析前为4条);SDS-PAGE区带分别为12、15和13条。相对分子量为65、53、40和30~29KDa的抗原含量最多,免疫原性最强。提取的抗原应用于免疫电泳,可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脑囊虫病,由猪囊尾蚴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表现为从无症状到颅内高压、脑积水、蛛网膜炎、癫痫,甚至死亡。脑囊虫病病理变化表现为血脑屏障破坏、脑实质肉芽肿形成、局部及外周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脑囊虫病的临床异质性与病理变化均与宿主抗猪囊尾蚴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与脑囊虫病临床异质性、病理变化相关的抗囊尾蚴免疫、影响因素(囊尾蚴发育阶段、大小、数量、位置、基因组学;宿主年龄、性别、遗传背景)与免疫机制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我国首先应用阿苯达唑临床治疗囊虫病,大量病例临床疗效观察证实,该药对皮肌型和脑型囊虫病均有显著疗效。本文报道阿苯达唑对虫体糖原的作用,借以探讨该药对囊尾蚴的作用机理。 材料与方法:猪囊尾蚴取自武汉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当天宰杀的新鲜“米猪肉”,选择大小正常,充满透明囊液的虫体,在生理盐水中漂洗2次,置40%生理  相似文献   

11.
应用SPA-ELISA、SDS-PAGE和IB(免疫印迹)技术对猪肉及人皮下结节内猪囊虫囊液的抗原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凝胶中考马氏亮蓝和氨基黑染色所示的蛋白条带以及血清抗体所识别的特异性抗原成份中,取自猪肉中的囊虫囊液较取自人体的囊液含量高,免疫反应性强。两种抗原用于SPA-ELISA诊断未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PAGE和SDS-PAGE技术对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及其裂头蚴的可溶性蛋白作了初步分析及其分子量测定。PAGE:成虫显带23条,主带4条;裂头蚴显带18条,主带5条。SDS-PAGE:成虫显示37条区带、主带10条(分子量分别为71,63,53,44,41,33,30,22,20,10.5KD);裂头蚴显示24条区带,主带4条(分子量分别为54,41,36,33KD)。成虫和裂头蚴的蛋白电泳图谱及主带分布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Ro(SSA) and La(SSB) protein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human spleen extract as antigen and monospecific anti-Ro(SSA) and anti-La(SSB) sera. The antigens were partially purified by DEAE cellulose and Sephacryl chromatography, and then were electrotransferred to nitrocellulose sheets after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The anti-Ro(SSA) sera had reacted with a polypeptidic band of 58 kilodaltons (kDa), meanwhile the La(SSB) antisera reacted with 2 polypeptidic bands of 42 and 40 kDa.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o(SSA) and La(SSB) proteins obtained by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PAGE/electrotransfer results. These procedures are useful tools for the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markers in th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免疫学筛选阳性蛋白的编码基因,以期获得囊尾蚴病新的免疫学诊断候选分子。方法免疫学筛选cDNA文库,用PCR法扩增出猪囊尾蚴候选蛋白基因编码序列,T载体连接,鉴定后将其亚克隆入pET28a(+)载体中,经酶切、测序证实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并用IPTG对该重组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表达结果。结果通过cDNA文库免疫筛选、测序和EXPASY软件分析,其一个684bp ORF DNA序列为新基因(命名为Ts1),录入号为EU009656;将Ts1基因克隆入pET28a(+)载体中诱导表达,可得到一分子量约28.0kDa融合蛋白,并能被囊尾蚴病人血清识别。结论本试验成功筛选、克隆出一个新囊尾蚴编码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验证其免疫诊断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中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抗原组分。方法 应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华支睾吸虫成虫未脱脂、脱脂的可溶性抗原蛋白组分的血清学反应特征。结果 未脱脂成虫抗原有14条蛋白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病人血清反应,其中分子质量单位为180、170、100、67、41、37、35、32、26ku是主带,180、170、37、35ku条带还可与日本血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病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脱脂成虫抗原有10条蛋白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病人血清反应,其中分子质量单位为180、100、67、37、35、24、20ku是主带,此外,180ku带可与日本血吸虫病和卫氏并殖吸虫病病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78ku带可以与血吸虫病病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经脱脂处理后可减少与日本血吸虫病和卫氏并殖吸虫病病人血清交叉反应的蛋白组分数量。华支睾吸虫未脱脂和脱脂成虫抗原中主要的特异性抗原组分分别是100、67、41、32、26ku和100、67、37、35、24、20ku,这些组分抗原可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寻找猪囊尾蚴病新的免疫学候选诊断分子,克隆猪囊尾蚴抗原GP50编码基因,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扩增出猪囊尾蚴抗原GP50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然后在真核表达载体pBKCMV中亚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观察表达结果。结果RT-PCR法扩增出一条大小约897bp的特异性片段,克隆质粒pGEM-GP50和真核表达质粒pBKCMV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和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可见一条约36kDa大小的融合蛋白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可与猪囊尾蚴病人血清起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猪囊尾蚴抗原GP50编码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及鉴定,为进一步的免疫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To improve serodiagnosis of cystic hydatidosis, immunoblotting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look for a highly specific parasite antigen(s). Firs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ydatid cyst fluid antigen prepara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DS-PAGE and by immunoblotting with sera specific for parasite and host animal proteins. One preparation, designed for use in complement fixation tests, did not appear to be suitable for immunoblotting because of the low concentrations of parasite antigens. Several host proteins, including serum albumin and IgG, were detected in the cyst fluid.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infections and other parasitic diseases were examined by immunoblotting for antibodies against specific cyst fluid parasite antigens. Several parasite antigens were variably recognized. Only one antigen, a 40 kDa protein, was recognized by all E. granulosus-infected patients. Reactivity against this antigen was also observed in all sera from E. multilocularis, cysticercosis, and schistosomiasis patients as well as in some filariasis cases. Two E. granulosus antigens, molecules of 12.5 and approximately 17 kDa, were only recognized by antibodies from some E. granulosus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M13h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M13h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方法 利用RT-PCR技术从猪囊尾蚴中扩增排泄分泌抗原M13h蛋白去除信号肽序列的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3a上,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 blot对纯化后的融合蛋白进行鉴定. 结果 从猪囊尾蚴中克隆到去除信号肽序列的M13h的基因,其序列长度为204 bp,包含198 bp的编码区,与GenBank中西班牙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与韩国的M13h蛋白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7%和95.3%;经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分子质量单位约74 ku,其中M13h基因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为7.87 ku,与预期结果一致;经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的复性蛋白质可与兔抗全囊囊尾蚴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结论 pET43M13h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获得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纯化及免疫特性分析。 方法 旋毛虫成虫Ts87基因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电洗脱法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ELISA和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并将纯化的表达产物人工免疫兔。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为分子量约为40kDa的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兔获得高滴度的抗血清。该基因重组蛋白可被感染旋毛虫的猪、兔血清及人工免疫兔血清所识别,与感染囊尾蚴、棘球蚴的患者血清或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不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结论 获得一个新的旋毛虫成虫Ts87基因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适合多种寄生虫病流行区使用的特异性较高的囊虫病免疫诊断抗原。 方法 制备猪囊尾蚴各类型液相抗原和固相抗原 ,用ELISA或IEST检测囊虫病流行区患者阳性血清抗体 ,比较各种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猪囊尾蚴全囊及囊液尿素溶性抗原与水溶性纯化抗原ELISA检测囊虫抗体的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固相抗原IEST有敏感性好、操作简易的特点。 结论 猪囊尾蚴全囊尿素溶性纯化抗原是较理想的囊虫病ELISA诊断抗原 ,有诊断应用价值。固相石腊切片抗原IEST较为适合流行区现场或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