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因冰雪特色闻名海内外的冰城哈尔滨,有望叫响一个新的称谓——"北国水城"。水利部近期批准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使哈尔滨成为继武汉之后中国第二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副省级试点城市。哈尔滨是一座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拥有松花江、呼兰河、  相似文献   

2.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不久前成为中国第一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为此,桂林计划投入27亿元人民币对城市的水生态与水环境进行保护与修复,积极做好水文章.  相似文献   

3.
我国境内江河湖泊数量众多,水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区域水生态出现相应问题,如:河流源头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大量河湖生态用水被占用,湿地、绿洲以及湖泊大面积缩减,河流入海口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地下水减少严重导致地面出现沉降,地表植被衰退等,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当前水生态呈现的问题,分析研究我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能够大大提升我国境内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三口塘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从水质检测的结果论证进行水生态修复的必要性,通过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的设计构建了新的水生态系统,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确保了入库水质的达标,保障了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水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2004年全市河道、湖泊水质现状、太湖流域来水水质恶化的趋势和上海面污染情况等,强调了修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以及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4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生物链关系的理论。指出了水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必须同时或及时开展水生态的修复,创造水边和水中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地制宜地连接生物链,不断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提出了修复河道、湖泊水生态系统的“两岸造树林、河坡植草坪(灌木)、墙上攀绿藤、水边栽植物等可操作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外循环透析处理"和"水体高效自净"相结合的水环境治理新技术,并对该技术在城市湖泊水体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该技术以高效、全面、稳定的前沿物化技术和成熟生态技术相结合,开创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模式。通过超磁透析保护与原位生态修复的方式,可快速实现水体水质的净化,为水生态自身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水环境的短期净化和长期修复的目的。超磁透析技术可高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和非溶解性COD,大幅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快速削减营养盐,恢复水体水质,再与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可使河湖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城市水系统面积萎缩、水生态系统衰退、水环境质量恶化及内涝频发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城市水系统修复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文章以南昌水生态修复中的水系连通实践为例,在论述城市双修理念下水系连通治理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分层纵横通水网、提高水环境质量、打造滨湖水景观及提高洪水安全保障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城市水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修复水生态的实践近年来,上海地区在河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中,开始重视水生态的修复,在城市和郊区的很多地方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经验。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又要讲究科学和实效。按照水生态系统的理论,结合上海河道、湖泊过去的资料分析和现在的实践经验,笔者对修复水生态系统、创造水边和水中生物多样性环境,提出了以下12条措施,希望通过实践,进一步探讨其实效性。3.1两岸造树林河岸上应尽可能留出空间,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贴岸的树冠还可以伸向河道上空,使两岸逐步形…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双修背景下河流生态修复 工作存在的3大误区与困境,通过荟萃分析 的文献定量研究,厘清了城市河流修复的生 态效应,指出河流生态修复对水生态系统服 务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丰富物种多样性, 增加物种数量与分布密度,对调节性生态系 统服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研究构建了城市 河流生态修复方面,水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 能提升的概念模型,包括以水质净化为基 础、生境多样性为核心、文化性服务为关键 的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浅议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系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污染原因.对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进行多方面思考,并提出了多项具体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8)
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具有生态、环境和自然属性的概念,既反映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功能,也反映了水生态系统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研究侧重于对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保障非工程措施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非工程措施,为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经典生物操纵和非经典生物操纵两种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效果,分别在东宅村六柱社景观水体A区和B区设计了两种净水工艺,并对两种工艺实施前、中、后水体主要水质指标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经典生物操纵水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主要富营养化水质指标数值及后期稳定性稍优于非经典生物操纵水生态修复技术。建议在生物操纵水生态修复技术实际应用中,选用滤食性鱼类时以幼鱼为佳,在水生态系统构建初期,可投放一定量的浮游动物大型溞,待生态系统构建稳定后,可适当放养一定量的凶猛型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河道综合治理项目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治理经验不足,部分综合治理项目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只考虑了河道治理的排洪蓄水等物质功能,却忽视了滨河景观效能以及对河道的生态保护。文章以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提出在河道综合治理基础上的滨水景观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杨府山城市公园是在原"加州公园"的基础上回收并改造重建而成的,建设规模为温州城市公园之首。公园设计以保护自然肌理、保存自然资源、发扬自然文化为核心理念,重视场地及山体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强调原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利用,突出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注重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展示。公园建成至今已成为温州市的新名片,是城市公园改扩建工程的优秀典范和温州环境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5.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通过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实现长桥溪的水生态修复,同时坚持生态和美学并重,充分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将科学净水技术与园林造景艺术巧妙结合.介绍分析了该园的设计思路和建成后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期望能为我国的小流域分散性生活污水净化和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破坏情况日益严重,导致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湿地资源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对规划场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现状问题,确定什湖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并进行了总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系统建设、动植物保护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及海绵体构建等策略,以期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与社会环境价值,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丘陵城市地形及水系特征,将改善丘陵城市黑臭水体环境质量作为目标。依托生态系统理论,利用GIS技术和生态修复的手段。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对流域水系的保护,水质环境的提升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三个方面制定实施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效自然的水生态系统产品,对保护水资源及建立水生态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美国梅瑞地安水生科技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生态性水处理系统的高科技专利产品,于1995年开始,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它就是阿科蔓生态基。目前,阿科蔓生态基,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建立等领域,属世界领先的自然生态性处理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9.
水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作为太湖新城低碳生态建设的启动区,在规划中以水生态安全为;住则,采取多种水生态系统措施.主要有保护原有生态较好的河段、建设水系生态廊道、根据河岸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设置河岸缓冲带、采取生态工程措施等,以实现区内水质改善、水景优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新江湾城的河湖水系作为绿色水基础设施,是防汛除涝排水安全、雨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调度、水环境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等综合功能的共同载体。水系综合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了河湖水系的安全、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综合功能,真正体现出了生态绿色和低碳。新江湾城在除涝排水安全上实现了"雨水自流排放、除涝以蓄为主";在水资源上,利用雨水资源及黄浦江天然潮汐进行引排水调度;再通过雨污分流、初期雨水面污染控制和岸坡生态化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保护了河湖水系的水环境,并营造了新江湾城优美的水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