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烟叶中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共15种稀土元素。利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微波消解(MD)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在线加入铑(Rh)和铼(Re)内标的方法来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方法的回收率为91.00%~103.00%,检出限为0.001~0.004 mg/kg,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20%~4.78%。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烟叶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外源添加V_(B1)、V_(B3)、V_(B5)、V_(B6)和V_(B9) 5种B族维生素对面包酵母生长和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5种B族维生素均可提高面包酵母的生物量、海藻糖含量和冷冻存活率;外源添加V_(B1)、V_(B3)、V_(B6)和V_(B9)培养的面包酵母可提高其在高温(39 ℃)和高盐(2%)的产气量;外源添加V_(B1)培养的面包酵母在高温(39 ℃)、高盐(2%)和高糖(30%蔗糖)的产气量显著提高,180 min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9.78%、28.80%和14.83%;外源添加V_(B3)培养的酵母菌在高温(39 ℃)、低温(15 ℃)、高盐(2%)和高糖(30%蔗糖)的产气量显著提高,180 min分别比对照组高了8.56%、18.83%、22.05%和21.29%。该研究为面包工业和面包酵母耐胁迫特性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鲜豇豆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理生化特征、16S r RNA、抗生素抗性和抗性基因检测分析其表皮附生乳酸菌对氯霉素(CHL)、四环素(TET)和氨苄青霉素(AMP)的抗性与抗性基因。结果表明:从鲜豇豆表皮共分离得到182株乳酸菌,分别属于Weissella confuse(50.0%)、Weissella cibaria(15.4%)、Enterococcus sulfurous(7.1%)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27.5%)。32株(17.6%)乳酸菌对CHL和TET有抗性,其中,6株W.confuse(3.3%)和4株L.lactis subsp.Lactis(2.1%)对CHL单一抗性,4株W.confuse(2.1%)和5株L.lactis subsp.Lactis(2.7%)对TET单一抗性,6株W.confuse(3.2%)、2株W.cibaria(1.1%)、1株E.sulfurous(0.5%)和4株L.lactis subsp.Lactis(2.1%)对CHL和TET二重抗性;编码外排泵基因efr A、efr B、nor B、nor C、nor E和sug E中,efr B的检出率最高,达31.3%,efr B和sug E的检出率最低,为3.1%。TET被检抗性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H)和tet(L)中,tet(C)的检出率最高,达90.9%,tet(B)的检出率最低,为4.5%。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0月30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硫酸及其钠盐、钾盐、钙盐和铵盐(E 513、514 (i)、514 (ii)、515(i)、515 (ii)、516和517)作为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估结果。欧盟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剂小组(FAF)提供了重新评估磷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科学意见。经过评估,专家小组认为硫酸(E 513)、硫酸钠(E 514)、硫酸钾(E 515)、硫酸钙(E 516)和硫酸铵(E 517)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甜菜丛根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菜丛根病自1952年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发现以来,先后又在日本(1965)、南斯拉夫(1971)、希腊(1972)、法国(1973)、德国(1974)、捷克斯洛伐克(1978)、奥地利(1979)、罗马尼亚(1979)、前苏联(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1979)、匈牙利(1982)、美国(1983)、瑞士(1983)、保加利亚(1983)、荷兰(1983)、比利时(1984)、英国(1987)等20多个种植甜菜的国家不断发生和蔓延。目前除了欧洲北部种植甜菜的爱尔兰和斯堪的纳斯亚国家(丹麦、瑞典、芬兰)尚未发现甜菜丛根病外,其它种植甜菜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我国于1978年首次在内蒙古土默川…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市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并探讨其来源。样品经密闭高压消解处理后,以氦气(~4He)作为碰撞反应气,铋(~(209)Bi)、钪(~(45)Sc)、铟(~(115)In)、锗(~(74)Ge)作为内标,采用ICP-MS测定样品中砷(~(75)As)、锑(~(121)Sb)、镉(~(111)Cd)、铅(~(208)Pb)、铬(~(52)Cr)、镍(~(60)Ni)和汞(~(202)Hg) 7种元素含量。~(75)As、~(121)Sb、~(111)Cd、~(208)Pb、~(52)Cr和~(60)Ni分别在0.1~50.0μg/L范围内、~(202)Hg在0.05~1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7种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005, 0.001, 0.001, 0.03, 0.05, 0.008和0.001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精密度良好,选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圆白菜(GBW 10014)验证方法的准确度,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标示值范围内。试验方法适用于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75)As、~(121)Sb、~(111)Cd、~(208)Pb、~(52)Cr、~(60)Ni和~(202)Hg的批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桑根皮(又称桑白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降血压、抗病毒、抑菌和抗炎等药理活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桑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和抑菌活性,为探究桑根皮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本文研究了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根皮的化学成分。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广东桑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1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解析,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uwanon A(1)、kuwanon B(2)、kuwanon C(3)、kuwanon T(4)、cyclomorusin(5)、moracin M(6)、moracin O(7)、moracin P(8)、mulberrofuran L(9)、albanin A(10)、australone A(11)、5'-(1',1'-dimethylallyl)-8-(3',3'-dimethylallyl)-2',4',5,7-tetrahydroxyflavone(12)、5,7-dihydroxycoumarin(13)、oxyresceratrol(14)和β-daucosterol(15)。15个化合物按照结构可分为异戊烯基黄酮类(8个)、2-芳基苯并呋喃类(4个)、香豆素类(1个)、二苯乙烯类(1个)和甾醇类(1个),其中化合物1~4,7~13均为首次从广东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从海南省9个植蔗县(市)采集甘蔗根际土壤样本40份,用浅盘分离法分离线虫,并对线虫进行系统的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寄生线虫12属;发生最普遍的线虫为矮化属(Tylenchorhynchus)和短体属(Pratylenchus),检出率分别为45.0%和37.5%;分布较广的线虫包括螺旋属(Helicotylenchus)、丝尾垫刃属(Filenchus)、潜根属(Hirschmanniella)和拟毛刺属(Paratrichodorus);零星发生的种类有小环属(Criconemella)、纽带属(Hoplolaimus)、盘旋属(Rotylenchus)、细纹垫刃属(Lelenchus)、剑尾垫刃属(Malenchus)和根结属(Meloidogyne)。另外,结合形态描述和测量数据,共鉴定出11个种,分别为薄叶小环线虫(C.xenoplax(Raski,1952)LucRaski,1981)、饰环矮化线虫(T.annulatus(Cassidy,1930)Golden,1971)、农田矮化线虫(T.agri Feriss,1963)、细尖潜根线虫(H.mucronata(Das,1960)LucGoodey,1963)、贝宁潜根线虫(H.behningi(Micoletzky,1923)LucGoodey,1963)、刻尾螺旋线虫(H.crenacauda Sher,1966)、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Cobb,1893)Sher,1961)、伤残短体线虫(P.vulnus AllenJensen,1951)、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scribneri Steiner,1943)、帽状纽带线虫(H.galeatus(Cobb,1913)Thorne,1935)和厚皮拟毛刺线虫(P.pachydermus(Seinhorst,1954)Siddiqi,1974)。其中薄叶小环线虫为国内在甘蔗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的茄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鲜切茄子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新鲜的茄子经过切分处理后,用聚乙烯保鲜膜(厚度0.02mm)包装,分别贮藏于相对湿度(RH)85%~90%的(5±2)、(10±2)、(15±2)、(22±2)℃(室温)恒温恒湿箱中,每天测定鲜切茄子的褐变度、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5±2)℃和(10±2)℃与贮藏于(15±2)℃和(22±2)℃(室温)的贮藏条件相比,可以显著(p0.05)抑制鲜切茄子组织褐变以及PPO和POD的活性,降低质量损失率,延缓组织中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扑热息痛(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组、大豆皂甙组及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实验末期,腹腔注射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以及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OOH)、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和皂甙显著降低APAP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活性,增高血清ALB水平,降低肝iNOS活性和NO水平,减少肝LOOH和MDA含量,升高肝组织CAT、GPx、SOD活性和GSH水平。提示,大豆异黄酮和皂甙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狐尾藻组和狐尾藻结合生物膜组处理富营养化水体后狐尾藻营养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狐尾藻组和狐尾藻结合生物膜组分别在粗蛋白、粗脂肪、α-亚麻酸、二十一碳酸、钙、锰、果糖和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样品中狐尾藻粗蛋白含量约为18.00 g/100 g,含有全部18种氨基酸;粗脂肪、水分、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均分别高于2.00 g/100 g、92.00%、124.00 mg/g和13.00%;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39和13.28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3.91%和30.80%;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3.10%和69.41%。两组样品中α-亚麻酸、钙、果糖、VB_6、VB_2、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103±0.12)和(9.284±0.035) mg·g~(-1)、(20.735±0.389)和(15.430±0.547) mg·g~(-1)、(27.00±0.15)和(19.30±0.10) mg·g~(-1)、(5.30±0.06)和(4.50±0.12) mg·(100 g)~(-1)、(1.48±0.45)和(1.44±0.002) mg·(100 g)~(-1)、(31.81±0.049)和(21.75±0.058) mg·g~(-1)。可见,狐尾藻含有种类较齐全的营养活性成分,在功能食品领域资源化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苦丁茶多酚提取物(PEK)对小鼠肝损伤的改善效果。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采用苦丁茶多酚提取物(PEK)灌胃昆明小鼠,对小鼠的血清和肝组织的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EK中多酚物质的含量为71.3%。与模型组相比,PEK能够显著降低CCl4诱导肝损伤小鼠的肝指数和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提高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PEK还能够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含量(p<0.05)。病理学观察表明,PEK能够有效地降低CCl4造成肝组织形态不完整和肝细胞坏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验结果表明,PEK能够显著上调小鼠肝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Gu/Zn-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和下调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TNF-α表达(p<0.05)。由此可见,PEK是一类具有肝损伤改善作用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共发酵对薏仁米发酵液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增效性。以基础理化特性(pH、总酸、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多肽分子质量分布、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总多酚、总三萜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等物质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指标,比较分析LP、SC和LP与SC共发酵(LP+SC)薏仁米发酵液的差异。结果表明,与LP组和SC组相比,发酵结束后LP+SC组的pH分别降低了2.22%(P>0.05)和30.89%(P<0.05)、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了23.79%(P>0.05)和49.87%(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28.81%(P<0.05)和8.69%(P>0.05)、总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89%(P<0.05)和521.15%(P<0.05)、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7.15%(P<0.05)和13.06%(P<0.05)、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了6.35%(P>0.05)和13.59%(P...  相似文献   

14.
主要谷物水分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米、小麦和玉米水分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水分测定方法包括:(Ⅰ)GB/T 5497 105℃恒重法(烘箱干燥105℃,3 h)、(Ⅱ)GB/T 5497定温定时烘干法(烘箱干燥130℃,40 min)、(Ⅲ)ISO712粉状物测定(烘箱干燥130℃,90 min)、(Ⅳ)ISO712常规法(烘箱干燥130℃,2 h)、(Ⅴ)GB/T 10362粉碎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4 h)、(Ⅵ)GB/T 10362整粒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38 h)和(Ⅶ)M105/72(烘箱干燥105℃,72 h).在小麦和大米水分测定及同一类型的粮食水分测定中,方法(Ⅳ)测定值要大于方法(Ⅰ)、(Ⅱ)、(Ⅲ);其标准偏差要小于这三种方法,精确度较高,方法(Ⅰ)、(Ⅱ)、(Ⅲ)测定值与方法(Ⅳ)测定值的相关系数较高.玉米水分测定中,方法(Ⅴ)测定值和精确度大于方法(Ⅰ)、(Ⅱ),这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方法(Ⅴ)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烟蚜绿色防控技术,在人工实验室和安徽宣城烟草示范园比较了烟蚜对韭菜(Allium tuberosum)、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万寿菊(Tagetes erecta)、绿豆(Vigna radiata)、香菜(Coriandrum sativum)、薄荷(Mentha haplocalyx)、大蒜(Allium sativum)、辣椒(Capsicum annuum)、黄瓜(Cucumis sativus)、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油菜(Brassica napus)、芹菜(Apium graveolens)、芝麻(Sesamum indicum)、玉米(Zea mays)和艾草(Leonurus artemisia)等16种植物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间的选择反应,并分析了烟田间作玉米、辣椒、番茄、绿豆、芝麻、艾草和万寿菊等对烟蚜种群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取食烟草叶片的烟蚜数量显著高于番茄、辣椒、黄瓜、茼蒿、油菜、大蒜、韭菜、绿豆、玉米、薄荷以及万寿菊叶片的烟蚜数量。与烟草叶片相比,烟蚜更偏向取食白菜叶片。芝麻间作处理小区烟株上的烟蚜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间作玉米可显著降低烟株上的烟蚜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监控红肠的腐败变质,本论文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研究真空包装红肠在4℃条件下储藏过程中的菌相和储藏终点部分菌进行初步鉴定。红肠在4℃储藏过程中菌相变化明显:储藏初期(0~4d)时,热杀索丝菌(0.00%)、乳酸菌(44.30%)、假单胞菌(23.40%)、球菌(32.30%)、芽孢杆菌(0.00%)、霉菌和酵母(0.00%)的菌落对数分别是0.01、2.27、2.11、2.36、0.01、0.01(CFU/g);腐败终点时热杀索丝菌(0.00%)、乳酸菌(60.00%)、假单胞菌(0.00%)、球菌(16.30%)、芽孢杆菌(23.70%)、霉菌和酵母(0.00%)的菌落对数分别2.30、6.74、0.01、6.52、6.66、3.00(CFU/g)。腐败终点分出14株形态特异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其中6株芽孢杆菌分属芽孢杆菌(7.70%)和蜡样芽孢杆菌属(16.00%),5株葡萄球菌分属木糖葡萄球菌(3.80%)和马胃葡萄球菌(12.50%),1株热杀索丝菌(0.00%)和2株清酒乳酸菌(60.00%)。因此真空包装红肠中特定的优势腐败菌是清酒乳酸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马胃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7.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SnCl4为催化剂,在合适温度下反应得到中间体A,再以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为原料,过硫酸铵[(NH4)2S2O8]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Span80为乳化剂,合成光亮型聚丙烯酸酯(PA).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热性能分析(TG-DTA)、Zeta电位测定和粒径分析,表征光亮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结构和性能.经优化得到较佳合成工艺:PCDL、乳化剂[m(SDS)∶m(Span80)=1∶3]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18%、4%和0.5%(对单体总质量),合成A的温度为90℃.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成膜性能好,经其涂层整理的织物表面具有较好的光亮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在饲粮中添加0.3%天然植物提取物对其的促生长作用及内分泌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猪日增重提高6.90%(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6.73%(P<0.05);(2)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13%(P<0.05)、19.88%(P<0.05)、12.39%(P<0.05)和21.43%(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39%(P<0.05)、14.16%(P<0.05)和12.14%(P<0.05);(3)血清中生长激素、类胰岛生长因子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1.09%(P<0.05)和17.20%(P<0.05)。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和环腺苷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01%(P<0.05)、17.06%(P<0.05)和19.88%(P<0.05)。  相似文献   

19.
从已报道具有明确保肝作用的8味中药中筛选出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较好的中药。采用56度红星二锅头(12m L/kg·bw)灌胃10 d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醒酒、醉酒时间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川芎、五味子和甘草组的醉酒时间较给药前分别延迟了75.64%(p0.05)、73.87%(p0.05)和153.58%(p0.001);川芎、五味子、葛根、葛花、枳椇子、甘草和黄芩组的醒酒时间分别缩短了75.04%(p0.001)、67.95%(p0.001)、71.39%(p0.01)、60.84%(p0.001)、75.26%(p0.01)、80.48%(p0.001)、54.83%(p0.05)。与肝损伤模型组相比,川芎、白芍、葛根、葛花、甘草和黄芩组的ALT水平分别降低了22.78%(p0.001)、27.84%(p0.001)、14.31%(p0.01)、20.68%(p0.01)、12.14%(p0.05)、20.81%(p0.01);白芍和葛根组AST水平分别降低14.71%(p0.05)和12.69%(p0.05)。病理结果显示川芎、白芍、葛根、葛花、甘草和黄芩组肝细胞水肿和坏死显著减少,肝细胞病变程度减轻。本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8种中药中,川芎、白芍和葛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较好,另外发现川芎还有解酒防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乙醇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观察花旗参茶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花旗参茶低、中、高(0.275、0.550、1.100 g生药/kg)剂量组、西洋参饮片泡水组(0.500 g生药/kg),检测血清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花旗参茶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和PC水平(P<0.01)、升高T-SOD(高剂量P<0.01,低、中剂量血清P<0.05)和GSH(P<0.01)水平,降低血清ALT、AST(P<0.01)和TG(中、高剂量P<0.01,低剂量P>0.05)水平,改善肝组织细胞坏死、空泡变性和炎性浸润等病理变化。结论:花旗参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防治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