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60岁伴有症状、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更年期女性80例,进行同步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由专业心电图医师分析诊断。结果:心电图正常者17例,ST-T改变39例,室性期前收缩16例,房性期前收缩6例,其他2例。结论: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降低所致。临床应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及症状等全面分析,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2~31岁年龄段青年女性的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光电9320K12导联心电图机同步描记,以郭继鸿主编的2002年版的《心电图学》为标准,分析538例青年女性健康体检的心电图结果。[结果]心电图异常者74例(13.8%)。其中,窦性心动过缓23例(31.1%),窦性心律不齐19例(25.7%),窦性心动过速15例(20.3%)。ST-T改变13例(17.6%)。室性期前收缩5例(6.8%),房性期前收缩2例(2.7%)。[结论]青年女性异常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及期前收缩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的主要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更年期女性进行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112例心电图中正常范围者67例,占59.8%,其次以ST-T改变为多见,共25例,约占22.3%。结论: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神经-体液性因素所致,临床上要结合年龄、症状、心电图改变,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的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66例22~46岁女性,常规体检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改变符合心肌缺血而无症状者,进行普萘洛尔试验、心电图分析。结果下壁缺血38例,阳性37例,占56.0%;前壁缺血18例,阳性17例,占25.8%;下壁+前壁10例,阳性7例,占10.6%。结论绝经前女性心电图ST-T改变,无症状时诊断心肌缺血建议作普萘洛尔试验。为临床诊断女性绝经前心肌缺血,特别是冠心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231例妊娠晚期女性,将同期同龄23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发生率。结果妊娠晚期孕妇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及健康体检妇女人群的改变发生率分别为16.8%、5.2%,两者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941,P=0.000<0.05)。结论大多数妊娠晚期孕妇ST-T改变为生理性的,妊娠结束后多数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将35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改变202例,占67.3%,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33例,占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血压患者心电图中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160例高血压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结果。结果160例高血压患者有86例ST-T改变。结论ST-T改变是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90例青年女性心得安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钰  徐向英 《右江医学》2011,39(3):325-326
<正>心电图ST-T异常改变常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和参考,而引起其改变的原因很多,主要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常常遇到此类病人,特别在青年女性中尤为多见。有时很难鉴别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ST-T改变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及性别间差异,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102例,就其心电图中的ST-T改变,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现ST-T改变者占体检总人数的32.67% (360/1 102),其发生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升(P<0.05),且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9.17%vs 26.09%,P<0.01).结论 心电图中出现ST-T改变时,须结合各方面情况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临床结论.  相似文献   

10.
王新春  王健  王蓓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17-2518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的类别、临床意义。方法:用心电图仪配合教职工体检分析ST-T改变。结果:ST-T改变占总人数的34.25%,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占第一位,非特异性ST-T改变也占有重要比例。结论:根据ST段偏移的幅度、形态,T波低平、倒置的程度、部位,结合临床资料,以判定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了解年轻女性心电图持续全导联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2010年2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的72例年轻女性患者,多次心电图描记显示持续全导联ST段下移与T波倒置,伴有不典型胸闷、胸痛、心悸病史,通过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器质性病变的人数变化.结果:最后确认缺血性ST-T改变的有13例,其他59例均属功能性改变.结论:对年轻女性心电图ST-T异常改变的病例,不能盲目下心肌缺血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绝经前女性心电图缺血样改变的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 66例22~46岁女性,常规体检12导联心电图检查ST-T改变符合心肌缺血而无症状者,进行普萘洛尔试验、心电图分析.结果 下壁缺血38例,阳性37例,占56.0%;前壁缺血18例,阳性17例,占25.8%;下壁 前壁10例,阳性7例,占10.6%.结论 绝经前女性心电图ST-T改变,无症状时诊断心肌缺血建议作普萘洛尔试验.为临床诊断女性绝经前心肌缺血,特别是冠心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任春梅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266-2267
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系指由于更年期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症状综合症候群。更年期综合征是人生中年向老年过渡时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但有些人症状明显,尤其是在女性,若未充分认识,常误诊为其它疾病。我院自2002-2005年收治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128例,其中63例因心电图出现ST-T改变而被疑为冠心病,予以改善冠脉循环治疗,效果不佳,许多患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为此,我们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智 《吉林医学》2011,(36):7682-7682
目的:进一步了解妊娠期的心电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健康妇女整个妊娠期体表心电图检查,追踪其改变及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孕早期即有轻度改变,异常心电图占7.34%,孕中期改变继续增多,至孕晚期明显增多,占25.99%。孕期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P-R间期缩短、低电压、期前收缩为多见。结论:健康孕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与孕周呈正相关,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P-R间期缩短、低电压、期前收缩等。  相似文献   

15.
陈琦菲  谭小强 《当代医学》2021,27(18):157-158
目的 研究典型冠心病症状和绝经对女性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价值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因胸闷、胸痛就诊且伴有心电图ST-T改变的6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典型冠心病症状分为典型组(n=36)和非典型组(n=24),根据是否绝经将患者分为绝经前组(n=25)和绝经后组(n=35),分析各组静息状态下ST-T改变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 29例,阳性率为48.33%,经心电图ST-T确诊为CHD 20例,阳性率为33.33%,诊断符合率为68.97%;典型组和绝经后组心电图ST-T改变与冠脉造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8.26%、87.50%,均显著高于非典型组和绝经前组的33.33%、46.15%(P<0.05).结论 女性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T改变对于冠心病初步诊断偏差较大,结合CHB典型症状及是否绝经因素,能提高女性冠心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于伊  樊世明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27(3):221-222,225
目的了解女性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析女性患者心电图ST-T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心电图ST-T异常的女性患者根据是否绝经分为A(绝经期前)、B(绝经后)两组,行CAG,将44例女性患者与54例男性患者CAG结果进行对比。绝经后女性(B组)的CAG结果与男性进行对比。结果CAG阳性率A组为12.5%,B组为53.6%,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4例女性CAG阳性率为38.6%。54例男性患者阳性率为6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女性CAG阳性率(53.6%)与男性CAG阳性率(64.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绝经期前心电图ST-T异常的女性患者,依此诊断冠心病应慎重。绝经后出现心电图ST-T异常,同时存在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女性患者其CAG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电图ST-T特征。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突发性耳聋组、冠心病组。回顾性观察这三组患者的心电图ST-T改变的特征。结果:对照组ST-T改变5例,占8.3%;突发性耳聋组ST-T改变29例,占44.6%;冠心病组ST-T改变70例,占87.5%。突发性耳聋组ST-T改变高于对照组(P<0.05)。突发性耳聋组ST-T改变低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与心电图ST-T改变有相关性,提示心脏和(或)内耳缺血性改变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8.
6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87.5%有心电图改变,尤其是脑梗塞;心电图改变中的ST-T改变者占67.9%,其次是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等,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亚玲 《当代医学》2011,17(6):106-106
目的观察更年期综和征(MS)妇女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0例更年期女性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患者检查。结果出现ST-T改变者102例,同时伴有心律加快与体力活动无关。结论 MS女性ST-T的改变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异常有关。治疗以调节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 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国际常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国际Judkins法冠状 动脉造影诊断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女性多于男性(P<0.01);不同性 别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缺血性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 54.4%;诊断男性的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68.0%;诊断女性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28.2%。结论:心电图ST-T 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度男性高于女性,灵敏度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