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力  赵留存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550-551,562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高度怀疑前列腺癌(PCA)的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病理证实PCA77例,前列腺增生(BPH)3例,其他2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早期确诊PCA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结果:21例穿刺标本符合病理诊断需求,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6例,前列腺增生11例,前列腺增生合并炎症2例,前列腺内皮瘤1例,前列腺结核1例。本组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观察对照,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自动活检的组织学诊断率为95%(20/21)。所有患者穿刺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前列腺穿刺是术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该技术简单、准确、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瘦素、雄激素受体(AR)、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的表达及其在PCA与BP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经病理诊断的PCA患者54例、BPH患者52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ELISA法检测正常组、PCA组和BPH组患者血清中瘦素的含量、免疫组化Elivison法测定A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F-PSA和T-PSA含量,并计算F/T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A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BPH组及健康组(P〈0.05);PCA组AR阳性率明显高于BPH组(P〈0.05);PCA组的F/T值低于BPH组和健康组,各组间F/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及BPH的鉴别诊断应该在PSA基础上结合瘦素和AR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结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认知融合下,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5例行TRUS-MRI认知融合下靶向穿刺加常规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为观察组,81例采用常规系统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前列腺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85例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病理诊断前列腺癌50例,穿刺阳性率为58.8%,诊断前列腺增生28例,前列腺增生伴炎症7例;对照组81例病理诊断前列腺癌39例,穿刺阳性率为48.1%,诊断前列腺增生37例,前列腺增生伴炎症5例。观察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TRUS认知融合下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病理诊断前列腺癌17例,前列腺良性增生39例,不典型增生2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便、取材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提高PCA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故在临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与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6例PCa患者,于前列腺切除术(或前列腺穿刺活检)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按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年龄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各组织AR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组织AR表达:早期组表达低于晚期组(P〈0.05);低分化组表达高于其它病理分级组间(P〈0.01);AR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正相关(P〈0.05)。睾丸组织中早期组AR表达高于晚期(P〈0.05),AR表达与临床分期负相关(P〈0.05);前列腺与睾丸组织AR表达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a患者前列腺与睾丸组织间AR表达彼此独立;前列腺AR阳性表达程度与PCa分级、分期有关,其睾丸AR阳性表达程度PCa分期有关,对判断PCa生物学行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指导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及穿刺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2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常规左、右前列腺尖、体、底6针穿刺活检。另对可疑病灶区加穿1针至2针,并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患者血清PS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3.2%(66/124),其中前列腺癌(PCA)57例,前列腺增生(BPH)5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8例,平滑肌肉瘤1例,前列腺炎(PI)10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ROC曲线分析,PSAD取值0.2时,敏感性93.1%,特异性75.0%,准确性84%,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佳界值点。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诊断前列腺癌重要方法,结合血清PSAD检查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与集团筛查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的比较,探讨人群筛查前列腺癌的必要性。方法:107例前列腺癌组织,其中51例为临床病理标本,56例为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后发现的病理标本。 其中7 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 PIN) 均来自集团筛查的标本。 应用Gleason分级与评分标准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① 筛查组前列腺癌的Gleason 分级明显低于临床组(χ2 =48.22, P<0.001)。② 筛查组前列腺癌的Gleason 评分明显低于临床组(χ2 =24.55, P<0.001)。③ 筛查组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明显高于临床组(χ2 =22.46, P<0.001)。④最典型的PIN仅见于集团筛查因PSA含量进行性增高接受活检穿刺患者标本中。结论:人群筛查病例中病理组织学变化以中期的中分化癌为多见,而临床病例中则以晚期的低分化癌为主,PSA集团检查有益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疾病的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20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及部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00例分为五组:前列腺组织92例,前列腺癌(prostatic adenocarcinoma,Pca)7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PIN)2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无法鉴别3例。结论:根据前列腺穿刺活检小标本可对前列腺疾病做出较为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析,是一种较好的病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怀疑前列腺癌患者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标本送病理.结果:组织学证实前列腺癌(PCA)14例、前列腺增生(BPH)23例、前列腺肉瘤(PIN)2例和前列腺不典型增生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优于其它前列腺穿刺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前列腺癌某些生物学行为的着急。方法 采用端粒扩增文件-酶(TRAP_ELISA)测定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10例正常前腺组织无端粒酶活性。15例前腺腺癌组织中13你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6%。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6%,其水平显著低于肿瘤组织。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临床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穿刺采用传统的6点法,以及对前列腺可疑结节或可疑区域增加穿刺组织学检查1—2针。结果84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中,单纯前列腺增生24例(28.57%),前列腺上皮内瘤1例(1.19%),前列腺增生伴局灶不典型增生3例(3.57%),前列腺增生伴小灶PIN级1例(1.19%),前列腺增生伴炎症2例(2.38%),前列腺癌50例(59.52%),前列腺转移癌1例(1.19%),前列腺癌假阴性2例(2.38%)。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组织学检查对前列腺癌高危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的最佳方案。方法对36例临床肛门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及经直肠超声三项检查之一异常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方法为改良8+X法。结果19例前列腺癌,1例低分化平滑肌肉瘤,12例前列腺增生,4例前列腺增生伴上皮内瘤变。结论8+X改良法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是前列腺癌诊断的优异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222例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分析,222例穿刺病例中,前列腺癌10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10例,结核2例,前列腺肉瘤2例,上皮内瘤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组织中CD44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38例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CD4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标准型CD44s中,前列腺增生及正常人前列腺切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细胞强阳性染色,而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9例,阴性29例;前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D期前列腺癌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无转移的前列腺癌间有统计学差异性(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04S与p63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前列腺穿刺及经尿道电切活检标本,其中40例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标本。结果:20例前列腺癌中P504S均呈阳性表达,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有12例呈阳性表达,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均未见其表达。20例前列腺癌中均未见p63表达,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有4例呈阳性表达,2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均呈阳性表达,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有44例呈阳性表达。结论:联合检测前列腺病变组织中P504S与p63的表达,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survivin和p16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化平  尚培中 《现代医学》2007,35(6):439-441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16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级、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水平,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1%(32/45)和57.8%(26/45);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和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前列腺癌86例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4例,前列腺增生41例,不典型增生2例,前列腺内皮瘤3例,前列腺慢性炎症4例,鳞状上皮化生1例,结核1例。3例患者声像图未显示前列腺占位病变但穿刺活检为前列腺癌,而2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增高的患者穿刺活检为前列腺增生。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安全、并发症极少,在临床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很有价值,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P63基因、高分子量角蛋白(CK5/6、34βE12)联合标记在不同性质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它们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50例,其中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性病变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标本的P504S、P63、CK5/6、34βE12表达.结果 P504S在前列腺癌中呈阳性,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中呈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63、CK5/6、34βE12在前列腺癌中基底细胞表达缺失,在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中基底细胞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04S、P63、CK5/6、34βE12的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穿刺标本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对70例怀疑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结果本组70例穿刺均成功获得病理标本,其中确诊前列腺癌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6例,前列腺炎8例。穿刺术后发生血尿12例、发热23例,及时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