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农耕时代民众长期处于"水深齐脖"的生存压力中,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地形等原因,面临更为巨大的生存压力。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先民在聚落营建时,必须首要考虑对所面临生存压力进行合理的回应。因此他们选址时综合考察山形、水势与河谷平坝分布;并以河谷平坝为核心要素,通过总体布局与营建形成"山-水-田-林-村"的聚落有机整体。并在随后的漫长演变过程中,通过生长、调适、应激、交流等方式不断调整、完善聚落空间,最终形成美好的山地聚落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传统聚落桂峰村山地街巷空间为例,从图底关系、街巷界面类型、场地竖向及其街巷空间尺度等方面,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传统聚落街巷空间要素的相关性,探索山地型传统聚落空间生成的内在关系以及分析复杂聚落空间形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先人在长期的水灾害斗争及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城乡水系统,积累了许多具有生态价值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基于区域与城镇尺度,从区域水文条件、防洪需求和水资源约束三个方面,以台儿庄古城为例,对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进行归纳和分析。传统聚落水适应性营建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生存的艺术,将对当代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产生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中建筑》2021,39(10)
伴随着中国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聚落空间正在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营建方式的剧烈矛盾分化。伴随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聚落的演变最终将达到一个阶段的平衡状态。以河北省没口峪村为例,该文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的山地聚落演变的营建特点,借助演化博弈论,归纳了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多种因素作用下两种阶段中的聚落空间的差异,分析演化倾向,梳理利益共通点。通过上述研究,总结聚落空间演变优化措施,为加快没口峪村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黄宇博  孙弘 《城市建筑》2022,(2):5-7,15
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亟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和传承,本文以黔东南地区典型的传统民族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文化等因素出发,探究山地环境与乡村聚落的关系,对山地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布局和边界形态进行归纳总结,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西南地...  相似文献   

7.
对青木川古镇的聚落形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而提炼总结出在现代人居环境中有利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建设和营造现代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钰彬 《建筑学报》2022,(S1):225-230
对1960年代和当前时期关中传统聚落L村的生活场景、公共空间、空间形态进行叠合对比分析,探讨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行为、生活场景及其蕴含的风土文化特质。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反映了生活场景的动态系统,揭示了社会组织、社会网络等力量在聚落演变中的作用。旨在以场景视角重新审视聚落的公共空间及空间形态,回归地域文脉特征及风土文化本质,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活化及风土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滨海山地渔村聚落特征初探——以舟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舟山148个海岛渔村的基础调研,重点研究了滨海山地渔村的聚落格局、街巷空间和建筑群落特征,认为"适应自然、融入自然"是其聚落特征形成的核心所在。滨海山地渔村的聚落特征源于千百年来渔民生存智慧的累积,体现出与自然共生的独特人居文化。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挖掘和弘扬滨海山地渔村聚落自身蕴藏的"山·海·村·人"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对我国传统渔村规划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黄筱蔚  蒋学志 《华中建筑》2006,24(11):154-158
该文通过实地考察、测绘结果,以洪江古商城的格局为出发点.从古商城的自然生态空间、人工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三万面,全面研究了古商城聚落空间形态。以期对洪江这样的历史文化名镇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凯  何沁遥  张宝文 《风景园林》2020,27(3):103-106
乡土聚落是国土景观的空间单元,是国土景观多样性、独特性的载体,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云南省元阳县垭口村为例,研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土聚落。依据文化景观的研究主线,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2个方面研究垭口村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垭口村哈尼族人以农业为主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最后,从乡土聚落景观格局和文化体系2个方面研究垭口村乡土聚落人文自然系统,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结果的研究。对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的乡土聚落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维持国土景观多样性和独特性、保护文化多样性等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山地都市空间拓展研究——以重庆、香港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地城市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决定了其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以及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在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重庆、香港为例,分析、讨论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山地都市空间的增长模式,提出集约化的空间利用模式是创造宜人的山地都市空间环境的有效方式,并进一步讨论了着眼于全局的区域拓展格局是山地都市空间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谢晓玲  李亚红 《华中建筑》2022,40(4):160-165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盲目收缩现象开始凸显,乡村固有的特征急剧弱化,传统村落的文脉信息逐渐模糊.该文基于文化生态学,以甘肃省天水市街亭村为例,探讨村落空间形态与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等要素的相互演进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保护研究、规划发展及文脉传承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首先对传统聚落既存的小尺度交往空间的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进而以英谈村为例,从形状尺度、界面、内部设施等几个方面分析传统聚落和谐交往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从没有规划师的聚落外部空间的营建中吸取智慧和经验,以求为现代住区和谐交往空间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水与城之间的渊源与互动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阿者科为例,研究了山地乡土聚落与水系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在分析阿者科山地乡土聚落及水系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深入研究了山地乡土聚落与水系之间的互动特征,进而分析了聚落与水系的关联逻辑,并讨论了蕴含的启迪及价值.研究成果对山地乡村的水系统...  相似文献   

19.
泰宁县古城核心区的明清城镇型多姓氏混居聚落始建于明代遗存至今。其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形成影响深远,反映在聚落空间中,且聚落空间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宗族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通过解析宗族组织影响下传统建筑形成的聚落空间,分析宗族组织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与作用,探索宗族组织与聚落空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宗族组织视角下对泰宁古城传统聚落空间的解读,揭示了宗族组织影响范围缩小、对聚落空间影响力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街网结构作为传统聚落的空间骨架,承载着聚落的历史发展变迁。街网空间的形态及方向有助于定义聚落的空间逻辑秩序。该文对河北地区六个典型传统聚落进行建模分析,旨在运用新的量化技术方法对具有抽象性历史信息的传统聚落街网进行可视化表达。将传统聚落街道的方向与长度进行量化分析与可视化处理,同时,利用方向熵,度量聚落街道方向的混乱程度。新的技术方法揭示了聚落街道网络的空间秩序,较直观地反映了不同类型传统聚落街网结构的异同,能反映出自然原生的聚落街网相对稳定的深层空间结构,为认知传统聚落户外空间内涵提供了科学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