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聚乙烯马来酸酐对氧化铝导热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实现了对氧化铝导热粉体表面化学改性,将表面改性后的氧化铝导热粉体与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复配制备了抗沉降聚氨酯导热灌封胶.通过对比实验选取了最佳的粉体粒径,同时研究了添加不同的抗沉降剂对聚氨酯导热灌封胶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经聚乙烯马来酸酐表面处理且粒径为2μm...  相似文献   

2.
采用半预聚体法制备无溶剂型透明聚氨酯灌封胶,并应用于LED灯带灌封。研究了聚醚多元醇的种类、扩链交联剂的种类及用量、NCO基质量分数、增塑剂的用量以及NCO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中NCO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且A组分为2 000分子量的二元醇、己二酸二辛酯(DOA)用量为25份、w(NCO)=12.6%(相对于总质量而言),B组分扩链剂选择1,4-丁二醇(1,4-BDO)且为0.02 mol时,所制备的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性能较优,满足LED灯带灌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聚醚210、聚醚305、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氧化铝(Al2O3)为导热填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研究Al2O3用量、催化剂和聚醚多元醇的种类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80%时,灌封胶的导热系数从0.08 W/(m.K)增加到0.76 W/(m.K),是纯聚氨酯灌封胶的9倍多。SEM测试表明,Al2O3在体系中有着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以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引入液态磷系阻燃剂,采用半预聚体法制备了阻燃聚氨酯高压电缆接头灌封胶。研究了不同磷系阻燃剂对灌封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透明性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20%的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异丙苯基苯基磷酸酯(IPP)或磷酸三乙酯(TEP)制备的灌封胶的氧指数分别为27.5%、27.0%和25.0%,阻燃等级均达到FV-0级。添加磷系阻燃剂使聚氨酯高压电缆接头灌封胶的热稳定性提升的同时,对力学性能、透明性和绝缘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二苯基甲烷二氨基甲酸酯与聚酯多元醇的酯交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温度、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分子量达21500的羟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并将该预聚物用于环氧树脂灌封胶中,收到良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BA)、聚环氧丙烷醚多元醇(PP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强度、低内耗聚氨酯灌封胶。讨论了多元醇种类和异氰酸酯含量对灌封胶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质量分数80%的PTMG和20%的PBA作为软段,且NCO质量分数达到6.5%时,灌封胶拉伸强度为56MPa,伸长率为581%,撕裂强度为120kN/cm,体积电阻为4.8×1013Ω.cm,内耗峰峰高tanδ=0.22;适用于高振动工况条件下电子元器件的灌封。  相似文献   

7.
以蓖麻油、聚醚多元醇(PPG)、液化MDI为主要原料,以1,2-丙二醇(PDO)为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合成制备出聚氨酯灌封胶,讨论了异氰酸酯指数R、硬段质量分数等对聚氨酯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硬段质量分数、R值的增加,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上升,而断裂伸长率降低;聚氨酯耐水解性(吸水率≤0.366%)好,起始分解温度(277℃)高,热稳定性好;阻尼性能随R值增加而减少,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且材料软硬段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常温固化聚氨酯介电灌封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汾 《弹性体》2001,11(4):33-35
合成了常温固化聚氨酯介电灌封胶,杀考察了多元醇用量、异氰酸酯基含量、增塑剂用量、阻燃剂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醇用量为聚醚多元醇的20%~40%,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为2.3%~3.0%,增塑剂和阻燃剂等添加剂占反应物总量的40%~60%时得到的灌封胶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膜组件用聚氨酯灌封胶,考察了预聚物组分中不同羟基树脂(蓖麻油和多种聚醚)对灌封胶机械性能和吸水性的影响。研究了一缩二乙二醇(DEG)含量对灌封胶固化效果和黏度变化的影响;探讨了灌封胶起始温度对凝胶时间和放热峰值的影响,并测试了三个典型起始温度的实时放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起始温度升高,灌封胶的放热峰值到来的时间更早;最终选取以疏水聚醚D3201合成预聚物,与由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TMP)和DEG(质量分数1.8%,相对于固化剂总质量而言)组成的固化剂制备聚氨酯灌封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聚焦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的应用性能,研究了双组分灌封胶混合后黏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施胶时间、温度、胶层厚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以及NCO/OH比例对粘接强度、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混合后黏度低,可操作时间适中,混合均匀后30 min内施胶,对6系铝具有优异的粘接性;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对NCO/OH比例耐受性宽,在n(—NCO)∶n(—OH)=(8~13)∶10范围内,硬度、拉伸强度、剪切强度等随着异氰酸酯组分混合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导热系数随异氰酸酯组分混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具有高导热性、高粘接性和良好的操作性能,对改善电池热管理、提高电池系统总成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及聚合物聚酯多元醇对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多元醇的引入可使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因此该类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领域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黏度的混合胺类固化剂和环氧活性稀释剂,并以聚氨酯为增韧剂制得了改性环氧树脂灌封胶,研究了各组分对灌封胶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的影响。该灌封胶黏度低,透光性好,适宜用于LED的灌封。  相似文献   

13.
借助一种结构简化后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测试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和漏电流,研究聚氨酯灌封胶的导热性能与电性能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聚氨酯灌封胶的导热系数越高,对应温度传感器的热响应时间也就越短,同时其电导率也会增大,漏电流随之增加。对于用聚氨酯灌封胶填充的温度传感器而言,在追求热响应时间尽可能少的同时,需要考虑漏电流的增加对产品绝缘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聚氨酯电器灌封胶。考察了扩链剂种类、活性稀释剂及异氰酸酯对聚氨酯灌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醇类LAP-101为扩链剂、醇类XSJ-02为活性稀释剂,并且扩链剂和活性稀释剂的比例为1∶5左右时灌封胶的力学性能最好。同时,配方中使用聚醚改性的液化MD I可有效提高灌封胶的伸长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汽车风挡玻璃用聚氨酯密封胶黏合性能,分析了聚氨酯密封胶受各因素干扰后黏合性能变化情况。使用溶液聚合法,在不同种类多元醇、催化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不同含量扩链剂配制硅烷联合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分析不同情况对聚氨酯密封胶黏合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固化时间对聚氨酯黏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聚碳酸酯多元醇混合聚醚多元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吗啉基二乙基醚为催化剂[m(二月桂酸二丁基锡)∶m(二吗啉基二乙基醚)=3∶7],氨基硅烷为硅烷偶联剂,w(扩链剂)=10%时,聚氨酯密封胶的黏合性能较好,而且低温环境下聚氨酯密封胶仍旧保持良好的粘接性,完全固化仅需3天。  相似文献   

16.
以DER 331、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自制的液体阻燃剂与氢氧化铝复配,692为稀释剂,硅微粉和重钙为填料制备了环氧灌封胶。研究了不同原材料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增韧剂提高了环氧灌封胶的抗冲击性能,复合阻燃剂发挥了协同阻燃效果,阻燃性能达到了UL-94 V-0级。本灌封胶固化反应缓和、放热量小、柔韧性好、黏度低、固化物表面光滑平整,适宜作为灌封胶。  相似文献   

17.
聚酯多元醇是在特定条件下,由多元酸与多元醇经酯化、脱水、聚合反应而成。其原材料、工艺方法及添加剂不同,所得聚酯多元醇的性能不同,由此合成的聚氨酯种类及用途就差别较大。针对聚酯多元醇及其所对应的聚氨酯的性质和用途,研究了聚酯多元醇的不同的结构特征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种类聚酯多元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以此为基础对聚酯多元醇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聚醚多元醇、聚酯二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小分子扩链剂为主要原料,复配制备了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研究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及催化剂添加量对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性能的影响,以及环境温度对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的聚醚组分中聚醚三元醇...  相似文献   

19.
阻燃型聚氨酯灌封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脑程控板聚氨酯灌封胶的制作工艺。讨论了预聚体、催化剂和阻燃剂对胶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所研制的灌封胶性能优异 ,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以正己基三甲氧基硅烷(HTTS)为表面活化剂制备了改性氧化铝和改性聚磷酸铵,以提高氧化铝和聚磷酸铵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分散性。在此基础上,以聚丙二醇、蓖麻油为羟基组分,改性氧化铝为导热填料,改性聚磷酸铵为阻燃剂,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再加上催化剂、消泡剂和分子筛,制备得到了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研究了HTTS、R值、导热填料和阻燃剂的添加量对聚氨酯灌封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HTTS的添加量分别为2.0%和2.5%时,改性氧化铝和改性聚磷酸铵的活化效果较好;当R值1.15时,聚氨酯灌封胶的拉伸强度为2.76 MPa,断裂伸长率为254%;当改性氧化铝和改性聚磷酸铵的添加量分别为70%和8%时,聚氨酯灌封胶的导热系数为2.11 W/(m·K),阻燃级别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为28.5%。此外,所制备的聚氨酯灌封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在50℃下储存30 d,A组分和B组分的旋转黏度分别在18~26 Pa·s和400~700 mPa·s的合理范围内波动。最后,所制备的聚氨酯灌封胶的体积电阻率为5.1×1013Ω·cm,吸水率为0.21%,凝胶时间为49 min,邵D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