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转录因子P63(P63)和细胞角蛋白5/6(CK5/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肺癌组织学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964例肺癌患者癌组织TTF-1(929例)、NapsinA(113例)、P63(282例)、CK5/6(277例)蛋白的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4个因子各自的诊断价值,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表达阳性时分型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同时检测了4个因子表达的44例患者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其判定肺鳞癌/肺腺癌的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964例肺癌患者,其中腺癌552例,鳞癌146例,小细胞肺癌253例,大细胞肺癌13例;平均年龄56岁,男性占63.4%。TTF-1、NapsinA、P63和CK5/6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709/929)、67.3%(76/113)、47.2%(133/282)和34.7%(96/277)。TTF-1、NapsinA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其表达阳性时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1.15%、82.05%,特异性分别为30.41%、65.71%,AUC分别为0.557 8( P=0.002 6,95%CI:0.520 0~0.595 6)、0.738 8( PCI:0.633 4~0.844 2)。P63、CK5/6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其表达阳性时诊断肺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0.68%、81.25%,特异性分别为68.04%、84.26%,AUC为0.7436(PCI:0.681 9~0.805 3)、0.827 6(PCI:0.770 0~0.885 2)。小样本(44例肺鳞癌/肺腺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apsinA阳性可独立诊断肺腺癌(偏回归系数=2.826,P=0.022),而其他指标不具有独立进行肺鳞癌/肺腺癌分型诊断的价值(P>0.05)。结论TTF-1和NapsinA均可作为诊断肺腺癌的生物标志物,P63、CK5/6可作为诊断肺鳞癌的生物标志物。NapsinA阳性可于肺鳞癌/肺腺癌分型诊断中独立诊断肺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非小细胞癌组织中鉴别鳞癌和腺癌有意义的免疫组化检测标记。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51例组织中p63、p40、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K7、天门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的表达。结果:(1)p40、p63、CK5/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非小细胞肺癌51例中,p40、p63、CK5/6在鳞状细胞癌20例中阳性表达为20例(100.0%),19例(95.0%),18例(90.0%),在腺癌31例组织中阳性表达为0例(0.0%)、6例(19.4%)、3例(9.7%)。p40在31例腺癌中无1例表达,特异性高于p63、CK5/6(χ2=6.424,P<0.05),而p63、CK5/6两组间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TF-1、CK7、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非小细胞肺癌51例中,TTF-1、CK7、Napsin-A在肺腺癌31例中阳性为27例(87.1%)、25例(80.6%)、28例(90.3%),在鳞状细胞癌20例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例(5.0%)、7例(35.0%)、0例(0.0%),TTF-1和Napsin-A阳性表达特异性高于CK7(χ2=12.197,P<0.01)。结论:p40、NapsinA、TTF-1联合检测可更好地鉴别诊断肺非小细胞癌,为临床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章文华  周虹  李丹丹  孙丽娟  徐如君 《浙江医学》2015,37(18):1501-1504,1509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具有细胞 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 112 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 HE 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 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 腺转录因子 -1(TTF-1)、细胞角蛋白 5/6(CK5/6)、钙结合蛋白(CR)等 5 种免疫标记对细胞块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3 种检测方 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免疫标记诊断肺腺癌与间皮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 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细胞涂片 HE 染 色仅 49.3%,细胞块切片 HE 染色为 6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达 95.9%。CK7、CEA、TTF-1 在肺腺癌中高表达,CK5/6、CR 在 间皮病变中高表达。TTF-1、CK7、CEA 三者中任意两者(+)且 CK5/6 或 CR(-)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6.8%。 CK5/6 或 CR(+)且 CK7、CEA、TTF-1 三者中任意两者(-)对间皮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8.6%。 结论 细胞块切 片免疫组化染色与细胞涂片 HE 染色相比可明显提高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选择特异性免疫标记并将其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标 记的互补与反证作用可有效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TTF-1、CK7、CK5/6、P63和CK20在黏液性肺癌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15例黏液性肺癌手术切除标本,其中包括印戒细胞性腺癌(SRCA)5例,肠型腺癌(ITA)4例,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m-BAC)3例,伴有黏液的实性腺癌(SA)2例,黏液(胶样)腺癌(MCA)1例;另选取肺腺癌50例(包括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13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黏液性肺癌和肺腺癌TTF-1阳性率分别为60.0%(9/15)和94.0%(47/50);CK7分别为100%(15/15)和96.0%(48/50);CK5/6分别为0和2.0%(1/50);P63分别为13.3%(2/15)和12.0%(6/50);CK20分别为6.7%(1/15)和0。结论与肺腺癌相比,黏液性肺癌具有较独特的免疫表型,TTF-1阳性率低而CK20可阳性表达;CK7阳性表达有助于证实原发性黏液性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差异,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的鉴别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诊断为肺原发性肠型腺癌6例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二者分子病理特征差异。结果 相对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肺原发性肠型腺癌肿瘤较大(P=0.044),病理分期较早(P<0.001),胸膜侵袭较为常见(P=0.02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均出现CK7和Villin免疫组化阳性表达,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低于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KRAS基因突变率相当(P>0.05)。肺原发性肠型腺癌3例出现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中1例有HER2基因扩增,1例存在HER2基因突变。 结论 免疫组化CK7和Villin的阳性表达,在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和肺转移性结直肠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肺原发性肠型腺癌出现HER2基因扩增和突变阳性可能具有一定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p40、TTF-1、p63和CK5/6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0、TTF-1、p63和CK5/6在108例肺腺癌标本、66例肺鳞癌病理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差异及临床病理意义.结果:①p40、p63、CK5/6、TTF-1在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9% (62/66)、86.4% (57/66)、89.4% (59/66)、6.1% (4/62).②p40、p63、CK5/6、TTF-1在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 (4/108)、22.2% (24/108)、24.1% (26/108)、95.4% (103/108).③p40、p63、CK5/6在肺鳞癌中的特异度分别是96.3%、77.8%、75.9%,p40特异度高于p63、CK5/6(P<0.05).④p40、p63、TTF-1与性别、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吸烟史有关(均P<0.05),与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均P> 0.05).⑤在低分化肺鳞癌中p40的阳性表达率(为89.3%)较p63(为78.6%)、CK5/6(为82.1%)高(均P<0.05).结论:p40、TTF-1、p63和CK5/6在肺癌的诊断及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p40对肺鳞癌的鉴别明显优于p63和CK5/6,p40在低分化肺鳞癌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性别、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吸烟史与p40、TTF-1、p63、CK5/6的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王韬渊  何滔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6):493-494,F0002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原发性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原发性腺癌进行石蜡切片后,HE染色法选择结构清晰的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TTF-1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89.7%的原发性肺腺癌表达TTF-1。【结论】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良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体积较小的肺活检标本时,可作为肺腺癌的-个比较敏感和特异的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1.
安金  胡艳  邹丽 《当代医学》2021,27(18):90-92
目的 探讨CK7、CK5、TTF-1用于肺腺癌和肺鳞癌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45例(肺腺癌组),肺鳞癌患者20例(肺鳞癌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例(良性病变组)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K7、CK5、TTF-1检测,比较3组CK7、CK5、TTF-1阳性率.结果 肺腺癌组与肺鳞癌组CK5与TTF-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与肺鳞癌组CK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CK7、CK5、TTF-1均呈阴性表达;3组CK5与TTF-1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K-7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7、CK5、TTF-1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P63、TTF-1及CD56联合相关免疫组化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0例已诊断为肺癌的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所选抗体为:P63、CK5/6、CK18、CEA、TTF-1、CD56。结果P63、CK5/6诊断鳞状细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93.4%(71/76)、87.3%(62/76),特异度分别为:92.3%(96/104)、87.5%(91/104);P63联合CK5/6诊断鳞状细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4%(74/76)、84.6%(88/104)。CK18、CEA、TTF-1诊断腺癌方面的灵敏度分别为:98.90%(91/92)、87.0%(80/92),特异度分别为:54.5%(48/88)、85.2%(75/88)、90.0%(79/88);CK18、CEA、TTF-1联合诊断腺癌方面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92/92)和54.5%(48/88),其特异度明显下降。CD56在诊断肺小细胞肺癌方面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12/12)和99.4(167/168)。结论P63、CKs/6、CEA、TTF-1及CD56抗体联合应用对肺癌的诊断及组织学分型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Zou SM  Lin DM  Lü N  Liu XY  Wen P  Liu FS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5):1350-1352
目的 研究鉴别肺原发腺癌和肺转移性腺癌的一组免疫组化标记物。方法 对 72例肺叶切除标本 ,包括 4 2例肺原发腺癌和 30例肺转移性癌进行常规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甲状腺转录因子 1(TTF 1)、表面活性蛋白 (SP B)及细胞角蛋白 (CK7、CK2 0 )的表达。结果 TTF 1和SP B在肺原发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74 %和 5 2 %。两种抗体相结合 ,在肺原发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分别为 79%和 94 %。肺原发腺癌CK7染色全部为阳性 ,CK7阳性 /CK2 0阴性者 2 4例 (5 7% ) ,CK7阳性 /CK2 0阳性者 18例。肺转移癌以结肠腺癌及乳腺癌为主。结肠腺癌CK2 0染色全部为阳性 :CK7阴性 /CK2 0阳性者 11例 (92 % ) ,CK7阳性 /CK2 0阳性者1例。乳腺癌对细胞角蛋白染色结果与肺原发腺癌相似 :CK7阳性 /CK2 0阴性者 4例 ,CK7阳性 /CK2 0阳性者 4例。联合 4种抗体染色结果 :肺原发腺癌以CK7阳性 /TTF 1或SP B阳性为主(79% ) ,肺转移性乳腺癌以CK7阳性 /TTF 1和SP B阴性为主 ,肺转移性结肠癌以CK2 0阳性 /CK7阴性 /TTF 1和SP B阴性为主 ,P均 <0 0 0 1。结论 联合使用TTF 1、SP B、CK7和CK2 0这一组抗体有助于鉴别肺原发腺癌和转移性腺癌 ,以及提示某些常见肺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 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5/6(CK5/6)和P63 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探讨这2 种检测方法联合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致恶性胸腔积液及在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TCT 对703 例胸 腔积液进行细胞学涂片,筛选出疑似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标本281 例;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诊为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的137 例患者进行肺腺癌、鳞癌分型诊断;最后采用ROC 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进 一步判断该指标是否具有诊断价值。结果 初筛703 例胸腔积液,137 例为NSCLC 所致的恶性积液,其中肺 腺癌110 例、肺鳞癌25 例、肺腺鳞癌2 例。CK5/6、P63、TTF-1 及CK7 在肺鳞癌和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 液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5/6 在肺鳞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中敏感性、 特异性分别为92.86%(95% CI :0.64,0.99)和89.58%(95% CI :0.77,0.99);P63 在肺鳞癌致恶性胸腔积液 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67%(95% CI :0.60,0.99)和72.73%(95% CI :0.54,0.86)。TTF-1 在肺腺癌 致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8%(95% CI :0.77,0.93)和90.63%(95% CI :0.74,0.98); CK7 在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23%(95% CI :0.83,0.98)和75.00%(95% CI : 0.41,0.93)。TTF-1 和CK7 诊断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 和0.774 ; CK5/6 和P63 诊断肺鳞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AUC)分别为0.805 和0.755。结论 TTF-1 和CK7、CK5/6 和P63 分别对肺腺癌、鳞癌致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诊断价值,TCT 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 鉴别诊断及NSCLC 致恶性胸腔积液的分型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共同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抗原(CD10、CD13)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原发性肺癌表达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探讨以上标记物在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肺癌97例,其中腺癌43例,鳞癌49例,小细胞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采用SP法进行CD10、CD13及TTF-1检测。结果在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及支气管肺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CD10分别为53.5%、20.4%、25.0%、0;CD13分别为69.7%、30.6%、25.0%、0;TTF-1分别为83.7%、6.1%、75.0%、0。结论CD10、CD13和TTF-1在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检测对肺腺癌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
例有肺腺癌病史胸水的细胞涂片、细胞蜡块切片及对应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比较细胞涂片和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诊断
肺腺癌阳性率;对免疫指标napsin A和TTF-1诊断肺腺癌价值进行评估。结果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诊断肺腺癌阳性率高于细胞
涂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4.44% vs 55.56% P<0.05)。TTF-1和napsin A在肺腺癌细胞蜡块中表达率分别为94.74%(36/38)
和78.95%(30/38),二者在间皮反应增生中均不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napsin A和TTF-1检测有较高的诊
断价值,其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37%和100%。结论细胞蜡块免疫组织化学napsin A和TTF-1检测较传统细胞
涂片有助于提高肺腺癌胸水诊断阳性率,二者联合检测对肺腺癌胸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诊断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后采用常规细胞涂片法和免疫组化法对10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比较2种方法对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常规细胞涂片法诊断胸水转移性肺腺癌63例,恶性间皮瘤37例;免疫组化法诊断胸水转移性肺腺癌85例,恶性间皮瘤15例,2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2.4%、100%、76.0%和97.7%、100%、98.0%。2种方法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法在诊断胸水转移性肺腺癌方面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法,可作为临床诊断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的临床病理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135例肺占位性病变病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结果及129例血清CEA、CYFRA21-1、NSE、CAl25和SCC检测结果。结果 135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诊断率为91.1%,其中恶性病变103例,良性病变20例;肿瘤标志物NSE、CEA、CYFRA21-l在肺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6.6%、46.8%、67.0%,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0%、5.6%、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2例肺腺癌中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分子TFF-1、CK7和NapsinA的阳性率分别为85.7%、81.0%和78.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63(14.3%);而在20例肺鳞癌中p63的阳性率为90.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FF-1、CK7和NapsinA(10.0%、15.0%和5.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阳性率高,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为肺癌的诊断及病理分型提供辅助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联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54例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腺癌标本进行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54例原发性肺腺癌中TTF-1的阳性率为81%,其表达与肿瘤的大体类型相关,在阳性肿瘤中周围型与中心型肺腺癌的比率为36/41和8/13 (P < 0.0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是另一个与TTF-1表达相关的因素,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越高的肿瘤TTF-1阳性率也越高TTF-1 (P < 0.05);但是TT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肿瘤病理分期和患者预后无关。 结论:TTF-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存在高表达,而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大体类型相关,TTF-1 是很有价值的诊断原发性肺腺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