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访谈以建筑师陆翔的专业学习经历出发,接着从实习与工作初期收获、实践中的探索、建筑的思考这三个方 面展开,探讨了这位青年建筑师从学习到实践、从概念性思维到情感化表达的建筑历程。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优化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提升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梳理现有导师工作室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思政教育、课程学习、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等四个方面,阐析导师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然后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导师工作室的建设策略。研究发现,工作室已经成为建筑类研究生工作学习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天作建筑工作室组织的两次学生设计竞赛,探索如何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考,并为他们提供激发创意的学习空间,同时,分析了两次获奖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建筑创作》2006,(6):94-99
这是天元港国际中心一期工程,位于北京三无东桥,东北三环与霄云路交叉口处,为该地段又一地标性建筑,规划建设用地14026m^2,总建筑面积110580m^2,建筑功能为商务写字楼,主要由办公、商务配套、商业街、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等构成。立面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南北立面运用了石材线脚与金属线脚从底层到顶部渐变的手法,希望表现建筑高耸的感觉,东西两侧的几组外挑阳台则设计成全玻璃的通透效果。  相似文献   

5.
告白 《世界建筑》2000,(4):46-49
设计: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设计选例该工作室位于热那亚以西20km的威斯马,可能是皮亚话的工作室中最为迷人的一个,由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和联合国教科又组织共用,用来研究建筑对自然材料的使用。可以说,皮亚诺始终坚持的将人造技术与自然世界创造性综台在一起的想法,受到了威斯马实验室中所进行的研究的鼓舞。建筑位于郁郁葱葱的山脚下,俯瞰着热那亚湾,看上去就象精巧的透明温室──各种实验用的植物样品摆放在屋里,在室内生长,这与建筑的性质非常吻合。建筑形式还有点像当地的农家温室,这帮助业主获得了在海边山脚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6.
资秩学院     
《世界建筑导报》2004,(1):23-23
资秩学院提供了建筑教育和经验的机会。组织教学单元以提供不同的项目和教授的方法,鼓励学生们既挑战长期的构思,也学习以往有的技能去构筑。设计项目形成了工作的核心,包括讲座、讨论会、评审和工作室。  相似文献   

7.
现实与期待     
1990年我从北京建工学院毕业,工作几年后又报考清华,读研后到北京院(BIAD)工作至今,从开始学习接触建筑到今天已20年有余。从学习建筑到试着感悟建筑,从追求建筑形式上的美与拙到试着挖掘建筑的应有品性,从庆幸学至所爱的喜悦到现实中时常面对的困惑与无奈,二十多年的学习工作中我学到悟到了什么似乎还无法说清,  相似文献   

8.
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龚恺 《建筑学报》2005,(12):24-26
文章论述了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从四年制到五年制的发展历程,希望从课程整体发展的观念上去把握建筑学四年级的教学,从而对近年来东南大学四年级设计教学的改革理念和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类型与界面——魏春雨营造工作室的设计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湘20余年,三湘四水的文化与地域风貌构成了我认知建筑的所有场所记忆,有关建筑的学习与设计实践,几乎全部根植在湖南的绿水红土之间。湖湘文化积淀深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作者对《北京宪章》的学习与思考,从历史、现状、未来的角度在以下几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与创作作了一些探索:从建筑本体到建筑环境;从建筑感悟到建筑方法学;从建筑哲学到建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