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陆书生 《中国药师》2011,14(12):1786-1787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6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6周、12周临床症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及急性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Bor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12周后,FEV1和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周、12周后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次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应用能改善呼吸困难,增加运动耐量,治疗COPD疗效确切,并且减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重度、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28例,给予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1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FEV1与FEV1/FVC两项指标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氧气供应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配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吸,bid,吸入治疗+噻托溴铵粉雾剂每次18μg,qd,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降钙素原和免疫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35例/38例)和73.68%(28例/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86.35±7.04)和(77.49±6.85)mm Hg,氧合指数分别为(310.89±29.87)和(281.34±27.53)mm Hg,降钙素原分别为(1.42±0.54)和(1.93±0.61)ng·m L-1,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275.49±48.62)和(310.05±54.73)ng·L-1,白细胞介素-8分别为(312.62±75.64)和(389.75±78.76)pg·m L-1,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4.73±2.45)和(8.34±2.53)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 128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空白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时,三组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较,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下降,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比较,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下降,各组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8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FEV1、FEV1%、FVC、IC及呼吸困难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噻托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以4周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表明经治疗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可以理想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刘波  钟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192-1193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经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46例)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的变化及对心率、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符合临床好转标准42例,对照组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两组治疗后4、24 h PaO2、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并且BiPAP呼吸机组鼻面罩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 正确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更快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单纯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组予以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困难评分、再入院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FEV1、FVC、FEV1%Pred、Pa O2、Pa CO2、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FEV1、FVC、FEV1%Pred、Pa O2、Pa CO2、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1.36±0.42)L、(2.48±0.48)L、50.12±10.30、(10.17±1.02)k Pa、(5.05±1.22)k Pa、(1.57±0.74)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后病情平均急性加重(1.13±0.16)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例咽部不适、1例窦性心动过速,均未影响正常治疗(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COPD能持久、稳定、显著地改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及呼吸状况,不良反应不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4):69-72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MRC)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6MWD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MMRC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hs-CRP、TNF-α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COP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FVC、FEV1和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分别为(1.90±0.19) L、(2.26±0.25) L和(68.41±5.65)%,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观察组)=9.92,11.62,9.72;t(对照组)=9.70、8.76、9.41,均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t=8.37、7.72、7.52,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7,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86-188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35),双号作为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HR、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利于减少呼吸肌耗氧,改善呼吸肌疲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入院次数,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最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二次插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锡国  张秀芳 《中国医药》2010,5(11):987-988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方法 4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无创机械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治疗组分别为(7.38±0.10)、(94.1±4.9)mm Hg(1 mm Hg=0.133 kPa)、(42.7±4.3)mm Hg,对照组分别为(7.36±0.11)、(69.7±3.6)mm Hg、(69.1±3.8)mm 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升高与PaCO2下降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无创呼吸机在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至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住院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R[(89.8±8.1)次/min]、PaO2[(63.5±5.5) mmHg]、SaO2[(97.5±1.2)]mmHg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RR[(17.1±2.1)次/min]、PaCO2[(52.5±5.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8)d、平均再住院次数为(1.5±0.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4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经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且治疗操作简单,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泡/次,2次/d;同时雾化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1粒/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1 m L/kg加入5%~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外周白细胞(WBC)、血氧分压(p O2)、二氧化碳分压(p CO2)、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5%、9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和FEV1%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WBC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 O2和p CO2均好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和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有效改善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