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空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04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印迹法测定空肠IGF-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变化.结果 自1月龄开始空肠IGF-1逐渐增加,至6月龄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24月龄大鼠空肠IGF-1最低.空肠IRS-1、Akt、p-CREB也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IRS-1在12、18、24月龄维持于较低的水平,虽然Akt于6月龄表达最强,但仅显著高于24月龄.然而PI3-K则与IGF-1相反,1月龄为最低,其后逐渐升高,至24月龄达高峰.结论 随着增龄老年动物空肠IGF-1促细胞生长信号转导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2.
PI3K-Akt/PKB信号通路与胰岛β细胞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PI3K-Akt/PKB)介导β细胞的生存通路近来较受关注。PI3K-Akt/PKB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密切相关。PI3K-Akt/PKB信号通路激活通过下游效应分子促进β细胞增殖、生长调节、增强β细胞抗凋亡功能,改善β细胞生存。调节该通路PI3K、Akt/PKB及其上下游靶位点,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抵抗素是由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其存在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联系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分子.抵抗素基因表达的调节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EB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转录因子完成.抵抗素通过作用于胰岛素靶器官导致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代谢出现异常.除了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抵抗素还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免疫、炎症、心血管疾病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抵抗素是由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其存在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是联系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分子。抵抗素基因表达的调节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EB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转录因子完成。抵抗素通过作用于胰岛素靶器官导致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代谢出现异常。除了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抵抗素还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免疫、炎症、心血管疾病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抵抗素对HepG2肝细胞中胰岛素信号通路IRS-2/Akt的影响及其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50 ng/ml重组人抵抗素处理肝HepG2细胞株,siRNA技术抑制HepG2细胞AMPKα2亚基表达,采用实时RT-PCR技术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细胞信号抑制因子3(SOCS-3)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的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含量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在基础及胰岛素刺激状态下,抵抗素上调SOCS-3 mRNA的表达(P0.05),下调IRS-2 mRNA的表达(P0.05),仅在胰岛素刺激状态下降低Akt总蛋白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P0.05),且未转染与转染AMPKα2 siRNA组比较,Akt总蛋白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抗素对HepG2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IRS-2/Akt起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抵抗素对IRS-2/Akt信号通路与AMPK通路的影响可以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酸通调方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中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分子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通过0.25 mmol/L棕榈酸联合30 mmol/L高糖孵育24 h诱导HepG2 IR细胞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苦酸通调方(50,100,200μg/ml)。葡萄糖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葡萄糖含量,肝糖原试剂盒测定HepG2细胞内肝糖原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IRS-1、PI3K、Akt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酸通调方干预后,呈剂量依赖性增加IR 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内肝糖原含量(P<0.05),上调IRS-1、PI3K、Akt蛋白磷酸活化水平(P<0.05)。结论苦酸通调方改善2型糖尿病IR作用可能与影响IRS-1、PI3K、Akt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Pten是一种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TEN蛋白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可分别使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和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P3)去磷酸化生成磷酸磷脂酰肌醇(PIP)与PIP2,从而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胰岛素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肝脏、脂肪、骨骼肌及血管组织,调节组织代谢及血管舒缩功能.PTEN表达上调和(或)活性增强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抑制内源性PTEN蛋白表达,可能成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治疗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β细胞上存在着胰岛素受体(I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这些蛋白及其下游信号蛋白构成了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胰岛素的分泌,维持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其主要途径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和钙通道及其相关途径。β细胞IR、IRS基因敲除鼠表现出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症状。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多肽类神经营养因子。在生理条件下,IGF-1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条件下,IGF-1表达上调,并通过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一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离子通道活性、抑制一氧化氮毒性等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是一种多肽类神经营养因子。在生理条件下,IGF- 1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条件下,IGF -1表达上调,并通过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3 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离子通道活性、抑制一氧化氮毒性等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牛长因子信号通路的重要介导者,可促进B细胞复制、新生及牛存,与β细胞存活、胰岛素抵抗及凋亡密切相关.完整的IRS-2信号途径为胰岛B细胞牛存所必需,是调节外周胰岛素信号和β细胞数量及功能的重要通路.IRS-2信号通路受损导致获得性β细胞数量不足和β细胞功能不良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不断深化对IRS-2通路的认识,可以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受体底物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是胰岛素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IRS-1主要介导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效应,调节β细胞分泌;IRS-2主要介导胰岛素在肝脏的作用,对β细胞发育有重要影响;IRS-3、IRS-4的作用尚存争论。IRS-1、IRS-2基因多态性可致肝脏、外周组织及β细胞胰岛素抵抗;IRS-3、IRS-4基因多态性尚缺乏相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T2DM)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近年来研究显示,胰岛α细胞与β细胞也存在胰岛素抵抗.高糖、高游离脂肪酸(FFA)、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高糖作用可下调胰岛α、β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途径;高FFA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IRS)及PI3K活性;氧化应激使胰岛α、β细胞的IRS表达下降;炎性因子可干扰IRS/PI3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抑制缺血-再灌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Gao F  Yan WL  Zhang HF  Shi DW  Mo QZ  Ma XL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153-156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在体缺血 /再灌 (MI/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主要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常规制备大鼠MI/R模型 ,于再灌前 5min给大鼠随机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胰岛素或胰岛素 +磷脂酰肌醇 3激酶 (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分别以DNA梯带形成和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 ;以激酶反应法测定蛋白激酶B(Akt)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 ,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一氧化氮 (NO)。结果 MI 30min/R 4h可在缺血区心肌检测到大量凋亡细胞 (1 9 3± 4 6) % ,再灌时输注胰岛素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8 0± 2 9) % ,q =1 0 2 ,P <0 0 1 ] ,并明显减弱DNA梯形成 ;此时 ,胰岛素使心肌Akt活性增加了 2 7倍 (q =1 0 5 ,P <0 0 1 ) ,心肌NO增加 2 8% (q=3 4,P <0 0 5) ,而p38MAPK活性无明显变化。上述Akt的激活及NO增加均可被渥曼青霉素阻断 ,且此时胰岛素抗凋亡效应几乎消失。结论 胰岛素可通过PI3K Akt信号转导途径明显抑制MI/R心肌细胞凋亡 ,其中Akt激活是胰岛素上述抗凋亡效应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受体底物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是胰岛素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IRS-1主要介导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效应,调节β细胞分泌;IRS-2主要介导胰岛素在肝脏的作用,对β细胞发育有重要影响;IRS-3、IRS-4的作用尚存争论。IRS-1、IRS-2基因多态性可致肝脏、外周组织及β细胞胰岛素抵抗;IRS-3、IRS-4基因多态性尚缺乏相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许多在肿瘤和自身免疫病发生中至关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对于细胞增殖、细胞活化、血管生成起到重要作用.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作为药物治疗靶点进行抗细胞增殖活化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上下游、信号通路抑制剂以及与信号通路相关的自身免疫病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的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有关。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本身的代谢异常如高血糖或非脂化脂肪酸(NEFA)升高有关。遗传因素和继发的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可能是由于调节葡萄糖代谢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信号传导的改变引起。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受体自身磷酸化,受体激酶活化,一些细胞间的底物磷酸化,其中在骨骼肌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最重要。酪氨酸磷酸化的IRS与脂肪激酶磷脂酚肌醇3’(PI3’)激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与胰岛β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胚胎组织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各种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完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信号途径为胰岛β细胞生存所必需;磷脂酰肌醇3激酶激活是重要的抗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可能为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核因子κB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抗凋亡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尚无充足证据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胰腺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特征,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核因子-κB、Sma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化蛋白-1(AP-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等转录因子在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涉及多个重要的信号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I3激酶(PI3K)/Akt通路、Wnt/β-catenin、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活性氧(ROS)等。现就胰腺纤维化相关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软脂酸制备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不同浓度的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lobular domain of adiponectin,gAd)干预已经产生胰岛素抵抗的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基因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葡萄糖消耗量均显著增加(P<0.01),且随着gAd浓度的增加,葡萄糖消耗量也逐渐增加;500 ng/ml gAd组及1 000 ng/ml gAd组IRS-1、PI3K、PKB的mRNA表达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同时,gAd可增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提示gAd能够促进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的摄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