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竹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挖笋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竹林的生长与发育,因此,对传统的采挖方式应作必要的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一、限定时间挖。即限制在“冬至”到“立春”期间采挖1~2次,而把大部分留下养成春笋选留后育成竹。  相似文献   

2.
毛竹混交林出笋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阳交溪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竹林冬笋产量最高的是竹阔比例为82林分,产量达1592kg/hm2,纯林模式其次,竹阔比例为55林分居于第三;各模式林分出笋数量都较少,出笋时间较早的为毛竹纯林,其次为竹阔混交林和半天然竹杉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成竹率较高,而退笋率低,各模式春笋高生长拟合逻辑斯蒂方程,相关指数达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解析厚壁毛竹茎秆节间壁厚腔小的细胞学机制。【方法】通过石蜡切片观察细胞学结构差异,采用超椭圆方程精确描述顶端分生组织外轮廓。【结果】厚壁毛竹竹鞭实心、无髓腔、横切面布满维管束组织,而毛竹竹鞭横切面中心为髓腔。连续纵切及横切切片显示,厚壁毛竹鞭笋顶端分生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未分化出髓组织; 且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相比于毛竹,形态细长、细胞数目多、面积大,但细胞层数相似。数学建模分析显示,毛竹与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外轮廓均可以被超椭圆方程精确描述,但是毛竹长轴与水平轴的夹角约呈45°,而厚壁毛竹的夹角近乎90°,显著不同于毛竹。在光学显微镜下与毛竹比较,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质浓、形态更规整。【结论】厚壁毛竹顶端分生组织形态及结构异常是导致其竹鞭实心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4.
运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栽培水稻品种,成功获得一系列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系.同源四倍体水稻雌配子体的发生遵循蓼型胚囊发育模式,但是在雌配子和雌配子体形成过程中观察到大量变异,这导致其有性生殖能力显著下降.在开花期及花期之前,同源四倍体水稻反足细胞生长旺盛,能够可以形成体积显著增大的细胞团.所有三个反足细胞都参与反足胚发生,位于中央的细胞经两次或多次分裂形成多细胞组织,该组织类似茎尖分生组织的“原体”;同时位于两侧的两个细胞经多次分裂,形成围绕中央细胞分裂组织的多细胞组织,该组织类似茎尖分生组织的“原套”.三种类型的胚囊影响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包括同源四倍体水稻正常胚囊(贡献率估计值为62%),正常八核七细胞结构小胚囊(贡献率估计值为26%)和正常且具有反足细胞增殖胚囊(贡献率估计值为12%).  相似文献   

5.
毛竹笋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析了毛竹笋体顶部从3月8日至5月14日内源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表明两种激素含量与笋体生长呈有规律的变化.ABA仅在冬笋期(3月8日)和高生长基本停止期(5月14日)检测到;IAA含量随笋体生长发育而同步增加,至4月25日达最大值,为3.6μg/G·F·W,之后又下降.  相似文献   

6.
毛竹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竹,又名“楠竹“、“孟宗竹“。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毛竹鞭根发达,纵横交错,栽植在江堤、湖岸有固土防治作用。竹林四季常青,挺拨秀丽,是绿化祖国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7.
毛竹竹笋在不同的生长期呈现不同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竹笋尖端处于旺盛的有丝分裂时,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带多而色深。随竹笋的生长和节间的伸长,节间上部的细胞先停止分裂,居间分生组织随之逐渐缩小而只限于节间下部,同功酶谱也表现相应的酶谱变化,并出现一条色深带宽的特殊酶带(C0)。在竹笋退败过程中,竹笋尖端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活性减弱,多胺含量减少,同时也出现一条特殊C0酶带。  相似文献   

8.
毛竹春笋的采挖既是竹林中林副产品的收获利用,也是垦翻林地,调节竹林密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挖笋留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竹林今后的生长和发育。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土壤磷、钾养分状况及生长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定位研究方法,在相似经营条件下,采集高效经营的毛竹材用林、毛竹笋用林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并揭示其与毛竹生长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不同经营目标的毛竹林对于磷、钾养分的需求和消耗存在差异,笋用林土壤速效磷含量、贮量均高于材用林,0~10 cm层次速效钾含量笋用林略高于材用林,10~20 cm层次笋用林 略低于材用林;材用林与笋用林的速效钾贮量相差不显著。速效磷贮量与毛竹平均高度、眉径的生长回归模型比较接近,符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0~20 cm土层速效磷贮量与毛 竹平均高度的相关方程是H=-0014 2Xp2+0.438 6Xp+11.30,而与毛竹平均眉径的回归方程是D=-0.006 4Xp2+0.225 2Xp+8.642 8,与之对应的0~20 cm土层速效钾贮量与毛竹平均 高度呈现负线性相关(H=-0.032 5Xk+19611),速效钾贮量与毛竹眉径相关性不明显。因而,在安吉毛竹林区,针对不同经营目标的毛竹林地补充合理数量磷素养分和运用恰当施 肥方式比施用钾素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钟武堂 《广东科技》2010,19(8):43-44
叶斑枯病是毛竹营林建设中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病害,轻者竹叶局部失绿形成枯斑,重者竹叶卷曲、脱落,竹梢枯死,出笋量急剧减少,因而对其病害的防治是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林场工作经验,结合毛竹叶斑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发病竹林的立地条件,从林场清查、合理采伐、抚育施肥等方面对叶斑枯病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以保证毛竹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刺桐的一年生枝条,在距顶端约180μm处,由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出剩余分生组织;在距顶端约240μm处,剩余分生组织分散形成原形成层束。原形成层细胞向外、向内分别衍化出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由于原形成层细胞横分裂频率的不同,产生长、短两类细胞,短细胞与束间细胞一样,含有淀粉粒。原形成层束间的基本分生组织可以为裂产生新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12.
徐玉杰  郑天才 《科技信息》2010,(23):J0235-J0235
毛竹实生苗具有适应性强、成苗率高,发笋旺盛、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发展毛竹生产的重要途径。总结毛竹实生苗培育中的关键技术,为林业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冬笋常温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将毛竹冬笋分别用保鲜剂蔗糖脂肪酸酯、海藻酸钠、壳聚糖涂被处理,并结合保鲜膜、保鲜纸、复合膜包装,在7℃左右的室温下贮藏。结果表明,用1.5%壳聚糖+0.5%苯甲酸钠涂被,保鲜纸包装的冬笋,可保鲜30d,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4.
杉、竹人工混交不同造林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成才 《武夷科学》2006,22(1):108-111
本研究通过对杉、竹人工混交林不同造林方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处理和B处理中,毛竹得益于杉木中幼龄林分林冠层的蔽护,毛竹成活率较高,分别达到85%和71.7%;D处理和A处理中,虽成活率较低,但因林地光热来源充足,有利于竹鞭生长和孕笋育竹,新竹增长快,长竹率高,造林三年后毛竹林分基本形成新竹的主要生长因子胸径、竹高、枝下高等,以B处理为最高,分别达到3.36cm、4.43m、1.35m。林业生产单位应立足于当地,因地制宜,权衡权弊,以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经对硬毛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栽培品种海瓦德(Hayward)叶块愈伤组织生长及形态发生中细胞分裂的研究证实:①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生长中心和生长层的细胞分裂十分活跃,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周期性是明显的;②只观察到多种方式的无丝分裂。在细胞核分裂中,子核异型、物质“丢失”和细胞质分配不均等现象都较普遍。  相似文献   

16.
毛竹是多年生一次开花结实的树种。扩大毛竹资源主要是移竹造林和鞭根诱导,而移竹造竹是新区建设毛竹基地的主要途径。1972年留下公社石马大队首先在七里弯进行“小阳春”种竹试验,移竹1000株,成活率达98%,翌春出笋10%;1973年龙坞公社上城埭大队在“小阳春”种竹200株,成活97%;大农公社皋城大队去年冬旱是历史上少有的,持续三个月不下一滴雨,他们种竹1042株,只死了17株,成活率在98%以上,今春出笋27株,在夏季扶育时(栽后8个月)二株母竹发鞭6条,鞭长1.45公尺。今年8月又发动100多社员上山,计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查清浙江全省及全国竹子主产区的竹种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早竹、白哺鸡竹、黄甜竹等优良笋用竹种,并总结出一整套早出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为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新路。早竹、白哺鸡竹、黄甜竹等优良笋用竹种具有产量高、笋期长、品味好等特点,适宜在我国南方各省市普遍推广栽种。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附近推广优良笋用竹种,采用早出丰产技术与推广一些出笋迟的笋用竹种相结合,可以做到从春节前至5月底都有鲜嫩的竹笋上市,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竹类价值,并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一、主要技术内…  相似文献   

18.
箓笋干是用刚竹属毛竹的青笋加工而成的。箓笋干又称扁笋干,是城乡人民所喜爱的“山珍”,也是我省的传统产品。这里介绍一项极为简便而又容易掌握的加工方法。一、挖笋去箨挖取鲜毛笋,然后去  相似文献   

19.
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年生的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纯林和毛竹纯林的生长状况、林分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杉木毛竹混交林中,杉木密度适宜,能有效提高杉木和毛竹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毛竹密度为580株/hm2的混交林具有最大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而且林分地上、地下空间结构合理,是杉木毛竹混交林中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植物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大豆叶子的起源为进化型,而从个体上看大豆属植物叶起源均为外起源,即起源于大豆茎端分生组织某一部位的叶原基,叶原基首先进行切向分裂,然后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形成幼叶,由于每种大豆叶的分生组织活动都是有限的,导致了4种大豆叶片大小的差异,野生大豆叶面积最小,半野生大豆叶、半栽培大豆叶、栽培大豆叶面积递次增大,野生大豆叶面积小,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效率低,代表了其较原始的演化程度;而栽培大豆叶面积大,叶柄也较野生大豆叶柄长,表现出很强的光合作用的功能,代表了较高级的叶结构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