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中含锗量在万分之一点五以上(1.5×10~(-4)),煤在链条式蒸汽锅炉中燃烧,控制炉膛温度在1150~1250℃,使煤中锗充分挥发,再直接进行尾气除尘、冷却,布袋回收锗。本发明方法比现行二次富集回收技术具有品  相似文献   

2.
煤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微量的锗元素。本发明利用含锗品位大于万分之一点五的煤,在链条蒸汽锅炉中燃烧,控制炉膛温度在1 150~1 250℃范围,使煤中的锗充分挥发,直接对锅炉尾气进行除尘、冷却,并采用布袋回收锗。本发明比现有技术二次富集回收的方法,具有品位要求低、回收率高、回收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等特点,是一种在锅炉正常供汽的  相似文献   

3.
锗的独立矿物很少,一般都呈微量分散元素存在于矿石,主要是金属硫化物中。煤中也有微量锗存在,许多国家把发电厂煤灰(飞灰)作锗的原料,因为煤的燃烧使锗得到富集。由于锗与砷共存,经常出现锗砷分离的技术问题。 本文是论述对可能被应用的废液或浸出液采用离子浮选和吸附胶体浮选进行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4.
从含锗废料中回收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锗是从加工铅锌精矿和含锗煤过程中作为副产品回收的。工艺复杂,能耗高、消耗资金也多。随着锗器件、锗制剂等的发展,从不同含锗废料中回收锗的问题和方法已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从四种含锗废料(生产锗、制取半导体器件,锗光导纤维和锗制剂)中回收锗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应视废料含锗品位和被污染情况而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处理都需制成四氯化锗后,再按加工锗精矿的各工艺,最后生产出锗锭或单晶锗.从不同废料中回收锗,一般工艺简单、既能降低锗产品的成本,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含锗褐煤的利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我国含锗褐煤的资源状况,分析了我国从含锗褐煤中提取锗的方法和特点,对国外含锗煤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含锗褐煤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我国含锗褐煤的资源状况,分析了我国从含锗褐煤中提取锗的方法和特点,对国外含锗煤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含锗褐煤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旋涡炉燃烧含锗煤炭是先如今提锗的主要途径,而煤粉细度会对旋涡炉的燃烧以及飞灰中的锗品味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调整粗粉分离器挡板角度研究煤粉细度对旋涡炉燃烧及锗品味的影响,发现粗粉分离器角度在60°,煤粉细度R90在36%左右时,飞灰中锗品味最高。  相似文献   

8.
前言众所周知,锗很少独自形成矿物,一般为分散元素存在于不同的矿石中。主要混合在硫化物和以微量痕迹存在于煤中,在许多地区,将能源厂(电厂)的燃烧粉尘(飞尘)作为锗的原生物料、因为燃烧过程富集了锗;又由于微量元素砷与锗共存,要分离这两种元素往往工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有色冶炼》2014,(2):83-83
一种高纯二氧化锗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对含锗废料检测、焙烧处理;2)氯化蒸馏;复蒸;精馏提纯而得到高纯GeCl4;3)水解GeCl4制备Ge02;4)对水解产物的洗涤、离心分离、微波烘干和罐装。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合理,产率高,扩大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云南省锗矿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三率"调查研究结果。云南省锗矿工业类型以锗煤和含锗铅锌矿为主。开采方式均为地下开采,2018年保有资源储量35 223.95 kt矿石,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15 618.53 kt矿石。含锗铅锌矿山开采回采率与锗煤型矿山接近,锗煤型矿山选矿回收率较高。目前锗矿综合利用率较低,含锗铅锌矿尾矿利用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1.
锗是一种呈银灰色的新兴金属,于1886年被德国人温克列尔首次发现.锗在地壳内分布极广,含量为0.00067%.它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或与其它元素,特到是铜、锌、铅、锡及锑的硫化矿伴生.除从金属矿物中获锗之外,煤亦是提取锗的另一潜在来源,煤中的有机物富集有锗.锗在土壤中为谷物所吸收、特别是燕麦的吸收力更强.德国的橡树和山毛榉腐植质中含锗达0.007%之多.  相似文献   

12.
一、简介 (1)发展概况我国是在1955年开展锗的研究工作的,1956年7月1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从含锗的煤中提炼出锗金属,1957年研制出1公斤锗单晶.1969年全国锗单晶的产量便超过了1吨,1977年达到10吨,并成功地试制出高纯锗探测器用锗单晶.1979年试制出用于红外光学的直径为225毫米的锗单晶.  相似文献   

13.
火法加工含锗矿石或固体燃料时,一般可获得高品位含锗产物。火法过程是在多组分体系中进行的,原则上可以形成各种类型的锗化合物。但是,为了便于研究并考虑到原料中锗化合物的形态,通常认为在火法过程中首先形成的是锗的“一代”化合物——一氧化锗(GeO)、二氧化锗(GeO_2)、硫化锗(GeS及GeS_2)以及元素锗。而这些“一代”化合物又可进一步与原料中的常量组分起反应形成一系列更为复杂的“二代”化合物——锗酸盐、硫代锗酸盐或锗的合金。下面着重叙述锗的“二代”化合物——锗酸盐及硅锗酸盐——的形成规律及物理化学特性。这对于采用湿法冶金过程从各种含锗产物中提取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提取锌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氧化锌烟尘为原料、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含锗氧化锌烟尘的浸出过程。最佳工艺条件为:烟尘用量50g、硫酸用量20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液固比41,在该条件下,锌、锗的浸出率分别为89.12%和89.75%。将浸出液的pH调至2.5,在沉淀温度60℃,搅拌时间30min的条件下,采用浸出液中锗量40倍的单宁酸进行沉锗,锗的沉淀率达97.2%,得到含锗0.809%的单宁渣,该沉淀渣在600℃灼烧1h后得到品位为14.55%的锗精矿。沉锗后液可返回锌生产。  相似文献   

15.
提高含锗煤烟尘氯化蒸馏回收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盐酸蒸馏分离提锗法处理,火法冶炼褐煤得到含锗煤烟尘回收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经碱加热预处理后再进行蒸馏回收锗的方法,即通过加入锗煤烟尘重量20%~30%的氢氧化钠、2~3倍的水与锗煤烟尘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热至90~95℃并搅拌充分反应3~4 h,使锗煤烟尘中酸难溶的四面体型GeO2,GeO及GeS等形态的锗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转变为盐酸可溶的锗酸钠。同时氢氧化钠与包裹锗的煤焦油发生皂化、或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后形成偏硅酸钠进入溶液,使被煤焦油、二氧化硅包裹的锗释放出来后会进一步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锗酸钠。然后升温至碱处理后液沸腾,蒸发浓缩至处理后液的体积与锗烟尘的重量相当,以蒸发掉处理后溶液中过多水分。再加入烟尘重量8~9倍的10 mol·L-1工业盐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升温至90~110℃蒸馏分离得到四氯化锗,锗回收率可以提高5.39%~33.18%。该工艺适合烧失量较大的煤锗烟尘,具有锗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简短,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辅料消耗较少,运行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锗是稀散元素,一直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但随着硅材料的发展,锗在半导体上的应用逐渐被硅所代替。 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人对锗的化合物(C和GeO_2)的生物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出锗的毒性很低的一致结论。同时还有人根据燃煤(煤中含锗)工业区因空气中含一定数量的GeO_2,其结核病率低于一般环境工业区这一情况,实验了锗对结核  相似文献   

17.
正专利申请号:201611245407.6公布号:107058750A申请日:2016.12.29公开日:2017.08.18申请人: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方圆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锗铜烟灰综合回收工艺,在回收其中常用有价元素的同时,增加了对锗的回收,综合  相似文献   

18.
1958年发现的我省溧水南山头含锗赤铁矿含锗品位高达0.01%以上,是提锗的好原料。只是由于锗具有亲铁性,难以用选矿方法分离,因此采用火冶——湿法联合流程富集提取其中的锗。提锗原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最终产品为金属锗。锗铁矿中的锗经鼓风炉还原熔烁而挥发,锗挥发率大于80%;布袋收尘效率98%,布袋尘及管道尘含锗品位大于1.5%,较矿石中含锗品位提高约130倍,简化了下步烟尘处理工序;锗尘采用硫酸浸出、单宁沉锗、蒸馏、萃取提纯、水解、氢气还原为金属锗,由烟尘到锗锭金属回收率68.09%,锗锭电阻率大于1欧  相似文献   

19.
我矿所产铜精矿中伴生有0.002~0.0045%的锗,为综合回收其中的铜和锗,我们曾进行过多种方案的试验,但都不太理想。后采用鼓风炉熔炼铜精矿,获得含锗一次烟尘,再用电炉挥发富集,产出含锗0.5%以上的二次尘送湿法处理,得到锗精矿(含锗10%士)的流程(见附图)。  相似文献   

20.
用含膦酸基的离子交换相回收铟,锗和/或镓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nie  D 向华 《湿法冶金》1989,(2):77-80,6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含铟、锗和镓的硫酸锌浓溶液中分别回收这组金属中的一种金属的方法。 近十年称为“小金属”的铟、锗和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子领域里应用更加广泛。因此,这些金属的价格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正是这种原因,人们提出了从各种介质中回收这些金属的许多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