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干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北京军区总医院75岁以上的符合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标准的病例6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使用培哚普利治疗6个月,观察组30例使用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联合培哚普利干预,疗程为2周,后继续使用脑心通胶囊至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的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高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减少24 h蛋白尿定量的总有效率为82.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17%,观察组降低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高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共106例,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常规用药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抗凝、降糖等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用药组应用培哚普利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用药方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含量以及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常规用药组的84.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王军建  王列  苏宇飞  文君  陈镜 《山东医药》2013,53(35):26-28,I0003,I0004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模型组30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盐酸阿霉素7 mg/kg,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注射阿霉素1周后尿蛋白定量> 100 mg/24 h即算建模成功.将建模成功的26只大鼠随机分为肾病模型组和培哚普利治疗组,各13只.培哚普利治疗组给予培哚普利0.5 mg/(kg·d)灌胃,共6周.对照组和肾病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nephrin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肾病模型组及培哚普利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肾小球TGF-β1表达均升高(P<0.05),但培哚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肾病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肾病模型组及培哚普利治疗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肾小球nephrin表达降低(P<0.05),但培哚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肾病模型组(P<0.05).结论 培哚普利可上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的表达,抑制TGF-β1的表达,减少尿蛋白排泄,并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
韩晴  张丹  彭燕  严晓琴  李书国 《山东医药》2012,52(43):86-8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口服培哚普利4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检测两组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UAER及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脂和抗炎作用减少尿白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5.
培哚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及尿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及肾脏内皮素(ET)代谢的影响,探讨培哚普利防治DN的机制。方法 44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DN患者增高的尿白蛋白(A1b)、转铁蛋白(TF)、ET排泄分别减少43.5%、48.1%、36.3%(P〈0.01),而常规治疗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示尿A1b降低和尿ET降低呈正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入选该院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独给药。观察组采用缬沙坦与培哚普利联合给药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对比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前后血肌酐(BUN)、尿素氮(S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BP)和血清电解质(K~+)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前后BUN和K~+没有明显的变化,治疗后两组的UAER、Scr和BP与治疗前比显著降低,观察组的UAER和Scr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缬沙坦联合培哚普利给药,临床疗效较单一用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采用无创血管内皮诊断系统Endo PAT2000,观测高龄患者糖尿病肾病(DN)早期病变经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干预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陆军总医院干四科就诊的75岁以上,符合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患者9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持续使用培哚普利治疗6个月,观察组用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联合培哚普利干预,2周后继续使用脑心通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至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52%。两组RHI值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值,经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可明显提高早期病变的治疗有效率,改善内皮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诊断系统Endo PAT2000可作为评估高龄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治疗情况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Yao B  Hu G  Li Y  Liao Z  Zhang Y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2):826-828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白蛋白尿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糖尿病患者52例,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均在20~200 μg/min之间,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及(或)采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尚可,即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25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治疗;B组为治疗组,27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培哚普利剂量为4 mg/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18个月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和AER等.结果 A组在12、18个月时AER分别为(52.3±8.6) μg/min和(60.5±9.0) μg/min,二者与治疗前的(44.2±6.8)μg/min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B组用培哚普利治疗后3、6、12、18个月时AER分别为(20.3±5.6) μg/min、(22.1±6.1) μg/min、(21.3±5.9) μg/min和(20.8±5.7) μg/min,均明显低于同期A组水平(P值均<0.05),与治疗前的(45.3±7.6) μg/min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诊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联合培哚普利,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hs-CRP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BG、2 hPBG、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ys-C、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降糖、降脂、降压基础上给予培哚普利辅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疾病发展周期,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2 4h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选择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 ,血压为 10 0~ 14 0 6 0~ 90mmHg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为 2 0~ 2 0 0 μg mim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30例和对照组 2 0例。两组血糖均控制在空腹≤ 7.0mmol L、餐后 2h≤ 10 .0mmol L后 ,检测血压、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和血清钾离子水平 ,给予实验组培哚普利 2~ 4mg 天 ,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治疗后第 12周和 2 4周分别复检上述指标。结果发现 ,较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第 12周和 2 4周微量白蛋白尿实验组分别下降 4 9.6 % (P<0 .0 5 )和 4 1.4 % (P <0 .0 5 ) ,对照组分别增加 7.8%和 2 .5 % ,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肾功能和血清钾离子水平均无显著变化 ;实验组因咳嗽停药者占 6 .7% (2 30 )。结果提示 ,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显著减少微量白蛋白尿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水通道蛋白(AQ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建立由链脲佐菌素(STZ)所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组,每组大鼠12只,正常组大鼠12只.模型组和正常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培哚普利组给予2 mg/(kg·d)培哚普利灌胃;螺内酯组给予50 mg/(kg·d)螺内酯灌胃;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组给予2 mg/(kg·d)培哚普利+50 mg/(kg·d)螺内酯灌胃.连续8 w.结果 模型组、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和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组空腹血糖(FPG)、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尿液AQP1、AQP2、AQP3、AQP4含量及AQP1、AQP2、AQP3、AQP4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和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组FPG、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尿液AQP1、AQP2、AQP3、AQP4含量及AQP1、AQP2、AQP3、AQP4表达灰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组FPG、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尿液AQP1、AQP2、AQP3、AQP4含量及AQP1、AQP2、AQP3、AQP4表达灰度值明显低于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P<0.05).结论 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机制可能与降低尿液AQP水平及抑制肾组织AQ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肖正大  张荣花  蔡悦  刘宇  张燕 《山东医药》2005,45(19):58-58
2003年12月~2004年3月,我们应用灯盏细辛与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并对其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ALB)、尿NO、血浆ET、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山东医药》2010,50(19):107-10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培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缬沙坦(缬沙坦组)、培垛普利(培垛普利组)以及培垛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联合组),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钾、血压等。结果缬沙坦组、培垛普利组治疗后UAE、SCr及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培垛普利组和缬沙坦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培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尿白蛋白放免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意义。方法用大鼠白蛋白免疫青紫蓝兔,制备抗血清,采用双抗加PEG法。结果本方法测定范围25~1600μg/L,灵敏度为9.78μg/L,回收率89.2%~112.0%,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1%和8.3%。大鼠在糖尿病成模2周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升高,而培哚普利治疗组尿白蛋白与正常大鼠组无明显差异,在治疗6个月后尿白蛋白明显低于糖尿病(P<0.01),培哚普利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某种保护作用。结论大鼠尿白蛋白放免测定方法的建立为糖尿病大鼠肾病模型和其他肾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灵敏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优于对照组73.8%(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153.8±10.4)mg/24 h、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35±0.33)mg/mol.Cr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运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炎性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培哚普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次日凌晨分别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C)、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培哚普利组治疗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培哚普利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浆hs-CRP、FIB-C及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NO下降(均P<0.05);治疗4周后,常规组血浆hs-CRP、FIB-C、ET-1与NO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培哚普利组血浆hs-CRP、FIB-C与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NO升高(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抑制EH患者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 2 4h动态血压监测 ( ABPM)培哚普利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8例 ,给予培哚普利 4mg,qd于早晨 8:0 0口服 ,共 4周。ABPM用药前后 2 4h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后 2 4h血压显著下降 ( P <0 .0 5 ) ,降低舒张压优于收缩压 ,总有效率为 81.2 %。白天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致相等 ,仍保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论 :培哚普利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第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在临床中行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时段到该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参照组、实验组,39例/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统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予以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组间对比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应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进行联合治疗后,能够改善蛋白尿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有效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具有进一步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病透析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不但花费高,而且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临床应用大株红景天联合培哚普利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相似文献   

20.
吕蘅  国献书 《山东医药》2006,46(26):75-75
2000年3月-2001年5月,我们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19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