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时尿系列酶的改变作为评价肾小管功能的指标。 方法  检测早产、足月新生儿肺炎尿系列酶NAG、GAL、GGT、ALP、LDH活性 ,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同时检测血BUN ,SCr作为肾小球功能的指标 ,GAL/NAG比值动态观察作为肾功能恢复的指标。 结果  早产儿组尿酶NAG、GAL、GGT、ALP、L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足月儿组尿酶NAG、ALP、L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尿酶GAL/NAG比值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尿酶NAG、GAL、GGT、ALP、LDH活性增高可作为新生儿肺炎时肾小管功能受累的指标 ,GAL/NAG比值升高提示新生儿肺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系列酶的改变作为评价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指标.方法检测38例高胆新生儿尿系列酶(NAG、GAL、GGT、ALP、LDH)活性与50例正常对照;其中32例不同程度高胆患儿进行治疗前后尿系列酶对照分析.结果高胆新生儿尿酶NAG、GAL、ALP、L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不同程度高胆新生儿NAG、ALP、LDH活性比较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轻、中度黄疸ANG、ALP、LDH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出现显著性差异(P均<0.05),重度黄疸NAG、ALP、LDH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NAG、ALP、LDH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尿系列酶改变可以反映高胆新生儿时肾小管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轻、中度高胆新生儿肾小管功能受损是可逆的,重度肾损害恢复慢.  相似文献   

3.
尿系列酶测定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系列酶的改变作为评价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指标。方法 检测38例高胆新生儿尿系列酶(NAG、GAL、GGT、ALP、LDH)活性与50例正常对照;其中32例不同程度高胆患儿进行治疗前后尿系列酶对照分析。结果 高胆新生儿尿酶NAG、GAL、ALP、L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不同程度高胆新生儿NAG、ALP、LDH活性比较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轻、中度黄疸ANG、ALP、LDH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出现显著性差异(P均<0.05),重度黄疸NAC、ALP、LDH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NAG、ALP、LDH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尿系列酶改变可以反映高胆新生儿时肾小管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轻、中度高胆新生儿肾小管功能受损是可逆的,重度肾损害恢复慢。  相似文献   

4.
各型紫癜性肾炎尿系列酶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尿系列酶 [N Z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碱性磷酸酶(ALP)、β 半乳糖苷酶 (GAL) ]的检测 ,探讨紫癜性肾炎 (HSPN)临床各型的肾小管受损程度及肾小管与肾小球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按照日本田博义对HSPN的分型法将本病分为临床 4型 ,其中Ⅰ型 2 4例、Ⅱ型 2 0例、Ⅲ型 2 0例、Ⅳ型 10例 ;2 .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对 74例HSPN患儿及 2 5例正常对照组患儿行尿系列酶检测 ,同时测定血肌酐 (BCr)及尿素氮 (BUN)做对照 ;3.分析临床各型尿酶变化及其与肾小球功能改变的关系。结果 HSPN临床 4型与对照组相比 ,尿系列酶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尿酶排量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依次为 :Ⅳ型 >Ⅲ型 >Ⅱ型 >Ⅰ型 >对照组 ;Ⅲ、Ⅳ型出现肾小球功能改变 (BUN、BCr含量增高 )时 ,尿酶排量增高更为明显。结论 尿系列酶可敏感地反映肾小管功能的早期受损。BUN及BCr含量既使在正常范围 ,尿酶含量已有变化 ,提示已有肾小管功能损害 ;当BUN及BCr出现异常改变时 ,尿酶改变更为突出。即BUN、BCr含量与尿酶排量呈正相关关系 ,尿酶排量越高 ,肾小管功能受累越明显 ,肾小球功能破坏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测定小儿过敏性紫癜(HSP)尿系列酶作为评价肾功能早期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HSP患儿肾小球功能及测定尿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GAL/NAG,结合临床分析患儿肾脏受累情况及上述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尿酶NAG,GGT,ALP,GAL/NAG正常组与患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GAL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皮肤型与混合型的GGT,ALP,NAG差异无显著性,而皮肤型、混合型与紫癜肾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SP患儿尿素氮、肌酐在正常范围时,肾小管功能已有损害,尿系列酶可以作为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儿肾小球疾病时尿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尿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等尿系列酶的变化,作为评价小儿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管功能的指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肾动脉血流变化与尿酶的关系.方法 采集71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的新鲜尿液测定尿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GA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采集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及出生后第1、3、7天肾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阻力指数(RI)、舒张末血流速度(EDFV)、搏动指数(PI)].结果 窒息新生儿尿中NAG、GAL、ALP、GGT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重度窒息组NAG、GAL、ALP、GGT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窒息组肾动脉EDFV在日龄第1、3、7天均低于正常组(P<0.05),各日龄组肾动脉RI和PI均高于正常组(P<0.05).EDFV与NAG、GAL、ALP、GGT呈负相关(P<0.01),RI、PI与NAG、GAL、ALP、GGT呈正相关(P<0.01).结论 肾血流检测较尿酶检测省时、方便、影响因素少,且可连续观察,通过肾血流检测可估计尿酶的高低;同样尿酶的高低也可反应肾血流情况,判断有无肾血管痉挛、肾缺血,为早期使用肾血管扩张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指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尿微量蛋白系列在窒息后新生儿中的变化及意义.评价新生儿肾功能的检测指标.方法 检测2004年9月--2005年9月68例足月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和40例足月非窒息新生儿的血清Cr、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C、血Cystatin C、尿微量蛋白系列,按不同日龄分3次检测.结果 ①非窒息新生儿血清Cystatin C的平均值为(1.89±0.41)mg/L,血清Cys-tatin C在生后3周内不同日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身高、体重、胆红素之间无相关关系.②窒息组肾小球功能指标中血BUN、Cr、Ccr、Cystatin C、B2-MG明显高于非窒息组;窒息组肾小管功能指标中尿N.乙酰B.D.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明显高于非窒息组.③重度窒息组血BUN、Cr、Ccr、Cystatin C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而肾小管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肾小球功能指标中,尿Alb、IgG与血Cystatin C、血13rMG呈正相关,尿转铁蛋白(TRF)、NAG与Ccr呈正相关;肾小管功能指标中尿NAG、α1-MG与血β2-MG呈正相关.⑤随访发现,血BUN、Cr恢复正常快,尿微量蛋白系列和血β2-MG、血Cystatin C恢复较慢.结论 窒息可引起新生儿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改变,重度窒息对肾小球功能影响大于轻度窒息,血Cystatin C可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临床可通过随访尿微量蛋白系列指标来评估肾小管、肾小球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前瞻性观察儿科肾小球疾病的肾小和功能改变。方法 对64例有各种肾小球疾病但肾功能正常者(A组),29例急性肾功能不全者(B组)及73例对照者(C组)3组患儿肾小管功能进行前瞻性观察。将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溶液菌酶(LYS)作为近端肾小管功能,24h尿Tamm-Horsfall蛋白(THP)作为远端肾小管功能的评估指标,并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BCr)(肾小球功能)相对照。结果 BUN、BCr及尿β2-MG,LYS,THP在A,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与B与A、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在B组中,血BUN、BCr分别与β2-MG、LYS、THP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小儿肾小球疾病肾小球功能在正常范围时,肾小管功能无明显改善;一旦肾小球功能受损伤时,则肾小管功能即有不同程度受损,且两者受损程度平行。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病死率较高,多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原因,临床上如何早期预防本病所致的肾功能障碍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值的检测较能早期反应肾功能情况,我们自1993年1月~1996年12月对40例新生儿硬肿症与尿NAG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功能改变。方法:对各种肾小球疾病但肾功能正常者64例(A组),急性肾功能不全29例(B组)及75例对照者(C组)3组患儿肾小管功能进行前瞻性观察。将β2-MG及LYS作为近端肾小管功能、THP作为远端肾小管功能的评估指标,并与血的BUN,BCr(肾小球功能)相对照。结果:血BUN,BCr及尿β2-MG,LYS,THP在A,C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A与B或B与C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在B组中,血BUN,BCr分别与β2-MG,LYS,THP均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小儿肾小球疾病肾小球功能在正常范围时,肾小管功能无明显改善;一旦肾小球功能受损伤时,则肾小管功能即有不同程度受损,且两者受损程度平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4例感染新生儿尿β_2微球蛋白(β_2M)、白蛋白(Alb)和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并与正常新生几和非感染新生儿的检测结果作比较,随访观察15例感染新生儿尿β_2M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新生儿尿β_2M、Alb和IgG均明显增高,提示新生儿感染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受损,感染新生儿受损的肾功能在感染控制后可随之恢复。检测新生儿尿β_2M、Alb和IgG可同时观察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和肾小球功能受损程度,具有取材方便、无损伤、结果特异可靠的优点,很适于对新生儿肾功能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监测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比研究反映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指标差异。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23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γ谷胺酰转肽酶(GGT)、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轻度窒息组内尿NAG,GGT,β2-MG的异常发生率(83.3%和50.0%,83.3%和50.0%,83.3%和70.0%)高于血清BUN,Cr,Ua异常发生率(33.3%和15.0%,57.1%和40.0%,50.0%和33.3%)。结论 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以肾小管损伤为主为重。早期诊断用尿酶、β2-MG和尿常规反映更为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七项肾功能动态观察及灵敏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0例新生儿窒息及18例健康新生儿采用七项肾功能测定,分别在生后第1、3及7天动态观察及比较其灵敏度来评估窒息后肾损害.20例窒息儿β2MG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明显增高,而尿β2MG、尿NAG及GAL第1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接近对照组(P>0.05)。本组以>均值±2SD为肾损害的标准,比较等1天各指标间灵敏度,以NAG及GAL为最灵敏,为100%,尿β2MG为70%,BUN及Cr灵敏度分别为25%及10%。因此尿NAG、GAL及尿β2MG能更早地反映肾损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测定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尿素氮(BUN),发现硬肿症患儿血清LPO与BUN浓度明显增加,硬肿程度愈重,其值愈高。Ⅲ°硬肿症患儿血清LPO及BUN浓度均明显高于Ⅱ°硬肿(P<0.01)。死亡组高于成活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患儿血清LPO与BU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表明硬肿症患儿肾功能受损,致使肾脏对BUN廓清能力降低,其原因可能与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预防性使用抗氧化剂对抑制体内自由基产生,减轻肾功能损伤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系列[白蛋白/肌酐(ALBU/Cr)、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肌酐(NAGU/Cr)、免疫球蛋白G/肌酐(IgGU/Cr)、α1微球蛋白/肌酐(α1-MU/Cr)等]。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参照Katafuchi半定量法进行。结果正常对照组儿童血中未检测到PHB蛋白,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蛋白水平不同程度增高(0.203±0.032比0±0,P<0.05)。伴增生性病变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性患儿。血PHB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以及肾小球损伤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0.753,P均<0.001);患儿血PHB水平与尿微量蛋白NAG、IgG呈正相关(r=0.586、0.341,P均<0.001)。结论肾脏疾病患儿血PHB表达明显增高,而且血PHB水平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硬肿症尿NAG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硬肿症尿NAG活性的改变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650101)张秀凤,杨尔麟,何玲,李毅琳随着尿生化及酶学研究的发展,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增高,能更早地反映急性肾功能衰竭。新生儿硬肿症是引起新生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对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150例正常新生儿,36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及3例严重窒息并发肾功能衰竭新生儿之各种尿酶检测,发现轻度窒息者尿酶增加(Lys 3.6倍,LDH 1.2倍,NAG 1.7倍),严重窒息并发肾功能衰竭者各种尿酶可增加数十倍,且LDH V亦显著增加(P值均<0.001)。作者认为尿酶及其同功酶的检测可作为诊断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方法。并认为凡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常规查尿酶,可作为监测肾功能方法之一,利于即时采取措施,减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住院新生儿104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可作为肾小管损害的敏感指标。为了解不同新生儿疾病时肾小管的损害情况 ,我们对10 4例住院新生儿尿RBP进行了测定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3月住院新生儿 10 4例 ,男 5 8例 ,女 46例。新生儿窒息 2 8例 ,高胆红血素症 2 5例 ,新生儿肺炎 16例 ,新生儿硬肿症 10例 ,新生儿败血症 8例 ,感染性腹泻、新生儿出血症各 5例 ,新生儿低钙血症 4例 ,呼吸衰竭 3例。二、方法 入院当天留取新鲜尿液 3~ 5ml,置 - 2 0℃低温保存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胱抑素(Cys C)对围生期HIE新生儿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HIE新生儿47例为HIE组,按照HIE诊断标准又将其分为轻度HIE组(25例)和中重度HIE组(22例).选取无肾功能损害诱因及HIE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非HIE新生儿23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新生儿日龄3 d内的尿Cys C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等尿酶系列,并计算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应用Kolmogorov-Smimov法分析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HIE组尿Cys C、RBP及FENa%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中重度HIE组尿Cys C升高更加明显(Pa<0.05).β2-MG、NAG在对照组、轻度HIE组、中重度HIE组间呈逐渐上升,但除中重度HIE组β2-MG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外,其他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尿Cys C、RBP、β2-MG、NAG与FENa%均呈显著正相关(r=0.572,0.648,0.402,0.368 Pa<0.05).结论 尿Cys C可作为反映肾小管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其诊断性能优于β2-MG,而与尿RBP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