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Planning》2020,(20)
近几年核心素养是教育的热点,核心素养,不外乎就是一个人本身的修养,核心素养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像是道德、谈吐举止、知识技能、思想境界等都包括在内。核心素养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更加注重整体,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核心素养更加注重的是文化素养的后天培养。因此,要培养核心素养也应该从整体入手,某一方面的突出并不能代表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本文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四个方面简要阐释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提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深耕教材,促使核心素养落地;优化活动,丰富核心素养体验;贴近生活,开掘核心素养之源;拓展迁移,实现核心素养升级。  相似文献   

3.
敬采云 《中国建材》2006,(10):73-75
企业自主创新首先要以经营规模和产品市场为基础。自主创新的三大核心支撑决定自主创新的原因、运行、程度和效果。这三大核心支撑是:核心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原材料和市场资源;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品牌、服务信誉和实力条件;核心管理能力,包括基本经营制度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136-138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09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其中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从特定的意义上讲,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属性交点。系统梳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既是构建当代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诉求,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谭佳  李蕾 《市政技术》2014,(2):170-173
通过分析核心人才在企业竞争间的重要性及国有外贸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强调了企业加强核心员工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同时,针对国有外贸企业的人才流失原因,阐述了核心员工的定义、识别及其能力分析,探讨了核心员工的选、用、育、留工作重点,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核心员工管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个体的社会化都是贯彻人一生的过程,二者具有相互契合、相互促进的作用。从社会化的视角审视核心素养,可以发现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核心素养对学生具有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和情感社会化的价值。为更好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个体社会化,需要依据学生年龄阶段合理安排素养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现状分清核心素养发展主次;突破学校场域,在社会上弘扬核心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中国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如果就学科而言,其最核心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品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众所周知,课文内容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内容,课文只是个"例子",用它来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技能。为此,语文教师应从文本特点、语用目标、语言形式、文本内容整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紧紧扣住核心知识、核心问题、核心素养教学,就能够较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6):98-103
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2000-2018年国际学界关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国际学界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蓬勃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其科研机构研究力量雄厚,成果具有较高权威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较少,研究力量分散。国际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主题聚焦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核心素养的评价、核心素养的研究方法等;研究前沿走向了数字化学习、情感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等跨学科素养、合作解决问题、游戏化教学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笔者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进行研究,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状、阐述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推进中学美术教育发展已成为中学美术教师关注的热点。认识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建构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探索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将成为深化和推进中学美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中学美术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内涵特征。具体培养路径为: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问题本位基础上,围绕学科逻辑与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关系,系统分析、梳理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中学美术学科发展三者关系中探寻培养路径,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完善美术学科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
十八大以"三个倡导""二十四字"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进一步探寻其深层核心,认为"和谐"高于并统领"富强、民主、文明";"自由"先于"平等、公正、法治",又作为终极目标与后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层层递进的价值链;"爱国"是总价值,贯穿于"敬业、诚信、友善"并通过之走向具体化。综上,和谐、自由、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其中,"和谐"高于并统领"自由"和"爱国",成为核心之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7)
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比传统教学和核心教学,提出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渗透,课堂教学要抓准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5)
通过几个典型航空公司并购案例并购动机的分析,得出航空公司并购是为了提升核心能力,但并购本身不能提升核心能力,整合能够提升核心能力。从理论上分析了并购整合和核心能力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并购整合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以东航并购上航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并购整合能够带来长久绩效、增加竞争优势、提升航空公司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4)
本文针对信管专业定位模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扩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提出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了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信管专业特点,构建出培养信管专业核心能力的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体系。最后给出培养核心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明柔 《福建建材》2014,(7):101-101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集团进入中国,与国内企业集团之间竞争在所难免,而核心竞争力是两者相互抗争的力量源泉。为此,笔者对国内企业集团提出了从“核心产品、核心企业(公司)、核心品牌、核心文化、核心管理模式和建立核心的人力资源库”等六个方面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对相关的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15)
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落实校本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相关理念完美契合与核心指向。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定位,寻求核心素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本课程的共同价值取向,尝试提出核心素养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6个核心型钢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核心型钢在转换层的截断形式和核心型钢在底梁的锚固方式、沿核心型钢弱轴加载等构造措施对核心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检验了不同构造措施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强度、变形能力和滞回特性等抗震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核心型钢柱中截断的构造措施合理,核心型钢通过底部端板和预埋螺栓与底梁连接的锚固形式基本可靠,沿核心型钢弱轴方向加载对核心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不明显。以上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33)
核心素养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通过挖掘教材,寻找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工程质量》2004,(6):55-56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具有创新特征的企业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现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但在其特征的认识上有一定的一致性,即三点:核心能力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核心能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人才是第一位的,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的主体,在各种资源和能力的组配中起着主导能动作用。一个企业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