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郭永军  丁宏曦 《宁夏医学杂志》1989,11(4):206-208,205
我们在硬膜外阻滞下选用不同辅助用药,观察了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血中TSH(促甲状腺激素)、T_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4(甲状腺素)、GH(生长激素)、皮质醇的变化。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女各30例。主要为胆囊切除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术前常规留置胃管,术中均鼻导管吸氧。全部患者麻醉手术经过顺利。 60例患者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疾患,无服用激素史,按术中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氟(口派)啶、芬太尼组29例;Ⅱ组:安定、(口派)替啶、异丙嗪组31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心肺转流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严重的手术创伤及非生理性灌注的影响,可使机体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3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心内直视手术CPB前、中、后血浆T_3(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4(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SH(甲状腺刺激素)含量的测定,以探讨CPB期间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围术期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围术期甲状腺激素 (thyroidhormone ,TH)变化规律和对术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症 (euthyroidsicksyndrome ,ESS)的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36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 :非CPB心脏手术患者 ;观察组 :常规CPB手术患者 ;实验组 :为CPB围术期口服甲状腺素片 0 .4mg/ (kg·d)患者。三组患者于术前 ,术中 ,术后监测血浆TH浓度。观察组、实验组术前及术后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MB)值及左室射血分数 (EF)左室缩短分数 (FS)值等。结果 三组病人术前TH无显著差异 ,三组患者术后均存在ESS ,CPB手术患者的ESS更严重 ,实验组ESS恢复更快。实验组CK -MB术后与术前的差值与观察组的该值比较显著降低。实验组术后EF、FS值显著升高 ,循环稳定 ,血管活性药用量少。结论 围术期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有利于改善CPB手术导致的ESS ,能改善术后心功能 ,促进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可乐定对颈部手术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颈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可乐定组(n=20),均采用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和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可乐定组在入室前90min口服可乐定5μg/kg。观察手术前夜、入室后和颈丛阻滞麻醉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入室后,对照组的收缩压和心率较入室前夜均有升高(P<0.05);可乐定组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后,两组的血压和心率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P<0.01),但可乐定组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口服小剂量可乐定能有效减轻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观察5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测定其术前1d、术后1、4、7d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将术后第1天测得T3值低于术前水平70%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用药组(23例)。用药组从术后第1天连续7d给予口服甲状腺片0.5mg.kg-1.d-1,监测围手术期内两组患者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比较术后ICU监护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全部患者术前T3、T4及TSH浓度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手术后有45例患者T3明显降低(低于术前水平的70%)。两组术后低T3患者术后(对照组第1天与第4天,用药组第1天)T3值明显低于术前T3值(P<0.05);用药组术后第4天与第7天T3值较同时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相T4及TSH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用药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以及患者术后ICU监护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B心脏手术可引起患者术后T3下降,术后短时间给予患者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可能有利于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前口服可乐定对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4例ASAⅠ-Ⅱ级,18~60岁,择期行椎管减压、脊柱融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口服可乐定组(200μg)和安慰剂组(维生素C 600 mg)。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2 m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调整吸入异氟烷浓度维持BIS 40~50,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调整呼吸参数维持ETCO235~40 mm Hg。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芬太尼、异丙酚用量、麻醉时间、拔管时间、低血压或高血压发生率。结果:可乐定组患者芬太尼用量少于安慰剂组(2.11±0.87 vs 3.68±0.93,P<0.05),拔管时间早于安慰剂组(9.88±6.12 vs 13.62±9.74,P<0.05),异丙酚用量、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于可乐定能减轻麻醉所需麻醉药的用量,加快麻醉后复苏,并且不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对腹膜透析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腹膜透析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全麻组(A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组(F组),麻醉方法为超声引导下手术侧腹直肌鞘内注射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局麻组(Z组),麻醉方法为1%利多卡因+0.5%罗哌卡因在手术切口和手术路径进行局部浸润。记录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T_1),A组患者MAP、HR水平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且明显低于F、Z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腹直肌时(T_3)、置管时(T_4)、术毕时(T_5),Z组患者MAP、HR水平明显高于本组麻醉前,且明显高于A、F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T_1)、手术切皮时(T_2)、术毕时(T_5),A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T_0)和F、Z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毕时(T_5),Z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T_0)和F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神经阻滞麻醉优于常规麻醉方式,能较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黏附及单核细胞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麻醉诱导前10min,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量,后以0.5μg/(kg·h)泵注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基础状态(T_1)、手术开始30 min(T_2)、手术结束后60 min(T_3)、术后1 d(T_4)、术后3 d(T_5)和术后5 d(T_6)共6个时间点抽血检测两组患者的单核细胞-血小板黏附CD42a~+/CD14~+、单核细胞活化功能HLADR~+/CD14~+、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CD42a~+/CD14~+在T_2、T_3、T_4时刻显著降低(P<0.01);HLADR~+/CD14~+在T_4、T_5时刻显著升高(P<0.01);CRP和WBC在T_2、T_3、T_4、T_5时刻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具有降低其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其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谢述荣 《当代医学》2013,(9):138-139
目的探讨可乐定用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方法将ASAI-Ⅱ级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可乐定加罗哌因硬外麻醉(A组),罗哌卡因单独硬膜外麻醉(B组)各80例,观察记录术前,术中MAP、HR、R、SpO2、ECG变化,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麻醉维持时间,术中局麻药物剂量及辅助用药情况,术后麻醉并发症比较。结果可乐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增加镇痛镇静效果,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减少局麻药及镇静药用量。且对呼吸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从硬膜外麻醉效质量的角度上观察,可乐定辅助用于硬膜外麻醉比单纯用罗哌卡因麻醉其麻醉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各24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取代右美托咪定。监测并对比两组T_0(入室)、T_1(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泵注后)、T_2(气管插管后即刻)、T_3(气腹时)、T_4(气管拔管后即刻)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T_1、T_2、T_3、T_4时刻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进一步缓解患者应激反应,且对其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患者苏醒质量、术后认知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CPB手术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其中11例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为对照组,另外11例患者使用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用长托宁和东莨菪碱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5例,分别在颈丛诱导前半小时肌注长托宁1mg和东莨菪碱0.3mg,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0min,麻醉前即刻、麻醉后20min的BP、HR、SpO2。结果A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下降趋势,麻醉后虽有增高,但与用药前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用药后SBP、DBP、HR有上升趋势,以麻醉后20min最明显(P<0.01),用药后两组间各时点的SBP、DBP、HR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长托宁比东莨菪碱更适合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3.
常温体外循环(CPB)无需降低患者机体温度,避免了低温CPB对全身生理功能的影响,缩短CPB时间,为探讨常温CPB停机后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我院1996年10月~1997年6月进行40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简单的室间隔缺损手术患者,心功能~级。随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可乐定对全麻支撑喉镜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随机平分为A、B两组。B组在常规术前用药基础上于术前 90分钟口服可乐定 0 .3mg。两组均以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诱导插管 ,泵注异丙酚、司可林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B组患者在气管插管、上支撑喉镜和拔管时SBP、DBP、HR皆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 ;两组苏醒时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术前口服可乐定能显著减轻支撑喉镜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麻醉前应用可乐定对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麻醉药需要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2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可乐定 组和对照组,可乐定组患者麻醉前60min口服可乐定5μg/kg。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可乐定组普鲁卡因用量减少了21.5%(P<0.01),芬太尼用量亦明显减少(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结论 可乐定作为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的麻醉前用药,能明显减少术中普鲁卡因的用量,对于克服该麻醉方法可能发生的普鲁卡因逾量中毒或辅助用药过多所致的苏醒延迟等缺点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 1年6月-2013年8月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0例,ASA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和CPB管理,A组CPB时预充万汶1 000 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勃脉力A)500 ml,B组CPB时预充聚明胶肽注射液(菲克雪浓)1 000 ml+勃脉力A500 ml,术中采用相同的心肌保护方法。2组均于术前1 d(T_1)、术毕即刻(T_2)、术后1 d(T_3)、术后5 d(T_4)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和肾功能指标(BUN、SCr、UA、Cys-C、β_2-MG)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肝功能:与T_1时比较,2组ALT于T_(2Ⅲ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和CPB管理,A组CPB时预充万汶1 000 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勃脉力A)500 ml,B组CPB时预充聚明胶肽注射液(菲克雪浓)1 000 ml+勃脉力A500 ml,术中采用相同的心肌保护方法。2组均于术前1 d(T_1)、术毕即刻(T_2)、术后1 d(T_3)、术后5 d(T_4)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和肾功能指标(BUN、SCr、UA、Cys-C、β_2-MG)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肝功能:与T_1时比较,2组ALT于T_(24)均持续上升(P<0.05),AST、TBIL水平于T_2、T_3升高,至T_4下降但仍高于T_1(P<0.05);DBIL于T_2、T_3升高(P<0.05),至T_4下降至T_1时水平(P>0.05)。而2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肾功能:动态观察2组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与T_1时比较,BUN于T_2时无显著变化(P>0.05),T_3时达最高值(P<0.05),T_4时降至手术前水平(P>0.05);SCr于T_2时显著升高(P<0.05),T_3时达最高值(P<0.05),T_4时下降至手术前水平(P>0.05);UA、Cys-C于T_2时显著上升并达峰值(P<0.05),T_3时显著下降,但仍高于T_1时水平(P<0.05),至T_4时下降至手术前水平(P>0.05);β_2-MG于T_2时显著上升并达峰值(P<0.05),T_3、T_4时均显著下降,至手术前水平(P>0.05)。2组间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汶作为CPB预充液应用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未造成明显肝肾功能损伤,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与菲克雪浓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单独或复合用药改善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行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帕瑞昔布钠组和复合组,每组32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10 mL生理盐水,术毕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0.5μg·kg~(-1)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40 mg(10 mL)帕瑞昔布钠;复合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40 mg(10 mL)帕瑞昔布钠,并于术毕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0.5μg·kg~(-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0 min及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及麻醉时间,并对全部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0)、气管导管拔除前15 min(T_1)、气管导管拔除时(T_2)、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_3)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TNF-α/IL-10进行检测,同时对全部患者苏醒期躁动及镇静程度进行评价,并对4组患者苏醒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_1、T_2、T_3时血清TNF-α、CRP、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P<0.05)。T_2、T_3时血清TNF-α、CRP、IL-10水平显著高于T_1(P<0.05),而T_3时血清TNF-α、CRP、IL-10水平显著低于T_2(P<0.05)。对照组患者T_1、T_2、T_3时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T0时(P<0.05),而其余3组患者T_1、T_2、T_3时TNF-α/IL-10值显著低于T0时(P<0.05);对照组患者T_2、T_3时TNF-α/IL-10值显著高于T_1(P<0.05),T_3时TNF-α/IL-10值显著显著高于T_2(P<0.05),其余3组患者T_1、T_2、T_3时TNF-α/IL-1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复合组患者在T_1、T_2、T_3时的血清TNF-α、CRP水平及TNF-α/IL-10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患者T_1、T_2、T_3时血清TNF-α、CRP水平及TNF-α/IL-10值显著低于帕瑞昔布钠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帕瑞昔布钠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复合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帕瑞昔布钠组、右美托咪定组(P<0.05)。患者均无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复合用药能显著降低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同时能够对炎性反应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较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或帕瑞昔布钠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预防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70例根治手术治疗甲状腺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接受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接受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注。对比两组T_0~T_4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MMSE分值;对比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结果 T_1~T_3期间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4.29%)较对照组(57.14%)低(P<0.05)。术后1 d观察组MMSE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缓解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心率升高,缓解认知功能降低,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PMN)参与体外循环(CPB)组织器官损伤。PMN膜表达的粘附分子介导PMN与内皮细胞(EC)的粘附,是PMN致组织损伤的早期关键步骤。本研究观察CPB围手术期循环血中PMNCD18水平的变化,探讨PMN引起组织器官损伤的机制。?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择期CPB心脏直视手术患者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11~49岁,平均30.8岁,体质量20~65kg,平均40.9kg。病种分布:室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7例,法洛四联征2例,左房粘液瘤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各1例。全组患者术前血常规均正常。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可乐定加入利多卡因溶液中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30例I~II级下肢手术或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分成 3组 ,对照组单用 2 %利多卡因 ,肾上腺素组为2 %利多卡因加 1∶2 0万U的肾上腺素 ,可乐定组为 2 %利多卡因 14ml+可乐定 15 0 μg(1ml)。测定麻醉阻滞的显效时间、持续时间和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麻醉显效时间 3组间无差异(P >0 .0 5 ) ,麻醉维持时间 ,利多卡因组明显短于肾上腺组 (P <0 .0 5 ) ,利多卡因组极明显短于可乐定组 (P <0 .0 1) ,肾上腺素组和可乐定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5 0 μg可乐定加入利多卡因溶液中能明显增强利多卡因的硬膜外麻醉作用和作用时间 ,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