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9年Haliassos等首先报道用误配碱基引物PCR检测点突变。其基本原理是,一个引物3’末端紧邻突变点,3’末端或近3’末端引入一个错配碱基,介导突变产物在此产生某内切酶酶切序列,而正常模板的PCR产物无该酶切序列,另一引物不含错配碱基。问题是当内切酶用量太少或失活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测已知β-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非同位素方法。方法;应用DNA单链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11种已知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点突变。结果:11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点突变均被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出。结论: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简便且特异性较高的点突变检测方法,适用于β-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斑点杂交技术对1例β地中海贫血家素进行基因诊断,确定先证者基因型为CD41-42(-TTCT)/CD 17(A-T)双重杂合子,先证者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CD41-42(-TTCT)/β~A和CD17(A-T)β~A杂合子.  相似文献   

4.
将一系列针对中国人18种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基因突变的ASO探銈固定在尼龙膜条上。用此膜条与用5′端生物素化引物扩增获得的β-珠蛋白基因片段杂交。再用酶标抗生物素蛋白及底物系统检出。用本法检测已知的18种中国人β-地贫突变样品,可准确识别这些突变的杂合子.纯合子和双重杂合子或正常DNA。应用此项技术经一二次杂交即可确定β-地贫基因型。这一技术不依赖同位素,操作简便,检测范围广。可望在我国β-地贫的大样本人群基因调查和临床普及产前诊断上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荣卡彬  李运雄  陈冬  陈和平 《广东医学》2006,27(7):1050-1051
目的初步评价反向点杂交法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诊断效能。方法使用反向点杂交法对1 004例疑似β-地中海贫血病例进行基因诊断。结果1 004例外周血样品中有283例β-地中海贫血。共发现11种突变,其中CD41-42(40.89%),IVS-2-654(22.68%),CD17(12.71%),TATAbox-28(14.43%),CD43 (3.78%)和CD26(1.72%),占突变的95%以上。结论反向点杂交法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普通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分子检测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广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及其民族地理分布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广西8个地区的180条无血缘关系的β地中海贫血染色体。共查出7种国内已知的突变类型,即:密码子41~42(-TTCT)、密码子17(A-T)、密码子71~72(+A)、密码子43(G-T)、-28(A-G)、IVS-Ⅰ-1(G-T)和 IVS-Ⅱ-654(C-T)。有2条染色体经9种探针检测,未能确定其基因型。在基因分析的基础上,对100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20例纯合子和30例双重杂合子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7.
梁汉彰 《海南医学》2013,24(16):2403-2405
目的探讨PCR联合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在我院体检的50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RDB技术检测,观察组利用PCR联合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有11例患者β41-42(-TCTT)发生突变,约占44%,6例患者IVS-Ⅱ654(C→T),约占24%,还有3例患者β17(A→T)发生改变,约占12%;TATA盒-28(A→T)的有2例,约占8%;β71-72(+A)者1例,占4%;无法检测的有2例,约占8%。对照组检测率分别为32%、16%、12%、4%、8%和28%,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联合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与单用RDB技术检测相比较具有更高敏感性、特异性;同时联合检查具有高通量和快速的特点,可同时检测5个已知突变或未知突变;此外联合检查还可以进行质量控制,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核苷酸-28(nt-28)突变基因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并了解是否可以通过基因型推断出其表现型的严重程度.方法将244例β地中海贫血个体分为β地中海贫血轻型组(167例)、中间型组(13例)和重型组(64例),分析其临床、血液学资料以及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和Xmn-Ⅰ珠蛋白基因启动子Gγ158位点Xmn-Ⅰ内切酶多态性.结果在β地中海贫血轻型组,21例为βnt-28地中海贫血杂合子,与β0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比较,前者有较高的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中间型组中84.6%(11/13)的病例至少携带一个βnt-28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而重型组只有20.3%(13/64)携带有该基因(P<0.000 1).在重型组中,与基因型为β0地中海贫血纯合子的病人相比,携带βnt-28地中海贫血基因双重杂合子病人的平均确诊时间和平均首次输血时间分别推迟3个月与5个月.结论βnt-28地中海贫血基因可以减轻β地中海贫血个体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改变,尽管如此,仍难于从基因型为βnt-28与β0地中海贫血基因双重杂合子来推断其表现型的严重程度,但βnt-28纯合子最有可能表现出较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临床上切实可行的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方法中国人常见的非缺失α-地中海贫血为αCSα、αQSα、αWSα3种类型,针对此3个位点设计特异性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与固定在膜条上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并通过一系列显色反应分析结果。结果分别分析3种突变类型的正常及突变位点信号,明确检测样品在3个位点是否发生了突变,及是否为突变纯合子或杂合子,验证了该方法可诊断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结论该检测方法结果可靠,且简便易行,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不高,适合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向点杂交(RDB)法检测在产检中筛查β地中海贫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DB法,检测54例临床似诊为β地中海贫血患者.结果 在54例样本中,检出β地贫基因携带者17人.结论 ROD法在检测β地贫中,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无需接触放射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两省(广东、广西)交界地区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及发生率.方法 采用RDB/PCR技术检测17种中国人较常见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采用单管多重PCR技术检测3种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左缺失-α4.2缺失,右缺失-α3.7缺失,东南亚型缺失__SEA).结果 在217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标本中共检出30例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13.82%.其中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合并__SEA/αα 20例(9.21%),合并-α3.7/αα 7例(3.22%),合并-α4.2/αα 2例(0.92%),合并__SEA/-α4.2 1例(0.46%).检出的30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共有8种,分别是CD41-42(-TCTT)、TATAboxnt-28(A→G)、CD17(A→T)、CD71-72(+A)、IVS-Ⅱnt654(C →T)、βE (G→A)、TATAboxnt-29(A→G)、CD43(G→T).结论 两省交界地区人群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复合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为13.82%,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呈现多样性.在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潘云  农乐根  韦秀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234-3235
目的:探讨单管多重PCR体系,检测东南亚缺失(-S-EA)、右侧缺失(3-.7)和左侧缺失(4.-2)地中海贫血的意义。方法:采用单管多重PCR技术对166例考虑α地中海贫血和2例羊水进行检测。结果:166例考虑α地中海贫血中检测出60例右缺失血红蛋白H病(3.-7/-S-EA/)占37.5%,48例左缺失血红蛋白H病(4-.2/-S-EA)占30%,32例东南亚缺失(-S-EA)占20%,右侧缺失(3.-7)18例占11.25%,左侧缺失(4.-2)12例占7.5%,正常(αα/αα)18例占11.25%.2例羊水中1例为Hb B art’s胎儿水肿(--/--),另1例为东南亚缺失。结论:该体系能同时快速检测三种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可作为临床疑诊病例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反向点杂交法在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对样本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评价反向点杂交法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诊断效能。方法使用反向点杂交法对1294例疑似地中海贫血病例(材料包括外周血、羊水和脐带血)进行β-地贫基因诊断,并对其中10例进行测序;对其中890例与血液学试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RDB方法,1294例样品中有558例β地中海贫血。在558例基因诊断阳性病例中共发现了21种突变,涉及到14个突变位点。前6位的突变位点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CD41-42(41.2%)、IVS-2-654(25.6%)、TATAbox-28(13.8%)、CD17(7.2%)、CD26(2.0%),CD71-72(1.4%)。与RDB比较,将临界值定为MCV≤80fL或MCH≤26Pg,脆性≤60%,HbA2﹥3.8%,则敏感度分别为98.49%,89.17%,95.47%;特异性为68.97%,72.82%,77.08%。结论与血液学方法比较,RDB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普通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分子检测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南省黎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突变的发病率。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海南省白沙、昌江、陵水、琼中、保亭等县黎族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突变。结果:共筛查了788例黎族人DNA标本,未发现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突变。结论:IVSⅡ654(C→T)突变不是海南省黎族人群中主要的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罕见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血液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2月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病例。血细胞分析仪行血常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行血红蛋白(Hb)分析;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法、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和DNA测序检测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和β-地贫基因突变。结果:共检出99例β-地贫患儿,其中2例为罕见β-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β-地贫的患儿。病例1为1岁女患儿,轻度贫血,血常规示Hb 101.00 g/L,红细胞计数(RBC)5.43×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56.90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18.60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7.00 g/L,红细胞比容(HCT)0.31 L/L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0.19;Hb分析结果示Hb A25.70%,Hb F 2.60%。基因分析及DNA测序结果显示β-珠蛋白基因IVS-Ⅰ-2(T>C)突变杂合子。病例2为6岁男孩,轻度贫血,血常规示Hb...  相似文献   

16.
β地中海贫血一个特殊基因突变的家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一个国人罕见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基凶突变[CD41/42(-TCTT)·-90(C→T)]及其父母进行基因分析。方法:采用PCR/ASO探针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17种β-地贫基因突变,β-珠蛋白基因全长DNA克隆测序技术分析其突变基闲型。结果:发现先证者父亲携带中国人常见基因突变CD41/42(-TCTT),母亲则为中国少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90(C→T),而先证者则为密码子CD41/42(-TCTT)缺失突变复合-90(C→T)转录子突变。结论:-90(C→T)在我国目前仅发现1例家系突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的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南省 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本研究综合应用突变引物延伸扩增 (MOEA)及巢式PCR等新技术 ,设计了针对中国人 β地贫最常见的 5种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结果 :完成了河南籍 8个家系成员的基因筛查诊断 ,14条 β地贫阳性染色体的检测结果为 :IVS Ⅱ 65 4(C→T) 5条 ,CD41 42 ( TTCT) 3条 ,TATAbox 2 8/ 2 92条 ,CD17(A→T) 2条 ,另 2条染色体突变性质不清。检出率达 85 7%。对 1例高危胎儿作了产前诊断 ,基因型分另为CD41 42 /A ,建议继续妊娠 ,经产后取材验证 ,结果与产前诊断一致。结论 :提示河南省 β地贫基因突变的种类与频率和我国南方诸省基本相同。应用本文设计的方法可对 90 %以上中国人 β地贫快速作出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正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39-140
目的 探讨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合并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 患者恢复好.体温正常,腹部切口7d拆线,Ⅱ/甲愈合,顺利出院.结论 β-地中海贫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件疾病,是由于一种或多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受阻或完全抑制,导致血红蛋白成分组成异常,引起慢性溶血性贫血.其治疗不能服用铁剂,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本病的惟一有效方法.对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其配偶进行血红蛋白分析及HbA2定量,可于孕早期发现该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中的胎儿DNA进行无创伤性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方法:从需要进行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的高危夫妇中筛选出丈夫为β珠蛋白基因密码子(CD)17、CD43、IVS-Ⅱ-654、-28突变的杂合子,而孕妇携带与丈夫不同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杂合子的家系。从孕妇血浆中提取胎儿DNA;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珠蛋白基因,以基因扫描方法分析血浆胎儿DNA的父源性β珠蛋白基因CD17、CD43、IVS-Ⅱ-654和-28突变;与绒毛、羊水或脐血胎儿DNA的β地贫基因诊断结果作对照。结果:12个家系中,5例血浆胎儿DNA检出父源性β珠蛋白基因CD17、CD43、IVS-Ⅱ-654、-28突变及相应的正常序列;7例血浆胎儿DNA未检出父源性β珠蛋白基因突变,排除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与绒毛、羊水胎儿DNA的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结果一致。结论:荧光PCR及基因扫描方法可快速、灵敏地检测孕妇血浆胎儿DNA的父源性β珠蛋白基因突变,排除重型β地中海贫血胎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跨越断裂位点PCR(GAP-PCR)法检测α-地中海贫血(α-Thal)基因缺失类型,评价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13例临床疑诊为α-Thal患者血液标本进行GAP-PCR法检测。结果:α-Thal基因缺失阳性率为42.34%(90/213),其中--SEA为32.39%,-α3.7为7%,-α4.2为1.88%,GAP-PCR法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结论:GAP-PCR检测α-Thal基因缺失类型结果准确,操作简便,为诊断和筛查α-Tha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