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对 5例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 ,分析上颌骨缺损的范围、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应用游离腓骨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6~ 6 5岁 ,其中 3例为双侧上颌骨缺损 ,所采用的游离腓骨复合瓣骨中 ,腓骨长度 5~ 11cm(平均 8.7cm) ,皮岛大小 8~ 12 cm× 4~ 8cm(平均 9.6 cm× 6 .2 cm) ,腓骨的截骨部位为 0~ 2 (平均 1.4) ,血管蒂长度为8~ 11cm(平均 9.6 cm) ,5例游离腓骨复合瓣术后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 ,均获得成活 ,皮岛也全部成活。除了一例小腿创面植皮感染坏死外 ,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 ,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在术后短期内均得到基本恢复。结论 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 ,成功率高 ,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联合应用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皮瓣在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 0 0 0 0 3~ 2 0 0 2 0 1期间完成的 2 3例联合应用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瓣行口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 ,分析缺损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游离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2 3例患者中男性 17例 ,女性 6例 ,年龄 3 1~ 72岁 ,平均 5 2 .9岁 ,所采用的游离腓骨复合瓣中 ,腓骨长度 6~ 15cm(平均 10 .6cm) ,皮岛最大面积 12cm× 5cm ,最小 5cm× 3cm(平均 8.4cm×3 .6cm) ,腓骨的截骨次数为 0~ 3次 (平均 1.7次 ) ,所采用前臂皮瓣最大面积 10cm× 8cm ,最小 6cm× 5cm ,平均 7.8cm× 6.4cm。 2 3例患者的 46块游离瓣全部获得成活 ,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 0 .4% ,但并发症均不严重 ,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结论 :游离腓骨瓣和前臂皮瓣联合应用在大型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安全可靠 ,并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 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 cm的可选腓骨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在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40例下颌骨 ORNJ患者,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为鼻咽癌,排除鼻咽癌复发。以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手术切除后的骨缺损,以皮岛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以筋膜修复口内黏膜缺损并充填软组织缺损的空腔,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情况,供区、受区并发症,术后开口度和余留牙咬合情况,对颌面部外形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3~6个月,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均获成功。下颌骨截骨长度5.5~16.0 cm,切取腓骨长度7.5~17.0 cm。无1例发生严重供区或受区并发症,所有病例外形恢复良好,开口度1.0~3.5 cm,余留牙咬合正常。结论: 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能很好地即刻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已成为颌骨缺损重建的常用方法,该组织瓣可携带皮岛和躅长屈肌,对于皮岛的制备和解剖已有详尽论述[1],但关于腓骨瓣携带(足母)长屈肌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现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颌骨重建应用腓骨瓣携带(足母)长屈肌的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全上颌骨缺损的手术方式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例上颌骨全切术后面中部缺损畸形(James BrownⅢb类)患者,采用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行全上颌骨重建,术前应用Surgicase 5.0(Materialise,Belgium)软件进行手术规划,对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预测分析。术中以冠突颞肌瓣旋转修复眶底,冠突大小分别为3.5 cm×1.5 cm及4.0 cm×1.6 cm;以2段式腓骨塑形修复牙槽突,腓骨长度分别为32.51 mm、27.36 mm及71.82 mm、38.74 mm;以腓骨肌皮瓣携带皮岛修复面中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术中检查冠突颞肌瓣血供良好,术后腓骨肌皮瓣均成活,创口一期愈合。分别随访5个月和6 a,无复视、睑外翻及眼球突出,无涎瘘、下唇麻木等并发症,开口度正常。CT检查眶底及牙槽突重建形态良好。结论:冠突颞肌瓣联合血管化腓骨肌皮瓣发挥了不同组织瓣的优势,是全上颌骨缺损重建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游离腓骨瓣轴向截骨术在下颌角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下颌角成形术中,应用腓骨瓣轴向截骨的技术,探讨该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16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1例(成釉细胞瘤8例,牙源性角化囊肿3例),放射性骨坏死3例,术后继发下颌骨缺损畸形2例,所用游离腓骨瓣长度为10~17cm(平均14.6cm),血管蒂长5~11cm(平均8.2cm)。轴向截骨手术步骤:①按改良方法制备腓骨瓣后,剥离肌袖,解剖分离腓骨瓣截骨线旁血管蒂组织及骨膜,加以保护。摆动锯首先切开腓骨肌面,垂直于骨长轴切至骨髓腔平面;②在伸肌面或屈肌面(肌袖面)沿长轴切割,长度为2~3cm;最后在伸肌面与屈肌面交界处,垂直于骨长轴于内侧面切至骨髓腔平面。③进行骨断端塑形,其2个截骨面骨髓腔接触面的大小依其所成角度而改变,通常塑形角度为120°,使修复下颌角2个腓骨骨块即可成角,又使之轴向截骨片间与钛支架紧密接触,并将钛钉固定在预成钛板支架上。结果:16例患者术后经超声Doppler动态监测,移植骨血供良好,术后3、6个月摄片示移植骨段愈合理想,角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轴向截骨法重建下颌角缺损,由于增大了骨段间接触面,从而提高了骨的愈合能力,且能减少腓骨骨量的损失,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移植骨的长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在晚期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治疗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同期修复11例晚期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患者。分析原发肿瘤的部位和类型、放疗剂量、缺损的范围、所采用游离瓣的设计、受区血管的选择、游离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共采用15块游离组织瓣修复缺损,包括12块游离腓骨瓣、2块腹直肌皮瓣和1块前臂皮瓣。1例患者采用3块游离瓣修复(腓骨瓣、腹直肌瓣和前臂瓣),2例患者采用2块游离瓣修复(腓骨瓣和腓骨瓣,腓骨瓣和腹直肌瓣),余9 例患者各采用1块游离瓣修复。全部游离瓣均获得成活,无1例出现血管危象及组织瓣的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患者术后放射性骨坏死的症状均完全缓解,外形和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期间未见有肿瘤和放射性骨坏死复发。结论 对于晚期的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采用病灶切除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是有效可行的方法,游离腓骨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用于颌骨重建的腓骨肌瓣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8 9年Hidalgo最先报道腓骨肌瓣在颌面外科的应用后 ,由于腓骨肌瓣具有诸多的优良特性 ,近年来已迅速广泛用于修复下颌骨缺损。作者在上海九院参与了 6例血管化腓骨肌瓣制备 ,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积累了一些经验 ,本文就用于颌骨重建的腓骨肌瓣的制备作一临床探讨。材 料 和 方 法1 临床资料 :  6例男性患者 ,年龄 18~ 35岁 ,其中造釉细胞瘤 3例 ,角化囊肿 2例 ,下颌骨巨细胞瘤 1例。下颌骨缺损最短 6 5cm ,最长 16cm ,平均10 2 5cm。移植腓骨长度 :最短 7cm ,最长 17cm ,平均11 75cm。2 腓骨肌瓣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对1999年7月27日至2000年8月2日期间完成的连续20例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上颌骨缺损的范围,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攸蝗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所采用的游离组织瓣包括腹直肌瓣(12例)、腓骨瓣(5例)、前臂皮瓣(3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成功率为10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除了早期的3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的不严重,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但是目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根据不同缺损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游离组织瓣。  相似文献   

11.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所采用排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46例排骨瓣中41例用于下颌骨重建,5例用于上颌骨重建,其中44例获得成活,成功率为95.7%。1例排骨瓣因术中损伤血管而改用游离腓骨移植,另1例因静脉血栓而失败。组织瓣移植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8.7%,抢救成功率为50%;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除了4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的均不严重,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高龄和儿童)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腓骨瓣在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双皮岛游离腓骨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皮岛游离腓骨瓣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至2003年2月完成的12例双皮岛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病例,分析缺损的类型、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皮岛的大小、血供来源、皮岛的作用、皮岛的成活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例腓骨瓣中,9例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3例用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24块皮岛均由腓动脉的隔皮穿支供血,其中10块皮岛用于口内缺损的修复,6块用于口外缺损的修复,4块用于组织充填,2块用于鼻腔粘膜缺损的修复,2块用于腓骨瓣血供的监测。全部游离组织瓣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发生坏死和部分坏死,全部24块皮岛均获得100%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双皮岛游离腓骨瓣提高了游离腓骨瓣的修复效能和效果,在口腔颌面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安全可靠,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带皮岛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及可靠性。方法:对55 例携带皮岛的游离腓骨骨皮瓣,分析所采用皮岛的设计、大小、修复部位及存活情况。结果:55 例游离腓骨骨皮瓣共携带皮岛57 块,其中37 块由1 个穿支供血,18 块由2 个穿支供血,2 块由3 个穿支供血。57 块皮岛中,用于口内缺损修复28 块,口外缺损修复7 块,口内和口外软修复1 块,面部软组织充填2 块,单纯用于游离腓骨骨皮瓣术后血供监测19 块。55 例腓骨瓣中,除1 例因静脉血栓经抢救无效后去除外,其余的54 例56 块皮岛均获得100 %成活。结论: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的血供安全可靠,其在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外,还可以作为游离腓骨瓣术后的观察窗,用于腓骨瓣血供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大型头颈部缺损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联合应用游离组织瓣和带蒂胸大肌皮瓣行头颈部缺损修复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分析头颈部缺损的类型、受区血管情况、游离组织瓣的类型、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有可能影响组织瓣成活的因素。结果 9例患者采用的游离瓣包括前臂瓣6例、腓骨瓣2例和大腿前外侧皮瓣1例。1例前臂皮瓣于术后24 h出现静脉危象,经紧急手术探查和重新吻合血管后获得成活,其余游离瓣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危象,全部成活。9例患者的9块胸大肌皮瓣也均获得成活。结论 游离组织瓣联合带蒂胸大肌皮瓣移植主要适用于无法或不适合作双游离瓣移植的大型头颈部缺损修复,安全性较高,在大型头颈部复合缺损的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颌骨重建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瓣时供区侧下肢的选择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5月至2007年4月期间完成的602例游离腓骨复合瓣下颌骨重建的病例,依据血管蒂和皮岛的位置将腓骨瓣的就位方式分成4类(Ⅰ~Ⅳ类)。结果602例中Ⅰ类424例、Ⅱ类71例、Ⅲ类63例、Ⅳ类44例。18例腓骨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8例经抢救获得成功,腓骨瓣的临床成功率为98.3%。结论术前评估下颌骨缺损的范围、受区血管的位置及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正确设计腓骨瓣就位时血管蒂和皮岛的位置,从而选择合适的供区侧下肢。  相似文献   

16.
探讨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99至2007年应用游离组织瓣重建创伤性组织缺损病例20例,分析受伤原因、缺损情况、游离组织瓣类型、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合并大型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患者中,单纯软组织缺损8例,软硬组织复合缺损12例;15例为Ⅱ期手术,5例为同期手术或与骨折复位固定术同期完成.20块游离组织瓣应用于缺损修复,其中腓骨瓣11例、髂骨瓣1例、前臂皮瓣7例、肩胛皮瓣1例,全部皮瓣均移植成功,未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安全可靠,可以修复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软硬组织缺损.腓骨瓣和前臂皮瓣是最常用的游离组织瓣.早期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创伤性软硬组织缺损可有效避免局部瘢痕和组织变形移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改良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腓骨血供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手术时,按外侧面、前面、后面和内侧面的顺序依次剥离附丽于腓骨四周的肌肉,重点是腓骨后方拇长屈肌和腓骨内侧面胫后肌的剥离,应仔细分离、切断和结扎腓动脉发至上述两块肌肉的细小分支。结果 采用此方法共完成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35例,全部腓骨瓣均在1小时内完成制备,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术后全部腓骨瓣及其所携带的皮岛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和受区血肿,无一例出现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下肢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传统腓骨瓣术后的患者。结论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腿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受区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影响腓骨瓣血供的可靠性,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