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内胆管癌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肝内胆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肝内胆管癌在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常在确诊时即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转化治疗是近些年被提出的新概念,其认为初始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方式进行降期,从而使患者得到手术的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各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以及疗效的验证,肝内胆管癌的转化治疗也迎来了曙光。本文即围绕肝内胆管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以及本团队在该领域的实践经验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3.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患者预后极差,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持续增加.CCA大体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两种亚型,明确两者特有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中ANXA9的表达及对iCCA细胞侵袭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12例iCCA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NXA9 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iCCA组织中ANXA9的表达.选取iCCA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1例以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左肝肿瘤大小2.0 cm×1.4 cm×1.3 cm,切面灰白色,质中,无包膜,界尚清;周围肝组织未见肝硬化。镜检:肿瘤细胞呈不规则裂隙样、微囊状及腺管状结构,间质富含纤维组织,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肿瘤性腺体不规则扩张,腺腔内见胆汁淤积,模拟DPM形态,分割纤维间质,其中可见残留汇管区样结构;瘤细胞立方状或低柱状,形态较温和,异型性小;部分区域见普通型胆管癌(约占20%),与DPM区域移行过渡;普通型胆管癌区域,肿瘤细胞呈腺管样、鹿角样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周围肝组织呈脂肪性肝病改变,未见肝硬化。免疫表型:MUC-1、CK7、CK19、N-cadherin均阳性,CD56部分阳性,ARID1A、S-100P、HepPar1、Ar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5%,p53呈野生型表达模式;阿辛蓝染色未见腺腔内或细胞内黏液分泌。基因检测示:IDH1 R132H杂合性突变,IDH2及KRAS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 以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明确诊断需依靠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6.
庞春  韩风  马超  丁月超 《医学信息》2009,22(4):304-30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5年收治的12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肿瘤切除联合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25例,规则性右半肝切除15例,右三肝切除3例,左三叶切除5例,中肝叶切除19例;所有患者同时附加尾状叶切除手术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根治性切除率为58.1%(75/129)。1、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37.3%。结论积极提高根治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惟一有效方法,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因素与胎儿不良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妊娠特有并发症,此病可以造成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如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死亡等,而这些结果的产生都与胎盘的病理改变有关。本综述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因素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综述,以便更好的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主要指左右肝管至肝总管的恶性肿瘤,占肝管癌的50%~58%,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癌。肝管癌的外科治疗与其解剖关系非常密切,常因技术原因而显得困难,目前最有效的治疗仍然是切除肿瘤。 一、手术前治疗 1.护肝治疗:血清蛋白<30g/L直接影响围手术期病死率,通过适当治疗纠正低蛋白,贫血,增强手术耐受力。 2.减黄治疗:术前PTCD减黄可能带来引流管脱落,胆管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只引流了需要切除的一侧肝脏等问题,术前引流和不引流在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1、3、5年生存率均无差异。因此,只有行肝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供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黏液索蛋白(MUCI、MUC2、MUC5AC、MUC6)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并结合各种细胞角蛋白(CK7、CK19、CK20)的表达,寻求有效的免疫标记组合,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相鉴别.方法 选取标本肝内胆管癌100例,肝转移性结直肠癌2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En Vision法,进行MUC1、MUC2、MUC5AC、MUC6、CK7、CK19和CK2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UC1、MUC2、MUCSAC、MUC6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0%、2.0%、22.0%、8.0%;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1%、47.6%、19.0%、23.8%.CK7、CK19和CK20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3.0%、53.0%、15.0%;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4.3%、90.5%、85.7%.其中MUC2、MUC6、CK7、CK2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黏液素和细胞角蛋白联合应用.在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MUC2-、MUC6-、CK7+、CK20-提示为肝内胆管癌,而MUC2+、MUC6+、CK7-、CK20+提示为转移性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0.
宁文 《医学信息》1999,12(5):41-43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所处位置的解剖复杂及特殊的毗邻关系,切除率非常低,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联合肝部分切除或周围血管整块切除手术的实施,使切除率明显提高,本文重点就其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 min vs(211.72±31.64) 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 [(2.89±1.41) d vs(4.81±1.58) 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 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 d vs(14.19±2.86) d]均优于开腹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分六个年龄组观察了180个(男98,女82)小儿肝的形态、度量、位置及体表投影.小儿肝相对较大,右叶大于左叶,下界位置较低并逐渐上移.在右锁骨中线的肋弓下一般均可触到.小儿肝重随其年龄(身高)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尤以Ⅶ组小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至左、右肝管部位的粘膜上皮癌。目前国内外对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仍然广泛采用Bismuth—Corlette分型,但还是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肿瘤的分期作为判断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参考标准为人们广泛接受,但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期的可操作性比较困难。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表现较易识别,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检查的目的除了确诊是否为肝门部胆管癌以外,还需要提供有关手术方法选择和判断预后的证据。对肝门部胆管癌实施病灶整块切除,仍是现阶段最主要的确定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分六个年龄组观察了180个小儿肝的形态、度量、位置及体表投影。小儿肝相对较大,右叶大于左叶,下界位置较低并逐渐上移。在右锁骨中线的肋弓下一般均可触到。小儿肝重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尤以Ⅶ组小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66例ICP孕妇肝功能指标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红素(B IL)水平升高者胎儿窘迫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增加,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与胆红素水平有关,通过公式计算可以预测围生儿预后。孕妇胆汁酸(TBA)升高程度与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率无关,其它肝功能指标,脐动脉S/D比值及瘙痒时间的长短也与胎儿预后无关。结论ICP孕妇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升高者胎儿预后不佳,必须高度重视,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方法自2000年9月-2004年1月收治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病人,对26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病人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组10例,非根治性切除组16例。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21.3月,非根治组中位生存期为10.2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非根治组中内引流者中位生存期为13.1月,而外引流者中位生存期仅为5.8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病人尽量手术切除,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无法切除者,桥式胆管空肠吻合内引流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医师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根治性切除率。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4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情况、临床分型、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术前确诊90.7%;行手术切除37例,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切除8例,引流术9例,单纯剖腹探查术6例;根治性切除者1、3年生存率85.7%、42.9%。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临床表现可疑患进行影像学诊断。联合B超、CT、MRCP等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术前已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就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态度。做好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并鉴定肝内及肝外胆管癌组织表达下调的miRNAs,进行初步的功能研究。方法利用miRNA-基因芯片方法筛选肝内、肝外胆管癌组织特异表达下调或共同表达下调的miRNAs,选择real-time PCR方法进行验证;根据肝内及肝外胆管癌不同的下调miRNAs表达谱,选择差异明显且具有代表性的miRNAs,利用miRNA特异模拟物转染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利用MTT试剂盒分析细胞增殖变化,研究表达下调miRNAs与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表达分析显示,肝外胆管癌组织特异表达下调的miRNAs共25个,肝内胆管癌组织特异表达下调的miRNAs共15个,在肝内及肝外胆管癌组织均表达下调的miRNAs共6个。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分别过表达miR-181a、miR-596、miR-492以及miR-602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结论肝内及肝外胆管癌具有不同的miRNAs表达谱,表达下调的miRNAs可以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与围产儿的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ntrahepaticcholeo-tasisof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对母胎均产生不良影响,如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死产,并可引起母体产后出血。我院统计88年元月至00年5月收治的44例ICP患者,其中早产31.8%(14/44)、胎儿窘迫29.1%(13/44)、死胎死产18%(8/44)。产后出血9.1%(4/44)。因此加强ICP患者的围产期监护,特别是防止患病儿及病残儿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就非常重要。现报告4例典型病例如下。病例报告例]:郑某,女,25岁。孕36+’周、GIP。、COA,胎动消失2-3天于gO年12月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45例,左半肝切除6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1例。结果:本组5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a,其中疗效优3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9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膈下感染1例、肝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对症处理、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于术后21~36d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