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萎缩性舌炎病因探讨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萎缩性舌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2000—2004年有完整记录的临床病例139例,并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结果32例由口干引起,50例由念珠菌感染引起,57例由慢性贫血引起。慢性贫血引起的萎缩性舌炎中有28例患有慢性胃肠疾患,34例平均红细胞容积(MCV)高于正常;8例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血清铁蛋白(SF)含量与正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有下降趋势。根据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萎缩性舌炎局部应抗真菌治疗,由慢性贫血等引起的萎缩性舌炎治疗中不应忽视维生素B6、B12、叶酸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中菱形舌炎是发生在舌盲孔前、舌背中线区的一种特殊的疾病。1907年首先由法国医生Brocq 提出,1914年Brocq 和Pautrier共同报告了17例病人,第一次对此病作了较详细的描述。1924年Lane 公布的资料使用了“Glossitis rhombica mediana”的名称,此后,通用的专业命名为“median rhomb-old glossitis”,国内译为“正中菱形舌炎”。(简称MRG)。  相似文献   

3.
地图舌(良性游走性舌炎)是一种常见的浅表性良性舌部炎症,临床表现为丝状乳头剥脱红斑区伴周围黄白条带状微凸边缘,病理为非特异性炎症表现,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病损可自愈,常有复发,一般不需药物治疗。当病损累及舌部以外口腔黏膜时称异位性地图舌(游走性口炎),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均似地图舌。地图舌病因尚不明确,与年龄相关,儿童多发;危险因素复杂,包括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过敏体质、精神压力、吸烟、内分泌因素以及缺锌等;可伴发其他疾病如沟纹舌、银屑病、糖尿病、胃肠紊乱、灼口综合征或唐氏综合征等。地图舌是否为银屑病的口腔表征尚存争议,其与沟纹舌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地图舌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萎缩性舌炎(atrophic glossitis,AG)与贫血及相关因子、贫血类型及其他相关因素(口腔念珠菌感染、口干症)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萎缩性舌炎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检测2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维生素B12、铁蛋白、叶酸含量、是否伴贫血及贫血类型、是否伴口干症及念珠菌感染。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伴发贫血占48.39%,伴发口干症占41.94%,伴发念珠菌感染占79.03%。伴维生素B12缺乏占29.03%,伴铁蛋白缺乏占22.58%,伴叶酸缺乏占11.29%。舌炎组血红蛋白、铁蛋白、维生素B1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伴发贫血、口干症和念珠菌感染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萎缩性舌炎发生与贫血、维生素B12缺乏、铁蛋白缺乏、口干症、口腔念珠菌感染密切相关,与叶酸缺乏不存在相关性。萎缩性舌炎伴发贫血患者中,伴大细胞性贫血情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萎缩性舌炎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舌背黏膜的萎缩性改变,可伴有口干及烧灼感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临床难以进行特异性的治疗而多采用对因、对症治疗。本文将从系统性疾病、维生素缺乏、微生物感染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对萎缩性舌炎病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萎缩性舌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对与消化系统疾病及慢性贫血有关的20例萎缩性舌炎患者采取了针对病因治疗,疗效满意。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2岁(45~68岁),病程为5个月~3年。20例患者经治疗后,贫血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舌背充血、舌灼痛、食物刺激痛均消失。菌状乳头及丝状乳头全部增生长出者8例,乳头部分增生长出者12例  相似文献   

7.
###############################################################################################################################################################################################################################################################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萎缩性舌炎患者的舌背细菌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舌背菌群在萎缩性舌炎状况下的变化,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收集60例萎缩性舌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志愿者,检查两组的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状况、唾液流量及pH值,采集舌背菌群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舌炎组以疼痛、口干、味觉障碍为主要症状,女性患者占75.00%。2)舌炎组中,系统性疾病以胃炎、冠心病、贫血较多见。3)与对照组相比,舌炎组的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唾液流速和pH值均较低。4)舌炎组与对照组、伴有不同系统性疾病的舌炎患者与对照组、完全型与局限型舌炎患者相比,舌背某些细菌(如血链球菌、口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菌等)的菌落数量和检出率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萎缩性舌炎是宿主、口腔环境、微生物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舌背菌群的改变与萎缩性舌炎之间的具体关系尚无定论,但舌背菌群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CL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89例 CLP患儿的母亲及60例非CLP患儿的母亲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可能引起CLP发生的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 ± P)发病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共8种,最终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家族史、O型血、出生季节(5月~7月)和母亲职业:与腭裂(CP)发病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共4种,进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胎次、出生季节(11月~次年1月)和母亲职业。结论 环境和遗传因素是CL±P的主要发病因素,而CP则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口腔中影响白色念珠菌粘附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粘附于宿主上皮细胞是其在窠主中集落形成及入侵体内的第一步。口腔内唾液,共生性细菌,细胞外基质及SIgA等均对白色念珠菌的粘附有影响。本文总结了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阻断白色念珠菌粘附口腔上皮细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喀什市3~5岁维吾尔族儿童口腔龋病与白色念珠菌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喀什市397名3~5岁维吾尔族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及采集牙菌斑,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色念珠菌检出情况。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家长对儿童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等。对白色念珠菌的检出情况,是否长期使用奶瓶、是否经常吃零食等20个婴幼儿龋病相关危险因素,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进行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数目有7 个,分别为:细菌因素、喂养/饮食习惯和家族史因子、宿主因素作用因子、口腔卫生习惯作用因子、社会经济背景作用因子、牙周状况作用因子、使用牙线、和性别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70.02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牙周状况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因子均与婴幼儿龋病密切相关。结论:喀什市儿童龋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宿主自身因素、饮食习惯等因素外,白色念珠菌的检出也与龋病密切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精简数据,客观、合理、综合地评价婴幼儿龋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当地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面龋是老年人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发病位置隐匿、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常引发牙髓根尖周疾病及牙折,严重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因此,研究根面龋的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降低根面龋患病率对维护老年人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文章将从全身健康状况、行为因素、口腔健康状况三方面就老年人根面龋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口腔医学》2017,(9):826-828
目的分析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择来我院体检以及就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儿童资料,分析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检查322例儿童,其中患龋病132例,总体患龋率为41.0%,上颌患龋率(29.5%)显著低于下颌患龋率(70.5%),P<0.05。龋病组患儿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好甜食、睡前刷牙习惯以及刷牙频率等因素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嗜好甜食、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刷牙时间过短是引起儿童龋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患病水平较高,口腔卫生行为较差,建议定期组织小儿进行口腔检查,普及口腔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02例NSCL/P患儿,204例正常儿童。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围产儿基本情况、孕妇孕前至孕期情况等。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唇腭裂家族史、近亲结婚、孕早期用药、孕早期接触农药及化学药品、孕期营养及健康状况差、孕早期精神状况差是喀什地区NSCL/P的危险因素(P<0.05),口服叶酸片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孕期普及口服叶酸片、避免乱用药及接触危险化学药品、改善孕妇营养及健康状况、避免近亲结婚对降低NSCL/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资料总结了1995年以来经临床检查和细菌培养确诊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334例,其中男性238例,女性96例,年龄10~74岁,平均65岁。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显示:334例病人中,以口腔局部义齿修复、年老体弱、婴幼儿、全身应用抗生素、头面部放化疗为多,其次是口腔卫生不良、大手术后、严重血液病等(表1)。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胡艳$西安陆军学院干休所!陕西西安710065 @李丽$西安陆军学院干休所!陕西西安710065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2015,(12):1060-1063
目的了解现阶段本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究其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来自江苏、安徽及其周边地区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以及健康对照,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唇腭裂家族遗传史、父母的文化程度、生育年龄、妊娠反应、胎次、孕期用药、感染、孕期主动吸烟、孕期被动吸烟、孕期饮酒情况、营养状况等共计14项),分别利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共有352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以及602例健康对照纳入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反应、孕期被动吸烟、父亲文化程度以及唇腭裂家族遗传史。而多因素分析模型进一步发现孕期维生素摄入、母亲文化程度也可以影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病风险。结论妊娠反应、孕期被动吸烟、父母亲文化程度、维生素摄入以及唇腭裂家族遗传史是本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病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因放射线可导致DNA损伤,因此射线照射可能是上呼吸-消化道癌变的潜在因素。部分学者认为.头颈癌放疗亦可能是第二原发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仍有学者对这一结论持怀疑态度。为此,作者对1973-1999年问在其癌症研究中心接受治疗的302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163例(20.4%)先后出现第二原发癌。接受放疗或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大大增加;而仅行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按照血糖水平将328例血糖异常的患者分为A组(糖尿病组)166例和B组(糖调节受损组)162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血糖正常人群168例为(C组)对照组。统计受检者念珠菌携带、感染、阳性情况,记录受检者空腹血糖、唾液酸碱度、唾液流量,对唾液念珠菌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口腔念珠菌感染率和阳性率均最高,高于B组和C组(P<0.01)。A组、B组唾液酸碱度、唾液流量均低于C组(均P<0.01)。A组空腹血糖水平最高,高于B组和C组(P<0.01),且B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C组(P<0.01)。结论:年龄、吸烟、配戴义齿和合并系统性疾病等因素与口腔念珠菌检测阳性及感染密切相关,为其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念珠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保持口腔卫生,做好念珠菌感染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矫治装置及多余粘接剂的存在使得牙面不易清洁,菌斑堆积产酸造成正畸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釉质脱矿。正畸釉质脱矿常表现为牙齿唇面的白垩色斑,不仅影响牙齿美观、降低正畸患者满意度,严重者还可形成龋洞,危害口腔健康。不断完善对相关危险因素及表型特征的理解是促进正畸釉质脱矿精准防控的关键。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与正畸釉质脱矿相关危险因素有关的文献进行总结,重点介绍牙位、口腔卫生、饮食习惯、治疗时间、矫治器类型、微生物菌群变化以及6-n-丙基硫氧嘧啶个体味觉敏感性等因素与正畸釉质脱矿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14年7月549例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统计分析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症的高危因素。采用SPSS 19.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69岁患者头颈部多间隙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最高,为18.8%;与20~59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糖尿病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非糖尿病组的2.404倍(P=0.008)。结论 高龄和糖尿病是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建议在头颈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治过程中,高度关注高龄(60岁以上)和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