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可导致偏瘫、失语和认知损害,还会并发癫痫发作甚至癫痫.近年来,有关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方面.文章对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相关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79例脑卒中病例中173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相关性癫痫的发生率为8.74%,其中有61.27%在卒中早期出现癫痫,晚期癫痫发作38.73%。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及病灶的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卒中的年龄、性别、类型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累及皮质和大灶病变是重要致痫因素,早期和晚期癫痫发作的机制、治疗、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 PSD)发病率逐年增高,有关PSD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除卒中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外,PSD的发生还与小血管病变、遗传因素等有关,但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文章对PSD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癫痫的机理与临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卒中后癫痫分早期癫痫发作与迟发性癫痫两种。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外有关文献对卒中后癫痫机理、危险因素及迟发性癫痫对卒中后遗症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癫痫发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各种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癫痫发作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癫痫的机理与临床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7.
卒中癫痫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介绍吉相关性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发病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危险因素、EEG、血液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对不同卒中亚型区别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卒中是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现将1998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86例卒中后继发癫痫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2010年7月煤炭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卒中患者1322例的资料,其中115例发生卒中后癫痫,根据不同的卒中类型,分为脑梗死(CI)组79例、脑出血(CH)组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癫痫的发生时间、发生类型、异常脑电图、治疗结果的差异及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的部位。结果①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7%(115/1322),其中SAH组的癫痫发生率最高(16.1%),CH组的发生率为11.5%,CI组最低(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1,P〈0.02)。②早发性癫痫的发生率(65.2%)高于迟发性癫痫(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60,P〈0.01)。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经Ridit分析,SAH后癫痫的发生最早,与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3组患者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22,P〈0.01)。其中CI组患者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占58.2%(46/79);CH组患者中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各占42.3%(11/26);SAH组患者中80.0%为全身性发作,20.0%为癫痫持续状态。④卒中后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高,达94.8%(109/115),3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7,P=0.655)。⑤经积极治疗后,103例患者的癫痫得到控制,12例患者死亡。SAH组患者的病死率最高(40.0%,4/10);CI组最低(6.3%,5/79),CH组的病死率为11.5%(3/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1,P〈0.01)。结论 3种类型卒中患者中,SAH后癫痫的发生最早、发生率最高、病死率最高。经积极治疗卒中后癫痫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脑卒中后难治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继发难治性癫痫(IE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IEP组56例,可控性癫痫组179例,单纯脑卒中组1447例。三组均系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对研究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经分析筛选出皮质损害、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癫痫家族史、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迟发性癫痫等5个因素为IEP的危险因素,大面积脑出血或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电解质紊乱、皮质损害等4个因素为可控性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IEP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脑损伤部位,与遗传因素也有关联,而可控性癫痫的发生主要与脑组织坏死灶大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王五洲  李爱丽 《山东医药》2009,49(29):100-100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脑卒中患者1 886例,其中发生卒中后癫痫(PSE)5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卒中与癫痫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介绍了卒中相关性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发病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危险因素、EEG、血液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对不同卒中亚型区别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卒中是成人尤其是老年癫痫及癫痫发作的重要病因。随着卒中患者的增加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诊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就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40例卒中后症状癫痫患者与同期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非老年状性癫痫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探讨老年卒中后症状性癫痫的发闰规律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卒中病灶在颞叶和额叶者易引起症状性癫痫,症状性癫痫多发性在卒中后恢复期,缺因性脑卒中较出血性脑中易引起症状性癫痫,症状性癫痫多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特点,治疗以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癫痫     
目的 探讨中风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64例住院确诊的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发生中风后癫痫率为24例(58.5%),脑梗塞急性期发生率为6例(26.1%),病灶多在颈内动脉供血区,以脑叶病变多见。结论 中风后癫痫以脑出血急性发生率高,脑梗塞则以恢复期发生率高,病灶多在脑叶。其发病机理:急性期为脑水肿和代谢障碍,而恢复期多由于慢性病灶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脑血管引起的首次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组)发作患者的长期病死率,德国吉森和马尔堡大学医院的Knake等对无SE的急性卒中患者(acute stroke,AS组)的病死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及卒中部位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后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现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8例卒中后癫痫病人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68例均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男46例,女22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56.6岁;其中脑梗死38例,脑出血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按癫痫发作时间分为两型,在卒中两周内发作的为卒中后早期发作型,两周以后发作的为卒中后迟发型。癫痫的诊断标准按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进行,且大部分经脑电图检查。2结果2.1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天丹通络胶囊佐治卒中后症状性癫痫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84例卒中后症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天丹通络胶囊口服,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性癫痫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8%,观察组症状性癫痫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丹通络胶囊有佐治卒中后症状性癫痫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癫痫发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报道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4.3%~42.8%,其差异是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有些只包括脑梗塞,有些则为脑出血患者。本文选择了200例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200例患者,男147例,女53例,平均年龄52.3岁,平均随访时间39.9月。行 CT、EEG、MRI、颈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癫痫发作复发率及耐药发生率,应用生存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66.64±11.50)岁;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48例。迟发性癫痫发作[优势比(odds ratio, OR)2.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1~5.88;P =0.027]和部分性发作(OR 3.68,95% CI 1.29~10.48;P =0.015)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预测因素;早发性癫痫发作是耐药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20,95% CI 2.04~18.84;P =0.001)。结论迟发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患者易复发,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