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化三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针灸科住院的中风病急性期知情自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牛津残障评分、汉语失语检查、汉密顿抑郁量表测定、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手册测定、生存质量评定。比较该方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综合功能、认知能力、抑郁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残障率降低、言语障碍减低、精神稳定、智能正常、生存质量提高(P〈0.05);其中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牛津残障评分,汉语失语检查,汉密顿抑郁量表测定,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手册测定,生存质量评定均显著高于普通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规范化三级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是治疗脑卒中后康复的有效方法,降低了中风病致残率,促进了中风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其身心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塞,包括脑血栓形成、脑分水岭梗塞、腔隙性脑栓塞、脑栓塞等.是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该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软化,是临床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并以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疾病。采用中西综合治疗,康复治疗早期介入,有利于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快速早期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87年以来,对52例中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扫描确诊。共52例,其中脑出血24例,脑梗塞209例,混合性中风8例,均为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8~82岁,病程15~90d,神志模糊7例,伴呕吐者13例,言语不清19例。1.2证候分类①痰瘀阻络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痰多流诞,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腻…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以来,我们对110例缺血性中风病人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痊愈48例,有效30例,显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近98%,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闫肃  张锋 《陕西中医》1991,12(10):441-442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为主,辅以少量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9例,总有效率达96.6%。认为在急性期均以通腑泻热为主,缓解期分4型论治,并配合针灸、按摩和功能锻练等,以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笔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7例,男性33例,女性34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致残率高,死亡率超过恶性肿瘤和冠心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而受到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120例,均符合全国中风内科学会与卫生部中医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2组,都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口服辛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金光  卜凤真 《中医研究》2006,19(11):43-44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配合颈总动脉加压滴注治疗缺血性中风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0岁以下4例,50~59岁32例,60~69岁10例,69岁以上4例;证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6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13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8例;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137例,并观察其临床疗菇。方法:用常规西药加具有活血化瘀、镇肝息风、益气通络作用的中药治疗8周判断疗效。结果:痊愈76例(55.47%);显效42例(30.66%);好转17例(12.41%);无效2例(1.46%);总有效率98.54%。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能够提高疗效,很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风一病,源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厥”、“偏枯”、“痱风”等,为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为诸病之首,在本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重要作用和优势。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病4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拟“宁风汤”(黄芪、赤芍药、防风、沉香、牛膝,胆星,远志,首乌,桃仁,全蝎等)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3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30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对高血压的疗效分别为85.7%和80%(P〉0.05);对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者有降低血脂,血糖的疗效(P〈0.05)。提示加用宁风汤能促进缺血性中风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有明显降血脂  相似文献   

15.
周宝宽  周探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60-1361
中风之病发病骤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是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身心双重压力及不良生活方式,如过食肥甘、活动减少等因素,中风发病率快速上升,对中风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平均发病率为(140~2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发病率约为(100~300)/10万,仅1997年我国因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86例 ,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治疗 ;对照组62例 ,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 ,比较治疗前后血液粘度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3% ,对照组总有效率86 6% ,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血脂变化等治疗后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何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74-75
2007年10月-2010年4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与西医扩张脑血管、抗凝、营养神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的联合治疗.方法:利用中药汤剂内服、中成药输注、针灸治疗与奥扎格雷钠针、胞二磷胆碱针输注,尼莫地平片、脑复康片、阿斯匹林片口服治疗.结论:运用中医辩证联合西医扩张脑血管,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静  闫咏梅 《山西中医》2009,25(11):29-30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补益肝肾法结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24例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24例,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益肝肾法结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