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杨  郝江波 《计算机应用》2022,(6):1708-1715
针对目前已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提取特征不足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ResNet)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ARMD。为了支持该方法的训练,从Kaggle网站获取了47 580个恶意和良性代码的Hash值,并利用VirusTotal分析工具提取每个代码数据调用的API,在此之后将所调用的API整合为1 000个不重复的API作为检测的特征来构造训练样本数据;然后根据VirusTotal的分析结果进行良恶性判定进而标记样本数据,并采用SMOTE增强算法使数据样本均衡化;最后构建并训练注入注意力机制的ResNet,从而实现恶意代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ARMD的恶意代码检测准确率为97.76%,且与目前已有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ResNet模型的检测方法相比,平均精确率至少提高了2个百分点,验证了ARMD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杨  郝江波 《计算机应用》2022,(6):1708-1715
针对目前已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提取特征不足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ResNet)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 ARMD。为了支持该方法的训练,从Kaggle网站获取了47 580个恶意和良性代码的Hash值,并利用VirusTotal分析工具提取每个代码数据调用的API,在此之后将所调用的API整合为1 000个不重复的API作为检测的特征来构造训练样本数据;然后根据VirusTotal的分析结果进行良恶性判定进而标记样本数据,并采用SMOTE增强算法使数据样本均衡化;最后构建并训练注入注意力机制的ResNet,从而实现恶意代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ARMD的恶意代码检测准确率为97.76%,且与目前已有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ResNet模型的检测方法相比,平均精确率至少提高了2个百分点,验证了ARMD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交通模式识别是用户行为识别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对用户所处的交通模式进行准确判断.针对现代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对在移动设备环境下精准感知用户交通模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时域注意力神经网络的交通模式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具有较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残差网络提取传感器时序中的局部特征;然后,采用基于通道的注意力机制对不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度学习的蓬勃兴起,实现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一大热门研究课题.然而网络深度增加容易引起训练困难,并且网络无法获取准确的高频信息,导致图像重建效果差.本文提出基于密集残差注意力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该算法主要采用密集残差网络,在加快模型收敛速度的同时,减轻了梯度消失问题.注意力机制的加入,使网络高频有效信息较大的权重,减少模型计算成本.实验证明,基于密集残差注意力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在模型收敛速度上极大地提升,图像细节恢复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大数据挖掘过程中表情识别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在ResNet-50模型的基础上,融合通道注意力机制与改进残差网络,提出一种表情识别方法的改进模型(SE-ResNet-50+Swish)。改进模型在ResNet-50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带有通道注意力模块SE的特征层对表情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注意力机制增强关键的特征通道,增强网络的特征表达与鲁棒性,且能够有效减少计算量,并利用激活函数Swish替代ReLU激活函数,以达到进一步提升表情识别准确率的目的。在CAS-PEAL-R1数据库上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SE-ResNet-50在ResNet-50的基础上引入SE模块之后,虽然增加了网络层数,但计算速度以及表情识别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改进模型利用Swish替代ReLU后,相比于SE-ResNet-50的参数数量与计算量等无显著增多,但表情识别准确率有提升;以上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有效减少计算量,并增强网络的特征表达与鲁棒性,从而达到提升表情识别计算速度与识别准确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道路裂缝是道路安全检测的重要部分,随着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利用深度学习对道路图像中裂缝信息提取的方法趋于成熟。现有深度学习道路裂缝检测方法对细小裂缝提取不完整以及受背景因素干扰,导致检测精度降低。基于CBAM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改进U-Net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一种融合残差和注意力机制的道路裂缝检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该模型在U-Net网络的上采样和下采样过程中分别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CBAM注意力机制在通道和空间维度上同时进行全局平均和全局最大混合池化,以提取更多有效的全局和局部细节信息。同时,在U-Net网络中融合残差模块,有效解决网络梯度消失、梯度爆炸以及网络退化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道路裂缝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上采样和下采样过程中嵌入CBAM注意力机制网络的F1值提升到81.02%,相比U-Net原始网络,提升13.76个百分点。融合残差模块并在下采样过程中嵌入CBAM注意力机制网络的F1值达到85.82%,相比只嵌入CBAM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提升了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去除真实图像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块的图像去噪算法。采用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双重注意力模块给不同的特征赋予权重,并与残差块合并于编解码结构;应用增大感受野模块,在保护图像结构的同时增大感受野;整体架构采用密集特征融合保留更多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SIDD和DND数据集的峰值信噪比分别达到了39.59 dB和39.73 dB,结构相似性分别达到了0.911%和0.953%,具有最佳视觉效果。所提算法在去噪的同时能够保留更多图像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8.
针对DeepLabV3+在特征提取阶段忽略了不同尺度特征重要程度出现的部分细节信息损失导致图像分割不细致,提出一种融合双分支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的改进算法. ResNet101骨干网络初步提取出的特征图作为注意力机制的输入特征,解决了网络退化及梯度消失的问题,也能够捕获到被DeepLabV3+忽略的图像细节信息;设计双分支特征提取机制扩大特征提取能力,细化图像边缘信息以优化网络对不同尺度特征关注不均的问题;同时,联合采用交叉熵损失和类别不平衡函数两种损失函数作为损失函数,通过聚焦于前景样本降低背景的影响,提高算法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PASCAL VOC 2012和CityScapes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MIoU)值分别达到了79.92%和68.59%,与经典算法和基于DeepLabV3+改进的算法相比,特征提取的准确性有所提高,分割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李伯涵    郭茂祖    赵玲玲 《智能系统学报》2022,17(4):839-848
客流量预测是城市交通资源和公共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综合考虑城市乘客人群流动自身的既有周期性、趋势性和突发性,以及与城市物理和社会空间的耦合关系,在时空残差网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时空数据的分割注意力机制残差网络的城市细粒度客流量预测模型。首先以不同时空间隔的区域客流量历史数据为基础,引入分割注意力机制模块,为各模态的数据分配不同的权重,动态捕捉更高相关性的抽象数据特征;在时空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城市功能区属性作为联合特征,结合节假日、气候等外部特征,形成deep&wide网络结构,有效记忆重要特征对客流量变化的贡献。基于北京出租车数据的区域客流量对比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深度时空残差网络和其他经典机器学习模型,引入了分割注意力机制和城市功能区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取数据多元化的特征,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同类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基于评论文本的推荐算法存在文本特征和隐含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推荐算法. 通过分别构建用户和项目的评论文本表示, 利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文本的上下文依赖关系以获得文本特征表示, 引入注意力机制, 更准确的获取用户兴趣偏好和项目属性特征. 将生成的用户和项目评论数据的两组隐含...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部分重叠的两片点云配准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域采样混合特征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通过编码和特征交互的方式预测每个点的重叠分数,获得更丰富的点云特征。其次,提取重叠点的局部几何特征,基于重叠分数和点特征的显著性保留重叠关键点。最后,利用重叠关键点的几何信息和空间信息构建混合特征矩阵,计算矩阵的匹配相似度,采取加权奇异值分解运算得到配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能在保证配准效率的同时显著提升点云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最近点迭代(ICP)算法搜索匹配点对规则单一、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匹配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采用改进自适应八叉树算法分割点云,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MLS)对其叶节点进行局部拟合后,计算点的多重特征;然后提出了基于多重特征的点对相似度,选取满足相似度约束的点对作为匹配点对,进而求取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实现点云配准。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保持点云配准速度较高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配准的准确度,且准确度的提升幅度随着点集数量的增大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点云是一种3维表示方式,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产生了对点云处理的诸多挑战。其中,点云配准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工作。点云配准旨在将多个点云正确配准到同一个坐标系下,形成更完整的点云。点云配准要应对点云非结构化、不均匀和噪声等干扰,要以更短的时间消耗达到更高的精度,时间消耗和精度往往是矛盾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是有可能的。点云配准广泛应用于3维重建、参数评估、定位和姿态估计等领域,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和增强现实等新兴应用上也有点云配准技术的参与。为此,研究者开发了多样巧妙的点云配准方法。本文梳理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点云配准方法并进行分类总结,对比相关工作,尽量覆盖点云配准的各种形式,并对一些方法的细节加以分析介绍。将现有方法归纳为非学习方法和基于学习的方法进行分析。非学习方法分为经典方法和基于特征的方法;基于学习的方法分为结合了非学习方法的部分学习方法和直接的端到端学习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各类方法的典型算法,并对比总结算法特性,展望了点云配准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平面结构的物体,传统的点特征点云配准方法存在鲁棒性差、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法向量投票的点云配准方法。用平面特征代替点特征作为配准基元,建立基于平面的坐标转换模型。首先构建kd-tree,计算各点的法向量,并将法向量转换到霍夫空间进行投票,提取平面特征;然后将单位四元数作为特征描述算子,以同名平面特征作为约束条件,根据最小二乘平差原则,求解点云之间的位姿变换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提出方法对初始位置没有依赖性,在配准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最小陷阱,并且配准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点云拼接方法受被测零件复杂外形和测量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移动最小二乘( Moving Least-Squares,MLS)曲面的点云拼接算法.该算法利用一种极值投影方法来有效计算点到MLS曲面的对应点,并结合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将各个视角的点云统一到该ML...  相似文献   

16.
在对特征辨识度低的点云进行配准的过程中,传统的基于局部特征提取和匹配的方法通常精度不高,而基于全局特征匹配的方法精度和效率也难以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特征配准方法。在初步配准阶段,设计了一种基于法向量投影协方差分析的关键点提取方法,结合快速特征直方图(FPFH)对关键点进行特征描述,定义多重匹配条件对特征点进行筛选,最后将对应点的最近距离之和作为优化目标进行粗匹配;在精配准阶段,采用以点到平面的最小距离作为迭代优化对象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准特征辨识度低的点云时,相较于其他三种配准方法,该方法能保持高配准精度的同时降低配准时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3维采集设备的日渐推广,点云配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方法在低重叠、大量噪声、多异常点和大场景等方面表现不佳,这限制了点云配准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面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的点云配准方法开始出现,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深度点云配准,并对深度点云配准方法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首先,根据有无对应关系对目前的深度学习点云配准方法进行区分,分为无对应关系配准和基于对应关系的点云配准。针对基于对应关系的配准,根据各类方法的主要功能进行详细的分类与总结,其中包括几何特征提取、关键点检测、点对离群值去除、姿态估计和端到端配准,并重点介绍了最新出现的一些方法;针对无对应配准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类方法的特点并对无对应与有对应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性能评估中,首先对现有主要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总结,给出其适用场景。对于真实数据集,给出了特征匹配、点对离群值去除的对比数据,并进行了总结。在合成数据集中,给出了相关方法在部分重叠、实时性和全局配准场景下的对比数据。最后讨论了当前深度点云配准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海量音乐中,如何根据用户的历史收听记录分析用户需求以实现歌曲推荐是音乐推荐领域具有挑战性课题之一。现有的音乐推荐方法仅简单将用户听过的所有音乐均作为音乐推荐的上下文,导致不同类型音乐学习到的上下文权重分配相同,其严重影响了音乐推荐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音乐深度推荐方法,针对不同用户的历史收听音乐动态分配不同的注意力,即学习出不同的上下文权重,使推荐结果更符合用户的实际偏好。通过在公开音乐数据集Million Song Dateset上的测试,所提方法的推荐准确率有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is an essential step in the process of 3D re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a fast registration algorithm of rock mass point clou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mprov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 algorithm. In our proposed algorithm, the point cloud data of single station scanner is transformed into digital images by spherical polar coordinates, then image features are extracted and edge points are removed, the features used in this algorithm is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 By analyzing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images and 3D points, the 3D feature points are extracted, from which we can search for the two-way correspondence as candidates. After the false matches are eliminated by the exhaustive search method based on random sampling, the transformation is computed via the Levenberg-Marquardt-Iterative Closest Point (LM-ICP) algorithm. Experiments on real data of rock mas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the similar accuracy and better registra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ICP algorithm and other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20.
为了高精度融合异源数据,进而充分表达建筑物的顶面及立面信息,提出基于建筑物轮廓特征的地面激光点云与影像匹配点云配准方法.通过边缘估计提取影像匹配点云建筑物屋顶轮廓,利用α-shape算法匹配提取地面激光点云建筑物屋檐轮廓,运用主成分分析算法、质心约束及罗德里格斯公式实现两种轮廓点云的粗配准,根据ICP算法完成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跨模态数据的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影像与点云配准的计算效率和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