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RNA分子中的一个新类型,它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睾丸发育相关基因1(testis developmental related gene 1,TDRG1)作为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在诸多人类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并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肿瘤增殖、侵袭转移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TDRG1在肿瘤中的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点。近些年来,小分子RNA(miRNA)的出现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保守、稳定的非编码短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表达。miRNA在机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及肿瘤发生发展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0b作为微小RNA家族中的一员,在肝癌、乳腺癌、胰腺癌、胶质瘤、垂体瘤、急性髓性白血病等肿瘤组织中都有异常表达,并且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勇  郭敏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21-24
环状RNA是一类广泛参与人类生命活动中的多种病理及生理过程的特殊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放化疗中的优势得以体现,提示其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的新兴分子指标。而对于未知功能的环状RNA及其在肿瘤中的具体调控机制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本综述对环状RNA的研究进程、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多种肿瘤中的近期研究进行汇总,旨在为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肿瘤发生的早期就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和血液转移,肿瘤远处转移是胃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但目前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许多研究已经证实,miRNA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miRNA通过与胃癌相关的调控基因或mRNA结合,使目的mRNA表达沉默或增强,导致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文就miRNA在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连续、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单链RNA,生成机制与线性RNA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研究已发现部分CircRNA可以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N6-甲基腺苷和滚环翻译等非帽依赖性蛋白翻译机制来编码蛋白质,且编码的蛋白质可进一步通过蛋白诱饵或其他作用机制来调控同源线性蛋白质或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已有研究表明CircRNA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参与肿瘤生长增殖、侵袭转移和免疫调节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此,通过阐明编码CircRNA产生的蛋白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长度>200 nt 非编码RNA 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体恶性肿瘤内异常表达的lncRNA 对肿瘤发生、发展所起到的调控作用正逐渐被认知。被转化生长因子b 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TB)在诸多肿瘤中呈现异常表达,并能够调控肿瘤增殖、侵袭转移、抗 凋亡及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主要以三种途径在肿瘤微环境中传递,包括肿瘤细胞间相互交流、微环境细胞影响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影响微环境细胞。通过这三种方式,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参与肿瘤进展的调控,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侵袭性、耐药性、干性、肿瘤代谢重编程和免疫逃逸等过程,并呈现出促进或抑制肿瘤发展的双重作用。外泌体具有膜性结构,其内容物能够抵抗胞外蛋白酶的降解,在体液中保持高度稳定,因此外泌体来源的非编码RNA有望成为多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指标。此外,在肿瘤治疗领域,可以利用外泌体递送非编码RNA进行靶向治疗,或者敲低或改造对肿瘤起促进作用的非编码RNA进行肿瘤治疗。本文综述了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通信机制和功能,包括其作用途径、效应、标志物价值和靶向治疗潜力,并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促进外泌体来源非编码RNA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主要位于东非和亚洲,其中中国南部发病率最高.鼻咽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或EB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一类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可成为鼻咽癌研究领域新的肿瘤标记物.本综述主要阐述circRNA在鼻咽...  相似文献   

10.
吴烨  范小琴  聂国辉 《广东医学》2023,(9):1183-1188
鼻咽癌(NPC)是一种具有显著地域特性的恶性肿瘤,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但鼻咽癌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现已证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癌基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在肿瘤机制研究中意义重大。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鼻咽癌的早筛早诊、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也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表观遗传学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和染色体重塑等在鼻咽癌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主要通过在转录、转录后以及表观遗传水平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并以此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等过程,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ncRNA在人类恶性肿瘤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机制并不是十分确切。文章就LncRNA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最新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庹磊  李苏卿  汪春梅  曹秀峰 《医学综述》2014,(16):2925-2927
长链非编码RNA是多种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可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等多层面调控基因表达,对个体生长发育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至关重要。新近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均高表达,且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年来HOTAIR在多种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肿瘤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而肿瘤转移是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肿瘤转移是多分子参与的多步骤过程,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激发肿瘤细胞转移的关键。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尤其是微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miRNA还可调节EMT进程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了解参与EMT过程的关键分子、理解EMT的形成机制是积极预防肿瘤转移、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特异性结合,在转录后水平沉默靶基因表达,从而发挥着功能。一些研究表明miR-181a的表达与肿瘤密切相关,对肿瘤的形成、侵袭及转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miR-181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目前还有诸多争议,一些研究表明miR-181a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肿瘤生成、转移的作用。本文就其在乳腺癌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潜在作用机制,以及其未来临床应用可能,如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评估病人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敏感性,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增强化疗敏感性药物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难诊断、易转移、易复发的特点仍困扰着临床医生。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bp的非编码RNA,研究表明LncRNA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参与相关致癌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转移等过程。对LncRNA与膀胱癌相关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探寻膀胱癌新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方向。本文将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对LncRNA与膀胱癌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非蛋白质编码RNA,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多种分子信号通路调节肿瘤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过程。LINC00641是lncRNA的一种,位于染色体14q11.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LINC00641的表达变化可导致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因此,LINC00641在临床上有望成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LINC00641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分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EZF1-AS1作为一个新发现的lncRNA在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等中高表达。异常表达的FEZF1-AS1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文章就FEZF1-AS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潜在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微RNA(miRNA)是一类天然存在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可特异性抑制或降解靶信使RNA的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miRNA在肿瘤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miR-199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并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凋亡、侵袭与转移和耐药等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了解miRNA在肿瘤中的复杂网络调控作用可为肿瘤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是含有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lncRNAs不参与蛋白质编码,但在染色质修饰、转录和转录后处理的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长链非编码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SNHG1)在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并在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增殖、转移和自噬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对SNHG1在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