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矩阵分解算法,仅利用评分信息作为推荐依据,当评分数据稀疏时,不能准确获取隐式反馈,影响推荐的准确性,充分利用辅助信息进行隐式特征的提取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模型HRS-DC,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从辅助信息中分别提取出用户和项目的隐性特征向量,再将特征向量经过改进的神经协同过滤得出新的评分矩阵。通过在三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验证,与概率矩阵分解(PMF)、协同过滤主题回归(CTR)、协同过滤深度学习(CDL)、卷积矩阵分解ConvMF算法相比提高了评分预测的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矩阵因子分解模型不能有效提取用户和物品特征,而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很好地提取特征信息。当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推荐算法只是单一地将神经网络的输出或物品特征与用户特征乘积的形式来做推荐预测,不能充分挖掘用户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文本卷积神经网络与带偏置项的奇异值分解(BiasSVD)结合的推荐算法,利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来充分提取用户和物品的特征信息,然后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来做推荐,深层次理解文档上下文信息,进一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将该算法在MovieLens的2个真实数据集上做广泛的评估分析,推荐的准确度要明显优于ConvMF算法及主流深度学习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3.
杨帅  王鹃 《计算机应用》2018,38(7):1866-1871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算法仅利用评分信息作为推荐依据,没有利用用户评论和标签信息,无法准确反映用户对项目特征的偏好,推荐精确度低且容易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堆栈降噪自编码(SDAE)改进的混合推荐(SDHR)算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模型SDAE从用户自由文本标签中抽取项目的显式特征信息;然后,改进隐因子模型(LFM)算法,使用显式项目特征信息替换LFM中的抽象特征,进行矩阵分解训练;最后通过用户-项目偏好矩阵为用户提供推荐。在公开数据集MovieLens上的实验测试,与三组推荐模型(基于标签权重及协同过滤、基于SDAE和极限学习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比较,该算法推荐精确度分别提高了45.2%、38.4%和16.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充分利用项目自由文本标签信息提高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深度神经网络由于结构类似于生物神经网络,因此拥有高效、精准抽取信息深层隐含特征的能力和能够学习多层的抽象特征表示,且能够对跨域、多源、异质的内容信息进行学习等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户-项目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抽取特征、自学习等优势实现信息个性化推荐的模型,该模型通过对输入多源异构数据特征进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抽取,再融合协同过滤中的广泛个性化产生候选集,然后通过二次模型学习产生排序集,实现精准、实时、个性化推荐。通过真实数据集对模型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学习、抽取用户隐特征,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推荐系统稀疏性、新物品等问题,同时实现了更加精准、实时、个性化的推荐。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过载及传统推荐算法中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LP)的改进型深度神经网络学习资源推荐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层感知机对非线性数据处理的优势,将学习者特征和学习资源特征进行向量相乘的预测方式转换为输入多层感知机的方式,改进了DN-CBR神经网络推荐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爱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数据为样本构建数据集,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在该数据集上,改进后模型相较于DN-CBR模型在归一化折损累积增益和命中率指标上分别提升了1.2%和3%,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发展迅速,近几年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推荐系统已经成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而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着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等等,结合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研究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并实现基于自编码器的深度神经网络来实现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通过公开数据集Movies Len验证本算法模型优于传统的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7.
推荐系统是利用多种信息过滤方法,过滤冗余信息,准确向用户推荐其具有兴趣点的信息的技术.传统的推荐系统在处理信息过载的问题上取得良好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视频推荐、音乐电台、社交网络等领域.但在冷启动,推荐的多样性等问题上传统的推荐系统仍存在缺陷.针对以上问题,论文使用场感知因子分离机FM模型做特征组合与处理高维稀疏特征,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作为Deep Q-Leanrning算法的值函数网络,使用Deep Q-Leanrning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作为决策函数解决推荐准确性与多样性问题.该算法在视频推荐的应用中,视频推荐准确度略高于传统的推荐算法,视频多样性推荐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8.
隐语义模型是一种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模型,由于其较好的推荐性能已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近些年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深度学习也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为进一步提高推荐系统的推荐性能,设计了一种结合隐语义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模型。通过对隐语义模型表示形式的等价转换,可以用深度神经网络表示隐语义模型,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隐语义协同过滤推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precision和recall评价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协同过滤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推荐算法中的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结合时间特征的协同过滤深度推荐算法(CNN-deep recommend algorithm with time,C-DRAWT)与基于多层感知机的结合时间特征的协同过滤深度推荐算法(MLP-deep recommend algorithm with time,M-DRAWT)。算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二进制来编码用户与项目的信息,缓解了one-hot编码的书籍稀疏性问题。提取出用户与项目的隐藏特征,将用户和项目的特征融合时间戳特征,分别输入到优化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层感知机进行,得到最新时刻的推荐项目。两个算法经过基于MovieLens-1M数据集的对比实验验证,得到的F1-Score值平均提高了0.78%,RMSE值平均提高了2.7%。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缓解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相比较于之前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协同过滤算法已广泛应用在推荐系统中,在实现新异性推荐功能中效果显著,但仍存在数据稀疏、扩展性差、冷启动等问题,需要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法进行优化.近几年,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目标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均取得突出成果,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与推荐算法结合,为构建新型推荐系统带来新的契机.本文提出一种新式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由栈式降噪自编码器和深度神经网络构成,学习得到用户和项目的潜在特征向量以及用户-项目之间的交互行为模型,有效解决数据稀疏问题从而提高系统推荐质量.该推荐算法模型通过MovieLens电影评分数据集测试,实验结果与SVD、PMF等传统推荐算法和经典自编码器模型算法作对比,其推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虽然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会话推荐算法可以有效地对会话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进行建模,并且可以结合注意力机制来刻画用户在会话中的主要目的,但它在进行会话建模的过程中无法绕过与用户主要目的不相关的物品,易受其影响以致降低推荐精度。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成对编码方案来将原始输入序列嵌入向量转化为一个三维张量表示,使得非相邻的行为也能够产生联系。通过二维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处理该张量以捕获非相邻物品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引入用于会话推荐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神经注意力推荐机(COS-NARM)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跳过序列中与用户主要目的不相关的物品。实验结果表明,COS-NARM模型在DIGINETICA等多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召回率和平均倒数排名(MRR)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且优于NARM、GRU-4Rec+等所有基线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欧氏距离引入COS-NARM模型,提出了OCOS-NARM模型。利用欧氏距离直接计算不同时刻兴趣间的相似度以减少模型的参数,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欧氏距离的引入不仅使得OCOS-NARM模型在DIGINETICA等多个真实数据集上的推荐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且使OCOS-NARM模型的训练时间相较COS-NARM模型缩短了14.84%,有效提高了模型的训练速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与图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如何使用深度学习来获得更高压缩比和更高质量的图像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问题之一。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整理,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压缩方法按照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总结与分析,对不同种方法分别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并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压缩算法的常用训练数据集、评价指标进行了介绍,根据深度学习在图像压缩领域中的优势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任俊伟  曾诚  肖丝雨  乔金霞  何鹏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164-3170
基于会话的推荐旨在根据当前用户的匿名会话的点击序列信息来预测用户的下一次点击行为。现有方法多数都是通过对用户会话点击序列的物品信息进行建模,并学习物品的向量表示,进而进行推荐。而作为一种粗粒度的信息,物品的类别信息对物品有聚合作用,可作为物品信息的重要补充。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会话的多粒度图神经网络推荐模型(SRMGNN)。首先,使用图神经网络(GNN)得到会话序列中的物品和物品类别的嵌入向量表示,并使用注意力网络捕捉用户的注意力信息;然后,将赋予了不同注意力权重值的物品和物品类别信息进行融合后,输入到门限循环单元(GRU)里;最后,通过GRU学习会话序列的物品时序信息,并给出推荐列表。在公开的Yoochoose数据集和Diginetica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增加了物品类别信息后的优势,且实验结果表明了在Precision@20和MRR@20这2种评价指标上,该模型相较于短期注意力/记忆优先级(STAMP)模型、神经注意力(NARM)模型、GRU4REC等8种模型均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智能问诊中,为了让医生快速提出合理的反问以提高医患对话效率,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反问生成方法。首先获取大量医患对话文本并进行标注;然后使用文本循环神经网络(TextRNN)、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二种分类模型分别对医生的陈述进行分类;再利用双向文本循环神经网络(TextRNN-B)、双向变形编码器(BERT)分类模型进行问题触发;设计六种不同的问答选取方式来模拟医疗咨询领域情景,采用开源神经机器翻译(OpenNMT)模型进行反问生成;最后对已生成的反问进行综合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TextRNN进行分类优于TextCNN,利用BERT模型进行问题触发优于TextRNN-B,采用OpenNMT模型在Window-top方式下实现反问生成时,使用双语评估替补(BLEU)和困惑度(PPL)指标进行评价的结果最好。所提方法验证了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反问生成中的有效性,可以有效解决智能问诊中医生反问生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邹斌  张聪 《计算机应用》2023,43(1):61-66
为提高拥挤场景下的人群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密集人群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添加空间与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用加强的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S-BiFPN)替代原网络中的多尺度特征金字塔(FPN),使网络对重要特征进行自主学习并加强对图像深层特征的提取;其次,引入多实例预测(MIP)算法对实例进行预测,以避免模型对拥挤场景下的目标造成漏检;最后,对模型中的非极大值抑制(NMS)进行优化,并额外增设一个交并比(IoU)阈值,以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项进行精确抑制。在开源的密集人群检测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相较于原Faster R-CNN算法,所提算法的平均精度(AP)提升5.6%,Jaccard指数值提升3.2%。所提算法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密集场景人群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研究者尝试利用深度学习来解决文本分类问题,特别是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颖且有效的分类方法。对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方法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和发展,分析多种典型分类方法的特点和性能,从准确率和运行时间方面对基础网络结构进行比较,表明深度神经网络较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用于文本分类时更具优势,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具有优秀的分类性能和泛化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深度文本分类模型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它在图像分类和分割、目标检测等的应用中表现出色,其强大的特征学习与特征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推崇。然而,CNN仍存在特征提取不完整、样本训练过拟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CNN的发展、CNN经典的网络模型及其组件,并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通过对CNN模型在图像分类中研究现状的综述,为CNN的进一步发展及研究方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婧  张青博  王斌 《计算机应用》2020,40(2):454-458
针对推荐系统算法中覆盖率和多样性偏低所带来的长尾问题,提出了一种长尾物品的推荐框架以及关注长尾物品的推荐算法FLTI。长尾物品的推荐框架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构建的,分为数据处理层、推荐算法层和推荐列表生成层。将FLTI算法加入到了框架中的推荐算法层,该算法首先计算了频繁推荐项以及非频繁推荐项,然后采用使用长尾物品替换频繁推荐项的方法来满足系统中指定的长尾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在Movielens 1M和BookCrossing数据集上,FLTI算法比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CF)算法、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ItemCF)算法、奇异值分解(SVD)推荐算法以及协同去噪自动编码(CDAE)算法在覆盖率指标上最多提高了51%,多样性指标上最多提高了59%。  相似文献   

19.
杨磊  赵红东  于快快 《计算机应用》2022,42(6):1869-1875
针对语音情感数据集规模小且数据维度高的特点,为解决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程依赖消失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关注局部信息导致输入序列内部各帧之间潜在关系没有被充分挖掘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多头注意力(MH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神经网络MHA-SVM用于语音情感识别(SER)。首先将原始音频数据输入MHA网络来训练MHA的参数并得到MHA的分类结果;然后将原始音频数据再次输入到预训练好的MHA中用于提取特征;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后使用SVM对得到的特征进行分类获得MHA-SVM的分类结果。充分评估MHA模块中头数和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后,发现MHA-SVM在IEMOCAP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69.6%。实验结果表明同基于RNN和CNN的模型相比,基于MHA机制的端到端模型更适合处理SER任务。  相似文献   

20.
陈郑淏  冯翱  何嘉 《计算机应用》2019,39(7):1936-1941
针对情感分类中传统二维卷积模型对特征语义信息的损耗以及时序特征表达能力匮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混合模型。首先,使用一维卷积替换二维卷积以保留更丰富的局部语义特征;再由池化层降维后进入循环神经网络层,整合特征之间的时序关系;最后,经过softmax层实现情感分类。在多个标准英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SST和MR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与传统统计方法和端到端深度学习方法相比有1至3个百分点的提升,而对网络各组成部分的分析验证了一维卷积和循环神经网络的引入有助于提升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