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环保印刷话油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刷常用油墨,按照其特点、用途和印刷方式的不同分类,可谓五花八门。如根据油墨主要成分划分,有卷筒纸及纸板印刷油墨、醇溶性印刷油墨和水性印刷油墨;根据油墨用途划分,有纸张印刷油墨、塑料油墨等:根据印刷领域划分,有普通油墨、特种油墨、防伪油墨等;根据印刷版型划分,有柔性凸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和网孔版印刷油墨及滚涂印刷油墨。  相似文献   

2.
《网印工业》2008,(2):54-55
网版印刷的蓬勃发展使得相应的各种新型网印油墨的发展加速,比如香味油墨、荧光油墨、发泡油墨、快干油墨等,这些油墨一般都是在常温下干燥,只有玻璃印刷和陶瓷印刷是在高温下干燥,所以耐高温油墨常指玻璃和陶瓷印刷用的油墨。耐高温油墨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和不同的印刷工艺,所要求的耐热温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凹印油墨的种类很多,用于包装印刷的凹版印纸油墨有包装纸、纸箱印刷油墨,餐巾纸、面巾纸印刷油墨,合成纸印刷油墨,食品包装纸及果品包装纸印刷油墨等。凹版印纸油墨根据其用途和油墨结构可分为十多个品种。美国凹版印刷油墨的分类方法见表1。  相似文献   

4.
绿色印刷中的环保油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油墨按其特点、用途和印刷方式的不同分类可谓五花八门。如根据油墨成分有卷筒纸及纸板印刷油墨、醇溶性印刷油墨和水性印刷油墨:根据油墨用途有纸张印刷油墨、塑料油墨等:根据印刷领域有普通油墨、特种油墨、防伪油墨等:根据印刷版型有柔性凸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和网孔版印刷油墨及滚涂印刷油墨。在众多油墨中,  相似文献   

5.
成初 《广东印刷》2005,(2):64-64
近日,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副秘书长刘克谦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对我国印刷油墨需求情况做了一番市场预测。他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各种高档包装印刷、票据印刷、证件印刷、有价证券印刷、钞票印刷等迅速扩大,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特种防伪油墨、专用油墨、各种环保型油墨的市场需求量从整体上来看呈上升趋势。刘克谦说,到2005年年底,我国印刷油墨消费总量将达到3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你可以从一种看起来很普通的丝印方法获得明显的实惠,这种方法就是用UV油墨和普通油墨印刷同一印件。利用这种方法,甚至可以在需特种油墨方可印刷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用简单的话来说那就是低投入、高产出。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两种油墨配合使用印刷得到的印品效果丝毫不逊于特种油墨印刷的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减轻了丝印者对特种油墨的依赖性,减少了油墨的浪费和存贮油墨的成本。 事实上,影响印品效果的成本的每一步工序都值得人们深入研究。本文就采用UV油墨 普  相似文献   

7.
《印刷工业》2010,(6):63-63
2010年5月12日,爱色丽发布了第6版InkFormulation油墨配色软件。爱色丽InkFormulation为胶印油墨、柔性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和丝网印刷油墨提供快速、准确、一致的油墨配色.配方创建.存储、审批和检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宋强 《广东印刷》1997,(6):34-34
油墨的干燥性对印刷有着较大影响。特别是在丝网印刷中,由于油墨滞网时间较长,印迹墨层较厚。因此,油墨良好的干燥性在丝网中就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金属为底基的印刷中,根据所需情况,我们可能会采用溶解性油墨或者UV油墨。但是对于不同的金属材料,要达到最理想的印刷效果应使用哪种类型的油墨呢?为什么有时候采用UV油墨印出的效果很好,而有时候却不尽人意呢?有时候用某种传统的溶解性油墨印刷的产品,若用UV油墨印刷就不太理想了。本文将  相似文献   

10.
简任保 《网印工业》1999,(2):10-11,19
日本共荣株式会社油墨部一直把丝网印刷油墨大陆市场作为其技术服务区域,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油墨及优质服务。现今已在全国部分地区都有代理商,并反映良好。1999年计划在广东省中山市投资生产自干型丝网印刷油墨、焗干型丝网印刷油墨及UV丝网印刷油墨,月产量  相似文献   

11.
UV油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刷包装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油墨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使我国在最近十几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油墨制造大国之一。到2010年底,中国印刷油墨年消费总量已超过43万t。随着我国胶印市场的快速稳步发展,胶印油墨得到了  相似文献   

12.
一、TJN皱纹花样油墨ATJN皱纹花样油墨A(以下简称TJN油墨A)是皱纹花样印刷系统中使用的紫外固化油墨(以下简称UV油墨)。此油墨印于承印物经UV干燥后会在承印物表面产生一种特别的皱纹效果,是精品包装印刷如烟、酒、服装等包装品印刷及标牌网印的理想选择。用途:纸、复合纸、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及其他材料上的印刷。使用方法:一般使用100-150目、膜厚20-30mμ的丝网印版,如果使用厚膜印刷的方法,皱纹花样更加显著。固化:引皱装置(紫外灯2支)十紫外线(UV)固化照射装置,传送带速度控制在5m/min左右。…  相似文献   

13.
网版印刷的蓬勃发展,使得相应的各种新型网印油墨的发展也很迅速,比如有香味油墨、荧光油墨、发泡油墨、快固油墨等,这些油墨一般都是在常温下干燥,只有玻璃印刷和陶瓷印刷是在高温下干燥.所以耐高温油墨常指玻璃和陶瓷印刷用的油墨.耐高温油墨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和不同的印刷工艺,所要求的耐热的温度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柔印水基油墨的印刷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水基油墨已在国外的包装印刷和商业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我国目前的柔印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即便是使用进口高价水基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也同样经常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为此,本文将研究水基油墨的组成,分析其印刷特性,以供从事柔性版印刷的同行们参考。 水基油墨一般由不溶性颜料、水溶性或水分散性树脂、纯净的水和少量的醇及助剂组成。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环保油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绿色印刷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调整并引导着全球印刷行业的发展,“绿色”、“环保”、“低碳”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环保油墨的应用是响应绿色印刷的实际行动之一,近年来环保油墨在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中开始应用,在未来几年,环保油墨的广泛应用将是大势所趋。目前的环保油墨有水性油墨、能量固化油墨、醇溶性油墨、大豆油墨、生物油墨、数字印刷油墨。以下主要对于其中的几种油墨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6.
池涛 《今日印刷》2004,(9):14-15
防伪印刷油墨是防伪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油墨是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现今.防伪印刷油墨的使用非常广泛.如在各种票证、单据、商标及标识等的防伪印刷上.都使用防伪印刷油墨。这也主要是由于防伪印刷油墨具有防伪技术实施方便、成本低廉、隐蔽性较好.色彩鲜艳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开发的防伪印刷使用的油墨已达到几十种,按其添加物质反应特性与检测方法来分.大体上可以分为荧光油墨、紫外光油墨、热(温)致变油墨、湿敏变色油墨.反应变色油墨、摩擦变色油墨、红外防伪油墨、防涂改油墨、隐形油墨.磁性油墨、化学加密防伪油墨等.目前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后期出现的柔性版印刷是在轮转凸版印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期印刷油墨是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苯胺染料,其印刷性能、色泽、遮盖力、附着牢度都存在很大问题。随着柔性版印刷技术的发展,现在完全废弃了苯胺油墨,已发展有醇基、水基、聚酰胺型、丙烯酸型、UV型等。 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是低粘度并能快速干燥,油墨的粘度较低,流动性能良好,这与平版、凸版所采用的糊状油墨形成鲜明的对照。正是由于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低粘度的特性,柔性版印刷机才能成功地采用非常简单的网纹传墨辊输墨系统,使传墨性能良好。同时由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两年,随着包装印刷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大多数油墨制造商的销售额均取得了一定增长。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油墨制造商在其运营过程中承受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油墨制造商仍把握住了当前包装印刷市场对油墨的需求方向,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型包装印刷油墨,使油墨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油墨市场向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印刷油墨生产量初步预计比2012年  相似文献   

19.
丁一 《今日印刷》2004,(9):52-53
柔性版油墨连同凹印油墨和胶印油墨等一般印刷的油墨的基本组成,由着色剂、连结料、辅助剂构成。其中,连结料成分是靠油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目的,以及用途适性来选择,从而确定印刷油墨的特性。与高粘度糊状的胶印油墨相比,低粘度液状的柔性版油墨和凹印油墨共同的原料成分较多,而且与油墨设计相关的要素技术,如颜料分散、树脂设计、印刷适性评估等共同之处也很多。  相似文献   

20.
刘永庆 《网印工业》1999,(1):24-24,31
搞印刷的朋友们,特别是丝网印刷的人都听说或使用过发光油墨、示温变色油墨、液晶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等。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有趣的电子油墨。 据美国ABC新闻报导,有一种新型报纸不久将会产生,人们能够把每天看过的这种旧报纸直接翻新,变成内容全新的新报纸,它是采用电子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