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芜湖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芜湖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我们于1997年对芜湖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芜湖市市区29所学校7~18岁中小学生27247名,其中男生14543名,女生12704名。1.2方法: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评价方法与标准按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全国学生营养评价标准)进行评定。2结果2.1我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X2=64.72,P<0.01),小学生肥胖率高于中学生(X2=7.87,P<0.05);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2.
四川仪陇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四川省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改善西部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的要求,测量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采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对10490名学生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4.90%、5.74%、1.90%。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男生,重点中学学生>普通中学学生>普通小学学生>重点小学学生。青春期前及青春早期(7~12岁)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显著高于7~14岁男生。结论 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当提倡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3.
永州市冷水滩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按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年报表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我区城乡8898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根据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来评价确定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肥胖率2.3%,营养不良率为30.4%,在营养不良学生中,轻度占87.4%,中重度点12.6%,从营养不良率来看,中学生(34.1%)高于小学生(25.9%),农村学生(36.1%)高于城区学生(26.7%),女生(36.2%)高于男生(25.2%),从肥胖率来看,小学生(3.1%)高于中学生(1.7%),城区学生(2.8%)高于农村学生(0.8%),而男女学生相近(2.3%)。[结论]我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与1985调查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率(30%)基本一致,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祁东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998~2003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 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 祁东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建始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为防治学生营养不正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2年建始县7~18岁学生7926名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9.64%.营养过剩率为13.17%(其中超重率为8.29%,肥胖率为4.88%)。营养不良率显低于1995年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水平,而肥胖率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女生显高于男生.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率男生显高于女生.中学生低于小学生结论建始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问题并存.青春期营养干预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海口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和掌握海口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海口市12所监测点校3042名中小学生进行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8.79%,营养良好率为50.26%,营养过剩率为10.95%。女生营养不良率(43.52%)高于男生(33.97),中学生营养不良率(43.02%)高于小学生(34.08%)。结论:海口市学生营养欠佳状况仍较严重,有必要在学生中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2005年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颖乡市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营养改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1985年)”为评价标准,对参加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新乡市市区1161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乡市市区中小学生50%以上营养状况良好;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3.10%,女生所占比例高于男生;超重率为16.54%,肥胖率为18.26%,超重与肥胖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结论新乡市中小学生营养正常检出率2005年高于1995年;营养不良的防治工作要以女生为重点;超重肥胖的防治工作应引起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且应以男生和小学生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对中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于1993年对绥滨农场14~16岁600名中学生(男284名.女316名)。俄最近学生身高、体重的检查数据用身高标准体重方法.按全国制定的中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为标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学生体重在上述标准体事100%土10%者,属于正常范围.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90%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体重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结果:男学生轻度营养不良为28.2%(别/‘2}!),中度营养不良为5.6/(16/284),超重为6.3%(18/284),肥胖为3.5%…  相似文献   

9.
邓祥云  李夏红 《中国校医》2003,17(4):327-327
目的 为了解泰兴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对高中、初中、小学各两所学校计13676名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泰兴市营养不良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为轻度营养不良,占91.78%,小学、初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高中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肥胖占调查人数的21.88%,初中学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小学、高中学生,且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 要切实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卫生教育,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仪陇县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方法]2001年上半年,选择仪陇县部分中小学生,测量身高、体重,采用营养评价参考标准(身高标准体重)进行营养评价。[结果]26928名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76%、6.56%、1.64%。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城郊学校学生>城区学校学生>乡镇学校学生。[结论]仪陇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提倡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推行“学生饮用能计划”,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评价重庆市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生2013—2019年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12个贫困农村地区,采用随机抽样原则,每地区每年抽取不低于10.00%的小学和初中,每年级抽取不少于40名学生,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对其营养不良状况进行评估,分析2013—2019年营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龙州县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龙州县15所小学和5所初中2011-2012学年18 612名中小学生的健康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全县2012年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总检出率为10.93%(2 034/18 612),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2000年全国学生调查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x2=70.21,P<0.00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x2=116.47,P<0.005)、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x2=36.17,P<0.005);营养过剩(超重+肥胖)检出率较低,营养过剩(超重+肥胖)率女生高于男生(x2=8.43,P<0.05)、小学生高于中学生(x2=9.78,P<0.005)、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x2=116.75,P<0.005)。结论龙州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突出,应尽快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健康行为现状,为提出针对性的营养改善及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度北京市全部在校1 024 471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采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33 82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0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78%。女生肥胖检出率(15.83%)低于男生(29.44%),营养不良率(18.13%)高于男生(9.76%);城区学生肥胖检出率(19.99%)低于郊区(20.76%),营养不良检出率(14.13%)高于郊区(13.27%);小学生肥胖检出率(20.70%)高于中学生(19.81%),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15.46%)高于小学生(12.42%)。郊区学生不健康饮食和运动行为发生情况普遍高于城区学生,更多的女生不吃早餐,更多的男生常吃西式快餐,男生运动锻炼行为好于女生,男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长于女生。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应依据不同性别、地区相关行为的发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陵市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为制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8482名铜陵市区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和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11年中小学生健康检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铜陵市中小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曲线图上看,男女生身高在lO和17岁时出现2次交叉,体重在15和17岁时出现2次交叉,身高突增峰值的年龄男生为11岁,女生为10岁。2011年铜陵市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19.4%、11.1%和12.2%。营养不良率高中生高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率和肥胖率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陵市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以营养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营养,控制肥胖的发生率。防治营养不良重点应放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女生;防治肥胖重点应放在初中阶段,尤其是男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乌鲁木齐市7~ 18岁汉族学生1985-2014年30年营养状况动态变化,为制定学生相关的营养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筛查学生生长迟缓和消瘦,采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结果 1985-2014年,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大幅下降,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由1985年的32.8%,26.1%,30.6%,24.0%下降到2014年的5.2%,8.2%,8.8%,9.7%,乡村的下降幅度高于城市;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大幅提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营养过剩检出率分别由1985年的0.7%,1.0%,0.8%,0.8%上升为2014年的42.2%,23.2%,31.2%,17.5%,男生上升幅度大于女生;小学段城市男生的营养状况变化幅度最为明显.结论 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状况自1985年以来得到较大的改善,并与全国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趋势一致,乡村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向改善应得到进一步的重视,需要重点关注7~ 12岁城市小学生的营养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安市享受“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了11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10%的小学和初中共31941名享受“计划”的学生,按照统一标准测量调查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结果6~15岁男生营养不良率10.58%(生长迟缓率2.40%,消瘦率8.18%),超重率14.23%,肥胖率11.22%。6~15岁女生营养不良率8.56%(生长迟缓率2.17%,消瘦率6.40%),超重率10.43%,肥胖率7.56%。对不同性别、学段、供餐模式、学校所在地的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比较。男生营养不良率(10.58%)高于女生(8.56%)(P<0.05),超重合肥胖率(25.45%)高于女生(17.99%)(P<0.05)。6~12岁组超重合肥胖率(22.82%)高于13~15岁组(16.06%)(P<0.05)。学校所在地在城区的学校,超重合肥胖率较高(26.10%)(P<0.05)。食堂供餐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10.93%)(P<0.05),企业加餐学生超重合肥胖率较高(25.18%)(P<0.05)。结论西安市享受“计划”的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关注男生及食堂供餐学校的营养不良情况,关注男生、6~12岁组学生、城区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建议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同时,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避免超重肥胖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涪城区城区儿童青少年近年来生长发育趋势及现状,为制定本地区针对性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该城区7所中小学共计4 854名9~18岁学生的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重,采用身高、体重、超重率等指标反应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2016—2018年间该城区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三年整体水平持平;与全国身高发育水平比较,各年龄段男女均处于全国中等或中上等水平;三年间的超重率、肥胖率、营养不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018年资料显示,总体超重率12.73%,肥胖率6.36%,合计为营养过剩率19.09%,远大于营养不良率(6.90%)。其中男生超重率、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4.48%、9.12%;女生超重率、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1.02%、4.74%,均为男生明显大于女生(P<0.05),肥胖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分年龄段比较营养状况,低年龄组超重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P<0.05)、肥胖率明显高于中、高年龄组(P<0.05);高年龄组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中年龄组(P<0.05)。结论 该地区儿童青少年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双重问题,近年来无改善的趋势,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超重率、肥胖率、营养不良率有明显差异,提示在制定健康促进策略与措施时应把握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2013年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2013年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开展学生营养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青岛市四区13所中小学8 564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采用2007年WHO生长参照值筛查生长迟滞和消瘦。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筛查超重、肥胖分类标准》(WGOC)筛查学生超重、肥胖。结果 2013年青岛市中小学生消瘦、生长迟滞、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57%、1.20%、14.76%、14.51%。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1)。城市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农村(P<0.01),农村消瘦、生长迟滞检出率均高于城市(P<0.01)。结论青岛市中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的问题,特别是男生、城市营养过剩问题应得到重视。加强学校营养工作,增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是改善学生营养现况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新乡市城区部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郑云庭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67-1167,116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9月,在新乡市城区抽取4所中小学校的1200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根据身高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调查1 200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25%,超重率为9.83%,肥胖率为10.17%。营养不良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P<0.01);超重率、肥胖率小学生高于高中生,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新乡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有降低趋势,超重、肥胖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贫血患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35所中小学校7~19岁学生80036名进行体格检查,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和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7.17%,小学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学女生高于男生(P〈0.01);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5.09%,中小学均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在学段的分布上,贫血患病率和营养不良检出率中学生均高于小学生(P〈0.01)。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贫血和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应制定多方面多层次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