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RCC1与DNA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RCC1是影响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的第一个哺乳类动物基因。XRCC1通过与PARP、DNA连接酶Ⅲ和DNA多聚酶β等作用,在DNA损伤时单链断裂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现就XRCC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XRCC1在DNA修复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细胞同源重组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环境因素可以引起DNA分子的损伤,目前已知参与DNA分子损伤修复的机制有两种,非同源性末端连接机制和同源重组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的蛋白主要有Rad51、Dmc1、XRCC2和XRCC3蛋白等。其中Rad51蛋白在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它首先与XRCC3、XRCC5和Rad51C蛋白形成一复合体,在体细胞中复合体与Rad52蛋白结合,修复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的DNA损伤,而在生殖细胞中与Dmc1蛋白结合,修复减数分裂产生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细胞同源重组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环境因素可以引起 DNA分子的损伤 ,目前已知参与 DNA分子损伤修复的机制有两种 ,非同源性末端连接机制和同源重组机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同源重组修复的蛋白主要有 Rad5 1、Dmc1、XRCC2和 XRCC3蛋白等。其中 Rad5 1蛋白在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它首先与 XRCC3、XRCC5和 Rad5 1C蛋白形成一复合体 ,在体细胞中复合体与 Rad5 2蛋白结合 ,修复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的 DNA损伤 ,而在生殖细胞中与 Dmc1蛋白结合 ,修复减数分裂产生的 DNA损伤。  相似文献   

4.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通路是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通路,通路中的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human 8-oxoguanine glycosylase,hOGG1),人类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MutY homolog(MUTY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BER通路中重要的酶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修复障碍,最终引起癌症发生.DNA损伤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BER通路基因hOGG1Ser326Cys,XRCC1 Arg194Trp,XRCC1 Arg280His,XRCC1 Arg399Gln,XRCC1-77T>C和MUTYHHis324Gln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的研究进行汇总,并探讨了多项研究对BE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肺癌亚型的关系以及与吸烟之间关系.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受多因素影响,其相关性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通路是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通路,通路中的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human 8-oxoguanine glycosylase,hOGG1),人类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MutY homolog(MUTY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BER通路中重要的酶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修复障碍,最终引起癌症发生.DNA损伤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BER通路基因hOGG1Ser326Cys,XRCC1 Arg194Trp,XRCC1 Arg280His,XRCC1 Arg399Gln,XRCC1-77T>C和MUTYHHis324Gln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的研究进行汇总,并探讨了多项研究对BE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肺癌亚型的关系以及与吸烟之间关系.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受多因素影响,其相关性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通路是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通路,通路中的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基因(human 8-oxoguanine glycosylase,hOGG1),人类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MutY homolog(MUTY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BER通路中重要的酶和蛋白质的功能,导致修复障碍,最终引起癌症发生.DNA损伤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BER通路基因hOGG1Ser326Cys,XRCC1 Arg194Trp,XRCC1 Arg280His,XRCC1 Arg399Gln,XRCC1-77T>C和MUTYHHis324Gln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的研究进行汇总,并探讨了多项研究对BER基因多态性与不同肺癌亚型的关系以及与吸烟之间关系.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受多因素影响,其相关性尚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 1)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参与DNA单链断裂和碱基损伤修复,位于人染色体19q13.2,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导致相应的氨基酸改变.对其生物学特性、结构功能、基因多态与疾病易感性等方面的研究,可深入理解XRCC 1基因多态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个体易感性的重要影响,其可能是某些疾病如癌症发生中潜在的易感标志物,对特定亚人群的筛检、预防和指导临床用药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因子3(X-ray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3,XRCC3)基因Thr241Met多态性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AFB1高污染区广西地区257例HCC患者和711名对照人群的XRCC3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XRCC3 3种基因型(Thr/Thr、Thr/Met、Met/Met)中带有Met者与HCC的易感性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与Met数量呈正相关(校正风险值OR分别为2.20和8.56);(2)XRCC3突变基因型多态与血白细胞AFB1-DNA加合物水平在HCC发生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校正OR:2.34~20.44,P<0.01).结论 XRCC3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相关,且这种多态性与AFB1暴露水平在HCC发生中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检测正常人宫颈癌易感基因XRCC1 Arg194Trp位点多态性改变.方法 提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XRCC1 基因 Arg194Trp位点,扩增产物进行小扩增子基因分型分析.并应用测序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HRM检测结果分别显示3种基因型:XRCC1 Arg194Arg(C/C)、XRCC1 Arg194Trp(C/T)和XRCC1 Trp194Trp(T/T).测序结果与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应用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可以对XRCC1 Arg194Trp进行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相关性。方法 用PCR-RFLP法检测182例TAO患者和182例健康对照者的XRCC1-Arg399Gln多态性。结果 TAO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分布有差异, TAO组突变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与野生型(GG)相比,携带变异基因的个体(GA+AA)可增加TAO的发病风险(OR值为1.863,95%CI为1.228~2.826,P<0.05)。对于TAO,携带变异基因或吸烟单一因素的OR值分别为1.343(95%CI 0.764~2.36)和2.0274(95%CI 1.121~3.667),但携带变异基因者如果吸烟,OR值则高达4.981(95%CI 2.697~9.1998)。结论 XRCC1Arg399G1n位点A等位基因(Gln)可能是TAO的易感基因,其多态与吸烟可能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检测正常人宫颈癌易感基因XRCC1 Arg194Trp位点多态性改变.方法 提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XRCC1 基因 Arg194Trp位点,扩增产物进行小扩增子基因分型分析.并应用测序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HRM检测结果分别显示3种基因型:XRCC1 Arg194Arg(C/C)、XRCC1 Arg194Trp(C/T)和XRCC1 Trp194Trp(T/T).测序结果与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应用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可以对XRCC1 Arg194Trp进行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检测正常人宫颈癌易感基因XRCC1 Arg194Trp位点多态性改变.方法 提取10例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XRCC1 基因 Arg194Trp位点,扩增产物进行小扩增子基因分型分析.并应用测序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HRM检测结果分别显示3种基因型:XRCC1 Arg194Arg(C/C)、XRCC1 Arg194Trp(C/T)和XRCC1 Trp194Trp(T/T).测序结果与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应用小扩增子基因分型方法可以对XRCC1 Arg194Trp进行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遗传位点399多态性对中国人群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有关XRCC1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关联的6篇相互独立研究文献,对1072原发肝癌病例和1400健康人进行Meta分析和关联研究。结果通过XRCC1 399位点所有数据研究,经等位基因病例对照,等位基因G的OR值(95%CI)为1.23(0.96,1.59),=0.11;与基因型AA比较,基因型AG+GG的OR值(95%CI)为1.33(0.92,1.92),=0.13,说明该位点多态性对原发性肝癌发生不是危险因子。通过层次分析,在乙肝或黄曲霉素暴露所诱导的那80%的肝癌患者中,该位点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因子在未知病因所诱导的肝癌患者中,该位点未显示对原发性肝癌发生危险作用。结论中国人群XRCC1基因遗传位点399与乙肝或黄曲霉素暴露所诱导的肝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4.
XRCC1、hOGG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XRCC1)、8-羟基鸟嘌呤修复酶基因(human 8-oxoguanine glycosylase I,hOGG1)多态性与喉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了72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患者和随机抽样的72例无肿瘤、无遗传病对照者XRCC1-Arg399Gln、hOGG1-Ser326Cys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XRCC1第399位密码子杂合型(Arg/Gln)及突变型(Gln/Gln)和hOGG1第326位密码子杂合型(Ser/Cys)及突变型(Cys/Cys)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携带XRCC1-399野生型(Arg/Arg)、hOGG1-326野生型(Ser/Ser)个体相比,携带该基因型的个体喉癌的发病风险分别升高了3.37和2.54倍.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相比,携带XRCC1、hOGG1各基因型的个体的喉癌发病风险差异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xH12=0.15,xH22=0.28,P>0.05).结论 XRCC1-399位点Arg→Gln和hOGG1-326位点Ser→Cys的氨基酸替换可能导致喉癌的发病风险增加,XRCC1-Arg399Gln、hOGG1-Ser326Cys多态性可能与喉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DNA连接酶Ⅰ和DNA多聚酶α在DNA复制中起作用,DNA连接酶Ⅱ和DNA多聚酶β在DNA修复中起作用。已报  相似文献   

16.
基因的稳定性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DNA随时面临损伤因子的威胁,一旦DNA发生不可逆损伤将会导致基因的不稳定,甚至诱发肿瘤形成。但机体具有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调控系统可以及时修复损伤的DNA以维持基因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Rad9、Rad1、Hus1基因参与DNA的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确关系。本文将对目前Rad9、Rad1、Hus1基因的研究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抑制酪氨酸磷酸酶2(SHP2)活性介导DNA损伤修复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SHP2特异性抑制剂PHPS1(5、10、15、20μmol/L)处理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Western blot测定SHP2磷酸化水平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不同剂量放射线(2、4、6、8 Gy)处理SiH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验分为对照组、PHPS1组、6 Gy组、PHPS1+6 Gy组,经过20μmol/L PHPS1或(和)6 Gy处理后,MTT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抑制率,EdU染色检测4组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4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4组细胞内组蛋白H2AX磷酸化(γ-H2AX)焦点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测定4组细胞内DNA损伤修复相关途径分子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X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XRCC4)、重组蛋白A51(RAD51)、乳腺癌易感蛋白1(BRCA1)、p53结合蛋白1(53BP1)蛋白表达。结果 与未经PHPS处理的细胞比较,10、15、20μmol/LPH...  相似文献   

18.
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DNA损伤,细胞有一套应答修复机制。其中细胞周期阻滞在DNA损伤应答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修复受损DNA创造了条件。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细胞周期检查点等方面。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损伤位点募集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KKs)可引起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等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招募的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综述了主要DNA损伤修复形式与细胞周期阻滞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DNA损伤修复过程表观遗传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可诱发细胞DNA损伤,损伤后DNA损伤位点被相关损伤感受器识别,激活相应的修复通路进行DNA修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状态、蛋白翻译后修饰、染色质重塑、miRNA等修饰方式参与了DNA的损伤修复.文章通过不同损伤修复通路中这些修饰的特点,阐述表观遗传学改变在DNA损伤修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老化过程中DNA损伤的两个可能作用:一是细胞的修复系统在有机体的一生中保持不变,但可能不足以修复损伤的DNA。另一个可能是细胞的修复能力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导致老年动物中DNA损伤的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