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水隧洞作为引调水工程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引调水工程的整体质量。为避免在运营期间造成非必要的经济损失,结合西北地区寒冷干旱特征,建立引水隧洞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用未确知测度理论(Unascertained measure theory,UMT)模型进行结构安全评价。采用改进G2-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AEW)进行主客观权重计算,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计算,在未确知测度理论基础上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安全等级识别。运用该模型以引大入秦1^#挪威隧洞中4个典型断面进行结构安全评价,得出各断面安全等级,洞段4+757.50~4+797.00与洞段5+071.00~5+135.00评价结果为结构存在轻微破坏,洞段4+247.01~4+281.60和洞段6+240.00~6+346.26评价结果为结构存在较严重破坏。通过论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该模型对西北地区引水隧洞安全评价有效并且实用,可运用于长距离输水工程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滇中引水工程隧洞施工安全风险,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风险因子须提前预判。考虑隧洞施工孕险环境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等因素,结合规范和工程实际,遴选出8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构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G2、反熵权法(AEW)计算指标主客观权重,通过未确知测度理论(UMT)并引入障碍因子诊断,建立改进的G2-AEW-UMT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某工程7#隧洞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隧洞斜井段、进口段和出口段障碍度最高的是气候条件,障碍度分别为27.79%,32.97%,29.75%;上游段主要障碍因子为地质条件,障碍度为28.93%;下游段主要障碍因子为水文条件,障碍度为22.96%;综合诊断表明影响7#隧洞施工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气候、水文和环境条件,其障碍度均值之和达到49.55%,风险范围程度为62.5%,综合评价该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于中风险,对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该模型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将未确知测度理论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应用于水工隧洞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8):67-70
以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评价对象,结合城市水生态建设的特点,参照《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DB37/T 2172—2012),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5个方面选取了23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未确知测度模型进行评价。在未确知测度模型构建上,引入了改进的熵权理论,有效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观赋值的弊端。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对2015年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洛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效果为良,其中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管理建设方面效果尤为显著,水文化建设效果不甚理想;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该市建设现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对大坝变形进行预测时,观测序列中的粗差不可避免地影响预测精度,同时,监测序列较短也会影响预测的精度,针对这些情况,将未确知滤波法和灰色模型应用到大坝变形预测中。首先利用未确知滤波法对大坝变形监测序列进行粗差识别,并修正粗差,再采用灰色模型预测大坝的变形。实例分析表明,通过 2 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的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纪洪隧洞总长9.85 km,其中有3.7 km土洞段。隧洞出口边坡及隧洞开挖揭露地质情况发现,洞内土体含水量较高,地下水丰富,且含有中等膨胀土,土体稳定性极差。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鄂北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土洞施工方法进行研究论证,最后确定采用三台阶法施工,较好地解决了膨胀土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块体理论计算洞周关键块体净滑力,论证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厂房轴线的方位是比较合适的,但宜向北方向偏转;从随机块体和定位块体稳定初步分析结果来看,断层在地下厂房中形成大规模不稳定的块体可能性较小,个别块体在抗剪(纯摩)安全系数小于1.0,但在系统锚固措施下或局部加强支护、略加考虑抗剪断效应,其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说明本阶段设计拟定的系统锚固措施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南某水电站引水隧洞TBM施工中的围岩分类问题,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验证,在基于TBM掘进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岩石强度的地质因素,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了回归方程,并将其应用在各围岩类别的地质分值上进行验证,得到的预测分值与现场地质分值吻合率较高,以此预测围岩质量。研究成果为以后TBM施工条件下隧洞围岩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模型在贫信息、小样本的非线性系统建模中具有明显优势,适合对时间序列较短时的需水量进行预测。该文针对基本灰色预测模型背景值构造不合理及未充分利用新信息的缺点,采用重构背景值和等维递补原理对基本GM(1,1)模型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模型对惠州市工业需水量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可作为城市需水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南某水电站引水隧洞TBM施工中的围岩分类问题,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验证,在基于TBM掘进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岩石强度的地质因素,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了回归方程,并将其应用在各围岩类别的地质分值上进行验证,得到的预测分值与现场地质分值吻合率较高,以此预测围岩质量。研究成果为以后TBM施工条件下隧洞围岩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万星  周建中 《水力发电》2007,33(6):69-72,88
研究过程中分析比较了人工神经网络和灰色模型的优缺点,尝试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改进灰色模型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出了改进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新的耦合方式发挥了灰色预测方法中累加生成的优点,便于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又避免了灰色预测方法带来的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是一种新的有益探索;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作为解决鄂北地区干旱问题的一项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其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同时通过对当地水资源、外引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供需关系的统筹考虑,既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又推动当地节水型社会建设。本文介绍的鄂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突破了传统的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思路,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西南某深埋长隧道位于全新世区域活动断裂带。为了解断裂带的地应力分布情况,现场开展了钻孔岩石取芯分析工作。根据钻孔实测资料,利用莫尔-库仑模型,对隧洞周围的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掌握了应力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无支护条件下,隧洞围岩在断裂带出露处可发生极严重变形,对施工安全有重大影响。建议施工时,采用超前支护,开挖后及时实施二次衬砌等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分析深埋长隧洞围岩应力和应变为目标,考虑隧洞施工方式,围岩支护形式等因素,通过数值计算,动态模拟隧洞施工过程,获取了黄三段输水隧洞初期支护后的围岩变形情况以及围岩与衬砌相互作用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采用设计的初期支护形式,可有效控制不良洞段的围岩变形,Ⅳ、Ⅴ类围岩最大收敛变形满足规范设计要求。Ⅳ、Ⅴ类围岩与衬砌间的相互作用力随衬砌浇筑时距掌子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在距掌子面约4倍洞径后降幅微小。通过对比分析经验方法与数值方法所确定围岩压力成果,确定了衬砌结构设计所需的围岩压力指标,为黄三段输水隧洞设计提供了依据,分析方法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影响洞壁块体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节理裂隙组合,而相同的节理组合在不同洞向的洞段中形成的不稳定体情况也不一样,对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Ⅱ~Ⅲ类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不利的节理组合对Ⅱ~Ⅲ类围岩洞壁稳定的影响,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开挖及支护型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GM(1.1)模型及其改进模型预测渭河天水段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GM(1.1)模型、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2004至2010年渭河对天水段水质污染物时发现,二者对于某些污染物预测精度不高,而且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精度未必一定高于GM(1.1)模型。在这种情形下,应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未来五年渭河水质的变化及其水质污染物突变的时刻。分析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和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