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候钢 《住宅科技》1991,(12):38-39
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行,人们迫切需要能够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人口、生活方式及爱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随意安排分隔的新型住宅。由于“SAR”法设计的大开间式住宅可采用活动式轻质隔墙,室内分隔具有随意可变性,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大开间式住宅空间的分隔,目前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小枫 《中国厨卫》2004,(10):62-63
将厨房中的吊柜设计为上翻门,不仅可以让柜内的物品一览无遗,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可是如果我们在从吊柜中取物品时还要用一只手撑着柜门,就显得十分不方便了,这时,我们需要随意停的帮助。“随意停”是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它是用于支撑橱柜上翻门的机械臂。随意停通常有三种,机械、气压和液压,三种方式各有千秋,其中机械类的最大特点为:可以随意调节。这一款法拉利随意停就具有非常灵活的可调节性,能按使用的喜好,调节开门角度以及支撑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破茧成蝶     
卢迅 《现代装饰》2007,(4):90-97
蒙德利安曾经说过,世界上所有的颜色都是以红、黄、蓝这三种基本色彩构成的。 空间设计中借助了蒙德利安的《红黄蓝构图》,利用简单的线条与原色的构成,像是随意拼凑.随意涂抹的效果,却是一种平衡感和一种抽象的稳定感。这些设计都与广告公司的职业特色紧密相连的。为使办公空间更显开阔,更能促进员工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开放式的工作空间和大量的非正式工作场所取代了封闭式的办公室,凭借鲜明的色彩对比,材料和形式有机结合体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感空间。  相似文献   

4.
谈谈步行街的路面设计郭之宾有人说,中国人交往的空间是街道,而西方人交往的空间是广场。这话虽不无道理,但又不尽然。比如,法国的香榭里舍大道,人们可以在上面漫步谈心。而中国古代的庙会,又无疑是人们进行社交,购物的广场性空间。在我国传统的空间意识中,空间和...  相似文献   

5.
正室内陈设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也是每个人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它能够影响居住者的心情与情绪,而一个好的室内设计更能够改变和提高生活和质量。如今,人们追求个性、随意的生活态度,喜欢在室内装修中融入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打造富有个性色彩的家。软装陈设是这些特质最为有效的载体,色彩的注入,图案、纹理的运用以及恰当的软装陈设,不但凸显和提升空间的独特气质,掩饰建筑设计中的折中之处,也为空间注入了丰富的表情,彰显居住者的个性、品位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思考随机性     
<正>长物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蔡长泽分享了对事物之间的偶然而随机产生的联系的思考,比如受石窟的启发,探讨装置空间1000种使用的可能性,以及让它们与城市具体功能发生关系。然而,当下他希望装置能以更自由和日常的方式介入生活,而非一种预设模式。进而延伸到建筑实践中,则是通过一些随意的、轻松的、无用的、非正式的方式接入日常生活空间。例如,塞内加尔“和平馆”借鉴当地建造方式塑造了“无用”的神圣空间,来应对未来使用的各种可能。而在理想校园的设计中,以非正式空间作为面对未来教育改革的一种应对的姿态。  相似文献   

7.
概述1 中西方传统城市空间形态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城市、特别是北京旧城,城市空间的核心是宫殿或府衙,是禁止随意出入的封闭性空间。而西方城市、特别是许多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空间的核心是城市中心广场,是开放性空间(见图)。1中西方传统城市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形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国的住宅建设在质和量上都得到极大发展,同时,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这种转变直接明了地表现在人们的居住观念中。因此,一方面标准化住宅单元设计模式已向大厅小房转化;另一方面,利用装修手段来改造旧房空间。于是对于近年蓬勃发展的家庭装修业来说,改造原室内空间成为非常普遍的情况。这其中有些装修不考虑原建筑的结构,随意拆墙挖洞,而为一个危险的信号。但如何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改造空间环境,是值得探索的问题。以下是一住宅装修改造实例。  相似文献   

9.
恋上桑拿浴     
《家饰》2007,(2):116-119
说到桑拿浴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不仅是一种对人们身体有益的保健浴种,有浴室逐渐变成享受空间的今天,也成为一种高级休闲方式。不是只能在酒店、健美中心或私人俱乐部才能享受桑拿浴,家用桑拿房的出现,让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到桑拿浴对身心的呵护。  相似文献   

10.
易倩  黄鹏 《中国厨卫》2006,(2):40-48
浮化的城市,琐碎的工作,应接不暇的应酬。让疲惫的人们想要一头栽进自己的空间,在耀眼的大红与宝石蓝之中,在随意停歇于墙上的时间里,自由呼吸,静静发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