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继1975年Kohler和Milstcin报告用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之后,1979年Kung等用此技术制出针对人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后陆续生产出一系列针对不同T细胞亚群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使对T细胞亚群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因之对以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调节机理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一、免疫调节与免疫调节障碍T细胞具有辨认特异性抗原、执行效应细胞的机能,以及调节细胞和  相似文献   

2.
探讨利用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大量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方法收集已接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小鼠腹水,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腹水中的杂交瘤细胞;再将此分离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其他小鼠腹腔又制得腹水。每只小鼠分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供5只小鼠腹腔注射,平均每只小鼠产腹水3.97ml。此法可规模制备大量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3.
探讨利用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得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大量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方法:收集已接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小鼠腹水,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腹水中的杂交瘤细胞;再将此分离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其他小鼠腹腔又制得腹水。每只小鼠分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供5只小鼠腹腔注射,平均每只小鼠产腹水3.97ml。此法可规模制备大量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4.
探讨利用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得的分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大量制备含有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方法。收集已接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小鼠腹水,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腹水中的杂交瘤细胞,再将此分离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其他经预处理的小鼠腹腔以制得腹水。每只小鼠分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供5只小鼠腹腔注射,平均每只小鼠产腹水3.97mL。此法可规模性制备大量高效价的含有单克隆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双向单克隆抗体为桥梁对接种于雌性裸鼠体内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进行示踪,为示踪体内肿瘤细胞寻找更好的途径。方法:将MCF7细胞经体外培养后接种于雌性裸鼠,待形成肿瘤结节再用自制的双向单克隆抗体(用两株分别分泌抗MCF7细胞表面抗原及抗碘化的BoltonHunter,IBH试剂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再杂交,得到的双重杂交瘤分泌的双向单克隆抗体可同时结合MCF7细胞及IBH试剂)及125IBH注射于裸鼠体内,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示125I在MCF7细胞表面的分布。结果:双向单克隆抗体确能将125IBH带到裸鼠体内的MCF7细胞表面。结论:应用双向单克隆抗体为桥梁进行肿瘤细胞示踪或局部放射治疗应是较单纯化学修饰单克隆抗体效果更加确切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方法 以本室纯化的OX40胞外段融合蛋白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分泌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阳性克隆.用杂交瘤细胞接种小鼠腹腔诱生腹水,腹水经饱和硫酸铵纯化沉淀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的Ig类别.SDS-PAGE分析抗体的纯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技术鉴定单克隆抗体与表达有OX40分子的组织及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情况.结果 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细胞株诱生的小鼠腹水纯化后抗体纯度较高,Ig类别为IgG,蛋白浓度为6.129g/L.制备的单抗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及炎性淋巴组织免疫组化技术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该抗体与OX40单克隆抗体标准品制剂相比具有类同的特异性.结论 成功获得能稳定分泌鼠抗人OX4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活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利用从小鼠腹水中分离获得的分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大量制备含有小鼠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方法。收集已接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小鼠腹水,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腹水中的杂交瘤细胞,再将此分离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其他经预处理的小鼠腹腔以制得腹水。每只小鼠分离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供5只小鼠腹腔注射,平均每只小鼠产腹水3.97mL。此法可规模性制备大量高效价的含有单克隆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8.
人CTLA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4 )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利用蛋白纯化技术获得人CTLA4Ig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NS1融合 ,用ELISA法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用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检测仪鉴定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结果 :获得一个稳定的分泌抗人CTLA4的杂交瘤细胞株。该细胞克隆培养上清中所含的单抗能和经过PHA刺激后的人T细胞结合 ,但不能和经过PHA刺激后的小鼠T细胞结合。 结论 :利用重组人CTLA4Ig制备获得高特异性的抗人CTLA4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有无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表达,利用hALR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anti-hALR McAb)结合hALR,观察其阻断hALR的作用后,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hALR蛋白及mRNA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hAL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中和hALR后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HepG2细胞有hALR的表达.②抗hALR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阻断hALR的作用后可部分抑制肿瘤细胞自主性生长.结论:抗hALR单克隆抗体能部分抑制肿瘤细胞自主性生长;hALR通过自分泌方式参与了肝癌细胞的自主性生长.  相似文献   

10.
分泌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杂交获得成功。融合率62%,抗体阳性率18.35%。经克隆化获得9株分泌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此9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用囊蚴抗原的ELISA检出。用囊蚴冷冻切片作IFA,出现两种不同的免疫荧光反应类型。9株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鉴定属IgG_1。  相似文献   

11.
用抗正常615纯系小鼠肝细胞抗体处理的H615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融合、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ELISA二种方法检测、建立两株分泌抗H61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两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正常615小鼠的肝、脾、肺、肾、心肌、横纹肌、胸腺的组织细胞和小鼠肿瘤细胞及人肝癌细胞无交叉反应,证明两种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两种单克隆抗体进行亚类检定均属IgG_1。  相似文献   

12.
用HSV-ⅡUW268株免疫BALB/c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化后获得10株分泌抗HSV-ⅡUW268株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其中1株仅与HSV-ⅡUW268株发生特异免疫反应,9株与HSV-Ⅱ和HSV-IF_(17)均发生免疫反应。用免疫沉淀试验检测单克隆抗体的Ig类型为IgG_1。保存的杂交瘤细胞仍能稳定地分泌抗HSV-ⅡUW268株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体内体外联合免疫法制备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官成  朱建高 《湖南医学》1999,16(5):326-328
【目的】获得高特异性的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方法】以湖南鼻咽癌细胞株HNE2细胞作免疫原,经体内体外联合免疫方法获得免疫脾细胞,并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的录交瘤细胞系,用ELISA、免疫组化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10株稳定分泌抗鼻咽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其中HNL1和HNL5用免疫组化检测对鼻回癌组织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60。0%和65。0%。【结论】抗鼻回癌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4.
用抗615纯系小鼠的正常肝细胞抗体处理的H_(615)瘤细胞免疫BALB/c系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ELISA两种方法检测,建立两株分泌抗H_(61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8A58和12C_6。两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正常615系小鼠的肝、脾、肺、肾、脑、心肌、横纹肌、胸腺组织细胞以及小鼠肿瘤细胞、人肝细胞性肝癌细胞均无交叉反应。证明两种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属IgG_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鼠骨髓细胞系NS_1与用黑色素瘤细胞系Cal_1,Cal_(32),Cal_(52),免疫的鼠脾细胞融合制备抗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通过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MSL和在脾被膜上扎孔,用注射器注入GKN溶液使脾细胞冲出的方法制取脾细胞,使杂交瘤细胞融合率明显提高,并获两株分泌抗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IgG_1的SM_(167)和SM_(230)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用黄疸出血群赖型017株钩端螺旋体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克隆化获得分泌抗赖型017株钩端螺旋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证实该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是特异性抗体,注入同系小鼠腹腔可诱生合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的腹水,与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相比,增高800倍。单克隆抗体亚类检定结果为IgM及IgG_(2b)。  相似文献   

17.
登革热是东南亚地区由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病毒按抗原性分为1~4型,各型间有明显交叉反应。因此,过去用常规动物免疫血清不易鉴别其型别,只有近年应用特异性更为专一的单克隆抗体,才为该病毒的鉴定与分型提供新的手段。1983年我们已开展登革热2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本文继续报道登革热3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情况。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用含15%灭活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在37℃二氧化碳恒温箱培养。饲养细胞用BALb/C小鼠的腹腔细胞。检测的细胞是用白纹伊蚊C6/36细胞株,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Eagle液,置32℃培养。  相似文献   

18.
用分泌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克隆抗体的6-巯基鸟嘌呤抗性杂交瘤突变株BAH_1-TG细胞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二次杂交。二次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上清用双抗原夹心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抗hCG-抗HRP双特异抗体。经多次克隆和筛选,获得两株分泌抗hCG-抗HRP双特异单克隆抗体的二次杂交瘤株E_4和E_7。  相似文献   

19.
李陕区  张惠中 《医学争鸣》2000,21(4):446-448
目的 建立抗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单克隆抗体杂交瘤并研究杂交瘤细胞及抗体特性。方法 用经原核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蛋白(HBV-RT)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筛选和克隆化制备杂交瘤细胞系,然后用ELISA法筛选出阳性克隆,最后用免疫组化ABC方法研究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性。结果 2株能持续、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杂交瘤细胞经过100d连续培养,单克隆抗体分泌稳定,特异性强、腹水抗体效价免疫组化ABC法1:1000。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相应抗原在肝炎及肝硬变组织中呈高表达(73%),正常肝组织中未见阳性反应;其抗原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结论 此2株抗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亲合性,它们的成功制备为研究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乙肝患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稳定、高效分泌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以CAP-HS-BSA免疫BALB/c小鼠,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体内诱生腹水法大量制备单抗。捕获ELISA法测定小鼠免疫球蛋白亚型,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用两步硫酸铵法和G蛋白亲和层析法来纯化腹水。结果成功建立了一株分泌抗CA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4D10。经检测,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IgG1,杂交瘤染色体数目90-110条,间接ELISA检测诱生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达1∶2.56×105,纯度达95%,该细胞连续培养生物学性状稳定。结论成功制备的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效价高、纯度高,为利用该单抗研制检测氯霉素残留试剂盒提供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