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患者及家属一改过去有病住院一切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不干预治疗与护理的老习惯。知情同意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这是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规定,也是对患者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的规定。因此,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前,应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有关情况,这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也是医院管理规范化需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实施患者入院告知制度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知情权,同时也强调了知情后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Ⅲ。这就意味着医务人员若不按法律或法规的要求履行告知义务,就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就要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同时,也规范了医务人员要视患者情况掌握好告知的“度”。我院护理部在实施医院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导入CS战略的研究中,为规范护理人员医疗护理行为,落实好法规政策,防止在举证责任倒置中医院处于劣势,全面实行了护理行为事先告知实践,其中2004年12月至今实施的《患者人院告知同意书》,即为其中之一,其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护士在履行告知义务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静  贾锐  石潇君 《天津护理》2003,11(4):210-210
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根据这一规定,对患者的告知成为护士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但如何在工作中准确无误的告知,临床护理中我们体会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重新认识癌症患者的知情同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可见知情同意是患者的权利。但在我国,知情同意权实质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  相似文献   

6.
韩文兰张爽  尚艳娥 《护理研究》2006,20(12):3296-329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的问题,但应当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影响。病人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为了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医疗安全,我们对门诊静脉输液病人使用了告知单,通过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举证责任倒置强化护理告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照护理操作告知卡内容实施,是履行法律责任中患者享有知情权,医务人员有必要的告知义务,同时此卡作为证据,进行举证。方法:选择易发生医疗纠纷的护理操作项目,根据该操作对病人有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及操作内容制成卡片,操作者按卡片的内容告知病人该操作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在病人知情同意下签名。结果:护理告知实施半年来,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结论:按护理操作告知卡实施,可提高医疗安全,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可作为一个重要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  相似文献   

8.
让患者知情同意是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必须注意履行的义务.它一方面要求医师必须履行医疗告知,另一方面需要患者针对医疗告知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让患者医疗知情,医师就必须履行对患者的医疗告知义务,因此,患者知情同意义务的履行核心是医疗告知.现就医疗告知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理告知是指患者人院到出院或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护士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说明、讲解护理程序以及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并解答患者对疾病的咨询,给予患者专业技术指导。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所有的治疗措施几乎都离不开护士的参与,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地履行告知义务,对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合作的护患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护理告知的效果,容易为安全留下隐患,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护理告知是医疗告知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有效履行护理告知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保障护患双方的权益,对减少护患纠纷、规避护理风险、密切护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告知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拟就临床护理告知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履行医疗告知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患者应得到保障的合法权益。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医疗告知义务的认知,正确履行医疗告知义务,可将医疗风险转移,做到自我保护。在履行医疗告知义务过程中,应注意告知时间、告知地点、由谁告知、知情主体、告知内容及范围、告知方式、告知语言等细节,注重医疗替代方案的告知,并注意采用书面语言予以固定,以保存证据,对预防医疗纠纷与应对医疗诉讼将会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病人的“知情同意权”与护士的义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学界逐渐强调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医患之间也从传统的主动——被动型关系模式发展成共同参与型关系模式,共同参与医疗决定和实施。病人对自己的病情、诊疗方案、预后、潜在危害等有知情同意的权利,护士有充分的告知义务,让病人知道住院时的规章制度、检查及手术目的、医疗费用、康复知识等,以使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促进病人康复。但在告知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病人知情权与医疗保护的关系以及医护告知内容的一致性,以增加病人对医生护士的信任,促进医总和护患关系融洽,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防范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医患纠纷。沟通的实质是院方是否完整地履行了告知义务,患者是否享有知情同意权。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1]。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因此护士在医疗告知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2005年2月-2007年2月对住院患者全面实施了护理告知制度,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从法律的角度把患在医疗活动中的知情同意权利和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给予了立法上的规定。从实践来看,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履行,使医疗护理活动在双方的积极配合、理解、支持下顺利进行,医患关系逐渐缓和,医疗护理服务逐渐规范,医患纠纷明显下降。但也有因患对医疗护理行为知悉不足,权利的使用不当,干扰着医疗护理活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韩文兰  张爽  尚艳娥 《护理研究》2006,20(36):3296-329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的问题,但应当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影响[1]。病人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为了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医疗安全,我们对门诊静脉输液病人使用了告知单,通过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输液告知单内容(见表1)表1输液告知单内容疾病名称输入药物名称目的剂量作用副反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输液过程中的自我观察内容2.输液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3.输入需做皮试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付费方式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需求的差异,为临床护士履行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和指导,满足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1年1—3月对桂林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77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公费、自费、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个医疗付费方式分组,不同付费方式的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告知需求高,其中有11项告知内容的需求人数在85%以上;多数住院患者选择护士作为告知人;更愿意选择口头告知;不同付费方式住院患者在12项护理操作内容需求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护士是护理操作重要的告知人,应发挥其专业优势,充分评估不同付费方式住院患者的告知需求,满足其对优质、全程的护理操作告知服务模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精神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某院精神科呈报及质控检查中发现的96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分类统计发现患者或家属因素20起,组织管理因素20起,医疗环境、设备、器械性因素17起,医疗护理技术性因素18起,医源性因素11起,药物性因素10起。针对原因,采取以下对策:重视护理风险的识别,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实施告知签名制度;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设备器械、环境的安全管理;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加强药物使用,制定《护理安全用药规范》,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履行有效的医疗告知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递增的由于医疗告知行为引发的侵权案件中可以看出,医疗行业履行告知义务还不尽人意,告知程序不合法,告知方式、告知范围、告知内容不完善和告知对象不合适,都是导致患方对医方履行告知义务不认可而最终引发医疗纠纷的因素。医疗机构要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由医疗告知行为引发的侵权案件,完善现有的告知行为,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努力减少医疗纠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将临床护理告知的内容按照前后发生和轻重缓急的顺序进行组合,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的过程^[1]。姜堰市中医院近1年来通过规范告知程序,强化管理,患者投诉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较前1年有所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护生护理法律知识知情状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妙兰 《护理研究》2004,18(3):445-445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患者就医时享有生命健康权、安全权、求偿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选择权、监督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之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由此可见,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和满足病人的上述权利。护生应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依法行医,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