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是慢性前列腺炎中最为常见的类型~([1])。在治疗上,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应用本院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所创造的"血鹿方"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在24~44岁,平均33.68±5.99岁;病程:3~23周,平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盆腔痛(CPP)是妇科常见的一组症候群,中医辨证以湿热下注型最为常见,但亦有相当一部分人腹痛为冷痛或绞痛,属寒凝血瘀型。笔者采用经阴道痛点注射药物配合温经通络法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痛4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符合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诊断~([1])的患者共80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人,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舒盆汤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舒盆汤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机治疗,对照组单用舒盆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疼痛程度,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证候积分、疼痛程度NRS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舒盆汤能有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联合结肠透析机治疗可起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且近期疗效稳定,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2,33(12):1590-1591
目的:探讨前列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男科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前列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WBC)的数量。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湿热瘀阻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遗留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37例慢性盆腔痛患者,平均年龄38岁,病程平均2.7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离子导入,7d为1疗程;配合西药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7d为1疗程。结果:137例中治愈74例,显效的41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痛,患者在短时间内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和消炎痛治疗。治疗组运用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χ2=4.043,P=0.044;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3.222,P=0.002,在缓解中医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NIH-CPSI评分比较t=-5.231,P=0.000,治疗组能够更为明显地降低NIH-CPSI评分,NIH-CPSI疼痛评分比较t=-2.649,P=0.010,在降低患者疼痛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均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在缓解焦虑情绪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症状影响评分比较t=-3.708,P=0.000,生活质量评分比较t=-3.412,P=0.001。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较好,体现了综合疗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超负荷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并沉积于皮下、关节、骨骼等而引发局部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病变,其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1])。中医认为该病是因为湿热蕴结于关节处导致其无法排出而发病~([2])。饮食过度、肥甘厚腻的生活方式,导致痛风发病率逐渐递增,痛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痛风分为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痰浊阻滞型、瘀热阻滞型4型~([4]),其中以湿热蕴结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盆腔炎属于临床多发病,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没有彻底治愈,在患者体质较差时,病程会有所迁延,从而诱发慢性盆腔炎~([1])。慢性盆腔炎以不孕、月经异常、盆腔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栓联合化瘀清利方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湿热瘀阻证患者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化瘀清利方为对照,观察前列栓联合化瘀清利方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均改善明显(P均〈O.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栓联合化瘀清利方能改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湿热瘀阻证NIH—CPSI总评分及疼痛症状评分,疗效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复杂,缠绵难愈,常由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不及时发展而来.马宏博教授发现本病以湿热瘀阻证多见,认为该病证多为虚实夹杂,根本病机为瘀血阻滞,致病因素是湿邪,病位在少腹及冲任.马宏博教授根据"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的治病原则,灵活运用"清法"与"消法",自拟盆炎方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痛,以清热...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子,发病率可高达50%~([1]),病因主要为尿液反流、变态反应、盆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理障碍等~([2])。该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区域疼痛或不适以及各种排尿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3])。西药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但是慢性前列腺炎具有病情复杂多变、病程长、极易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皮肤损害为风团特征的血管反应,伴有剧烈瘙痒~([1])。茵陈蒿汤、桂枝茯苓丸是《伤寒论》中记载的经方,获得众多医家的推崇。笔者自2013年以来,运用此合方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荨麻疹5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4例患者均为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西医诊断符合《皮肤性病学》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微微 《山西中医》2011,27(3):16-17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对照组30例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盆腔B超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解毒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湿热瘀阻型证候的慢性前列腺炙患者55例,采用口服前列解毒汤配合琥珀粉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临床治愈18倒,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4%;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排尿评分、NIH-CPSI总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前列解毒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尚不十分清楚,治疗较为棘手。本文自拟清热利湿通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收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0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6. 9±2. 5)岁,平均病程  相似文献   

16.
<正>盆腔积液多是由炎性病灶侵犯盆腔内的组织或器官引发炎性渗出物而形成的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痛不适,腰酸疲乏,性交后不适,带下量多,少数伴低热,阴道出血等。B超检查多见:盆腔积液,子宫增大回声不均等~([2])。中医用解毒化瘀、活血通络之法治疗可兼顾标本,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本病多由经期、产后感受寒、热、湿等病邪,或因七情所伤,以致气机不利,血行不畅,而瘀阻胞宫;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采用清瘀明目方联合西药治疗治疗瘀血阻络型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瘀血阻络型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1])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0~67岁,平均50.42±5.64岁;平均病程15.31±2.46月。对照组中,男2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刚藤片联合自拟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以下称"毛冬青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门诊治疗的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盲选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金刚藤片口服,观察组采用金刚藤片联合毛冬青灌肠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症状评估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白带恢复正常、下腹坠胀缓解、腹痛缓解、盆腔肿块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盆腔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金刚藤片联合毛冬青灌肠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轻其盆腔病理改变,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正"络病"是指络脉中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渗化失常,络脉痹阻不通的一类病证~([1])。络脉是进行营养代谢的场所,结构细小迂曲,血流缓慢,利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脏腑组织灌注及代谢交换,若邪客络脉,易致气血运行受阻,络脉瘀滞~([2])。络因邪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络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3])。现代研究认为,络病是脉络舒缩功能障碍或结构损伤,影响血液循环所致,微动脉、毛细血管等微小血管及其功能调节机构是络病的物质基础~([4])。  相似文献   

20.
杨辉亚 《河南中医》2008,28(12):53-54
目的:观察清脉通络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9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清脉通络汤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清浊祛毒丸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脉通络汤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