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治疗前及12 w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①单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③与单用组治疗12 w后比较,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比较7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A-FABP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A-FABP与血糖、血脂、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和A-FAB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OMA-β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A-FABP与Hb A1c、PPG、TC、TG以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A-FABP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脂代谢紊乱加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T_2DM患者102例,抽签法平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观察组Hb A1c、FPG、2hPG及HOMA-I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FIns、HOMA-β水平较对照组高,(P 0. 05);不良反应(P 0. 05)。结论 T_2DM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单用组治疗12周后FPG由(8.13±1.12)mmol/L降至(7.23±2.05)mmol/L,2h PG由(12.26±2.72)mmol/L降至(10.46±1.13)mmol/L,Hb A1c由(8.20±2.28)%降至(6.94±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联用组治疗12周后FPG由(8.39±1.21)mmol/L降至(6.19±1.32)mmol/L,2h PG由(12.39±2.64)mmol/L降至(8.06±1.03)mmol/L,Hb A1c由(8.22±2.10)%降至(6.23±1.90)%,以上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3)治疗12周后与单用组比较,联用组的FPG、2h PG以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T2DM患者104例,按抽签法平分为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FIns、HOMA-β水平较对照组高,FPG、Hb A1c水平较对照组低,(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 0. 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提高T2DM临床疗效,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日2次甘舒霖40R胰岛素强化治疗12周,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计算稳态模型法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结果治疗后,患者HOMA-β及QUICKI均升高(P 0. 001及P 0. 05); FIns,HOMA-IR,FPG,Hb A1c均下降(均P 0. 001)。结论:短期甘舒霖40R强化治疗能够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IR,降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水平。方法老年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IL-1β、HCY、s VCAM-1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s VCAM-1、IL-1β、HCY、TNF-α、IL-6、CRP、空腹胰岛素(FNS)、餐后胰岛素(PNS)、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胰岛素抗体(INS-Ab)、Ab、FPG、2 h PG、Hb 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1β、HCY、s VCAM-1水平变化可随着老年T2DM患者周围神经的变化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IR)、血脂等因素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5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为Ⅰ组(Hb A1c8%)和Ⅱ组(Hb A1c≥8%)。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和骨型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分析患者的体重指数(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钙和血磷等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1Ⅱ组患者OC和25-OH-vit D水平显著低于Ⅰ组患者,骨型AKP、血钙和血磷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IR组患者OC和25-OH-vit D水平显著低于非IR组患者,骨型AKP、血钙和血磷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OC与血磷、HDL-C、年龄显著正相关(r=0.123,P=0.030;r=0.127,P=0.027;r=0.112,P=0.05),与TG、FPG、P2PG、Hb A1c、HOMA-IR负相关(r=-0.141,P=0.013;r=-0.171,P=0.002;r=-0.186,P=0.001;r=-0.257,P0.001;r=-0.164,P=0.005)。骨型AKP与血钙、FPG、P2PG、Hb A1c、HOMA-IR显著正相关(r=0.124,P=0.030;r=0.148,P=0.01;r=0.128,P=0.029;r=0.173,P=0.003;r=0.134,P=0.023),与ISI负相关(r=-0.135,P=0.022)。25-OHvit D与血钙显著正相关(r=0.142,P=0.013),与BMI、Hb A1c、HOMA-IR负相关(r=-0.12,P=0.035;r=-0.133,P=0.020;r=-0.113 P=0.048)。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磷与OC独立正相关(β=0.137,P=0.028),TG、Hb A1c与OC独立负相关(β=-0.187,P=0.032;β=-0.176,P=0.044)。血钙与25-OH-vit D独立正相关(β=0.134,P=0.039)。结论老年DM患者骨代谢情况与机体血糖控制情况、IR程度和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强化血糖控制,减轻IR,调节血脂紊乱,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60~69岁组)、B组(70~79岁组)、C组(≥80岁),同时询问病史,并发症,检查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G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三组予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观察三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析高龄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指数(BMI)、TC、TG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前FBG、2 h PG、Hb A1c水平均高于A组、B组(P0.05)。C组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例数较A组、B组增多(P0.05)。经12 w治疗后,三组FBG、2 h PG、Hb A1c均有下降(P0.05),C组FBG、2 h PG、Hb A1c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血糖治疗达标率更低(P0.05)。治疗后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高于A、B组两组,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大于A组(P0.05),但与B组患者无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较A组、B组长,低血糖发作次数较高于A组、B组(P0.05)。经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后,三组患者达标时早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均较起始剂量小,晚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较起始剂量增加(P0.05),其中C组较A组、B组明显。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PG(r=0.428,P=0.042)、Hb A1c(r=0.415,P=0.049)、低血糖发生次数(r=0.574,P=0.007)、糖尿病并发症例数(r=0.568,P=0.007)正相关,而与HOMA-β(r=-0.674,P=0.002)水平呈负相关。影响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为低血糖发生次数、Hb A1c。结论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Hb A1c水平高,血糖不易达标,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伴有糖尿病并发症例数较多,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达标胰岛素日用量为(40.37±8.53)U/d,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为(0.62±0.12)U·kg-1·d-1,早餐前为日总量的(54.70±2.84)%,晚餐前为日总量的(45.29±2.84)%。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BG、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糖尿病并发症例数正相关,与HOMA-β水平负相关。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是影响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及其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鸢尾素及代谢参数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2DM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与FPG、2 h PG、Hb A1c、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TG、TC、L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血清鸢尾素和多种代谢参数呈负相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血清鸢尾素的独立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并血脂异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0例,服用普罗布考500 mg/次,2次/d(1 000 mg/d);对照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4 w。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变化。结果治疗后,普罗布考组FPG、2 h PG、FIns、FC-P、HbA1c、HOMA-IR、CRP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I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 h Ins、2 h C-P改变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R,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对代谢综合征(MS)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采用胰岛素强化模式治疗2周,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改为口服降糖药物单用或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单用或联用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 PG、Hb A1c、FINS、HOMA-β、HOMA-IR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FINS、HOMA-β、HOMA-I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Nesfatin-1、TNF-α水平与IR的关系。方法 ELISA测定新诊断T2DM组(n=64)和体检健康者(NC组,n=41)空腹血清Nesfatin-1、TNF-α水平。同期测定FPG、HbA_1c、TG、TC、FIns等指标,计算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T2DM组血清Nesfatin-1、TNF-α水平高于NC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Nesfatin-1水平最显著的因素为TNF-α、ISI(β=0.005、-6.847,P0.05);影响TNF-α水平最显著的因素为HbA_1c(β=26.652,P0.01)。结论新诊断T2DM血清Nesfatin-1、TNF-α水平升高,并均可能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糖脂代谢,从而参与T2DM及IR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4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瑞格列奈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 w。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FPG和2 h 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胰岛素(FINS)分泌水平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并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FPG和2 h PG水平和Hb 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C肽水平、INS分泌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水平在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能够平稳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12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在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的基础上服用格列吡嗪。观察组:在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的基础上服用那格列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0.01);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那格列奈治疗T2DM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IR和白细胞介素β,调节血糖,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胰淀素水平变化对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依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糖耐量异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测三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F 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F 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淀素(Amylin)等临床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HOMA-IR、HOMA-β,比较三组间差异性及Amylin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SBP、DBP、BMI、TC、TG、HDL-C、LDL-C、FPG、F 2 h PG、Fins、F 2 h ins、HOMA-IR、HOMA-β及Amylin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Amylin与HbA1c、FPG、F 2 h PG及HOMA-I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Fins、F 2 h in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MI、TC、TG、HDL-C、LDL-C及HOMA-β等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提示Amylin水平是影响HOMA-IR的显著因素之一。结论胰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代谢紊乱,胰岛淀粉样沉积增多,损害β细胞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百泌达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T2DM)的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50例初诊T2DM病人(初诊组)及135例长病程T2DM病人(长病程组),百泌达5μg,2次/d,给药12周,分别于8周及12周检测并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 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C肽、胰高血糖素、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B细胞功能(HOMA-β)。结果 2组病人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GLP-1、Fins、C肽水平升高,胰高血糖素、FPG、2h PG、Hb A1c水平及HOMA-IR、HOMA-β稳态模型评估均明显降低(P均0.05)。百泌达治疗12周后,血清的GLP-1、FPG、2h PG、Hb A1c、Fins、C肽水平及HOMA-IR与治疗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ins、C肽水平与GLP-1正性相关(r=0.73,0.66,P均0.01),胰高血糖素水平与GLP-1负性相关(r=-0.73,P0.01)。结论百泌达能有效控制老年T2DM病人的血糖,缓解胰岛素抵抗,恢复部分胰岛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与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62例(T2DM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29名(NC组)。ELISA测定两组受检者空腹血清pannexin-1水平、FPG、FIns、血脂等水平,计算BMI、WC、I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组血清pannexin-1水平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血清pannexin-1与BMI、WC、FPG、HbA1c、TG、TC、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ISI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HbA1c、WC是影响pannexin-1的独立危险因素(β=0.475、0.032,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升高,参与了T2DM及IR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治疗的T2DM患者76例,依照不同方案分组平分为照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给予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Pins)、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改善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ns、2Pins、FCP、PCP、HOM A-β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HOM A-IR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