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22013年收治于该院的RA患者46例,口服给予甲氨蝶呤10 mg/次,1次/w,经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2次/w,经12个月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RA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环氧合酶(COX)-2,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和IL-10的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RA患者血清中IL-1、COX-2、TNF-α浓度显著下降,IL-4和IL-10的浓度增高。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作用机制与下调IL-1、COX-2、TNF-α的表达量、上调IL-4和IL-10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益赛普(ETA)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后,临床表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活动性RA患者25例和正常人1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口服,以及益赛普25 mg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收集患者血清,检测其TNF-α,IFN-γ、IL-6浓度,并记录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疾病活动性评分(DAS)、健康评估问卷评分(HAQ)、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等,同时收集正常人血清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RA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IFN-γ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1、0.05、0.05).治疗后患者DAS28评分降低(P<0.01),HAQ、ESR、CRP、肿胀及压痛关节数也明显好转(P<0.01),血清RF、IL-6和TNF-α浓度也明显下降(P分别<0.05,0.01,0.05),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较前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IL-6、TNF-α和IFN-γ浓度增高以及ESR、CRP、RF增加可作为RA病情活动指标.益赛普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能快速缓解患者关节炎症,并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益赛普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药物与益赛普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2 w观察两组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28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ESR、CRP、抗CCP抗体、RF水平、TJC、SJC及DAS28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 w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ESR、RF、抗CCP抗体水平、TJC、SJC及DAS28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CRP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13.0%)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明显减低(P<0.05)。结论老年RA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可改善实验室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维生素(Vit) D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UC患者121例(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2例(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VitD分布情况,比较两组血清VitD、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对比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老年UC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老年UC患者血清VitD水平与IL-6、IL-10、IL-17、TNF-α水平及UC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VitD水平正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VitD不足和缺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血清VitD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6、IL-17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老年UC活动期患者血清VitD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而血清IL-6、IL-17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 05);不同程度活动期老年UC患者血清VitD、IL-6、IL-10、IL-17及TNF-α水平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病情的加重,老年UC活动期患者血清VitD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IL-6、IL-17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 05)。老年UC患者血清VitD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P<0. 05),而与IL-6、IL-17、TNF-α和Mayo评分呈负相关(P<0. 05)。结论老年UC患者血清VitD水平异常降低,且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老年UC患者血清中VitD水平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联合常规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COPD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炎症因子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清CRP、IL-1β及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血清CRP、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CPOD患者应用中医特色联合常规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降低CRP、IL-1β、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组(SMT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w;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MTPLF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 1次/w;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MTPLFT组)40例,口服甲氨蝶呤1015 mg1次/w,来氟米特20 mg 1次/d,持续给药3 d后改为50 mg 1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即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及血清学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晨僵、握力、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疼痛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ESR、CRP、IL-1β、IL-6和TNF-α均明显降低(P<0.01),且MTPLFT组均优于SMTT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通过降低ESR、CRP、IL-1β、IL-6和TNF-α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和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RA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依那西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CTX)、骨钙素(BGP)水平。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TPⅠNP、BG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β-CT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PⅠNP、β-CTX、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依那西普可有效治疗老年RA,并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异常情况,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4、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CD64对老年烧伤感染患者病情及对创面愈合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老年烧伤感染患者50例为感染组,根据感染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27)和局部感染组(n=23),同期选取未发生感染的老年烧伤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4,采用速率比浊法测定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TNF-α,对比分析血清IL-6、TNF-α、CRP及CD64对老年烧伤感染患者病情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血清因子水平预测创面愈合情况的效能。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及CD6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及CD64水平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创面愈合良好组血清IL-6、TNF-α、CRP及CD64水平均显著低于创面愈合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TNF-α、CRP及CD64水平预测老年烧伤感染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结论老年烧伤感染患者血清IL-6、TNF-α、CRP及CD64呈高水平状态,感染程度及创面愈合不良程度加重,上述因子水平均会增高,提示动态监测上述因子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病情程度及评估创面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天智颗粒联合普拉克索对PDD患者血清TNF-α、IL-1、CRP、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98例PD患者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天智颗粒治疗,研究组给予天智颗粒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6 d。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NF-α、IL-1、CRP、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1、CRP、BDN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普拉克索可改善PDD患者血清TNF-α、IL-1、CRP、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行介入治疗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行健康体检34例作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经治疗后高龄与非高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高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高龄患者(P0.01)。治疗后经3个月随访调查发现,未复发例数显著高于复发例数,且未复发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复发组(P0.01)。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治疗后病情复发较少,非高龄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较高龄患者波动大,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免疫学机制,了解rhTNFR:Fc对RA患者血清中致炎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比较rhTNFR:Fc和甲氨蝶呤(MTX)对这些细胞因子作用的不同,为rhTNFR:Fc治疗RA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rhTNFR:Fc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ONF)-γ度。观察rhTNFR:Fc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①RA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NF-γ、IL-1β、IL-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IL-6、INF-γ、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hTNFR:Fc治疗RA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INF-γ、IL-1β、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提高(P〈0.01)。③RA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及肿胀关节指数呈正相关(P〈0.05)。④对临床指标的分析表明,rhTNFR:Fc治疗RA疗效确切。结论rhTNFR:Fc可以降低RA患者血清中TNF-α、INF-γ、IL-1β、IL-6的水平,同时升高IL-10水平;在抑制了Th1型细胞因子的同时.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改善RA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SE、GFAP、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NSE、GFAP、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老年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益赛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12、24周后关节晨僵持续时间、双手握力、关节疼痛、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老年脊髓损伤患者1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运动、呼吸、膀胱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肾俞、命门、关元、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脾俞穴位,1次/d,5次/w;两组治疗4 w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5含量;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临床脊柱外科学中的方法评价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TNF-α、IL-1β、IL-5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运动、触觉、痛觉ASI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使用苯那普利治疗后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60例诊断为CHF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苯那普利治疗组30例。另随机选取正常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w后分别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CHF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4w后两个CHF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仅有血清TNF-α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苯那普利治疗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清3种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可能与苯那普利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该院行介入治疗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1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4、8、12 w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 w及12 w低于治疗前,高复发倾向患者术后8 w、12 w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高于低复发倾向患者,老年患者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年轻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同时老年患者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年轻患者,在复查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脂联素、C反应蛋白(CRP)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和血栓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疗效、血清TNF-α、s IL-2R、脂联素、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s LR-2R、脂联素、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s LR-2R、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s IL-2R、CRP水平,并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发挥着明显的改善性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芍七物颗粒剂对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肠黏膜征象积分与中医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3例(7.69%),研究组未见肝功能异常,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芍七物颗粒剂可能通过降低老年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FN-γ、TNF-α、IL-8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与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联合百令胶囊对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FIt)-1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0例,按两类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钾治疗,研究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氯沙坦钾及百令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IL-1、TNF-α和sFIt-1水平及肾功能、蛋白尿等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TNF-α和sFI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蛋白尿均有减轻,且研究组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钾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明显改善其肾功能,降低血清IL-1、TNF-α和sFlt-1水平且减少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