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DI膜堆的调试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去离子(EDI)装置的试验和多次的现场调试,根据影响EDI运行的主要因素:进水电导率、进水流量(包括淡水流量、极水流量、浓水流量)、运行电压、运行电流、水的pH、温度、压力(包括入水、产水、极水、浓水的压力),总结出现场调节较多的参数是进水流量、极水流量、浓水流量、运行电压和运行电流、运行压力,并且提出了上述参数的调节方法、调节范围和调节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基于(火积)理论,本文提出空调系统(火积)增加极值原理,构建空调系统各部件(火积)损失率计算模型,并得到空调系统整体(火积)增加率计算模型。实验分别研究了在给定系统制冷量和给定系统输入功率条件下,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火积)增加率,较好地验证了空调(火积)增加极值原理,并得到了空调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制冷量为5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70 Hz,冷冻水流量0.6 kg/s,冷却水流量0.9 kg/s;当系统输入功率为2.8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97.9 Hz,冷冻水流量0.41 kg/s,冷却水流量1.00 kg/s。  相似文献   

3.
张志强  陈华  周楚 《制冷学报》2015,(3):102-107
本文通过对热泵空调系统的相变蓄热冷凝热回收装置进行放热实验,分别测试了不同冷水进水温度和不同水流量下蓄热箱中石蜡及蓄热箱热水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水流量对石蜡凝固过程的影响较小,提高水流量或者冷水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获取热水时间,但会相应增加能耗;石蜡初始温度提高,石蜡释放显热的速率加快,可以缩短获取热水时间;提高系统的蓄热效率对冷凝热的回收和利用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景卫  邱肇光 《制冷》2011,30(1):1-4
提出了一种新型全新风调温型除湿机的设计方案,并研究了水流量对新型全新风调温型除湿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全新风调温型除湿机具有很高的热回收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凉水塔风机的功耗,对节省工程的运行费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热流密度、微型化芯片的发展使传统金属材料的热扩散能力受限.本文设计加工了一款具有微针筋的均温板,应用于芯片封装壳体,实验研究了充液率、芯片尺寸、散热器运行参数(水流量、温度)对均温板壳体(VC IHS)传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同工况条件下芯片封装金属铜壳体(Cu IHS)的传热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VC IHS的充液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耐酸性良好的离子交换膜,研究含金属离子高浓度硝酸溶液的扩散渗析过程,用于回收水溶液中的硝酸.分别考察了进料液流量、硝酸浓度、酸水流量比等操作条件对非稳态扩散渗析过程的酸回收率和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硝酸的回收率随进料液流量的增大先提高后下降,随原料液中硝酸浓度的增大而下降,随酸水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加.当进...  相似文献   

7.
分析冷水机组变冷冻水流量和变冷却水流量运行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冷水机组冷冻水出水温度和冷却水出水温度时,改变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变化不大;恒定冷水机组冷冻水进水温度和冷却水进水温度时,改变冷冻水/冷却水流量,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随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增加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在一些特殊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设计了一套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建立了空调箱三个功能段(表冷段、加热段、喷淋段)的数学模型,基于焓湿图划分了空调系统全年运行的三种模式:冬季、夏季和春秋季模式,实现了不同模式下各功能段的组合。获得了不同工作模式下室外空气温湿度变化对冷水、热水及喷淋水流量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基于室外新风状态划分的不同工作模式,使空调箱各功能段灵活组合,空气处理过程针对性强;通过对不同模式下空调箱冷、热能源供应规律的分析,为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全热回收空调系统存在的压缩机回油不良等问题,进行频繁启停试验和长期单制冷模式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长期运行后压缩机油位降至警戒油位(50 mm)以下,压缩机零部件磨损严重。在系统回路中增设单向阀,改进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机油位保持在85 mm以上,压缩机零部件磨损减小、可靠性提高。改进方案可为全热回收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间接蒸发冷却(IEC)加显热回收芯体的新风换气机进行实测和分析,得到了在测试条件下,改变新风入口空气状态对芯体水平放置与竖直放置两种机型的全热回收效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喷淋运行工况(循环喷淋水温度、流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比节能率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CJJ 34—2010《城镇管网供热管网设计规范》要求安装于一级供热管网上的流量计运行水温高于110℃。为了能够给运行介质为过热水的流量计提供测试条件,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自行研制了一套运行温度最高到150℃的热水流量标准装置,检测口径为DN50-DN100。通过对150℃水温热水流量标准装置进行热力计算,确认了装置需要设定的安全压力值和溢流罐容量;对装置选用的螺旋板式换热器进行正确选型,避免了质量法检测过程中过热水大量汽化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适合催化裂解装置污水外排系统的变频调速节能模式,改造原有的污水提升系统,达到节能、杜绝污染、减少维修和优化操作的目的,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方法还可推广到用水流量变化大、管网压力要求不严格且需连续运行的生产用水及农业灌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对国产OL-503中压带液透平膨胀机制冷回收轻烃装置的运行情况作了总结。膨胀机制冷温度达-83℃,丙烷回收率(冷液)>70%(在贫气条件下),丁烷回收率(冷液)>90%(在贫气条件下),膨胀机出口带液量达到6%(重量)。日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目前包装废弃物带来的问题污染及回收的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包装废弃物逆向回收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对包装逆向回收模型和动作模式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采用错流纳滤工艺开展了饮用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和纳滤运行特性的研究,考察了纳滤膜对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截留效果,研究了操作压力、浓水流量、离子浓度、进水温度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膜通量呈增加趋势;随浓水流量和离子浓度的升高,膜通量呈降低趋势;随着回收率、操作压力、离子浓度和进水温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均降低;随浓水流量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升高.在所有试验条件下,纳滤膜对4种苯系污染物的截留率都介于86.56%~98.85%之间,出水中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水苯含量低于0.1mg/L时,出水苯含量能满足国标要求.通过研究投资和运行成本,确定出经济运行参数为回收率90%、操作压力0.6 MPa和浓水流量30L/min.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基于火积理论,提出空调系统火积增加极值原理,构建空调系统各部件火积损失率计算模型,并得到空调系统整体火积增加率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在给定系统制冷量和给定系统输入功率条件下,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火积增加率,较好地验证了空调火积增加极值原理,并得到了空调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制冷量为5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70 Hz,冷冻水流量0.6 kg/s,冷却水流量0.9 kg/s;当系统输入功率为2.8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97.9 Hz,冷冻水流量0.41 kg/s,冷却水流量1.00 kg/s。  相似文献   

17.
胡书  马祖军  代颖 《工业工程》2015,18(5):20-26
为了分析政府规制对采用不同回收模式的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CLSC)决策的影响,在政府规制和无政府规制两种情形下,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模式、销售商回收模式以及第三方回收企业回收模式的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对比政府规制前后不同回收模式下CLSC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和收益,发现无论政府规制与否,只要制造商的单位回收成本不是非常高,制造商回收模式都对它自身更有利,否则制造商最好将回收活动外包给销售商。而销售商和第三方回收企业都希望自己从事回收活动。此外,政府规制下销售商回收模式对全社会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空调系统运行,基于火积理论,提出空调系统火积增加极值原理,构建空调系统各部件火积损失率计算模型,并得到空调系统整体火积增加率计算模型。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在给定系统制冷量和给定系统输入功率条件下,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火积增加率,较好地验证了空调火积增加极值原理,并得到了空调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当系统制冷量为5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70 Hz,冷冻水流量0.6 kg/s,冷却水流量0.9 kg/s;当系统输入功率为2.8 k W时,最佳运行工况为压缩机频率97.9 Hz,冷冻水流量0.41 kg/s,冷却水流量1.00 kg/s。  相似文献   

19.
水流量标准装置是计量部门和流量计制造企业进行量值传递、溯源与检定测试工作的标准设备之一。水流量标准装置的控制系统是水流量标准装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系统设计既要满足系统功能需求,又要界面清晰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用蒸发冷却(凝)空调机组,将蒸发冷却、蒸发冷凝、机械制冷技术三者结合,加大了自然冷源的应用时间。阐述其运行模式,并结合数据中心机房特点,介绍适合数据中心机房的机组运行模式。设计一台风量为20000 m 3/h的试验样机,并通过调节喷淋水流量,对其各功能段最佳性能进行了测定,得出该机组直接蒸发冷却段在水气比为0.37时,效率为97.22%;间接蒸发冷却段在水气比为0.28时,效率为62.98%。对其在乌鲁木齐、兰州、西安、上海4个典型城市的适应性分区进行了分析,并以新疆某数据中心为例,对比分析其年耗电量,采用该蒸发冷却(凝)空调机组年节电率为5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