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人都期望自己的高血压能像感冒一样药到病除,但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降压药该不该吃?吃上能不能停?今天"旧事重提",跟大家好好探讨一下这些"难题"。弄清楚"血压"的来龙去脉我们的心脏每跳动一下,就会"挤出"一定体积的血液。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动脉血管内壁产生压力即被称为血压。心脏收缩,血液泵出,此时的血压为"收缩压"(高压);心脏舒张,血液回笼,此时的血压为"舒张压"(低压)。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微循环”?血液微循环,简称“微循环”,是指“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此范围内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和动力,心脏跳动把血液排入大动脉,经中、小动脉入微动脉,再经毛细血管入微静脉,后经小、中、大静脉流返心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  相似文献   

3.
人们的心脏不停地按一定规律进行收缩、舒张,形成血液循环,保证各个器官包括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使机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保持一定的生理功能。当心脏舒张和收缩时,心脏体积大小不断变化,像心脏在跳动,这就是所谓心跳。心脏必须有节律地跳动。心跳节律就是心律。而心率和心律的含意是不同的。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次/分来表示。正常成人心率每分钟60~100次,一般与脉搏一致。健康人的心脏是按一定的节律和速率进行跳动(也叫搏动)。心脏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血压?     
《家庭医学》2006,(9):50
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产生血压的前提是血管腔内有一定量的血液充盈.除了血液充盈,还有两个因素参与了血压的产生,一个是心脏收缩,排出血液:另一个则是周围血管有一定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心脏收缩产生能量,一部分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另一部分就表现为动脉的血压,使血流克服血管阻力向前运动.  相似文献   

5.
常识篇1.什么是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分别指什么?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心脏收缩时,大动脉内产生的较大压力,叫做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借助于大动脉的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这时的血压称之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二者之差叫做脉压.  相似文献   

6.
我们通常说的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即体循环血压,为血液流经动脉系统时对动脉管壁所呈现的侧压,是推动血液流动的驱动力。血压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保证全身器官的血供。血压的形成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大动脉弹性、外周血管阻力和足够的血容量。  相似文献   

7.
正清晨时分,人体主宰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与相关的体液调节系统(如肾上腺素等)迅速进入兴奋和应激状态,促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脏排血量增加,血液黏度和凝固性增强,以满足日常劳作与脑力活动的需要。所以,清晨时段的健康人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通常小于15mm Hg。高血压患者因多伴有动脉硬化,动脉血管的弹性降低,更容易发生清晨血压增高。清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造成清晨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神经因素,晚上睡  相似文献   

8.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平均动脉压 血压广义的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而大家所熟知的血压,则是动脉血压的简称.全身各处的动脉粗细不等,压力也不一样,因此,根据测量的部位不同,血压又分为肱动脉血压、桡动脉血压、股动脉血压、主动脉血压(需用导管插入主动脉进行测量)等.大家日常所说的"血压",其实是肱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大约有高血压病人9500万左右。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防治心脑肾疾病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与心脏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流经动脉系统时,对血管壁所呈现的侧压。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心室舒张期心脏停止射血时,则由大动脉回弹作用与外周阻力相配合,以维持一定的血压水平,全身血液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相似文献   

10.
人的血压是指心脏输出的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即动脉压)。如果收缩压低于12千帕(即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67千帕(即50毫米汞柱)则称之为低血压。血压经常偏低,心脏射出血液的力量减弱,不能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引起四肢无力、  相似文献   

11.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动力.心脏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心脏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此时作用于动脉管壁的压力减低,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侧压力称为血压,维持身体内脏器的正常供血需要一定的血压,但如果血压太高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人类对血压的认识起源于17世纪,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在实验中发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会像被压力驱使一样从血管里喷涌而出,这种力在触摸脉搏时也可以感受到,由此提出了“血压”理论.遗憾的是,尽管哈维知道有“血压”的存在,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想出测量血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肖晓 《药物与人》2004,(1):14-14
血压,顾名思义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内所呈现的压力。血压的形成有赖于循环系统内血液的充盈,如果心脏停止跳动,很快我们血管内各处的血压就会一样。然而,单靠血液充盈本身并不能形成很高的血压,它只不过是形成血压的前提。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心脏向  相似文献   

13.
心磁图     
心磁图(magnetocardiogram)顾名思义与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相对应,用来检测和记录伴随心脏跳动而产生的微弱磁场。心脏跳动伴随电流现象是众所周知的,记录这一现象的心电图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心脏跳动时体内产生一定的电流,有电流的地方必然产生磁场。但是这里产生的磁场及其强度的变化极为微弱,用普  相似文献   

14.
在心血管病中,高血压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44%,60岁以上为35%~65%。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9000万以上,每年新发病人300万左右。北方多于南方,城市多于农村,老人多于青壮年,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血压,是动脉血在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值包含两项指标:收缩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压,血液循环系统在心脏收缩时产生;另一项称作舒张压(或低压),是在心脏跳动间歇过程中动脉内的压力。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压标准:成人正常血压力18.67/12.0千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人类精神药理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在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年会上宣读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高血压(特别是向头部和颈部供应血液的动脉)可能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中央动脉,包括人体中最大的主动脉和颈动脉)在视觉处理测试中的表现较差,而且他们进行思考的速度较慢,识别能力较弱.在通常情况下,医生是在病人的肱动脉处测量血压;然而,对中央动脉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可能是评估认知能力的一种更为敏感的方法.中央动脉直接控制流向大脑的血流.跳动的心脏会向身体各个部位输送大量血液,而中央动脉的柔韧性、扩展性和收缩性较强,以保持血液稳定地流向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央动脉会逐渐变得僵硬和缺乏弹性,大脑就会接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液,从而对认知功能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6.
人体的心脏不停顿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医学上称为血压。通常,我们用袖带式血压计在肱动脉测得的正常血压值为16.0/10.7干帕(120/80毫米汞柱)。如果血压超过22.0/12.8千帕(165/96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18.7~21.3/12.0~12.7千帕(140~160/90~95毫米汞柱)为临界高血压。如果血压低于12.0/8.0千帕(90/60毫米汞柱)则为血压过低。 血压的高低主要与心排出量和外周小动脉  相似文献   

17.
答: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常测部位为右上臂动脉血压。动脉血压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心脏收缩,动脉血压上升达峰值时为收缩压,心脏舒张,动脉血压降至最低值时为舒张压。  相似文献   

18.
低血压,要不要紧?陶先军血压是指血液在人体动脉血管内进行流动时对血管壁所产生的一种侧压力。这种压力好比水压、电压、气压,通常所说的“血压”就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而动脉血压是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周期性升高和降低。保持一定高度的动脉血压,对于推动血液...  相似文献   

19.
赖晋智  方全 《家庭医学》2016,(10):10-11
正人的生命是依靠心脏跳动来维持的,心脏每次跳动作功,把全身用过的血液通过静脉收回来,通过呼吸在肺里把二氧化碳排出去,同时把氧气带进血液,然后再通过动脉泵送至全身,给人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这是心脏的主要功能。如果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就会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心脏的结构像一座两层楼的四间房子,下面的两个"房间"我们叫心室,  相似文献   

20.
喝小分子水为什么能治高血压?这要从发生高血压的病因和机理谈起。血液循环,犹如自来水管里的水流动,需要一定的压力。推动血液流动的压力为血压。血压主要来源于心脏这个“泵”,还有动脉血管的弹力和末梢小动脉的张力。人的血压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流阻力的大小。而血流阻力,受动脉壁的清洁程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