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种玉飞  夏文广  徐婷  卢容 《中国康复》2016,31(4):298-300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均接受基本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组增加高压氧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高压氧治疗和认知训练,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评定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对照组两个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高压氧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3组间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但作用有限,高压氧联合认知训练更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功能性作业治疗,试验组增加上肢运动游戏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MoCA总分、FMA-UE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 3.354,|Z|> 4.379, P <0.01)。对照组MoCA 5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较治疗前提高(|Z|> 2.000, P <0.05);试验组MoCA 6个认知维度(除命名外)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 2.646, P <0.01)。试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及5个维度评分(除命名和抽象思维外)以及FMA-U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Z|> 1.982, t=3.565, P &...  相似文献   

3.
易澜珠  程国玲  李富慧 《全科护理》2021,19(16):2214-2218
目的:探讨"3H"干预联合五行情绪干预对中风病人情绪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中风的病人106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3H"干预联合五行情绪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抑郁、焦虑)、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家属照顾负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干预前增高,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MoCA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照顾者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家属缺乏信息、复杂性、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2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满意度(94.34%)高于对照组(79.25%)(P<0.05).结论:中风病人采取"3H"干预及五行情绪干预,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认知功能,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属照顾负担及疾病不确定感,利于提升病人生活质量,且干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孙莉  沈晓艳  叶维  严思 《中国康复》2018,33(4):272-274
目的:研究低强度激光鼻腔内照射(LINC)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首发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INC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评定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及2个月后,2组MMSE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2个时间点观察组2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及2个月后,2组的LOTCA总分及各项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2个时间点观察组LOTCA总分及各项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合并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在药物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LINC治疗,有利于其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ESPCS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负性情绪[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贝克抑郁评价量表(BDI)]、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并通过干预后的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Q)等级评估比较两组康复依从性。结果:出院后3个月,两组STAI中S-AI、T-AI评分及BDI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ESCA中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维度得分及SIS中力气、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移动、交流、情绪、记忆与思维、社会参与维度得分均较入院时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总依从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PCS干预不仅可缓解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康复依从性,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n=11)和对照组(n=11)。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增加30min动作观察训练,一周5次,共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后采用休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R-VAS)、被动运动视觉模拟评分(P-VAS)、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活动日志患手使用频率(MAL-AOU)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镜像组R-VAS、P-VAS和B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FMA-UE和MAL-AOU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镜像组R-VAS和P-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FMA-UE、MAL-AOU和B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镜像组R-VAS、P-VAS和BDI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1),FMA-UE和MAL-AOU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除BDI评分外(P0.05),其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镜像组R-VAS和P-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FMA-UE、MAL-AOU和BDI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能减轻早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脑梗死患者21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结果分为无认知损害组46例及认知损害组165例,比较2组患者入选时和随访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并评估MoCA分值与BI和NI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时,无认知损害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且BI评分高于认知损害组患者(P<0.05),BI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均大于认知损害组(P<0.05);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时,所有患者MoCA分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BI评分呈正相关,与BI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损害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健康照护结局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选择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9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护理和治疗,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实施个体化的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案。结果 干预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12个月时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较干预6个月时得到持续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12个月和干预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融入多学科协作理念构建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进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照护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5例。4组患者均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高频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低频组健侧给予1Hz的rTMS,联合组患侧给予5Hz的rTMS后健侧给予1Hz的rTMS,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8周随访时分别采用MoCA量表筛查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患者认知功能情况,FIM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结果: 治疗2周和随访8周后,高频组、低频组和联合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2个时间点3组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更高(均P<0.05),且FIM总分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MoCA评分和认知功能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且潜伏期比低频组更低、波幅更高(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比对照组更高(均P<0.05)。8周随访后,低频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和认知功能评分更高(均P<0.05);联合组潜伏期比高频组更低、波幅更高,且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低频组和高频组(均P<0.05);高频组和联合组运动功能高于治疗前,且FIM总分比治疗2周时更高(均P<0.05),2组运动、认知功能评分和FIM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频组和对照组FIM总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生活独立性的疗效比单一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出现早且持续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抑郁及运动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长寿区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186例确诊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运动功能进行测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认知功能进行测评。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各项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后NIHS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和抑郁状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抑郁状况也较治疗前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可有效减轻ACI患者的抑郁状况,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但需要坚持中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组作业治疗对伴有情绪障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7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小组作业治疗组(研究组)和常规作业治疗组(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测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测认知情况;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A、HAMD、MoCA、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HAMA(10.80±2.39)分、HAMD(15.34±3.96)分、MoCA(24.61±4.72)分、FMA(74.16±8.12)分、MBI(75.6±12.11)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HAMA(14.79±3.42)分、HAMD(20.77±3.85)分、MoCA(20.83±4.90)分、FMA(62.34±7.91)分、MBI(64.14±10.71)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作业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认知水平,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疗效优于常规一对一作业治疗,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康复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丰富环境(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社区居住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心理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PSCIN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宣教及定期门诊复诊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出院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社会活动功能问卷(FAQ)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均P<0.01),且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MoCA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均明显提高(均P<0.01)。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HAD-A和HAD-D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均P<0.01),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HAD-A、HAD-D及FAQ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F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HAD-A、HAD-D及FA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P300潜伏期较出院前明显缩短(均P<0.01),波幅明显增大(均P<0.01),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更短(P<0.01),波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可以改善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其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宸茜  王宝兰 《中国康复》2022,37(12):707-712
目的:研究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小程序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DT组与ST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单任务康复训练。于入组时、治疗1周及2周时进行认知评估,包括MMSE、MoCA、DS、SDMT、TMT-A等量表以评估注意力与记忆力,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MMSE、MoCA、DS、SDMT、TMT-A及BI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周时,DT组所有量表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在MMSE、MoCA、DS及其各项分数中优于ST组(P<0.05),而ST组仅在MMSE、MoCA、TMT-A及BI量表评分中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所有量表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DT组在MMSE、MoCA、DS、SDMT、TMT-A中均优于ST组(P<0.05)。2组患者的BI评分虽然在各时点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较常规单任务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注意力及记忆力,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较常规单任务康复训练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海胶囊联合针灸对中风后语言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语言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马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BC、AQ、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马海胶囊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语言障碍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注意障碍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注意障碍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训练.以上训练每天1次,每周5次,持续4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改善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tDCS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步行tDCS真刺激,对照组行tDCS假刺激,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统一进行认知神经量表评估(包括MoCA、MMSE及LOTCA量表),比较两组之间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MoCA、MMSE、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的MMSE、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相比,MoCA、MMSE、LOTCA认知评定量表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S阳极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高频(10Hz)rTMS刺激,对照组予以rTMS假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符号数字模式测试(SDMT)、数字广度测试(DST)、字母删除试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SDMT、DST、正确删除数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5),观察组MoCA、SDMT、DST、字母正确删除数等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P300潜伏期、波幅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高频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P300可作为反映其注意功能受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对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或就诊的120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脱落7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T0组,30例)给予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控制干预,治疗组分为3组(T1组28例、T2组27例、T3组28例),在T0组干预基础上,分别采用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脑循环治疗、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T1、T2、T3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明显高于T0组及治疗前(P<0.05),其中T3组MoCA总分、计算及延迟回忆评分明显高于T1、T2组(P<0.05);T1、T2、T3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分较治疗前及T0组明显降低(P<0.05),T3组ADL、IADL评分均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结论:计算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能有效改善社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