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高,确诊较晚,预后差,给家庭及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amging,DTI)是目前惟一无创性显示活体脑白质纤维的手段。研究显示DTI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ia-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及AD诊断有一定价值,发现aMCI及AD患者脑内胼胝体、穹窿等部位FA减低,或许对AD的早期诊断及病变发展的检测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DTI和内侧颞叶萎缩(MTA)视觉评分评价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改变及其MTA状况,并观察两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DTI技术ROI测量方法对轻度AD患者23例(AD组)及正常老年人21名(NC组)的16个ROI进行平均扩散率(MD值)及部分FA值测量,同时用MTA视觉评分方法对MTA状况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典型相关分析观察两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NC组对比,AD组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后扣带回、双侧下纵束及双侧下额枕束FA值明显减低,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后扣带回、双侧下额枕束、左侧下纵束、左侧钩束MD值明显升高,MTA明显.脑白质部分区域DTI指数及双侧MTA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结论 DTI能探测轻度AD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采用MTA评分方法可区分轻度AD与正常老年人;综合应用DTI技术及MTA评分方法可为诊断轻度AD提供更多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损伤变化及认知功能情况分析,探讨其变化关系。方法应用3.0 T DTI对20例AD患者和20名健康老人行轴位全脑DTI扫描,比较两组脑部各向异性分数(FA)的差异,分析AD患者各被检测部位的FA值、弥散系数(D)值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1)AD组胼胝体压部(CCP)白质FA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1,P<0.05),AD组CCP D值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1,P<0.05)。(2)AD组白质FA、D值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测(MMSE)及形象记忆测试(FMT)评分均显著相关。AD患者CCP、脑部扣带(C-M、C-P)白质FA与MMSE、FMT评分测试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334、0.376、0.372、0.368、0.365,均P<0.05),CCP、C-M、C-P的D值与神经心理测试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6、-0.336、-0.403、-0.367、-0.332、-0.403,均P<0.05)。结论 AD患者脑内可能存在多部位细微结构和神经改变,DTI检测指标可考虑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客观参考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BSS)法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弥散张量改变,以研究其全脑白质纤维束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24例AD患者和21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者),对全脑进行DTI序列扫描。采用FSL软件内的TBSS软件包,对被试的DTI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AD患者及对照者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非参数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者相比,AD患者FA值明显减低的脑区包括穹窿和双侧额上回、额中回、左侧额下回白质束及双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楔叶、右侧扣带束前部、胼胝体膝部、左侧扣带束后部、左侧海马白质束、右侧海马旁回白质束,而双侧丘脑及中脑皮质脊髓束FA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TBSS分析方法具有相对客观性,本研究提示AD患者存在明显的白质束损伤,且范围累及较广,对了解AD脑白质异常的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马是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病变部位,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均为高级MRI技术。该文就DTI和SWI主要测量指数在AD海马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健康老年人(ON)和早期阿尔茨海默(AD)病人脑白质改变的情况。方法对20例中青年健康志愿者(YN组),18例ON,14例AD进行DTI扫描,在9个感兴趣区(ROI)测量并比较五个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D〉)和扩散张量本征值(λ1、λ2、λ3)。结果与YN组相比,ON组的〈D〉、λ1、λ2和λ3在所有ROI均有提高,FA仅在胼胝体膝部和体部(CCM)降低(P%0.05)。与ON组相比,AD病人显示在胼胝体压部(CCP)的〈D)提高、在CCP和后顶一颞叶皮层下白质FA显著降低、在CCM的λ1提高、在CCP的b提高(P<0.05)。结论DTI显示有较强的由年龄引起的脑白质变化,早期AD病人存在额外的脑白质结构异常。DTI的不同测量参数在检测脑白质变化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特征。方法观察39 例AD患者、56例VD患者的头颅MRI和脑电图资料。MRI比较大脑萎缩、海马萎缩、脑白质疏松症的比例;脑电图比较轻度异常和中重度异常的比例,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与VD患者相比,AD患者大脑萎缩、海马萎缩的发生率较高,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较低。AD患者脑电图中重度异常的较多,(θ+δ)/(α+β)比值增高(P<0.05)。结论单纯大脑萎缩而缺乏脑白质疏松症和缺血灶的痴呆患者应高度怀疑AD,脑电图出现中重度异常则进一步支持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及基于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研究酒依赖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对30例酒精依赖者(患者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全脑DTI数据采集。通过TBSS方法比较两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系数(AD)和径向扩散系数(RD)的差异。对患者组差异区域的FA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嗜酒年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右侧钩状束、右侧上纵束、右侧下纵束、右侧下额枕束、两侧丘脑前辐射及两侧穹窿/终纹体FA值减低(P0.05,FWE校正);胼胝体体部、右侧钩状束、右侧上纵束、两侧丘脑前辐射及两侧穹窿/终纹体束MD值增加(P0.05,FWE校正);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右侧上纵束、右侧下额枕束、两侧扣带束、两侧丘脑前辐射、两侧穹窿/终纹体束及两侧钩状束RD值增加(P0.05,FWE校正);两组A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WE校正);全脑FA均值与嗜酒年限呈负相关(r=-0.464);胼胝体压部FA值与视空间和执行功能正相关(r=0.391)。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白质纤维微结构改变及认知功能障碍,白质纤维以脱髓鞘改变为主,脑白质结构损害随其酒精依赖时间而持续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探讨其对脑瘫患儿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常规MRI、DTI检查,测量并比较术前术侧和对侧、术前和术后双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对白质纤维束进行三维重建。运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评价患儿运动功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术侧和对侧、术前和术后脑白质不同部位FA值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白质纤维束DTI参量与GMFCS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显著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P0.01),粗大运动功能获得改善。术后6个月患儿对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临床GMFCS与FA值呈负相关(P0.01),且与内囊后肢、大脑脚的相关性都较高(r=-0.933,P0.01;r=-0.873,P0.01)。结论 DTI联合DTT可用于定量评价脑瘫患儿术后脑白质的恢复情况,对辅助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测量方法研究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对10~50岁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纤维形态和量的分析。结果 (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2)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各部位对应左右差值分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研究组双侧颞上回、双侧外囊中部及双侧海马钩回左右FA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值越大,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扩散张量成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测量FA值时,取连续相邻两个层面最清晰部位进行对称性测量,发现脑白质某部位扩散张量成像FA值异常,进行左右FA值(胼胝体除外)比较分析时,用左减右FA差值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脑白质细微结构变化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e,DTI)方法观察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与正常被试之间的大脑白质完整性的差异,探讨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特征。材料与方法 25名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HA组)与20名健康对照(HN组)参加本研究。采用GE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DTI数据采集,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较采用TBSS方法,组间人口学统计、组间径向弥散(Radial Diffusivty,RD)值和轴向弥散(Axial Diffusivty,AD)值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中的两样本t检验。HA组FA值、AD值和RD值分别与戒断时间、海洛因总时间、海洛因总剂量之间作偏相关分析。结果与HN组相比,HA组多个脑区FA值降低,主要包括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双侧前辐射冠、左侧后辐射冠、右侧上辐射冠(P0.01,TFCE及FWE校正)。存在FA值差异的脑区内和HN组相比,HA组显示AD值升高,RD值降低(P0.01)。未发现FA值升高区域。HA组FA值、AD值和RD值与戒断时间、海洛因总时间、海洛因总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多个区域白质微结构损伤,其病理特征可能包括髓鞘损伤和轴索异常改变,损伤区域主要涉及奖赏、认知控制等相关脑区,这可能是短时间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高复吸率的神经生物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脑白质信号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VaD患者35例及AD患者60例,均给予核磁共振成像(MRI)脑白质信号检测,采用AccuBrainTM分析系统进行脑白质高信号定量分析,计算脑白质高信号体积,采用Fazekas视觉评分量表对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及脑白质高信号评分。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深部脑白质高信号评分2-3分占比较阿尔茨海默病组高(P<0.05),血管性痴呆组脑白质高信号绝对体积、脑白质高信号相对体积较阿尔茨海默病组高(P<0.05),两组脑室旁脑白质高信号评分2-3分、总脑白质高信号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AD及Vad患者MRI脑白质信号体积及严重程度评分具有显著差异,鉴别诊断价值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扩散张量成像观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联合纤维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联合纤维束FA值和ADC值的变化特点,评价DTI对aMCI的诊断及aMCI与AD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aMCI患者(aMCI组)、20例AD患者(AD组)及2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DTI扫描,以额枕下束、胼胝体膝部及压部、上纵束Ⅱ、扣带束作为感兴趣区(ROI)测FA值和ADC值.结果 aMCI组与NC组比较额枕下束和扣带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与AD组比较扣带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CI患者额枕下束、扣带束FA值的异常改变,提示DTI检查可作为aMCI的一个诊断指标.aMCI患者与AD患者扣带束FA值有差异,有助于aMCI与AD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分别评价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和正常对照志愿者(Normal controls,NC)不同脑白质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的差异。方法:分别对通过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测(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筛查的28例aMCI、28例NC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应用FiberTrak软件包处理后测定DTI图像上不同脑白质区的FA值,并分析两组间各相同部位FA值的差异。结果:aMCI组右侧额叶、双侧海马旁白质、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FA值较NC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CI患者脑白质纤维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提示DTI检查对aMCI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方法,观察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中枢及相关中枢的脑白质改变.方法 对15例先天性耳聋患者和28名正常志愿者的听觉中枢及相关中枢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及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数据采集.应用TBSS对先天性耳聋患者和正常志愿者的DTI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部分各向异性(FA)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结果 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先天性耳聋患者的双侧额下回、颞横回、颞上回、颞中回中后部内侧的脑白质以及双侧内囊前肢、外囊、视辐射FA值显著下降(P<0.05),左侧颞中回中后部内侧脑白质及视辐射FA值下降的范围大于右侧.结论 先天性耳聋患者听觉中枢及相关中枢脑白质FA值显著下降,提示出入听觉中枢及相关中枢的脑白质纤维髓鞘形成不良和(或)白质纤维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扩散张量成像(DTI)是一种十分敏感的、可以多参数量化检测局部水分子扩散特征的方法。本文回顾了DTI的基本原理,及DTI数据常用的分析方法,总结了新生儿、早产儿,脑灰质、脑白质发育过程中DTI参数的变化规律,显示DTI能够良好反映新生儿脑发育时的各种生理学变化,有望成为量化评价脑白质发育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分析评价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患者54例,根据MRI信号表现不同分为慢性梗死灶组15例、慢性缺血组39例,均行MRS及DTI检查,测量病灶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DiffusionCoefficient,DCavg)以及肌醇(Myoinositol,MI)、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c,NAA)代谢值。结果:慢性缺血组FA、DCavg以及Cr、NAA、MI、Cho值与慢性期梗死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正常脑白质组FA、Cr、NAA、Cho值均高于病灶组,DCavg低于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中FA、Cr、NAA、Cho、DCavg等指标的改变能反映神经髓鞘功能的损伤和结构的微观改变,联合MRS、DTI检测利于对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DTI对胶质瘤周围白质形态与参数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珊  吕科  李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1):1642-1646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正常人与胶质瘤患者脑白质纤维在形态和参数的区别,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GE 3.0 T MR成像系统采集图像,利用自主开发的DTI图像处理平台分析9例脑部DTI图像,并用跟踪软件追踪白质纤维走行.结果通过图像处理所得的三维纤维跟踪图像再现了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的位置关系;病灶区及周围组织的 FA, RA, MD 值发生改变.结论 DTI技术有助于脑部胶质瘤的鉴别和诊断,能够协助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及胼胝体压部脑白质损伤情况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DTI扫描后,测量双侧额叶和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应用成组t检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的相应区域进行比较,并用部分相关性检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中各部位相应FA值与PANSS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纤维束成像技术(DTT)重建胼胝体和扣带束。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额叶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额叶FA值与PANSS量表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03,P<0.05),纤维束成像技术不能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差别。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组存在脑白质细微结构的差异,DTI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受损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耳鸣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影响大脑脑白质的可塑性,导致连接大脑听觉皮层和非听觉皮层的白质纤维束或其体积出现变化。分析脑白质纤维解剖连接可能对理解特发性耳鸣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可用于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了解其解剖连通性,已成为评估大脑白质重塑的重要手段。本文就MRI,尤其DTI针对特发性耳鸣脑白质重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