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常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危急症。目前处理的原则是尽早(12 h)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其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为最佳手段。但由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在最佳时间接受再灌注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是否可行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现对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研究现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16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前列地尔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肌灌注指标如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心肌显影密度分级(MBG)及PCI术后2 h ST段回落率(STR)≥50%及术后无复流情况;检测入院时及PCI术后7天患者血清中炎症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收集患者术后3天及出院后3个月心脏彩色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1)2组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2)前列地尔组PCI术后TIMI 3级、MBG 3级比例及2 h STR≥50%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和CTFC帧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3)2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地尔组术后7天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4)随访3个月,前列地尔组LVED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组总的MACE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能够有效减弱炎症反应,恢复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替非罗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中在冠状动脉罪犯血管远端注射前列地尔。两组患者均于急诊PCI术后2、4、8、12、16及24 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内皮素(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急诊PCI术后24 h和7 d测定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CI术后即刻造影示校正的TIMI帧数(CTFC)。结果急诊PCI术后2、4、8、12、16及24 h试验组患者血清CK、CK-MB、LDH、ET、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即刻试验组患者CTFC为(27.13±4.13)帧,低于对照组的(36.24±4.89)帧(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给予前列地尔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抗炎等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进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入院行急诊PCI术后(12±2)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缺血性脑卒中),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对其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12±2)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组白细胞计数[(13.21±3.71)vs.(10.19±2.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69±2.38)vs.(8.15±2.58)×10~9/L]、谷丙转氨酶[(70.38±25.55)vs.(46.83±25.99)U/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计数[(4.25±0.81)vs.(4.79±0.56)×1012/L],血红蛋白含量[(130.79±20.65)vs.(146.88±15.75)g/L],舒张压[(66±16)vs.(75±11)mm Hg](1mm Hg=0.133k P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5,95%CI:1.108~3.961,P=0.02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09~0.964,P=0.002),结论:中性粒细胞是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PC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112例,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STEMI急诊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21%。前降支闭塞引起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闭塞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梗死后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6h以上开通者(P〈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STE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见并发症,其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及冠脉再通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入住该院确诊为STEMI死并行急诊PCI的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再灌注时间2 h患者即刻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高于2~6 h的患者,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2~6 h患者(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即刻血流TIMI 3级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时,采用早期灌注及应用替罗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级、吸烟史、再灌注时间、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心脏磁共振评估前列地尔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一组患者接受了STEMI常规治疗,一组患者加用了前列地尔。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和常规用药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通过心脏磁共振发现,前列地尔组患者的挽救心肌显著多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STEMI直接PCI患者使用前列地尔后,心肌灌注显著改善,挽救心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186例,对其中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年龄>55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急诊PCI术后更易出现心力衰竭加重,<55岁患者梗死血管更易累及前降支并出现心力衰竭加重;梗死血管闭塞时间、梗死血管重要性、非梗死血管病变程度、侧支循环不良、边支血管闭塞和损伤等均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造影剂、血容量增加、再灌注损伤、缓血流、无再流也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较多,警惕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间住院首诊为STEMI并且接受急诊PCI治疗的165例老年(≥70岁)患者的临床与6个月随访资料,并与同期的252例非老年患者(<70岁)比较。结果老年组女性(32.7%∶12.3%)、高血压(59.4%∶42.5%,)、糖尿病(23.0%∶10.3%),左主干病变(15.8%∶6.7%)和多支病变(78.8%∶56.0%)均多于非老年组(均P<0.01);非老年组有吸烟史者较老年组多(71.4%∶50.6%,P<0.01)。2组PCI成功率相当(98.2%∶97.2%,P>0.05),老年组患者住院病死率(4.8%∶1.2%,P<0.05)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2.1%∶6.8%,P<0.01)较高。随访期间,老年组患者死亡(8.7%∶0.9%)、心力衰竭(20.0%∶5.6%)和总体主要不良心脏事件(42.0%∶26.9%,)的发生率均较非老年组高(均P<0.01)。结论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STEMI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更高危,尽管急诊PCI的即刻成功率较高,但预后仍明显不如非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对血浆凝溶胶蛋白(p GSN)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AMI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通过加压泵及球囊扩张在靶血管向靶病变远端2 mm处注射2 mg尼可地尔溶液,对照组于相同位置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观察2组患者PCI术前、后的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 GSN及血T3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校正后的TIMI血流帧数(c TFC)、无复流现象(NRP)发生率、血浆NT-proBNP、c Tn I、CK-MB水平、WMSI、PCI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研究组ST段回落率(STR)≥50%、术后TMPG 3级比例及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术后2组患者血清T3及p GSN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AMI患者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水平,提高血清T3及p GSN表达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急性STEM 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为急诊PCI治疗组,一组为药物溶栓治疗组,每组均为2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发生再次心肌梗死和再发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PCI治疗组发生再次梗死为0,发生再次心肌缺血的有1例,占4.00%(1/25),而药物溶栓治疗组发生再次梗死的有1例,占4.00%,发生再次心肌缺血的有8例,占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药物溶栓治疗组,可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呈色分级(MBG)评价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PCI后心肌灌注以及患者预后影响的价值。方法287例A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依据病史以及入院前是否接受药物和非药物降糖治疗的情况分为糖尿病组(n=95例)和非糖尿病组(n=192例)。所有患者分析心电图STR和MBG,并进行临床随诊。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年龄较大[(65±12)岁比(57±11)岁,P〈0.05]。两组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的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多于非糖尿病组(MBG 0/156.0%比41.1%,P=0.019),ST段回落不全也多于非糖尿病组(43.2%比30.7%,P=0.038)。糖尿病组患者在随诊期间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27.4%比16.1%,P=0.02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R=1.83,95%CI:1.04~3.36,P=0.01)。患者接受再灌注的时间(RR=3.63,95%CI:1.27~10.42,P=0.03)、ST段回落不全(RR=11.71,95%CI:1.53~38.70,P=0.03)以及MBG0/1(RR=1.16,95%CI:1.03~1.38,P=0.01)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结论糖尿病是AMI患者在成功接受介入治疗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它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病人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等表现.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于早期、迅速、完全和持续的开通冠脉闭塞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如能在术前准确预判出急性心肌梗死相关闭塞部位,对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n=30,前列地尔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临床指标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肾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指导,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活动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主观感受、心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不会对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脏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之间,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58例,分成无复流(慢血流)组及血流良好组,观察一般临床基线,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等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63例(13.8%)患者于PCI时出现了无复流/慢血流现象。两组在性别、年龄、族别、出现症状至PCI时间,既往是否存在吸烟史、高血压史、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以及靶血管部位、血管长度及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患者中,无复流/慢血流较血流正常组是增高的。在术前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血流≤1级的AMI患者以及靶病变PCI中存在血栓负荷者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组较血流正常组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STEMI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与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糖尿病病史,术前TIMI血流≤1的AMI患者以及靶病变PCI中存在血栓负荷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索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2018年7月之前发表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13. 0软件合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Hb A1c水平组在住院期间、出院后短期和长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显著低于高Hb A1c水平组(RR=0. 33,0. 46,0. 54,0. 53,0. 71,0. 3; 95%CI:0. 25~0. 44,0. 33~0. 64,0. 37~0. 78,0. 42~0. 68,0. 50~0. 99,0. 23~0. 63)。结论:PCI治疗后的STEMI患者高Hb A1c水平提示不良预后,需密切监测患者术后Hb A1c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不同时机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伊宁市第十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的STEMI住院患者160例,其中男性105例,女性55例,年龄(63.1±9.6)岁。根据患者择期PCI干预Non-IRA的时机不同,分为≤14 d组(n=92)和30~60 d组(n=68),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Non-IRA平均支架植入数量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Non-IRA支架植入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组住院期间PCI相关并发症较30~60d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5%vs7.4%;P=0.034)。两组术后1个月MAC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0~60 d组MACEs发生率较≤14 d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9%vs 16.3%;P=0.042)。结论 30~60 d择期干预Non-IRA降低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发生MACEs的风险,可能为择期PCI干预Non-IRA的较理想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时程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患者213例,根据症状发生至第1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分为3组:<180 min组(A组,27例),180~360 min组(B组,83例),>360 min组(C组,103例).观察各组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症状发生到第1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中位数为(355.3±223)min,C组老年患者(≥75岁)及女性患者相对多见,前壁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较高.住院总心源性死亡率为13.6%,C组住院期间死亡率(17.5%)明显高于A组(3.7%)和B组(12.1%);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显著影响死亡率(36.5%).随访30 d,心源性休克、≥75岁高龄、女性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时间延迟>360 min是影响急性STEMI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PCI时间的延迟显著影响急性STEMI早期预后.急诊PCI时间延迟超过6h是影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