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摆式与普通振动电机轴输出功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摆式与普通振动电机当分别城振动机械上正常工作时,各自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并进行有效的比较,给出了摆式振动电机比普通振动电机节省功率的条件,以及节省功率的值与其主要参数的关系,人为更合理的设计、使用和进一步开发摆式振动电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摆式与普通振动电机当分别安装在振动机械上正常工作时,各自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并进行有效的比较,给出了摆式振动电机比普通振动电机节省功率的条件,以及节省功率的幅值与其主要参数的关系,从而为更合理地设计、使用和进一步开发摆式振动电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旺  刘伟良  陈磊  吴军  郭志大 《防爆电机》2021,56(4):14-16,50
为了能让变频器与电机快速实现匹配,并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往往需要对电机参数进行参数辨识.现就异步电机离线参数辨识进行分析,辨识的主要参数有:定子电阻、定子漏感、转子电阻、转子漏感、互感以及空载电流.并通过工程实现,对电机参数辨识精度进行确认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4.
《微电机》2016,(12)
本文对磁障均匀分布的同步磁阻电机的转子参数提出了统一的表达形式,提出约束转子尺寸的3个主要参数,即磁障层数、每对极下虚拟磁障边端个数和隔磁层占有率。以有限元法分析转子主要参数对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的影响,表明通过磁障层数和每对极下虚拟磁障边端个数的优化配合可以获得较大的平均转矩,通过每对极下虚拟磁障边端个数和电机极槽比的合理配合可以获得较小的转矩脉动,当隔磁层占有率设计为0.5~0.55时能获得较大平均转矩和较小转矩脉动,从而实现了以少量参数的优化获得较优的电机性能。  相似文献   

5.
白海军  张延华 《微电机》2012,45(12):12-15,39
为了解决具有特殊结构新型轴向分段式外永磁转子爪极电机的设计问题,在对该种电机的结构、材料、特点以及运行机理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该种电机的设计原则,导出了电机主要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电机极数选择的依据;然后详细的列出了该种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结构设计公式,并给出了电机的简单设计流程;最后通过样机的制造对电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特点进行了校验和进一步完善;本文为该种新型电机的设计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设计参考,同时也为该种电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变频空调压缩机电机大多采用内转子永磁电动机,但内转子电机一直存在噪声、振动和成本的问题。相比内转子电机结构,外转子电机在噪声、转动惯量和漆包线成本上具有优势。对外转子电机的发展现状、技术优势以及外转子电机在压缩机上的应用现状做了分析,进行了外转子压缩机电机的方案设计,样机试制,试验平台搭建以及样机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樊登柱  郝静  陈宁 《电源技术》2016,(11):2223-2226
分析了飞轮储能技术(FEST)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飞轮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串联式飞轮电池结构,提出了外转子电机和飞轮集成结构。通过电磁学基本公式推导,给出了12-10磁通开关型外转子飞轮电池(FSFB)主要参数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在Ansoft Maxwell 2D平台上对FSFB的电动/发电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两自由度驱动技术多采用两个或者多个旋转电机以及中间传动装置的复杂性,提出一种两自由度直驱感应电机新结构,可以实现直线、旋转及螺旋运动。采用解析算法,初步确定电机的主要参数;采用有限元参数化建模方法对实心转子导电材料、导电层放置位置以及导电层厚度等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转子采用钢铜复合次级材料,钢层外置铜层内置时,电机运行特性最佳。分析了旋转运动部分和直线运动部分堵转(堵动)及突加负载情况的电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电机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超导电机技术为减小大型直驱风力发电机体积、质量和成本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海上超导直驱风力发电机系统,其定子采用低温超导线圈产生励磁磁场,转子为常规的铜制电枢绕组。首先介绍了该电机的主要参数以及拓扑结构的选择,并分析了超导电机电磁设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关键问题;之后介绍了超导电机的定转子设计方案,包括电磁设计、机械结构、转子风冷系统、超导定子的低温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等;最后估算了所设计超导电机的质量以及成本,并与相同功率等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超导电机的质量比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质量减轻约46%,而其初始材料成本仅为永磁直驱电机的71%。  相似文献   

10.
感应电机转子绕组故障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从仿真计算与实验两方面对感应电机转子绕组故障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断条数量对电机的影响:讨论了转子断条故障后转子备导条电流以及备段端环电流分布及变化情况,转子断条数量与定子电流中转子绕组故障特征量的关系。转子断条位置对电机影响很大,过去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电机转子断条位置与故障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转子断条位置与转子导条电流、转子端环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其规律,指出哪些位置导条进一步断裂的可能性较大。该文还揭示了过去人们试图把故障特征量的大小作为电机转子断条根数多少的判据的局限性,提出了把断条引起电机的不对称性作为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程度判据的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一台160kW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机的结构参数在电磁仿真软件中建立了电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出电机在额定工况运行下的电磁场及铁耗和铜耗的分布情况。将三维模型导入到温度场仿真软件中并计算出各主要部分的体积,结合铁耗和铜耗的计算结果求出电机各主要部分的生热率,进而求出电机在额定工况下稳定运行后电机各部分的温度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电机进行温升实验,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证明磁热耦合仿真在分析电机内部温度场分布时准确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注射系统的组成与原理、机械结构、电气组成和软件设计。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注射器相结合,实现了参数设定、精确注射、数据库管理、异常处理等多项功能.已经在实际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超声电机的位置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电机的优良特性使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时变和非线性特性,使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成为研究热点。文中将模糊神经网络用于电机的位置控制中,模糊逻辑部分获得专家知识,神经网络部分调整参数,通过改变超声电机的驱动频率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并通过实验和仿真来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电机制动器在立式安装时容易产生摩擦片与电机连接部分相摩擦,从而导致电机负载增加、噪声和热量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弹簧、托盘、连接板制成支撑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对各部件的参数要求作了分析,实际应用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岚清 《中小型电机》2007,34(10):62-63
提出了电机制动器在立式安装时容易产生摩擦片与电机连接部分相摩擦,从而导致电机负载增加、噪声和热量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弹簧、托盘、连接板制成支撑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并对各部件的参数要求作了分析,实际应用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栾茹  邹洪建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11):14-20,26
开关磁阻电机(SRM)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很难建立其准确的数学模型,在传统PID调速控制中难以获得整个调速范围内Kp、KI、KD 3个参数的最优组合。而固定参数的传统PID调节器,不利于系统调速的精准性与抗干扰性。通过分析传统PID调节器3个参数的控制特点,主要针对起动、调速、负载扰动等若干状态下,建立适当的、通用的模糊控制规则,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构成SRM的模糊PID转速调节器,实现Kp、KI、KD 3个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节,从而获得在整个调速范围内不同负载下较好的调速特性。仿真试验表明,所提出方法避免了固定参数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积分环节导致的低速、轻载工况下的转速超调与振荡,克服了单纯模糊控制所导致的调速误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和结构参数易变化等特点 ,本文设计了模糊控制器 ,建立了转速环为模糊控制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了验证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本文对直流电动机的参数变化、负载突变等不同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 ,并将仿真结果与常规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模糊控制器在电机参数变化或负载突变时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洪君山 《微特电机》2012,40(7):76-78
探讨了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策略,介绍了异步电动机基本尺寸确定、电磁参数选取、绕组计算与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与优化经验。异步电动机设计方案的优劣在于合理安排各部尺寸,使铁心各部磁密均衡,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使异步电动机性能达到最佳,高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阶梯气隙罩极电动机参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阶梯气隙对电动机参数的影响,主要是主绕组与起动绕组的互感和定子主电抗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罩极槽开口的影响和极尖边缘效应以及气隙磁场波形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异步电机效率最优控制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姜波 《电气传动》2007,37(5):16-18
分析了异步电机的损耗成分,建立了考虑铁损时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图,推导了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变速、变转矩时电机效率最优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方法,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应用最优控制策略时,异步电动机的功率损耗减少了,尤其是转矩较小时效率提高极为明显.同时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而且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